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证券时报记者王明弘
随着 2025 年度收官临近,基金发行也进入冲刺阶段,从全年数据来看,今年新发基金市场延续火热态势,以基金成立日为统计口径,截至 11 月 23 日,全年新成立基金达到 1340 只,发行总规模达到 10445.98 亿元。这标志着国内新基金年度发行规模自 2019 年以来,已连续第七年稳定在万亿元规模之上。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与往年相比,2025 年以来新基金市场最显著的特征是产品结构的深刻变化。以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为代表的主动权益类产品成为绝对主力,合计贡献了超过一半的新发规模。
其中,股票型基金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2025 年以来新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共 750 只,募集规模达 3820.15 亿元,在新基金总规模中的占比高达 36.57%。目前这一占比不仅较 2024 年全年的 21.14% 实现大幅跃升,也或将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历年最高水平,反映出投资者对股市信心增强。
特别是专注于科技领域投资的产品受到投资者青睐,多只科技主题基金出现爆款,基金公司也抢着布局新赛道,以 11 月 21 日获批的 16 只硬科技主题基金产品为例。本次获批的产品涵盖多个科技细分赛道,包括首批 7 只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3 只科创板芯片 ETF、4 只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 ETF,以及 2 只科技主题主动权益类基金等。
混合型基金同样表现稳健,新发的 248 只产品募集规模为 1455.77 亿元,占比 13.94%,规模与占比均较 2024 年全年 (699.20 亿元,占比 5.91%) 有明显回升。
与权益类基金的强势形成对比,前几年作为发行 「稳定器」 的债券型基金在 2025 年以来的占比出现明显回落。2025 年截至目前,新发债券型基金 240 只,募集规模 4266.20 亿元,占比为 40.84%。尽管规模依然可观,但其市场主导地位相较 2024 年全年 (70.19%) 和 2023 年全年 (71.27%) 已大幅削弱。
此外,作为组合投资工具的公募 FOF 基金在 2025 年已新发 65 只,募集规模 692.36 亿元,占比 6.63%,规模和占比也均较前两年全年有所提升,显示出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
回顾近七年数据,新基金发行市场经历了从 「债强股弱」 到 「股债均衡」 再到如今 「权益引领」 的清晰演变路径。2021 年是上一轮权益类基金 (混合型为主) 发行的高峰,随后市场调整,至 2023—2024 年债券型基金占比达到历史极值。2025 年,市场再度向权益类回归,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周期循环,但结构更为健康,截至目前,股票型+混合型合计占比超过 50%,与此前几年债券型基金占据绝对主导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标志着市场风险偏好的显著提升和产品供给侧的积极调整。
另外,与 2019 年至 2020 年相比,2025 年的市场结构不再由单一品类主导 (如 2020 年混合型占 50%),而是呈现出股票、债券两大品类均衡发展,FOF 等创新型产品快速跟进的多元化格局,标志着市场成熟度的提升。
华南某公募行业人士指出,2025 年新基金市场的亮眼数据,特别是主动权益类产品的异军突起,股票型基金占比的持续提升,既是市场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信心的体现,也是基金行业专业化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未来,随着更多优质上市公司的涌现和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权益类基金有望继续成为推动基金市场发展的核心动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多长期价值。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新发基金规模连续七年超万亿主动权益类产品成绝对主力)
(责任编辑:38)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证券时报记者王明弘
随着 2025 年度收官临近,基金发行也进入冲刺阶段,从全年数据来看,今年新发基金市场延续火热态势,以基金成立日为统计口径,截至 11 月 23 日,全年新成立基金达到 1340 只,发行总规模达到 10445.98 亿元。这标志着国内新基金年度发行规模自 2019 年以来,已连续第七年稳定在万亿元规模之上。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与往年相比,2025 年以来新基金市场最显著的特征是产品结构的深刻变化。以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为代表的主动权益类产品成为绝对主力,合计贡献了超过一半的新发规模。
其中,股票型基金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2025 年以来新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共 750 只,募集规模达 3820.15 亿元,在新基金总规模中的占比高达 36.57%。目前这一占比不仅较 2024 年全年的 21.14% 实现大幅跃升,也或将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历年最高水平,反映出投资者对股市信心增强。
