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追求长期业绩口碑 新发基金规模主动 「限高」

2025 年 10 月 20 日

日本央行鹰派发声:别管政治,现在就是加息的绝佳时机!

2025 年 10 月 20 日
生猪价格跌至年内新低 行业面临不同程度亏损

特朗普恐难如愿?10 月上半月印度进口俄油量回升

2025 年 10 月 20 日
新华财经晚报:LPR连续5个月「按兵不动」

新华财经晚报:LPR 连续 5 个月 「按兵不动」

2025 年 10 月 20 日
广告

1.2 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刷新纪录!美国财政困局加深

2025 年 10 月 20 日

电网升级改造提速,电网设备 ETF(159326) 持续获资金关注,9 日 「吸金」3 亿元

2025 年 10 月 20 日
中金:结合三季报业绩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中金:结合三季报业绩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2025 年 10 月 20 日
黄金新高后踌躇不前!日内涨势难维系,高位震荡藏玄机

黄金新高后踌躇不前!日内涨势难维系,高位震荡藏玄机

2025 年 10 月 20 日
深圳机场口岸货运吞吐量创新高;广东在香港发行75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债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深圳机场口岸货运吞吐量创新高;广东在香港发行 75 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债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2025 年 10 月 20 日
每日龙虎榜 | 商品期货综合指数下跌2.57% 日内资金净流出80.16亿元

每日龙虎榜 | 商品期货综合指数下跌 2.57% 日内资金净流出 80.16 亿元

2025 年 10 月 20 日
集体上调!华尔街「高看」金价

集体上调!华尔街 「高看」 金价

2025 年 10 月 20 日
全球资管巨头开始集体做空!英镑「凶多吉少」?

全球资管巨头开始集体做空!英镑 「凶多吉少」?

2025 年 10 月 20 日
生猪价格跌至年内新低 行业面临不同程度亏损

单月 50 亿美金涌入中国股市 答案藏在两个字里

2025 年 10 月 20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0 月 20 日 星期一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追求长期业绩口碑 新发基金规模主动 「限高」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10 月 20 日
在 期货
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近期新发的公募基金中,基金管理人主动采取规模 「限高」 正在成为趋势。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多位知名基金经理 「挂帅」 的含权新品,普遍设置了相对较低的首次募集规模上限。闫思倩管理的鹏华制造升级、李剑锋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科技、赵伟管理的富国医药升级等,均已按照首次募集规模上限迅速结束募集并宣告成立,拟由蓝小康管理的中欧价值领航也宣告一日结募。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一方面,部分基金管理人希望通过控制初始规模,为基金经理预留充足的空间以打磨投资策略,避免规模过大对操作效率形成干扰,以扎实的业绩建立投资者信任;另一方面,部分渠道也在主动压降首发规模上限,并且基于后续的业绩考核以决定持营安排,通过提升持有体验与投资者形成良性的互动。整体来看,行业追求首发规模的习惯正在改变,产品的长期生命力将成为重中之重。

  新发基金主动 「限高」

  近期,知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闫思倩管理的鹏华制造升级、李剑锋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科技、赵伟管理的富国医药升级均已严格按照 20 亿元、20 亿元、10 亿元的首次募集规模上限迅速完成募集,并且宣告成立。

  公告资料显示,上述三只基金均于 10 月 9 日起发行,并集体宣告提前结束募集,募集截止日期均提前至 10 月 10 日。在为期两天的发行期内,上述三只基金的首发规模分别为 19.84 亿元、19.87 亿元、10.00 亿元,分别吸引了 11992 户、14689 户、4039 户投资者认购。

  知名基金经理蓝小康 「挂帅」 的中欧价值领航在 10 月 16 日发行仅一日后,也宣布提前结束募集。中欧基金发布公告表示,该基金的首次募集规模不高于 20 亿元,如触发比例配售将另行公告。

