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什么样的「固收+」最受市场真金白银的青睐?

什么样的 「固收+」 最受市场真金白银的青睐?

2025 年 11 月 21 日

「AI 教母」 李飞飞最新访谈:没想到 AI 会这么风靡,下一个前沿是空间智能

2025 年 11 月 21 日

ETF 今日收评 | 纳指相关 ETF 涨超 4%,科创新能源相关 ETF 跌约 3%

2025 年 11 月 21 日
「低价组织旅游、拉人投资夸大收益」,湖南云台山茶旅集团非法集资127亿元,李亮等七人被判刑

「低价组织旅游、拉人投资夸大收益」,湖南云台山茶旅集团非法集资 127 亿元,李亮等七人被判刑

2025 年 11 月 21 日
广告
生猪价格跌至年内新低 行业面临不同程度亏损

俄罗斯再度痛批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2025 年 11 月 21 日

黄金还将继续闪耀?瑞银上调明年年中目标价:最高涨至 4900 美元!

2025 年 11 月 21 日
新华财经晚报:到2035年科技教育生态系统全面构建

新华财经晚报:储蓄国债 (电子式) 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

2025 年 11 月 21 日
下周交易主线:感恩节前夜风暴将至!一条数据就能引爆市场?

下周交易主线:感恩节前夜风暴将至!一条数据就能引爆市场?

2025 年 11 月 21 日
周末重磅!财政部出资5000亿元,四大银行融资方案公布

今晚 9:30,美国重要数据发布;英伟达涨超 5%,第三季度净利润 319 亿美元;「新债王」 冈拉克:黄金是真正的避难所 【美股盘前】

2025 年 11 月 21 日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 (2025-11-21)

2025 年 11 月 21 日
网易三季度营收284亿元 高管回应制作人离职:不影响日常游戏运营

网易三季度营收 284 亿元 高管回应制作人离职:不影响日常游戏运营

2025 年 11 月 21 日

精选 | 本周重大资讯回顾 (11/17-11/21)

2025 年 11 月 21 日

AI 巨头财报与大模型进化共振,持续关注人工智能 ETF(159819)、科创人工智能 ETF(588730) 投资机会

2025 年 11 月 21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1 月 21 日 星期五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什么样的 「固收+」 最受市场真金白银的青睐?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21 日
在 期货
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2025 年,无疑是 「固收+」 产品及其持有者收获的一年。

  1) 含权债基年内 3 个季度规模扩增近 8000 亿元,总规模接近 2.5 万亿。

  2) 含权债基年内 3 个季度盈利超 800 亿元,收益率显著优于纯债和存款利率。

图片

  「固收+」 的存在,很好地抚慰了低利率时代的投资焦虑。

  对于尚在门外跃跃欲试的投资者而言,有两个直接的问题需要解决:

  1) 市面上 「固收+」 产品太多,什么样的 「固收+」 最受市场真金白银的青睐?

  2) 站在当下这个时刻,还能不能够继续跟随选择 「固收+」?

  本文聚焦于这两个问题的极简回答。

  (一) 什么样的 「固收+」 最受市场真金白银的青睐?

  1) 从权益仓位情况来看:10%-20% 最受机构和个人青睐

  从最新 3 季度规模来看,按照基金季报披露的实际仓位统计,32% 的 「含权债基」 权益仓位在 10%-20%,是各仓位分布中占比最高的。

  而如果从基金中报最新披露的机构和个人持有情况来看,

  两者共同点在于:在含权仓位中枢 10%-20% 的占比均是最高。

  两者不同点在于:个人投资者在含权仓位中枢低于 10% 的占比显著高于机构投资者。也就是说,个人投资者更偏好中低仓位。

图片

  2) 从风险收益特征来看:最大回撤控制在-5% 以内的 「固收+」,最受欢迎

  从最新 3 季度规模来看,2020 年以来最大回撤控制在-5% 以内的 「固收+」 产品最受青睐,分布在这一风险收益特征上的含权债基规模达到 1.43 万亿,占比高达 61%。

