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7 日 星期五|
NO.1 港股 IPO 业务高歌猛进,中资券商扮演重要角色
截至 10 月 16 日,今年以来有 73 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IPO 募资总额达 1886.98 亿港元,同比增长 227.75%,稳居全球新股融资额榜首。这场 IPO 盛宴背后的护航力量来自各大中介机构,其中中资券商扮演的角色愈发关键。Wind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金公司作为保荐人角色参与了 25 家 IPO,位居榜首;中信证券 (香港) 保荐了 18 家 IPO,排名第二;华泰金融控股 (香港) 保荐了 13 家 IPO,位居第三。从 IPO 承销来看:中金公司以 340.29 亿港元的承销金额稳居榜首,承销家数为 32 家;中信证券 (香港) 以 256.71 亿港元的承销金额位居第二,承销家数为 28 家;华泰金融控股 (香港)、中信建投国际、广发证券 (香港) 的承销金额分别为 164.81 亿港元、95.61 亿港元和 62.06 亿港元。
点评:港股 IPO 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中资券商凭借专业能力和资源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头部券商如中金、中信等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其投行业务收入预期将得到有力支撑。这一趋势也反映出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进程加速,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NO.2 首创证券正式向香港联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
10 月 16 日,首创证券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递交招股书,启动 A+H 双重上市进程。招股书显示,此次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支持公司资产管理类业务、投资类业务等核心业务发展,加强 IT、科技投资,推动公司数智化转型,提升行业竞争力,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据统计,目前 A 股市场共有 42 家上市证券公司,其中 13 家实现了 「A+H」 上市。若顺利通过聆讯,首创证券将成为第 14 家实现 「A+H」 两地上市的券商。
点评:首创证券递交港股招股书,推进 A+H 双重上市,标志着其资本布局进一步深化。募集资金将聚焦资产管理、投资类业务及数智化转型,有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此举或引发市场对中小券商资本运作的关注,证券板块或迎来估值重估契机。若成功上市,将提升公司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对 A 股券商板块的多元化发展具有积极示范意义。整体来看,券商股的国际化进程或加速,市场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
NO.3 一日 2000 亿元资金涌入!REITs 认购热潮再现
华夏中海商业 REIT 和中信建投沈阳国际软件园 REIT 上演 「一日售罄」 盛况后,10 月 16 日,两只基金双双发布配售比例公告。不出意外,网下发售和公众投资份额均获得资金抢筹。两单 REITs 拟分别募资 15.84 亿元和 10.98 亿元,认购资金分别达 1593 亿元和 444 亿元。这意味着,仅一日之内就有超 2000 亿元的资金希望 「挤」 进公募 REITs 市场。
点评:REITs 市场再现 「一日售罄」 盛况,单日超 2000 亿元资金涌入,凸显投资者对稳健收益资产的强烈需求。华夏与中信建投两只 REITs 的低配售比例反映市场供需失衡,或推动同类产品估值重估。商业地产与产业园板块受此提振,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整体来看,REITs 热潮折射出低利率环境下资金对高分红资产的偏好,或为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预期。
NO.4 中金公司获批发行不超 100 亿元科创债
10 月 16 日,中金公司 (601995/03908) 发布公告,公司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批复,同意公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 100 亿元的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该批复自同意注册之日起 24 个月内有效,公司可以在注册有效期内分期发行这些债券。
点评:中金公司获批发行百亿科创债,彰显监管层对券商服务科技创新的支持,将增强其资本实力与业务拓展能力。此举有望提升中金在科创板承销、投资等领域的竞争力,对其估值形成积极支撑。券商板块或因此受益,尤其是头部券商的融资环境预期改善。整体来看,科创债扩容将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为资本市场注入新动能,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