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在市场回调压力增大以及平衡全球不同市场风险的背景下,公募 QDII 基金加强了美股仓位的布局。
尽管 QDII 最近几个月总体处于净值回撤中,但从业绩表现上看,仓位偏美股的 QDII 相对更稳定。于是,在港股基金重仓股出现获利回吐的情况下,不少 QDII 基金对基金产品风格进行改造,增强产品的美股特色。这样操作,一方面可以借助美股的相对强势保持业绩稳定性,另一方面则可以增强 QDII 产品的差异化。
借助美股保持业绩稳定
在年底市场逐渐回调的过程中,QDII 基金正越来越多地借助美股仓位增强防御。
Wind 数据显示,从近三个月、近一个月的 QDII 产品净值排名看,截至 11 月 19 日,全市场主动 QDII 基金前十强几乎清一色指向重仓美股的产品。以近一个月净值数据为例,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摩根中国世纪混合、易方达全球成长精选、易方达亚洲精选、天弘全球新能源等基金,期间涨幅分别为 11.78%、7.22%、6.43%、4.89%、4.49%,是近期市场调整过程中少数取得正收益的主动权益 QDII。
上述基金取得不错业绩的主要原因在于持仓的美股核心股票在市场调整中表现出了进攻性。
以公募 QDII 的重仓股 Cidara 为例,这只生物技术公司在 11 月 14 日单日涨幅高达 105%。消息面上,默沙东将以约 92 亿美元的总额收购 Cidara。在这一重大消息披露之前,明星基金经理皮劲松管理的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 QDII 的第一大重仓股就是 Cidara,此前该基金大幅卖出信达生物、 科伦博泰生物-B 等港股重仓股。11 月 18 日,公募 QDII 重仓的另一只股票 Olema 也在一天之内实现股价翻倍,该股当日涨幅约 1.36 倍,这让重仓 Olema 的 QDII 基金净值显著受益。
上述案例也反映出 QDII 基金在多个市场选股,可有效地对冲单一市场风险,同时也可以抓取更多的机会来源。
强化美股仓位打造差异化
值得一提的是,公募 QDII 增加美股仓位的趋势自今年三季度已开始显露。
随着南向资金尤其是 A 股基金产品不断涌入港股,向美股市场寻找产品差异,已成为许多 QDII 基金的不二选择。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明星基金经理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亚洲精选 QDII 明显受益于美股仓位,该基金年内收益率达 40%,近三个月、近一个月的业绩排名均位列全市场前十强,并成为张坤所管各类产品中今年业绩最好的一只。根据基金三季报,截至 9 月末,易方达亚洲精选 QDII 美股仓位占比已增至 32.24%,显著高于今年上半年的美股持仓比例。
不少公募 QDII 因持有的美股仓位较高,使得产品风格逐步趋同美股主题基金。例如,截至 9 月末,华夏移动互联 QDII 持有的美股仓位高达 76.7%,港股仓位仅约 8%,且港股仓位主要指向黄金股,与产品风格差异较大。可以看出,该基金对美股更为重视。
一些公募 QDII 在 A 股、美股和港股之间做仓位决策时,也体现出市场平衡的意图。例如,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基金三季度末的仓位布局上,相比二季度末,A 股仓位几乎保持不变,但港股仓位从原先的 57.9% 大幅下降为 0,美股仓位则从 3% 跃升到 71%。这意味着,该基金仅一个季度就从一只准港股主题 QDII 变成美股主题 QDII。
「全球化布局是 QDII 的一大产品特征,如果 QDII 基金不能将自身投资风格与偏好与 A 股基金、港股通进行区分,那它在琳琅满目的公募产品货架上就很难吸引到资金。」 华南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认为,随着 A 股基金按照基金合同大量纳入港股仓位,包括港股通基金产品的持续入市,QDII 产品或须借助全球化投资来强化与众不同的定位与吸引力。
AI 浪潮增加美股 QDII 吸引力
美股市场吸引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缘于 AI 技术的快速爆发,这导致算力芯片需求迎来强劲扩张周期。
长城全球新能源车 QDII 基金经理曲少杰表示,看好美股科技股特别是龙头科技公司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对美股投资前景依然乐观,美股龙头科技股估值依然合理,降息周期对科技成长股估值提升也有正向作用,AI 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继续提升算力需求,推动美国高性能计算芯片的市场扩张。
