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券商中国
近日,监管向保险机构下发 《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工作指引》,非车险 「报行合一」 也称综合治理正式落地执行。该指引明确了 20 万以下见费出单,20 万以上分期付款,规定首期保费缴纳比例、分期期数及最后一期保费缴纳时间。
「中银保信 (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 正在研发系统,以后产品都会上线平台系统刚性管控。」 中国财险商业团体保险部副总经理于航透露,非车险正步入以合规与质量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11 月 7 日,人保集团副董事长、总裁赵鹏在 2025 年投资者开放日活动上表示,目前保险业行业竞争模式已经发生范式变化,随着利率下行、「报行合一」 等环境与监管因素的转变,传统以价格、费用等为主要手段的竞争模式难以适应行业转型需求,我国保险市场将进一步向成熟市场演进,竞争成败将取决于定价、风控、减量服务等专业化能力的高低。

非车险产品重新备案
近日,监管向保险机构下发 《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工作指引》,非车险 「报行合一」 也称综合治理正式落地执行。其中,企财险将于 2025 年 12 月 1 日前重新备案,安责险、雇主责任险、其他产品将分别于 2026 年 1 月 1 日前、2 月 1 日前、12 月 31 日前重新备案。
从车险报行合一的实践来看,车险综合费用率逐年走低,综合成本率自 2023 年也开始逐渐下降,车险综改成效显著,业务质量和承保盈利能力提升。
长期以来,非车险依靠价格、费率等低价竞争手段展业,出现了费率比较低、承保亏损等诸多问题。
今年 10 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 《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 「36 号文」),将非车险纳入全面详细的监管,包括:1. 优化考核机制,淡化规模指标;2. 规范产品开发使用,精算附加费用率;3. 规范产品开发使用;4. 强化市场行为监管,报行合一;5. 推动改进非车险承保理赔服务,关注消费者权益;6. 发挥行业组织支撑服务:明确标准条款,明确纯风险损失率及建设非车险平台的作用和要求等。
「我国保险市场将进一步向成熟市场演进,竞争成败将取决于定价、风控、减量服务等专业化能力的高低。」11 月 7 日,人保集团副董事长、总裁赵鹏在 2025 年投资者开放日活动上致辞表示,目前保险行业竞争模式已经发生范式变化,随着利率下行、「报行合一」 等环境与监管因素的转变,传统以价格、费用等为主要手段的竞争模式难以适应行业转型需求。
人保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目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在推动非车险 「综合治理」,赵鹏认为,非车险业务将成为 「十五五」 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保费和盈利增长点,将为股东和各位投资者创造更高价值。
「非车险是保险行业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 『两器』 功能、服务国家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 赵鹏提出,「中国人保将加快推动非车险高质量发展,打造集团增长第二曲线,更加全面深入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赵鹏表示,加快非车险高质量发展,中国人保有责任、有使命,有优势、有条件,同时也有恒心、有信心。他表态,中国人保将坚持长期主义,以专业化、数字化、融合化为抓手,全面强化人保集团非车险核心竞争力,以非车险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他提出,非车险将告别传统的低价竞争模式,转型专业化服务,保险公司首先要深耕非车险领域风险特征与需求变化,成为比客户更了解自身风险的 「专家」,以更强的专业能力满足实体经济与人民群众的保障需求。
其次是坚持拥抱 「数字化」 趋势。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正在改变所有行业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生态,可以说,非车险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重塑。
最后是坚持强化 「协同化」 模式。包括集团内部各业务单元的有效协同,比如在服务海外利益方面,将推动人保财险、人保再保、人保香港的协同;又如与外部合作伙伴的深度协同,人保愿与保险同业、实体企业、海外伙伴等共谋发展、共同合作,携手维护非车险市场秩序、提升我国非车险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引领行业发展方面发挥好 「头雁」 作用。
(券商中国)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