【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自 2020 年全球碳中和推进及光伏实现平价上网以来,在地方政策激励下产业链大幅扩产,目前硅料至组件各环节名义产能均超 1200GW,远超全球装机需求,产能严重过剩。随之价格剧烈波动,硅料从 2022 年 30 万元/吨持续下跌,至 2025 年 6 月底跌至 3.5 万元/吨,硅片、电池及组件价格也同步深跌并普遍击穿成本。2025 年二季度主产业链上市公司合计扣非净亏损仍超百亿,整体已连续 7 个季度处于亏损状态,辅材企业虽优于主链,但盈利能力仍然薄弱,全行业资产负债率攀升,财务压力显著,反内卷势在必行。2025 年二季度,主产业链各环节仍普遍亏损,专业化企业整体业绩优于一体化企业。电池组件部分企业经营环比改善,但整体仍未摆脱亏损。硅料、硅片环节持续深度亏损,各家企业净利率均超-10%。辅材环节盈利表现优于主链,多数企业实现不亏或微利。各细分领域市占率领先的头部企业,具备更强议价能力和盈利能力。光伏反内卷高层支持、方向明晰,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随着需求侧价格传导机制逐步畅通,以及供给侧硅料收储计划稳步推进,行业供需结构有望迎来实质性改善。
【推荐&受益标的】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弘元绿能、爱旭股份、隆基绿能、博迁新材、帝科股份、聚和材料、高测股份、奥特维、正泰电器、永臻股份、海优新材、福斯特、福莱特、信义光能、美畅股份。
风险提示:行业产能出清进展不及预期,政策力度不及预期,新技术导入进度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开源证券研究所)
(责任编辑:1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自 2020 年全球碳中和推进及光伏实现平价上网以来,在地方政策激励下产业链大幅扩产,目前硅料至组件各环节名义产能均超 1200GW,远超全球装机需求,产能严重过剩。随之价格剧烈波动,硅料从 2022 年 30 万元/吨持续下跌,至 2025 年 6 月底跌至 3.5 万元/吨,硅片、电池及组件价格也同步深跌并普遍击穿成本。2025 年二季度主产业链上市公司合计扣非净亏损仍超百亿,整体已连续 7 个季度处于亏损状态,辅材企业虽优于主链,但盈利能力仍然薄弱,全行业资产负债率攀升,财务压力显著,反内卷势在必行。2025 年二季度,主产业链各环节仍普遍亏损,专业化企业整体业绩优于一体化企业。电池组件部分企业经营环比改善,但整体仍未摆脱亏损。硅料、硅片环节持续深度亏损,各家企业净利率均超-10%。辅材环节盈利表现优于主链,多数企业实现不亏或微利。各细分领域市占率领先的头部企业,具备更强议价能力和盈利能力。光伏反内卷高层支持、方向明晰,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随着需求侧价格传导机制逐步畅通,以及供给侧硅料收储计划稳步推进,行业供需结构有望迎来实质性改善。
【推荐&受益标的】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弘元绿能、爱旭股份、隆基绿能、博迁新材、帝科股份、聚和材料、高测股份、奥特维、正泰电器、永臻股份、海优新材、福斯特、福莱特、信义光能、美畅股份。
风险提示:行业产能出清进展不及预期,政策力度不及预期,新技术导入进度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开源证券研究所)
(责任编辑:1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自 2020 年全球碳中和推进及光伏实现平价上网以来,在地方政策激励下产业链大幅扩产,目前硅料至组件各环节名义产能均超 1200GW,远超全球装机需求,产能严重过剩。随之价格剧烈波动,硅料从 2022 年 30 万元/吨持续下跌,至 2025 年 6 月底跌至 3.5 万元/吨,硅片、电池及组件价格也同步深跌并普遍击穿成本。2025 年二季度主产业链上市公司合计扣非净亏损仍超百亿,整体已连续 7 个季度处于亏损状态,辅材企业虽优于主链,但盈利能力仍然薄弱,全行业资产负债率攀升,财务压力显著,反内卷势在必行。2025 年二季度,主产业链各环节仍普遍亏损,专业化企业整体业绩优于一体化企业。电池组件部分企业经营环比改善,但整体仍未摆脱亏损。硅料、硅片环节持续深度亏损,各家企业净利率均超-10%。辅材环节盈利表现优于主链,多数企业实现不亏或微利。各细分领域市占率领先的头部企业,具备更强议价能力和盈利能力。光伏反内卷高层支持、方向明晰,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随着需求侧价格传导机制逐步畅通,以及供给侧硅料收储计划稳步推进,行业供需结构有望迎来实质性改善。
【推荐&受益标的】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弘元绿能、爱旭股份、隆基绿能、博迁新材、帝科股份、聚和材料、高测股份、奥特维、正泰电器、永臻股份、海优新材、福斯特、福莱特、信义光能、美畅股份。
风险提示:行业产能出清进展不及预期,政策力度不及预期,新技术导入进度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开源证券研究所)
(责任编辑:1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自 2020 年全球碳中和推进及光伏实现平价上网以来,在地方政策激励下产业链大幅扩产,目前硅料至组件各环节名义产能均超 1200GW,远超全球装机需求,产能严重过剩。随之价格剧烈波动,硅料从 2022 年 30 万元/吨持续下跌,至 2025 年 6 月底跌至 3.5 万元/吨,硅片、电池及组件价格也同步深跌并普遍击穿成本。2025 年二季度主产业链上市公司合计扣非净亏损仍超百亿,整体已连续 7 个季度处于亏损状态,辅材企业虽优于主链,但盈利能力仍然薄弱,全行业资产负债率攀升,财务压力显著,反内卷势在必行。2025 年二季度,主产业链各环节仍普遍亏损,专业化企业整体业绩优于一体化企业。电池组件部分企业经营环比改善,但整体仍未摆脱亏损。硅料、硅片环节持续深度亏损,各家企业净利率均超-10%。辅材环节盈利表现优于主链,多数企业实现不亏或微利。各细分领域市占率领先的头部企业,具备更强议价能力和盈利能力。光伏反内卷高层支持、方向明晰,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随着需求侧价格传导机制逐步畅通,以及供给侧硅料收储计划稳步推进,行业供需结构有望迎来实质性改善。
【推荐&受益标的】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弘元绿能、爱旭股份、隆基绿能、博迁新材、帝科股份、聚和材料、高测股份、奥特维、正泰电器、永臻股份、海优新材、福斯特、福莱特、信义光能、美畅股份。
风险提示:行业产能出清进展不及预期,政策力度不及预期,新技术导入进度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开源证券研究所)
(责任编辑: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