广发全球精选 QDII 基金经理李耀柱则认为,各大芯片巨头与人工智能公司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了行业景气度,景气周期进一步拉长,AI 应用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算力基建的需求仍然旺盛,除了 GPU 以外,包括 ASIC、交换机、存储等领域的景气度都会持续提升,因此对相关领域保持重点配置。
建信新兴市场 QDII 基金经理李博涵指出,人工智能的爆发成为海外股指上行的核心驱动力,根据 OpenAI 公布的使用数据,其 API 调用量达到每分钟 60 亿个 Token,周活跃用户已达到 8 亿户。此外,芯片迭代和算法优化降低了单位算力成本,大模型在应用端的落地速度明显加快,进而带来 AI 应用爆发,巨额芯片订单以及大模型版本的迭代,大幅提升了市场对后续算力基建规模的预期。
尽管李博涵所管的 QDII 为 「新兴市场主题」,但建信新兴市场 QDII 的核心仓位在美股,截至 9 月末,该基金所持有的港股比例不足 0.2%,持有的美股仓位高达 50%。李博涵也提醒美股可能存在的风险,认为尽管这些 AI 科技公司可能出现长期的盈利增长,但短期很难避免宏观因素的影响,股价可能出现大幅波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QDII 基金强化美股仓位 一边增强防御一边保持差异)
(责任编辑:12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在市场回调压力增大以及平衡全球不同市场风险的背景下,公募 QDII 基金加强了美股仓位的布局。
尽管 QDII 最近几个月总体处于净值回撤中,但从业绩表现上看,仓位偏美股的 QDII 相对更稳定。于是,在港股基金重仓股出现获利回吐的情况下,不少 QDII 基金对基金产品风格进行改造,增强产品的美股特色。这样操作,一方面可以借助美股的相对强势保持业绩稳定性,另一方面则可以增强 QDII 产品的差异化。
借助美股保持业绩稳定
在年底市场逐渐回调的过程中,QDII 基金正越来越多地借助美股仓位增强防御。
Wind 数据显示,从近三个月、近一个月的 QDII 产品净值排名看,截至 11 月 19 日,全市场主动 QDII 基金前十强几乎清一色指向重仓美股的产品。以近一个月净值数据为例,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摩根中国世纪混合、易方达全球成长精选、易方达亚洲精选、天弘全球新能源等基金,期间涨幅分别为 11.78%、7.22%、6.43%、4.89%、4.49%,是近期市场调整过程中少数取得正收益的主动权益 QDII。
上述基金取得不错业绩的主要原因在于持仓的美股核心股票在市场调整中表现出了进攻性。
以公募 QDII 的重仓股 Cidara 为例,这只生物技术公司在 11 月 14 日单日涨幅高达 105%。消息面上,默沙东将以约 92 亿美元的总额收购 Cidara。在这一重大消息披露之前,明星基金经理皮劲松管理的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 QDII 的第一大重仓股就是 Cidara,此前该基金大幅卖出信达生物、 科伦博泰生物-B 等港股重仓股。11 月 18 日,公募 QDII 重仓的另一只股票 Olema 也在一天之内实现股价翻倍,该股当日涨幅约 1.36 倍,这让重仓 Olema 的 QDII 基金净值显著受益。
上述案例也反映出 QDII 基金在多个市场选股,可有效地对冲单一市场风险,同时也可以抓取更多的机会来源。
强化美股仓位打造差异化
值得一提的是,公募 QDII 增加美股仓位的趋势自今年三季度已开始显露。
随着南向资金尤其是 A 股基金产品不断涌入港股,向美股市场寻找产品差异,已成为许多 QDII 基金的不二选择。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明星基金经理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亚洲精选 QDII 明显受益于美股仓位,该基金年内收益率达 40%,近三个月、近一个月的业绩排名均位列全市场前十强,并成为张坤所管各类产品中今年业绩最好的一只。根据基金三季报,截至 9 月末,易方达亚洲精选 QDII 美股仓位占比已增至 32.24%,显著高于今年上半年的美股持仓比例。
不少公募 QDII 因持有的美股仓位较高,使得产品风格逐步趋同美股主题基金。例如,截至 9 月末,华夏移动互联 QDII 持有的美股仓位高达 76.7%,港股仓位仅约 8%,且港股仓位主要指向黄金股,与产品风格差异较大。可以看出,该基金对美股更为重视。
一些公募 QDII 在 A 股、美股和港股之间做仓位决策时,也体现出市场平衡的意图。例如,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基金三季度末的仓位布局上,相比二季度末,A 股仓位几乎保持不变,但港股仓位从原先的 57.9% 大幅下降为 0,美股仓位则从 3% 跃升到 71%。这意味着,该基金仅一个季度就从一只准港股主题 QDII 变成美股主题 QDII。