  另外,由招商银行托管的平安盈享多元配置 6 个月持有混合 (FOF),也将募集截止日期由 10 月 17 日提前至 10 月 13 日。该基金的首次募集规模上限为 60 亿元,从成立公告来看,该基金管理人对于首发规模采取了进一步控制,最终募集规模为 28.08 亿元。

  整体来看,在 10 月新发的公募基金中,逾 30 只产品均设置了首次募集规模上限。其中,鹏华国证机器人产业 ETF 联接、平安资源精选、中金北证 50 指数增强、中加北证 50 成份指数增强等产品的募集规模上限仅有 5 亿元,圆信永丰新材料、平安恒生指数增强、平安中证通用航空主题 ETF 等产品的募集规模上限仅有 10 亿元。

  重心放在后期持营和投教方面

  针对近期基金管理人主动控制首发规模的现象,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基金管理人希望通过控制初始规模,为基金经理预留充足的空间以打磨投资策略,避免规模过大对操作效率形成干扰。由于部分新发产品为成长风格,相关行业波动较大,控制规模更利于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随着投资者配置需求提升,公募基金的工具属性日益凸显,基金公司对产品布局的效率要求随之提高。

  平安基金表示,对于新发产品设置较低的规模上限,不仅为基金投资运作提供了较好的规模条件,为投资者争取更好的投资体验,同时也缩短了产品从发行到成立的周期,得以迅速实现产品布局并稳定运作。「尤其是对于指数基金而言,理论上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做持续营销,让更多的投资者认识到它的投资价值。所以降低首发规模、将重心放在后期的持营和投教上,也是符合指数基金发展规律的。」 某指数基金经理表示。

  沪上某公募机构市场部人士透露,目前部分渠道在新发产品时也会主动压降募集规模上限:「他们并不希望靠新发做大规模,而是在产品成立后,每个季度考核产品的业绩表现,如果能够达到他们的要求,再通过持续营销的方式持续做大产品规模。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对客户利益形成保护,也能减少客户投诉。通过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来做大规模。」

  经历了过去几年权益市场的调整之后,该市场部人士坦言,公募机构首发能力下降,新发需要的资源以及对价相对较高,哪怕是头部机构,资源量级也无法和前些年相比,因此行业形成了共识,在首发阶段不做太多操作以压降成本。

  以长期业绩赢得投资者信任

  过去几年,「重首发轻持营」 成为公募行业做大管理规模的惯性思维,帮忙资金等操作手段更是备受市场诟病。为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基金管理人如何重塑与投资者之间的信任、为投资者实实在在创造收益,成为了业内十分关注的话题。

  国泰基金表示,目前基金公司追求首发规模的习惯正在改变,基金公司更看重产品的长期生命力,希望以扎实的业绩积累口碑和信任。这样的变化既契合监管引导行业回归本源的要求,也顺应投资者对产品质量需求提高,推动行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平安基金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和渠道对于首发规模会有意识地控制上限,并且更注重产品成立后的运作业绩及投资者反馈,注重投资者教育和服务的质量,力求提升投资者体验,形成公司品牌、口碑以及基金规模的相互促进和正向循环。这就需要基金公司关注产品布局的特色化和有效性,打造业绩优异、更有品牌代表性的 「持营型」 产品,通过加强投研观点输出,为投资者提供陪伴式服务,引导投资者践行理性投资和长期投资。

  此外,国泰基金认为,基金公司也要调整优化考核与运营逻辑,将长期保有规模、投资者盈利占比等纳入核心指标,通过长周期考核,引导投研与销售聚焦长期价值;同时,强化投研体系建设与风险管控,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培育投资者信任,推动业务增长 「细水长流」。