  其次便是最大回撤控制在-5% 至-10% 之间的 「固收+」 产品,分布在这一风险收益特征上的含权债基规模为 5044 亿,占比为 22%。

  而当最大回撤超过-10%,今年以来收益超过 10% 时,本质是用高波动去换高收益,这种含权债基也有一席之地。满足这一特征的规模为 2581 亿元,占比为 11%。

  而从基金中报最新披露的机构和个人持有情况来看,二者最爱均是回撤控制在-5% 以内的产品,规模占比分别达到 63%、72%。

图片

  (二) 从持仓特征上考虑,含权债基如何控制回撤?

  1) 权益仓位 (股票+转债) 中枢是核心,选品第一步是选仓位中枢

  对于 「固收+」 产品而言,权益类资产是增厚收益的来源,同时也是整个组合波动的最大来源。

  可以看到,含权仓位中枢高低与最大回撤成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选 「固收+」 产品的第一步是了解产品的含权仓位中枢。当然,从散点图中可以看到,有些仓位中枢比较高,但最大回撤控制的也比较好。这些点往往是两类情况:一是,是封闭运作的产品,投资策略更多元。二是,基金经理择时能力较强,但这种产品表现的稳定性与基金经理的绑定程度极高。

图片

  2) 行业配置,分散均衡不押注单一赛道

  从行业配置层面来看,回撤控制的关键便是行业配置的分散化。当然,这种分散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行业配置的比例随市场动态调整。

图片

  (三) 当下这个时刻还可以买 「固收+」 吗?

  1) 逻辑 1:存款搬家趋势不改,「固收+」 是未来很长时间内重要的承载体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一轮超额储蓄存款始于 2018 年,住户部门定期存款增速持续高于全社会 M2 货币增速。当上一轮较高利率时代的定期存款逐步到期后,利率环境的变化使其需要寻求新的投资载体。

  当前处于存款搬家初期,因为思维的转变、到期的过程、市场的验证都需要时间,叠加地产从投资属性回归到居住属性,这些因素共同决定着:这轮存款搬家是漫长的,也是浩大的,「固收+」 是未来很长时间内重要的承载体。

图片

  2) 逻辑 2:中国国力提升带来人民币资产重估的趋势不改

  从股票定价三因子出发,对于中国权益资产中长期的积极期待不变:

  盈利端:短期维度下,持续稳定的稳增长政策使得经济增长预期筑底,而反内卷政策效用有望带来盈利上行动力。中长期维度下,制度性改革带来积累的效应值得重视。更重要的是,中国优质企业在全球竞争份额的提升终将兑现在估值中。

  流动性:类平准基金强化市场底线思维。向上动力在于 2 点:一是,美联储降息周期重启叠加中国权益资产本身的性价比,有望提升外资配置仓位。二是,低利率时代下存款搬家值得期待。

  风险偏好:今年多项标志性事件显现了中国智造的生命力,极大提振了社会信心。未来随着中国新兴产业在全球不断实现突破和引领,市场风险偏好将不断提升。

图片

  3)「固收+」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动态再平衡」。更从容地参与和收获

  对于任何一类资产,趋势是一回事,节奏是一回事,二者决定短中期的投资体验和结果。

  「固收+」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动态再平衡」 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而非单一资产的择时博弈。

  其运作逻辑基于 「债券底仓提供稳定现金流+权益/另类资产增强收益」 的基础框架,通过预设的资产比例区间 (如权益仓位中枢 0%-30%、债券仓位中枢 60%-90%),在不同资产性价比发生变化时动态调整权重,实现 「涨时控仓、跌时补仓」 的逆向操作。

  最终外化的净值曲线,相较于纯粹的股票资产,更平缓、更从容。相较于低利率时代的纯债资产,收益空间更有吸引力,更能满足要求。

图片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什么样的 「固收+」 最受市场真金白银的青睐?)