「全球化布局是 QDII 的一大产品特征,如果 QDII 基金不能将自身投资风格与偏好与 A 股基金、港股通进行区分,那它在琳琅满目的公募产品货架上就很难吸引到资金。」 华南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认为,随着 A 股基金按照基金合同大量纳入港股仓位,包括港股通基金产品的持续入市,QDII 产品或须借助全球化投资来强化与众不同的定位与吸引力。
AI 浪潮增加美股 QDII 吸引力
美股市场吸引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缘于 AI 技术的快速爆发,这导致算力芯片需求迎来强劲扩张周期。
长城全球新能源车 QDII 基金经理曲少杰表示,看好美股科技股特别是龙头科技公司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对美股投资前景依然乐观,美股龙头科技股估值依然合理,降息周期对科技成长股估值提升也有正向作用,AI 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继续提升算力需求,推动美国高性能计算芯片的市场扩张。
广发全球精选 QDII 基金经理李耀柱则认为,各大芯片巨头与人工智能公司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了行业景气度,景气周期进一步拉长,AI 应用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算力基建的需求仍然旺盛,除了 GPU 以外,包括 ASIC、交换机、存储等领域的景气度都会持续提升,因此对相关领域保持重点配置。
建信新兴市场 QDII 基金经理李博涵指出,人工智能的爆发成为海外股指上行的核心驱动力,根据 OpenAI 公布的使用数据,其 API 调用量达到每分钟 60 亿个 Token,周活跃用户已达到 8 亿户。此外,芯片迭代和算法优化降低了单位算力成本,大模型在应用端的落地速度明显加快,进而带来 AI 应用爆发,巨额芯片订单以及大模型版本的迭代,大幅提升了市场对后续算力基建规模的预期。
尽管李博涵所管的 QDII 为 「新兴市场主题」,但建信新兴市场 QDII 的核心仓位在美股,截至 9 月末,该基金所持有的港股比例不足 0.2%,持有的美股仓位高达 50%。李博涵也提醒美股可能存在的风险,认为尽管这些 AI 科技公司可能出现长期的盈利增长,但短期很难避免宏观因素的影响,股价可能出现大幅波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QDII 基金强化美股仓位 一边增强防御一边保持差异)
(责任编辑:12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在市场回调压力增大以及平衡全球不同市场风险的背景下,公募 QDII 基金加强了美股仓位的布局。
尽管 QDII 最近几个月总体处于净值回撤中,但从业绩表现上看,仓位偏美股的 QDII 相对更稳定。于是,在港股基金重仓股出现获利回吐的情况下,不少 QDII 基金对基金产品风格进行改造,增强产品的美股特色。这样操作,一方面可以借助美股的相对强势保持业绩稳定性,另一方面则可以增强 QDII 产品的差异化。
借助美股保持业绩稳定
在年底市场逐渐回调的过程中,QDII 基金正越来越多地借助美股仓位增强防御。
Wind 数据显示,从近三个月、近一个月的 QDII 产品净值排名看,截至 11 月 19 日,全市场主动 QDII 基金前十强几乎清一色指向重仓美股的产品。以近一个月净值数据为例,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摩根中国世纪混合、易方达全球成长精选、易方达亚洲精选、天弘全球新能源等基金,期间涨幅分别为 11.78%、7.22%、6.43%、4.89%、4.49%,是近期市场调整过程中少数取得正收益的主动权益 QDII。
上述基金取得不错业绩的主要原因在于持仓的美股核心股票在市场调整中表现出了进攻性。
以公募 QDII 的重仓股 Cidara 为例,这只生物技术公司在 11 月 14 日单日涨幅高达 105%。消息面上,默沙东将以约 92 亿美元的总额收购 Cidara。在这一重大消息披露之前,明星基金经理皮劲松管理的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 QDII 的第一大重仓股就是 Cidara,此前该基金大幅卖出信达生物、 科伦博泰生物-B 等港股重仓股。11 月 18 日,公募 QDII 重仓的另一只股票 Olema 也在一天之内实现股价翻倍,该股当日涨幅约 1.36 倍,这让重仓 Olema 的 QDII 基金净值显著受益。
上述案例也反映出 QDII 基金在多个市场选股,可有效地对冲单一市场风险,同时也可以抓取更多的机会来源。
强化美股仓位打造差异化
值得一提的是,公募 QDII 增加美股仓位的趋势自今年三季度已开始显露。
随着南向资金尤其是 A 股基金产品不断涌入港股,向美股市场寻找产品差异,已成为许多 QDII 基金的不二选择。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明星基金经理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亚洲精选 QDII 明显受益于美股仓位,该基金年内收益率达 40%,近三个月、近一个月的业绩排名均位列全市场前十强,并成为张坤所管各类产品中今年业绩最好的一只。根据基金三季报,截至 9 月末,易方达亚洲精选 QDII 美股仓位占比已增至 32.24%,显著高于今年上半年的美股持仓比例。