  另外在渠道端,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代销机构打造了自己的优选基金品牌,并且鼓励基金管理人加强投资者服务内容的供给,共同为投资者提供日常的陪伴服务,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从重规模转向重投顾,从重短期转向重长期,通过逆向销售引导、资产配置建议、投资长期陪伴等专业服务,帮助投资者培养长期持有习惯。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14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近期新发的公募基金中,基金管理人主动采取规模 「限高」 正在成为趋势。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多位知名基金经理 「挂帅」 的含权新品,普遍设置了相对较低的首次募集规模上限。闫思倩管理的鹏华制造升级、李剑锋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科技、赵伟管理的富国医药升级等,均已按照首次募集规模上限迅速结束募集并宣告成立,拟由蓝小康管理的中欧价值领航也宣告一日结募。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一方面,部分基金管理人希望通过控制初始规模,为基金经理预留充足的空间以打磨投资策略,避免规模过大对操作效率形成干扰,以扎实的业绩建立投资者信任;另一方面,部分渠道也在主动压降首发规模上限,并且基于后续的业绩考核以决定持营安排,通过提升持有体验与投资者形成良性的互动。整体来看,行业追求首发规模的习惯正在改变,产品的长期生命力将成为重中之重。

  新发基金主动 「限高」

  近期,知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闫思倩管理的鹏华制造升级、李剑锋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科技、赵伟管理的富国医药升级均已严格按照 20 亿元、20 亿元、10 亿元的首次募集规模上限迅速完成募集,并且宣告成立。

  公告资料显示,上述三只基金均于 10 月 9 日起发行,并集体宣告提前结束募集,募集截止日期均提前至 10 月 10 日。在为期两天的发行期内,上述三只基金的首发规模分别为 19.84 亿元、19.87 亿元、10.00 亿元,分别吸引了 11992 户、14689 户、4039 户投资者认购。

  知名基金经理蓝小康 「挂帅」 的中欧价值领航在 10 月 16 日发行仅一日后,也宣布提前结束募集。中欧基金发布公告表示,该基金的首次募集规模不高于 20 亿元,如触发比例配售将另行公告。

  另外,由招商银行托管的平安盈享多元配置 6 个月持有混合 (FOF),也将募集截止日期由 10 月 17 日提前至 10 月 13 日。该基金的首次募集规模上限为 60 亿元,从成立公告来看,该基金管理人对于首发规模采取了进一步控制,最终募集规模为 28.08 亿元。

  整体来看,在 10 月新发的公募基金中,逾 30 只产品均设置了首次募集规模上限。其中,鹏华国证机器人产业 ETF 联接、平安资源精选、中金北证 50 指数增强、中加北证 50 成份指数增强等产品的募集规模上限仅有 5 亿元,圆信永丰新材料、平安恒生指数增强、平安中证通用航空主题 ETF 等产品的募集规模上限仅有 10 亿元。

  重心放在后期持营和投教方面

  针对近期基金管理人主动控制首发规模的现象,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基金管理人希望通过控制初始规模,为基金经理预留充足的空间以打磨投资策略,避免规模过大对操作效率形成干扰。由于部分新发产品为成长风格,相关行业波动较大,控制规模更利于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随着投资者配置需求提升,公募基金的工具属性日益凸显,基金公司对产品布局的效率要求随之提高。

  平安基金表示,对于新发产品设置较低的规模上限,不仅为基金投资运作提供了较好的规模条件,为投资者争取更好的投资体验,同时也缩短了产品从发行到成立的周期,得以迅速实现产品布局并稳定运作。「尤其是对于指数基金而言,理论上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做持续营销,让更多的投资者认识到它的投资价值。所以降低首发规模、将重心放在后期的持营和投教上,也是符合指数基金发展规律的。」 某指数基金经理表示。

  沪上某公募机构市场部人士透露,目前部分渠道在新发产品时也会主动压降募集规模上限:「他们并不希望靠新发做大规模,而是在产品成立后,每个季度考核产品的业绩表现,如果能够达到他们的要求,再通过持续营销的方式持续做大产品规模。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对客户利益形成保护,也能减少客户投诉。通过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来做大规模。」