(责任编辑:6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2025 年,无疑是 「固收+」 产品及其持有者收获的一年。

  1) 含权债基年内 3 个季度规模扩增近 8000 亿元,总规模接近 2.5 万亿。

  2) 含权债基年内 3 个季度盈利超 800 亿元,收益率显著优于纯债和存款利率。

图片

  「固收+」 的存在,很好地抚慰了低利率时代的投资焦虑。

  对于尚在门外跃跃欲试的投资者而言,有两个直接的问题需要解决:

  1) 市面上 「固收+」 产品太多,什么样的 「固收+」 最受市场真金白银的青睐?

  2) 站在当下这个时刻,还能不能够继续跟随选择 「固收+」?

  本文聚焦于这两个问题的极简回答。

  (一) 什么样的 「固收+」 最受市场真金白银的青睐?

  1) 从权益仓位情况来看:10%-20% 最受机构和个人青睐

  从最新 3 季度规模来看,按照基金季报披露的实际仓位统计,32% 的 「含权债基」 权益仓位在 10%-20%,是各仓位分布中占比最高的。

  而如果从基金中报最新披露的机构和个人持有情况来看,

  两者共同点在于:在含权仓位中枢 10%-20% 的占比均是最高。

  两者不同点在于:个人投资者在含权仓位中枢低于 10% 的占比显著高于机构投资者。也就是说,个人投资者更偏好中低仓位。

图片

  2) 从风险收益特征来看:最大回撤控制在-5% 以内的 「固收+」,最受欢迎

  从最新 3 季度规模来看,2020 年以来最大回撤控制在-5% 以内的 「固收+」 产品最受青睐,分布在这一风险收益特征上的含权债基规模达到 1.43 万亿,占比高达 61%。

  其次便是最大回撤控制在-5% 至-10% 之间的 「固收+」 产品,分布在这一风险收益特征上的含权债基规模为 5044 亿,占比为 22%。

  而当最大回撤超过-10%,今年以来收益超过 10% 时,本质是用高波动去换高收益,这种含权债基也有一席之地。满足这一特征的规模为 2581 亿元,占比为 11%。

  而从基金中报最新披露的机构和个人持有情况来看,二者最爱均是回撤控制在-5% 以内的产品,规模占比分别达到 63%、72%。

图片

  (二) 从持仓特征上考虑,含权债基如何控制回撤?

  1) 权益仓位 (股票+转债) 中枢是核心,选品第一步是选仓位中枢

  对于 「固收+」 产品而言,权益类资产是增厚收益的来源,同时也是整个组合波动的最大来源。

  可以看到,含权仓位中枢高低与最大回撤成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选 「固收+」 产品的第一步是了解产品的含权仓位中枢。当然,从散点图中可以看到,有些仓位中枢比较高,但最大回撤控制的也比较好。这些点往往是两类情况:一是,是封闭运作的产品,投资策略更多元。二是,基金经理择时能力较强,但这种产品表现的稳定性与基金经理的绑定程度极高。

图片

  2) 行业配置,分散均衡不押注单一赛道

  从行业配置层面来看,回撤控制的关键便是行业配置的分散化。当然,这种分散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行业配置的比例随市场动态调整。

图片

  (三) 当下这个时刻还可以买 「固收+」 吗?