不少公募 QDII 因持有的美股仓位较高,使得产品风格逐步趋同美股主题基金。例如,截至 9 月末,华夏移动互联 QDII 持有的美股仓位高达 76.7%,港股仓位仅约 8%,且港股仓位主要指向黄金股,与产品风格差异较大。可以看出,该基金对美股更为重视。
一些公募 QDII 在 A 股、美股和港股之间做仓位决策时,也体现出市场平衡的意图。例如,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基金三季度末的仓位布局上,相比二季度末,A 股仓位几乎保持不变,但港股仓位从原先的 57.9% 大幅下降为 0,美股仓位则从 3% 跃升到 71%。这意味着,该基金仅一个季度就从一只准港股主题 QDII 变成美股主题 QDII。
「全球化布局是 QDII 的一大产品特征,如果 QDII 基金不能将自身投资风格与偏好与 A 股基金、港股通进行区分,那它在琳琅满目的公募产品货架上就很难吸引到资金。」 华南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认为,随着 A 股基金按照基金合同大量纳入港股仓位,包括港股通基金产品的持续入市,QDII 产品或须借助全球化投资来强化与众不同的定位与吸引力。
AI 浪潮增加美股 QDII 吸引力
美股市场吸引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缘于 AI 技术的快速爆发,这导致算力芯片需求迎来强劲扩张周期。
长城全球新能源车 QDII 基金经理曲少杰表示,看好美股科技股特别是龙头科技公司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对美股投资前景依然乐观,美股龙头科技股估值依然合理,降息周期对科技成长股估值提升也有正向作用,AI 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继续提升算力需求,推动美国高性能计算芯片的市场扩张。
广发全球精选 QDII 基金经理李耀柱则认为,各大芯片巨头与人工智能公司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了行业景气度,景气周期进一步拉长,AI 应用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算力基建的需求仍然旺盛,除了 GPU 以外,包括 ASIC、交换机、存储等领域的景气度都会持续提升,因此对相关领域保持重点配置。
建信新兴市场 QDII 基金经理李博涵指出,人工智能的爆发成为海外股指上行的核心驱动力,根据 OpenAI 公布的使用数据,其 API 调用量达到每分钟 60 亿个 Token,周活跃用户已达到 8 亿户。此外,芯片迭代和算法优化降低了单位算力成本,大模型在应用端的落地速度明显加快,进而带来 AI 应用爆发,巨额芯片订单以及大模型版本的迭代,大幅提升了市场对后续算力基建规模的预期。
尽管李博涵所管的 QDII 为 「新兴市场主题」,但建信新兴市场 QDII 的核心仓位在美股,截至 9 月末,该基金所持有的港股比例不足 0.2%,持有的美股仓位高达 50%。李博涵也提醒美股可能存在的风险,认为尽管这些 AI 科技公司可能出现长期的盈利增长,但短期很难避免宏观因素的影响,股价可能出现大幅波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QDII 基金强化美股仓位 一边增强防御一边保持差异)
(责任编辑:12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在市场回调压力增大以及平衡全球不同市场风险的背景下,公募 QDII 基金加强了美股仓位的布局。
尽管 QDII 最近几个月总体处于净值回撤中,但从业绩表现上看,仓位偏美股的 QDII 相对更稳定。于是,在港股基金重仓股出现获利回吐的情况下,不少 QDII 基金对基金产品风格进行改造,增强产品的美股特色。这样操作,一方面可以借助美股的相对强势保持业绩稳定性,另一方面则可以增强 QDII 产品的差异化。
借助美股保持业绩稳定
在年底市场逐渐回调的过程中,QDII 基金正越来越多地借助美股仓位增强防御。
Wind 数据显示,从近三个月、近一个月的 QDII 产品净值排名看,截至 11 月 19 日,全市场主动 QDII 基金前十强几乎清一色指向重仓美股的产品。以近一个月净值数据为例,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摩根中国世纪混合、易方达全球成长精选、易方达亚洲精选、天弘全球新能源等基金,期间涨幅分别为 11.78%、7.22%、6.43%、4.89%、4.49%,是近期市场调整过程中少数取得正收益的主动权益 QDII。
上述基金取得不错业绩的主要原因在于持仓的美股核心股票在市场调整中表现出了进攻性。