  经历了过去几年权益市场的调整之后,该市场部人士坦言,公募机构首发能力下降,新发需要的资源以及对价相对较高,哪怕是头部机构,资源量级也无法和前些年相比,因此行业形成了共识,在首发阶段不做太多操作以压降成本。

  以长期业绩赢得投资者信任

  过去几年,「重首发轻持营」 成为公募行业做大管理规模的惯性思维,帮忙资金等操作手段更是备受市场诟病。为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基金管理人如何重塑与投资者之间的信任、为投资者实实在在创造收益,成为了业内十分关注的话题。

  国泰基金表示,目前基金公司追求首发规模的习惯正在改变,基金公司更看重产品的长期生命力,希望以扎实的业绩积累口碑和信任。这样的变化既契合监管引导行业回归本源的要求,也顺应投资者对产品质量需求提高,推动行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平安基金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和渠道对于首发规模会有意识地控制上限,并且更注重产品成立后的运作业绩及投资者反馈,注重投资者教育和服务的质量,力求提升投资者体验,形成公司品牌、口碑以及基金规模的相互促进和正向循环。这就需要基金公司关注产品布局的特色化和有效性,打造业绩优异、更有品牌代表性的 「持营型」 产品,通过加强投研观点输出,为投资者提供陪伴式服务,引导投资者践行理性投资和长期投资。

  此外,国泰基金认为,基金公司也要调整优化考核与运营逻辑,将长期保有规模、投资者盈利占比等纳入核心指标,通过长周期考核,引导投研与销售聚焦长期价值;同时,强化投研体系建设与风险管控,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培育投资者信任,推动业务增长 「细水长流」。

  另外在渠道端,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代销机构打造了自己的优选基金品牌,并且鼓励基金管理人加强投资者服务内容的供给,共同为投资者提供日常的陪伴服务,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从重规模转向重投顾,从重短期转向重长期,通过逆向销售引导、资产配置建议、投资长期陪伴等专业服务,帮助投资者培养长期持有习惯。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143)

YOU MAY ALSO LIKE

中金:结合三季报业绩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每日龙虎榜 | 商品期货综合指数下跌 2.57% 日内资金净流出 80.16 亿元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近期新发的公募基金中,基金管理人主动采取规模 「限高」 正在成为趋势。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多位知名基金经理 「挂帅」 的含权新品,普遍设置了相对较低的首次募集规模上限。闫思倩管理的鹏华制造升级、李剑锋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科技、赵伟管理的富国医药升级等,均已按照首次募集规模上限迅速结束募集并宣告成立,拟由蓝小康管理的中欧价值领航也宣告一日结募。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一方面,部分基金管理人希望通过控制初始规模,为基金经理预留充足的空间以打磨投资策略,避免规模过大对操作效率形成干扰,以扎实的业绩建立投资者信任;另一方面,部分渠道也在主动压降首发规模上限,并且基于后续的业绩考核以决定持营安排,通过提升持有体验与投资者形成良性的互动。整体来看,行业追求首发规模的习惯正在改变,产品的长期生命力将成为重中之重。

  新发基金主动 「限高」

  近期,知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闫思倩管理的鹏华制造升级、李剑锋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科技、赵伟管理的富国医药升级均已严格按照 20 亿元、20 亿元、10 亿元的首次募集规模上限迅速完成募集,并且宣告成立。

  公告资料显示,上述三只基金均于 10 月 9 日起发行,并集体宣告提前结束募集,募集截止日期均提前至 10 月 10 日。在为期两天的发行期内,上述三只基金的首发规模分别为 19.84 亿元、19.87 亿元、10.00 亿元,分别吸引了 11992 户、14689 户、4039 户投资者认购。

  知名基金经理蓝小康 「挂帅」 的中欧价值领航在 10 月 16 日发行仅一日后,也宣布提前结束募集。中欧基金发布公告表示,该基金的首次募集规模不高于 20 亿元,如触发比例配售将另行公告。