  1) 逻辑 1:存款搬家趋势不改,「固收+」 是未来很长时间内重要的承载体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一轮超额储蓄存款始于 2018 年,住户部门定期存款增速持续高于全社会 M2 货币增速。当上一轮较高利率时代的定期存款逐步到期后,利率环境的变化使其需要寻求新的投资载体。

  当前处于存款搬家初期,因为思维的转变、到期的过程、市场的验证都需要时间,叠加地产从投资属性回归到居住属性,这些因素共同决定着:这轮存款搬家是漫长的,也是浩大的,「固收+」 是未来很长时间内重要的承载体。

图片

  2) 逻辑 2:中国国力提升带来人民币资产重估的趋势不改

  从股票定价三因子出发,对于中国权益资产中长期的积极期待不变:

  盈利端:短期维度下,持续稳定的稳增长政策使得经济增长预期筑底,而反内卷政策效用有望带来盈利上行动力。中长期维度下,制度性改革带来积累的效应值得重视。更重要的是,中国优质企业在全球竞争份额的提升终将兑现在估值中。

  流动性:类平准基金强化市场底线思维。向上动力在于 2 点:一是,美联储降息周期重启叠加中国权益资产本身的性价比,有望提升外资配置仓位。二是,低利率时代下存款搬家值得期待。

  风险偏好:今年多项标志性事件显现了中国智造的生命力,极大提振了社会信心。未来随着中国新兴产业在全球不断实现突破和引领,市场风险偏好将不断提升。

图片

  3)「固收+」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动态再平衡」。更从容地参与和收获

  对于任何一类资产,趋势是一回事,节奏是一回事,二者决定短中期的投资体验和结果。

  「固收+」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动态再平衡」 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而非单一资产的择时博弈。

  其运作逻辑基于 「债券底仓提供稳定现金流+权益/另类资产增强收益」 的基础框架,通过预设的资产比例区间 (如权益仓位中枢 0%-30%、债券仓位中枢 60%-90%),在不同资产性价比发生变化时动态调整权重,实现 「涨时控仓、跌时补仓」 的逆向操作。

  最终外化的净值曲线,相较于纯粹的股票资产,更平缓、更从容。相较于低利率时代的纯债资产,收益空间更有吸引力,更能满足要求。

图片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什么样的 「固收+」 最受市场真金白银的青睐?)

(责任编辑:66)

YOU MAY ALSO LIKE

黄金还将继续闪耀?瑞银上调明年年中目标价:最高涨至 4900 美元!

精选 | 本周重大资讯回顾 (11/17-11/21)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2025 年,无疑是 「固收+」 产品及其持有者收获的一年。

  1) 含权债基年内 3 个季度规模扩增近 8000 亿元,总规模接近 2.5 万亿。

  2) 含权债基年内 3 个季度盈利超 800 亿元,收益率显著优于纯债和存款利率。

图片

  「固收+」 的存在,很好地抚慰了低利率时代的投资焦虑。

  对于尚在门外跃跃欲试的投资者而言,有两个直接的问题需要解决:

  1) 市面上 「固收+」 产品太多,什么样的 「固收+」 最受市场真金白银的青睐?

  2) 站在当下这个时刻,还能不能够继续跟随选择 「固收+」?

  本文聚焦于这两个问题的极简回答。

  (一) 什么样的 「固收+」 最受市场真金白银的青睐?

  1) 从权益仓位情况来看:10%-20% 最受机构和个人青睐

  从最新 3 季度规模来看,按照基金季报披露的实际仓位统计,32% 的 「含权债基」 权益仓位在 10%-20%,是各仓位分布中占比最高的。

  而如果从基金中报最新披露的机构和个人持有情况来看,

  两者共同点在于:在含权仓位中枢 10%-20% 的占比均是最高。

  两者不同点在于:个人投资者在含权仓位中枢低于 10% 的占比显著高于机构投资者。也就是说,个人投资者更偏好中低仓位。

图片

  2) 从风险收益特征来看:最大回撤控制在-5% 以内的 「固收+」,最受欢迎

  从最新 3 季度规模来看,2020 年以来最大回撤控制在-5% 以内的 「固收+」 产品最受青睐,分布在这一风险收益特征上的含权债基规模达到 1.43 万亿,占比高达 61%。

  其次便是最大回撤控制在-5% 至-10% 之间的 「固收+」 产品,分布在这一风险收益特征上的含权债基规模为 5044 亿,占比为 22%。

  而当最大回撤超过-10%,今年以来收益超过 10% 时,本质是用高波动去换高收益,这种含权债基也有一席之地。满足这一特征的规模为 2581 亿元,占比为 11%。

  而从基金中报最新披露的机构和个人持有情况来看,二者最爱均是回撤控制在-5% 以内的产品,规模占比分别达到 63%、72%。

图片

  (二) 从持仓特征上考虑,含权债基如何控制回撤?