以公募 QDII 的重仓股 Cidara 为例,这只生物技术公司在 11 月 14 日单日涨幅高达 105%。消息面上,默沙东将以约 92 亿美元的总额收购 Cidara。在这一重大消息披露之前,明星基金经理皮劲松管理的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 QDII 的第一大重仓股就是 Cidara,此前该基金大幅卖出信达生物、 科伦博泰生物-B 等港股重仓股。11 月 18 日,公募 QDII 重仓的另一只股票 Olema 也在一天之内实现股价翻倍,该股当日涨幅约 1.36 倍,这让重仓 Olema 的 QDII 基金净值显著受益。
上述案例也反映出 QDII 基金在多个市场选股,可有效地对冲单一市场风险,同时也可以抓取更多的机会来源。
强化美股仓位打造差异化
值得一提的是,公募 QDII 增加美股仓位的趋势自今年三季度已开始显露。
随着南向资金尤其是 A 股基金产品不断涌入港股,向美股市场寻找产品差异,已成为许多 QDII 基金的不二选择。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明星基金经理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亚洲精选 QDII 明显受益于美股仓位,该基金年内收益率达 40%,近三个月、近一个月的业绩排名均位列全市场前十强,并成为张坤所管各类产品中今年业绩最好的一只。根据基金三季报,截至 9 月末,易方达亚洲精选 QDII 美股仓位占比已增至 32.24%,显著高于今年上半年的美股持仓比例。
不少公募 QDII 因持有的美股仓位较高,使得产品风格逐步趋同美股主题基金。例如,截至 9 月末,华夏移动互联 QDII 持有的美股仓位高达 76.7%,港股仓位仅约 8%,且港股仓位主要指向黄金股,与产品风格差异较大。可以看出,该基金对美股更为重视。
一些公募 QDII 在 A 股、美股和港股之间做仓位决策时,也体现出市场平衡的意图。例如,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基金三季度末的仓位布局上,相比二季度末,A 股仓位几乎保持不变,但港股仓位从原先的 57.9% 大幅下降为 0,美股仓位则从 3% 跃升到 71%。这意味着,该基金仅一个季度就从一只准港股主题 QDII 变成美股主题 QDII。
「全球化布局是 QDII 的一大产品特征,如果 QDII 基金不能将自身投资风格与偏好与 A 股基金、港股通进行区分,那它在琳琅满目的公募产品货架上就很难吸引到资金。」 华南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认为,随着 A 股基金按照基金合同大量纳入港股仓位,包括港股通基金产品的持续入市,QDII 产品或须借助全球化投资来强化与众不同的定位与吸引力。
AI 浪潮增加美股 QDII 吸引力
美股市场吸引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缘于 AI 技术的快速爆发,这导致算力芯片需求迎来强劲扩张周期。
长城全球新能源车 QDII 基金经理曲少杰表示,看好美股科技股特别是龙头科技公司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对美股投资前景依然乐观,美股龙头科技股估值依然合理,降息周期对科技成长股估值提升也有正向作用,AI 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继续提升算力需求,推动美国高性能计算芯片的市场扩张。
广发全球精选 QDII 基金经理李耀柱则认为,各大芯片巨头与人工智能公司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了行业景气度,景气周期进一步拉长,AI 应用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算力基建的需求仍然旺盛,除了 GPU 以外,包括 ASIC、交换机、存储等领域的景气度都会持续提升,因此对相关领域保持重点配置。
建信新兴市场 QDII 基金经理李博涵指出,人工智能的爆发成为海外股指上行的核心驱动力,根据 OpenAI 公布的使用数据,其 API 调用量达到每分钟 60 亿个 Token,周活跃用户已达到 8 亿户。此外,芯片迭代和算法优化降低了单位算力成本,大模型在应用端的落地速度明显加快,进而带来 AI 应用爆发,巨额芯片订单以及大模型版本的迭代,大幅提升了市场对后续算力基建规模的预期。
尽管李博涵所管的 QDII 为 「新兴市场主题」,但建信新兴市场 QDII 的核心仓位在美股,截至 9 月末,该基金所持有的港股比例不足 0.2%,持有的美股仓位高达 50%。李博涵也提醒美股可能存在的风险,认为尽管这些 AI 科技公司可能出现长期的盈利增长,但短期很难避免宏观因素的影响,股价可能出现大幅波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QDII 基金强化美股仓位 一边增强防御一边保持差异)
(责任编辑: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