  另外,由招商银行托管的平安盈享多元配置 6 个月持有混合 (FOF),也将募集截止日期由 10 月 17 日提前至 10 月 13 日。该基金的首次募集规模上限为 60 亿元,从成立公告来看,该基金管理人对于首发规模采取了进一步控制,最终募集规模为 28.08 亿元。

  整体来看,在 10 月新发的公募基金中,逾 30 只产品均设置了首次募集规模上限。其中,鹏华国证机器人产业 ETF 联接、平安资源精选、中金北证 50 指数增强、中加北证 50 成份指数增强等产品的募集规模上限仅有 5 亿元,圆信永丰新材料、平安恒生指数增强、平安中证通用航空主题 ETF 等产品的募集规模上限仅有 10 亿元。

  重心放在后期持营和投教方面

  针对近期基金管理人主动控制首发规模的现象,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基金管理人希望通过控制初始规模,为基金经理预留充足的空间以打磨投资策略,避免规模过大对操作效率形成干扰。由于部分新发产品为成长风格,相关行业波动较大,控制规模更利于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随着投资者配置需求提升,公募基金的工具属性日益凸显,基金公司对产品布局的效率要求随之提高。

  平安基金表示,对于新发产品设置较低的规模上限,不仅为基金投资运作提供了较好的规模条件,为投资者争取更好的投资体验,同时也缩短了产品从发行到成立的周期,得以迅速实现产品布局并稳定运作。「尤其是对于指数基金而言,理论上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做持续营销,让更多的投资者认识到它的投资价值。所以降低首发规模、将重心放在后期的持营和投教上,也是符合指数基金发展规律的。」 某指数基金经理表示。

  沪上某公募机构市场部人士透露,目前部分渠道在新发产品时也会主动压降募集规模上限:「他们并不希望靠新发做大规模,而是在产品成立后,每个季度考核产品的业绩表现,如果能够达到他们的要求,再通过持续营销的方式持续做大产品规模。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对客户利益形成保护,也能减少客户投诉。通过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来做大规模。」

  经历了过去几年权益市场的调整之后,该市场部人士坦言,公募机构首发能力下降,新发需要的资源以及对价相对较高,哪怕是头部机构,资源量级也无法和前些年相比,因此行业形成了共识,在首发阶段不做太多操作以压降成本。

  以长期业绩赢得投资者信任

  过去几年,「重首发轻持营」 成为公募行业做大管理规模的惯性思维,帮忙资金等操作手段更是备受市场诟病。为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基金管理人如何重塑与投资者之间的信任、为投资者实实在在创造收益,成为了业内十分关注的话题。

  国泰基金表示,目前基金公司追求首发规模的习惯正在改变,基金公司更看重产品的长期生命力,希望以扎实的业绩积累口碑和信任。这样的变化既契合监管引导行业回归本源的要求,也顺应投资者对产品质量需求提高,推动行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平安基金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和渠道对于首发规模会有意识地控制上限,并且更注重产品成立后的运作业绩及投资者反馈,注重投资者教育和服务的质量,力求提升投资者体验,形成公司品牌、口碑以及基金规模的相互促进和正向循环。这就需要基金公司关注产品布局的特色化和有效性,打造业绩优异、更有品牌代表性的 「持营型」 产品,通过加强投研观点输出,为投资者提供陪伴式服务,引导投资者践行理性投资和长期投资。

  此外,国泰基金认为,基金公司也要调整优化考核与运营逻辑,将长期保有规模、投资者盈利占比等纳入核心指标,通过长周期考核,引导投研与销售聚焦长期价值;同时,强化投研体系建设与风险管控,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培育投资者信任,推动业务增长 「细水长流」。