  1) 权益仓位 (股票+转债) 中枢是核心,选品第一步是选仓位中枢

  对于 「固收+」 产品而言,权益类资产是增厚收益的来源,同时也是整个组合波动的最大来源。

  可以看到,含权仓位中枢高低与最大回撤成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选 「固收+」 产品的第一步是了解产品的含权仓位中枢。当然,从散点图中可以看到,有些仓位中枢比较高,但最大回撤控制的也比较好。这些点往往是两类情况:一是,是封闭运作的产品,投资策略更多元。二是,基金经理择时能力较强,但这种产品表现的稳定性与基金经理的绑定程度极高。

图片

  2) 行业配置,分散均衡不押注单一赛道

  从行业配置层面来看,回撤控制的关键便是行业配置的分散化。当然,这种分散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行业配置的比例随市场动态调整。

图片

  (三) 当下这个时刻还可以买 「固收+」 吗?

  1) 逻辑 1:存款搬家趋势不改,「固收+」 是未来很长时间内重要的承载体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一轮超额储蓄存款始于 2018 年,住户部门定期存款增速持续高于全社会 M2 货币增速。当上一轮较高利率时代的定期存款逐步到期后,利率环境的变化使其需要寻求新的投资载体。

  当前处于存款搬家初期,因为思维的转变、到期的过程、市场的验证都需要时间,叠加地产从投资属性回归到居住属性,这些因素共同决定着:这轮存款搬家是漫长的,也是浩大的,「固收+」 是未来很长时间内重要的承载体。

图片

  2) 逻辑 2:中国国力提升带来人民币资产重估的趋势不改

  从股票定价三因子出发,对于中国权益资产中长期的积极期待不变:

  盈利端:短期维度下,持续稳定的稳增长政策使得经济增长预期筑底,而反内卷政策效用有望带来盈利上行动力。中长期维度下,制度性改革带来积累的效应值得重视。更重要的是,中国优质企业在全球竞争份额的提升终将兑现在估值中。

  流动性:类平准基金强化市场底线思维。向上动力在于 2 点:一是,美联储降息周期重启叠加中国权益资产本身的性价比,有望提升外资配置仓位。二是,低利率时代下存款搬家值得期待。

  风险偏好:今年多项标志性事件显现了中国智造的生命力,极大提振了社会信心。未来随着中国新兴产业在全球不断实现突破和引领,市场风险偏好将不断提升。

图片

  3)「固收+」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动态再平衡」。更从容地参与和收获

  对于任何一类资产,趋势是一回事,节奏是一回事,二者决定短中期的投资体验和结果。

  「固收+」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动态再平衡」 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而非单一资产的择时博弈。

  其运作逻辑基于 「债券底仓提供稳定现金流+权益/另类资产增强收益」 的基础框架,通过预设的资产比例区间 (如权益仓位中枢 0%-30%、债券仓位中枢 60%-90%),在不同资产性价比发生变化时动态调整权重,实现 「涨时控仓、跌时补仓」 的逆向操作。

  最终外化的净值曲线,相较于纯粹的股票资产,更平缓、更从容。相较于低利率时代的纯债资产,收益空间更有吸引力,更能满足要求。

图片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什么样的 「固收+」 最受市场真金白银的青睐?)

