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吉林省汪清县坐落在我国与朝鲜的边界线附近。因为地处长白山东麓,汪清县南部地势低洼,每逢雨季,雨水便汇集成流水,形成大、小汪清河,该县因此得名。境内群山起伏,群山之间沟壑纵横,河流密布。秀美的自然环境是难得的宝藏,但是难以大规模发展工业。据统计,汪清县 2024 年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 21.1:22.8:56.1,乡村人口 85243 人,占全县人口的 42.3%,农业仍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
相较于工业、服务业,农业无法摆脱 「靠天吃饭」 的宿命,再加上近年来玉米、大豆价格波动较大,农户收入稳定性受到冲击。刚迈入 「小康」 不久的汪清县,急需寻找一条能够抵御种植风险、稳定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期货工具的引入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价格起伏像天气一样难测
汪清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吉林省深度贫困县、国家发展改革委三个定点扶贫县之一,2020 年正式脱贫摘帽。当地政府深刻认识到,想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业经济稳健发展,少不了金融工具的支持。2024 年,在汪清县发展改革委挂职工作组的积极协调下,汪清县成为大商所重点帮扶县,并成功落地吉林省首个大商所 「保险+期货」 帮扶项目。当地农民由广成便是该项目的受益者之一。
由广成是土生土长的 「汪清人」,多年来依靠土地谋生。2011 年他牵头成立了汪清县战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精心经营,合作社发展得红红火火,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都有 100 多垧。
「我们这边比较偏远,临近俄罗斯、朝鲜,大家平时最多也就能接触到银行、保险公司的人,期货、股票这些东西一直离我们很遥远,至于 『保险+期货』 更是很少听说。」 由广成说。
和由广成有相似感受的农户在汪清县并不罕见,他们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对他们而言,若是发生灾情,能够依靠政策类保险获得一定补偿就已经感觉十分幸运,而市场价格的涨跌则如同天气一样不可预测,更不用说管理价格风险了。针对农户的难点、痛点,2024 年汪清县 「保险+期货」 帮扶项目特意选择了能够削弱价格波动影响的价格险模式。不过这些概念对农户来说依然很陌生,甚至有些难以理解。
为了让农户真正理解并接受该模式,汪清县政府联合渤海期货先后在县级、乡镇及村级组织召开多场项目推动会,向农户普及 「保险+期货」 模式的风险保障机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价格险如何通过期货工具兜底以及能起到怎样的保障效果。
「听完回来以后我们就琢磨,再一点点问,中间也经过了思想斗争,毕竟刚开始不熟悉觉得心里没底,后来了解清楚之后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心想保费也不多就参加了。」 由广成回忆道。
据了解,为了减轻农户的经济负担、消除他们的顾虑,去年该帮扶项目 140 多万元的总保费中,大商所支持了 90 万元,渤海期货捐赠了 30 万元,参与项目的农户仅缴纳 20 多万元。
风险对冲不是 「畏途」
2024 年汪清县整体风调雨顺,农户普遍获得了丰收。然而,2024 年大豆的开秤价仅为 1.6 元/斤,远低于 2023 年约 2.5 元/斤的价格,如果按照这个价格出售,汪清县的种植户一整年的辛勤劳作将付诸东流。
「要没有这笔赔付,我们这一年种地就不挣钱了,黄豆太便宜了!」 来自汪清县家兴农作物种植专业农场的周静给期货日报记者算了笔账。她说,这些年地价涨得很快,去年一垧地一年租金在 8000 元左右,种子、化肥、田间管理这些费用加起来,也不是一笔小钱。如果不参加价格险,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周静参保的 90 多垧地,共交了 1 万多元保费,最后拿到了 7 万多元的赔付。
此次帮扶项目为汪清县 646 户种植户、1 家合作社以及 3 家生猪养殖户提供了价格保障,覆盖全县 40% 的大豆总产量、20% 的生猪出栏量,最终赔付金额超 215 万元。项目充分发挥了 「保险+期货」 的保障作用,在行情不佳的背景下,有效弥补了农户损失,稳定了农业生产经营收入。
这次成功的参保经历,也让由广成对风险防范有了新认识。他告诉记者,过去总是被动承受价格波动,最多也就是觉得要跌了就尽量早点出手卖掉,这不保险,总有点提心吊胆 。以后还是要靠 「保险+期货」 这样科学的工具和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利益。「现在我也不觉得期货遥不可及了。」 由广成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继续有大豆 「保险+期货」 项目在汪清县落地,并且采用了覆盖产量和价格的收入险模式。项目得到了汪清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总保费的 16.64% 由财政资金补贴,组织协调、项目管理、宣导培训等方面获得了县里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大商所政策支持及期货公司帮扶资金,农户保费承担比例进一步降至 10%。项目覆盖大豆种植面积 5.53 万亩,项目保障金额 3819 万元,预计保障大豆 1.08 万吨、惠及农户 557 户。
事实上,大商所对汪清县的帮扶工作不止于此。例如,2020 年和 2021 年,有 2 个大商所 「企业风险管理计划」 项目在汪清县落地,为当地合作社利用鸡蛋场外期权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资金支持;2023 年,大商所在汪清县启动了生猪 「保险+期货」 试点项目,并为当地养殖户提供保费补贴,项目最终实现赔付 33 万元,赔付率达到 165%。此外,大商所还出资支持汪清县建设吊袋黑木耳大棚,助力当地优势产业发展。
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现代化不仅指种植技术的现代化,还指经营管理的现代化。让新时代的农民学会正确认识和利用期货等金融工具,不再将风险对冲投入视为 「畏途」,而是将其作为生产经营的必要手段,算明白种地这门 「生意经」,是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的关键。大商所多年来持续通过 「保险+期货」 项目引导汪清县农户参与市场风险管理,不仅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稳收增收,更为当地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可持续的金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