  另外在渠道端,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代销机构打造了自己的优选基金品牌,并且鼓励基金管理人加强投资者服务内容的供给,共同为投资者提供日常的陪伴服务,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从重规模转向重投顾,从重短期转向重长期,通过逆向销售引导、资产配置建议、投资长期陪伴等专业服务,帮助投资者培养长期持有习惯。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14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近期新发的公募基金中,基金管理人主动采取规模 「限高」 正在成为趋势。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多位知名基金经理 「挂帅」 的含权新品,普遍设置了相对较低的首次募集规模上限。闫思倩管理的鹏华制造升级、李剑锋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科技、赵伟管理的富国医药升级等,均已按照首次募集规模上限迅速结束募集并宣告成立,拟由蓝小康管理的中欧价值领航也宣告一日结募。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一方面,部分基金管理人希望通过控制初始规模,为基金经理预留充足的空间以打磨投资策略,避免规模过大对操作效率形成干扰,以扎实的业绩建立投资者信任;另一方面,部分渠道也在主动压降首发规模上限,并且基于后续的业绩考核以决定持营安排,通过提升持有体验与投资者形成良性的互动。整体来看,行业追求首发规模的习惯正在改变,产品的长期生命力将成为重中之重。

  新发基金主动 「限高」

  近期,知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闫思倩管理的鹏华制造升级、李剑锋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科技、赵伟管理的富国医药升级均已严格按照 20 亿元、20 亿元、10 亿元的首次募集规模上限迅速完成募集,并且宣告成立。

  公告资料显示,上述三只基金均于 10 月 9 日起发行,并集体宣告提前结束募集,募集截止日期均提前至 10 月 10 日。在为期两天的发行期内,上述三只基金的首发规模分别为 19.84 亿元、19.87 亿元、10.00 亿元,分别吸引了 11992 户、14689 户、4039 户投资者认购。

  知名基金经理蓝小康 「挂帅」 的中欧价值领航在 10 月 16 日发行仅一日后,也宣布提前结束募集。中欧基金发布公告表示,该基金的首次募集规模不高于 20 亿元,如触发比例配售将另行公告。

  另外,由招商银行托管的平安盈享多元配置 6 个月持有混合 (FOF),也将募集截止日期由 10 月 17 日提前至 10 月 13 日。该基金的首次募集规模上限为 60 亿元,从成立公告来看,该基金管理人对于首发规模采取了进一步控制,最终募集规模为 28.08 亿元。

  整体来看,在 10 月新发的公募基金中,逾 30 只产品均设置了首次募集规模上限。其中,鹏华国证机器人产业 ETF 联接、平安资源精选、中金北证 50 指数增强、中加北证 50 成份指数增强等产品的募集规模上限仅有 5 亿元,圆信永丰新材料、平安恒生指数增强、平安中证通用航空主题 ETF 等产品的募集规模上限仅有 10 亿元。

  重心放在后期持营和投教方面

  针对近期基金管理人主动控制首发规模的现象,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基金管理人希望通过控制初始规模,为基金经理预留充足的空间以打磨投资策略,避免规模过大对操作效率形成干扰。由于部分新发产品为成长风格,相关行业波动较大,控制规模更利于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随着投资者配置需求提升,公募基金的工具属性日益凸显,基金公司对产品布局的效率要求随之提高。

  平安基金表示,对于新发产品设置较低的规模上限,不仅为基金投资运作提供了较好的规模条件,为投资者争取更好的投资体验,同时也缩短了产品从发行到成立的周期,得以迅速实现产品布局并稳定运作。「尤其是对于指数基金而言,理论上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做持续营销,让更多的投资者认识到它的投资价值。所以降低首发规模、将重心放在后期的持营和投教上,也是符合指数基金发展规律的。」 某指数基金经理表示。

  沪上某公募机构市场部人士透露,目前部分渠道在新发产品时也会主动压降募集规模上限:「他们并不希望靠新发做大规模,而是在产品成立后,每个季度考核产品的业绩表现,如果能够达到他们的要求,再通过持续营销的方式持续做大产品规模。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对客户利益形成保护,也能减少客户投诉。通过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来做大规模。」

