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最新宣布:暂停实施!
11 月 10 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称,暂停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 (USTR) 于当地时间 11 月 9 日发布公告,宣布暂停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的 301 调查相关措施。
商务部也发布公告称,鉴于美国自 2025 年 11 月 10 日起暂停实施其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 301 调查措施一年,现公布 《关于暂停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 5 家美国相关子公司实施反制措施一年的决定》,自 2025 年 11 月 10 日起施行。
市场层面,美股三大期指集体走高,截至 13 点,纳斯达克100 指数期货涨幅扩大至 1.2%。加密货币市场亦全线大涨,比特币大涨近 4%,以太坊大涨超 6%。消息面上,美国政府有望结束史上最长 「停摆」 提振了市场风险偏好。

暂停实施
11 月 10 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为落实 2025 年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达成共识,经国务院批准,自 2025 年 11 月 10 日 13 时 01 分起,与美方暂停实施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 301 调查最终措施同步暂停实施 《交通运输部关于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的公告》(交通运输部公告 2025 年第 54 号)、《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 的通知》(交办水 〔2025〕59 号)、《交通运输部关于启动航运业、造船业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发展利益受影响情况调查的公告》(交通运输部公告 2025 年第 55 号)1 年。

当地时间 11 月 9 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 (USTR) 发布公告,宣布暂停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的 301 调查相关措施。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该行动将暂停一年,暂停期自美国东部时间 2025 年 11 月 10 日凌晨 12 时 01 分起生效。
此前,当地时间 11 月 6 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公告称,自 11 月 10 日起,将暂停因 「301 条款」 贸易调查对中国采取的所有惩罚性措施,为期一年。意见征询期截至当地时间周五 (7 日) 下午。
在执行上述行动期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美国将持续推进国内改革,并与主要盟友及伙伴共商重振美国造船业之策。
另外,中国商务部昨日 (11 月 9 日) 发布公告,公布调整实施商务部公告 2024 年第 46 号的决定:经批准,自即日起至 2026 年 11 月 27 日,商务部公告 2024 年第 46 号 (《关于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公告》) 第二款暂停实施。
回顾此前,10 月 25 日至 26 日,中美经贸团队通过吉隆坡磋商,就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 301 措施、延长 「对等关税」 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议题达成了共识成果。
全线大涨
市场层面,美股三大期指集体走高,截至北京时间 11 月 10 日 13 点,纳斯达克 100 指数期货涨幅扩大至 1.2%,标普 500 股指期货涨幅扩大至 0.68%。另外,欧洲斯托克 50 指数期货 1.4%。德国 DAX 指数期货涨 1.4%。
与此同时,加密货币市场亦全线大涨,比特币大涨 3.93%,升至 106000 美元附近,以太坊大涨 6.8%,涨至 3600 美元上方。
现货黄金涨幅扩大至 1.29%,目前报 4061.31 美元/盎司;现货白银日内大涨超 2%,现报 49.245 美元/盎司。
消息面上,据新华社援引美国媒体 9 日报道,美国国会参议院已就结束联邦政府 「停摆」 达成一致。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 11 月 9 日晚,在美国联邦政府 「停摆」 已 40 天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返回白宫时对媒体表示:「看起来我们离结束 『停摆』 已经很近了。」
当地时间 11 月 9 日,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约翰·图恩当天表示,一项关于结束政府 「停摆」 的潜在协议 「正在逐步达成」。但约翰·图恩同时表示,该协议并不能保证达成,参议院的议员们需要时间阅读提案,且可能需要数小时才能采取具体行动。
另有分析指出,投资者对 「AI 泡沫」 的担忧情绪有所缓解,也助推了相关风险资产集体大涨。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要求台积电增加晶圆供应的消息,缓解了市场对人工智能领域估值过高的担忧。
11 月 8 日,黄仁勋出席了台积电年度运动会。他表示,鉴于人工智能需求依然强劲,他已向台积电请求增加芯片供给。台积电首席执行官魏哲家也证实,黄仁勋确实提出了增加晶圆的请求。
来自花旗集团的资深美国市场股票策略师 Drew Pettit 在采访中强调道,短期市场疲软/向下回调可能在投资者普遍预期之内,但支撑股票市场长期牛市的 「AI 基本面叙事」 依然完好无损,这可能为回调期间创造重大逢低买入机遇。
瑞银也表示,AI 科技巨头们权重占比愈发庞大的美股市场仍处于潜在的泡沫最早期阶段——即处于泡沫未成形阶段,远未达到堪比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 的危险顶峰,主要因市场估值未达极端泡沫水平、科技投资占 GDP 比重可控,并且远未出现类似千禧年泡沫时期的极端并购案等见顶信号。
东财图解·加点干货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