(责任编辑:6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2025 年,无疑是 「固收+」 产品及其持有者收获的一年。

  1) 含权债基年内 3 个季度规模扩增近 8000 亿元,总规模接近 2.5 万亿。

  2) 含权债基年内 3 个季度盈利超 800 亿元,收益率显著优于纯债和存款利率。

图片

  「固收+」 的存在,很好地抚慰了低利率时代的投资焦虑。

  对于尚在门外跃跃欲试的投资者而言,有两个直接的问题需要解决:

  1) 市面上 「固收+」 产品太多,什么样的 「固收+」 最受市场真金白银的青睐?

  2) 站在当下这个时刻,还能不能够继续跟随选择 「固收+」?

  本文聚焦于这两个问题的极简回答。

  (一) 什么样的 「固收+」 最受市场真金白银的青睐?

  1) 从权益仓位情况来看:10%-20% 最受机构和个人青睐

  从最新 3 季度规模来看,按照基金季报披露的实际仓位统计,32% 的 「含权债基」 权益仓位在 10%-20%,是各仓位分布中占比最高的。

  而如果从基金中报最新披露的机构和个人持有情况来看,

  两者共同点在于:在含权仓位中枢 10%-20% 的占比均是最高。

  两者不同点在于:个人投资者在含权仓位中枢低于 10% 的占比显著高于机构投资者。也就是说,个人投资者更偏好中低仓位。

图片

  2) 从风险收益特征来看:最大回撤控制在-5% 以内的 「固收+」,最受欢迎

  从最新 3 季度规模来看,2020 年以来最大回撤控制在-5% 以内的 「固收+」 产品最受青睐,分布在这一风险收益特征上的含权债基规模达到 1.43 万亿,占比高达 61%。

  其次便是最大回撤控制在-5% 至-10% 之间的 「固收+」 产品,分布在这一风险收益特征上的含权债基规模为 5044 亿,占比为 22%。

  而当最大回撤超过-10%,今年以来收益超过 10% 时,本质是用高波动去换高收益,这种含权债基也有一席之地。满足这一特征的规模为 2581 亿元,占比为 11%。

  而从基金中报最新披露的机构和个人持有情况来看,二者最爱均是回撤控制在-5% 以内的产品,规模占比分别达到 63%、72%。

图片

  (二) 从持仓特征上考虑,含权债基如何控制回撤?

  1) 权益仓位 (股票+转债) 中枢是核心,选品第一步是选仓位中枢

  对于 「固收+」 产品而言,权益类资产是增厚收益的来源,同时也是整个组合波动的最大来源。

  可以看到,含权仓位中枢高低与最大回撤成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选 「固收+」 产品的第一步是了解产品的含权仓位中枢。当然,从散点图中可以看到,有些仓位中枢比较高,但最大回撤控制的也比较好。这些点往往是两类情况:一是,是封闭运作的产品,投资策略更多元。二是,基金经理择时能力较强,但这种产品表现的稳定性与基金经理的绑定程度极高。

图片

  2) 行业配置,分散均衡不押注单一赛道

  从行业配置层面来看,回撤控制的关键便是行业配置的分散化。当然,这种分散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行业配置的比例随市场动态调整。

图片

  (三) 当下这个时刻还可以买 「固收+」 吗?

  1) 逻辑 1:存款搬家趋势不改,「固收+」 是未来很长时间内重要的承载体

  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一轮超额储蓄存款始于 2018 年,住户部门定期存款增速持续高于全社会 M2 货币增速。当上一轮较高利率时代的定期存款逐步到期后,利率环境的变化使其需要寻求新的投资载体。

  当前处于存款搬家初期,因为思维的转变、到期的过程、市场的验证都需要时间,叠加地产从投资属性回归到居住属性,这些因素共同决定着:这轮存款搬家是漫长的,也是浩大的,「固收+」 是未来很长时间内重要的承载体。

图片

  2) 逻辑 2:中国国力提升带来人民币资产重估的趋势不改

  从股票定价三因子出发,对于中国权益资产中长期的积极期待不变:

  盈利端:短期维度下,持续稳定的稳增长政策使得经济增长预期筑底,而反内卷政策效用有望带来盈利上行动力。中长期维度下,制度性改革带来积累的效应值得重视。更重要的是,中国优质企业在全球竞争份额的提升终将兑现在估值中。

  流动性:类平准基金强化市场底线思维。向上动力在于 2 点:一是,美联储降息周期重启叠加中国权益资产本身的性价比,有望提升外资配置仓位。二是,低利率时代下存款搬家值得期待。

  风险偏好:今年多项标志性事件显现了中国智造的生命力,极大提振了社会信心。未来随着中国新兴产业在全球不断实现突破和引领,市场风险偏好将不断提升。

图片

  3)「固收+」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动态再平衡」。更从容地参与和收获

  对于任何一类资产,趋势是一回事,节奏是一回事,二者决定短中期的投资体验和结果。

  「固收+」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动态再平衡」 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而非单一资产的择时博弈。

  其运作逻辑基于 「债券底仓提供稳定现金流+权益/另类资产增强收益」 的基础框架,通过预设的资产比例区间 (如权益仓位中枢 0%-30%、债券仓位中枢 60%-90%),在不同资产性价比发生变化时动态调整权重,实现 「涨时控仓、跌时补仓」 的逆向操作。

  最终外化的净值曲线,相较于纯粹的股票资产,更平缓、更从容。相较于低利率时代的纯债资产,收益空间更有吸引力,更能满足要求。

图片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什么样的 「固收+」 最受市场真金白银的青睐?)

(责任编辑:66)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AI 教母」 李飞飞最新访谈:没想到 AI 会这么风靡,下一个前沿是空间智能

2025 年 11 月 21 日

ETF 今日收评 | 纳指相关 ETF 涨超 4%,科创新能源相关 ETF 跌约 3%

2025 年 11 月 21 日
「低价组织旅游、拉人投资夸大收益」,湖南云台山茶旅集团非法集资127亿元,李亮等七人被判刑

「低价组织旅游、拉人投资夸大收益」,湖南云台山茶旅集团非法集资 127 亿元,李亮等七人被判刑

2025 年 11 月 21 日
什么样的「固收+」最受市场真金白银的青睐?

什么样的 「固收+」 最受市场真金白银的青睐?

2025 年 11 月 21 日
生猪价格跌至年内新低 行业面临不同程度亏损

俄罗斯再度痛批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2025 年 11 月 21 日

黄金还将继续闪耀?瑞银上调明年年中目标价:最高涨至 4900 美元!

2025 年 11 月 21 日
新华财经晚报:到2035年科技教育生态系统全面构建

新华财经晚报:储蓄国债 (电子式) 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

2025 年 11 月 21 日
下周交易主线:感恩节前夜风暴将至!一条数据就能引爆市场?

下周交易主线:感恩节前夜风暴将至!一条数据就能引爆市场?

2025 年 11 月 21 日
周末重磅!财政部出资5000亿元,四大银行融资方案公布

今晚 9:30,美国重要数据发布;英伟达涨超 5%,第三季度净利润 319 亿美元;「新债王」 冈拉克:黄金是真正的避难所 【美股盘前】

2025 年 11 月 21 日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 (2025-11-21)

2025 年 11 月 21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 10 月    

近期动态

  • 「AI 教母」 李飞飞最新访谈:没想到 AI 会这么风靡,下一个前沿是空间智能
  • ETF 今日收评 | 纳指相关 ETF 涨超 4%,科创新能源相关 ETF 跌约 3%
  • 「低价组织旅游、拉人投资夸大收益」,湖南云台山茶旅集团非法集资 127 亿元,李亮等七人被判刑
  • 什么样的 「固收+」 最受市场真金白银的青睐?
  • 俄罗斯再度痛批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
  • 黄金还将继续闪耀?瑞银上调明年年中目标价:最高涨至 4900 美元!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