  经历了过去几年权益市场的调整之后,该市场部人士坦言,公募机构首发能力下降,新发需要的资源以及对价相对较高,哪怕是头部机构,资源量级也无法和前些年相比,因此行业形成了共识,在首发阶段不做太多操作以压降成本。

  以长期业绩赢得投资者信任

  过去几年,「重首发轻持营」 成为公募行业做大管理规模的惯性思维,帮忙资金等操作手段更是备受市场诟病。为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基金管理人如何重塑与投资者之间的信任、为投资者实实在在创造收益,成为了业内十分关注的话题。

  国泰基金表示,目前基金公司追求首发规模的习惯正在改变,基金公司更看重产品的长期生命力,希望以扎实的业绩积累口碑和信任。这样的变化既契合监管引导行业回归本源的要求,也顺应投资者对产品质量需求提高,推动行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平安基金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和渠道对于首发规模会有意识地控制上限,并且更注重产品成立后的运作业绩及投资者反馈,注重投资者教育和服务的质量,力求提升投资者体验,形成公司品牌、口碑以及基金规模的相互促进和正向循环。这就需要基金公司关注产品布局的特色化和有效性,打造业绩优异、更有品牌代表性的 「持营型」 产品,通过加强投研观点输出,为投资者提供陪伴式服务,引导投资者践行理性投资和长期投资。

  此外,国泰基金认为,基金公司也要调整优化考核与运营逻辑,将长期保有规模、投资者盈利占比等纳入核心指标,通过长周期考核,引导投研与销售聚焦长期价值;同时,强化投研体系建设与风险管控,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培育投资者信任,推动业务增长 「细水长流」。

  另外在渠道端,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代销机构打造了自己的优选基金品牌,并且鼓励基金管理人加强投资者服务内容的供给,共同为投资者提供日常的陪伴服务,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从重规模转向重投顾,从重短期转向重长期,通过逆向销售引导、资产配置建议、投资长期陪伴等专业服务,帮助投资者培养长期持有习惯。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143)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日本央行鹰派发声:别管政治,现在就是加息的绝佳时机!

2025 年 10 月 20 日
生猪价格跌至年内新低 行业面临不同程度亏损

特朗普恐难如愿?10 月上半月印度进口俄油量回升

2025 年 10 月 20 日
新华财经晚报:LPR连续5个月「按兵不动」

新华财经晚报:LPR 连续 5 个月 「按兵不动」

2025 年 10 月 20 日

1.2 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刷新纪录!美国财政困局加深

2025 年 10 月 20 日

电网升级改造提速,电网设备 ETF(159326) 持续获资金关注,9 日 「吸金」3 亿元

2025 年 10 月 20 日
中金:结合三季报业绩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中金:结合三季报业绩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2025 年 10 月 20 日
黄金新高后踌躇不前!日内涨势难维系,高位震荡藏玄机

黄金新高后踌躇不前!日内涨势难维系,高位震荡藏玄机

2025 年 10 月 20 日
深圳机场口岸货运吞吐量创新高;广东在香港发行75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债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深圳机场口岸货运吞吐量创新高;广东在香港发行 75 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债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2025 年 10 月 20 日
每日龙虎榜 | 商品期货综合指数下跌2.57% 日内资金净流出80.16亿元

每日龙虎榜 | 商品期货综合指数下跌 2.57% 日内资金净流出 80.16 亿元

2025 年 10 月 20 日
集体上调!华尔街「高看」金价

集体上调!华尔街 「高看」 金价

2025 年 10 月 20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0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 9 月    

近期动态

  • 日本央行鹰派发声:别管政治,现在就是加息的绝佳时机!
  • 特朗普恐难如愿?10 月上半月印度进口俄油量回升
  • 新华财经晚报:LPR 连续 5 个月 「按兵不动」
  • 1.2 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刷新纪录!美国财政困局加深
  • 电网升级改造提速,电网设备 ETF(159326) 持续获资金关注,9 日 「吸金」3 亿元
  • 中金:结合三季报业绩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