特别是专注于科技领域投资的产品受到投资者青睐,多只科技主题基金出现爆款,基金公司也抢着布局新赛道,以 11 月 21 日获批的 16 只硬科技主题基金产品为例。本次获批的产品涵盖多个科技细分赛道,包括首批 7 只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3 只科创板芯片 ETF、4 只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 ETF,以及 2 只科技主题主动权益类基金等。
混合型基金同样表现稳健,新发的 248 只产品募集规模为 1455.77 亿元,占比 13.94%,规模与占比均较 2024 年全年 (699.20 亿元,占比 5.91%) 有明显回升。
与权益类基金的强势形成对比,前几年作为发行 「稳定器」 的债券型基金在 2025 年以来的占比出现明显回落。2025 年截至目前,新发债券型基金 240 只,募集规模 4266.20 亿元,占比为 40.84%。尽管规模依然可观,但其市场主导地位相较 2024 年全年 (70.19%) 和 2023 年全年 (71.27%) 已大幅削弱。
此外,作为组合投资工具的公募 FOF 基金在 2025 年已新发 65 只,募集规模 692.36 亿元,占比 6.63%,规模和占比也均较前两年全年有所提升,显示出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
回顾近七年数据,新基金发行市场经历了从 「债强股弱」 到 「股债均衡」 再到如今 「权益引领」 的清晰演变路径。2021 年是上一轮权益类基金 (混合型为主) 发行的高峰,随后市场调整,至 2023—2024 年债券型基金占比达到历史极值。2025 年,市场再度向权益类回归,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周期循环,但结构更为健康,截至目前,股票型+混合型合计占比超过 50%,与此前几年债券型基金占据绝对主导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标志着市场风险偏好的显著提升和产品供给侧的积极调整。
另外,与 2019 年至 2020 年相比,2025 年的市场结构不再由单一品类主导 (如 2020 年混合型占 50%),而是呈现出股票、债券两大品类均衡发展,FOF 等创新型产品快速跟进的多元化格局,标志着市场成熟度的提升。
华南某公募行业人士指出,2025 年新基金市场的亮眼数据,特别是主动权益类产品的异军突起,股票型基金占比的持续提升,既是市场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信心的体现,也是基金行业专业化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未来,随着更多优质上市公司的涌现和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权益类基金有望继续成为推动基金市场发展的核心动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多长期价值。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新发基金规模连续七年超万亿主动权益类产品成绝对主力)
(责任编辑:38)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证券时报记者王明弘
随着 2025 年度收官临近,基金发行也进入冲刺阶段,从全年数据来看,今年新发基金市场延续火热态势,以基金成立日为统计口径,截至 11 月 23 日,全年新成立基金达到 1340 只,发行总规模达到 10445.98 亿元。这标志着国内新基金年度发行规模自 2019 年以来,已连续第七年稳定在万亿元规模之上。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与往年相比,2025 年以来新基金市场最显著的特征是产品结构的深刻变化。以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为代表的主动权益类产品成为绝对主力,合计贡献了超过一半的新发规模。
其中,股票型基金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2025 年以来新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共 750 只,募集规模达 3820.15 亿元,在新基金总规模中的占比高达 36.57%。目前这一占比不仅较 2024 年全年的 21.14% 实现大幅跃升,也或将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历年最高水平,反映出投资者对股市信心增强。
特别是专注于科技领域投资的产品受到投资者青睐,多只科技主题基金出现爆款,基金公司也抢着布局新赛道,以 11 月 21 日获批的 16 只硬科技主题基金产品为例。本次获批的产品涵盖多个科技细分赛道,包括首批 7 只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3 只科创板芯片 ETF、4 只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 ETF,以及 2 只科技主题主动权益类基金等。
混合型基金同样表现稳健,新发的 248 只产品募集规模为 1455.77 亿元,占比 13.94%,规模与占比均较 2024 年全年 (699.20 亿元,占比 5.91%) 有明显回升。
与权益类基金的强势形成对比,前几年作为发行 「稳定器」 的债券型基金在 2025 年以来的占比出现明显回落。2025 年截至目前,新发债券型基金 240 只,募集规模 4266.20 亿元,占比为 40.84%。尽管规模依然可观,但其市场主导地位相较 2024 年全年 (70.19%) 和 2023 年全年 (71.27%) 已大幅削弱。
此外,作为组合投资工具的公募 FOF 基金在 2025 年已新发 65 只,募集规模 692.36 亿元,占比 6.63%,规模和占比也均较前两年全年有所提升,显示出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
回顾近七年数据,新基金发行市场经历了从 「债强股弱」 到 「股债均衡」 再到如今 「权益引领」 的清晰演变路径。2021 年是上一轮权益类基金 (混合型为主) 发行的高峰,随后市场调整,至 2023—2024 年债券型基金占比达到历史极值。2025 年,市场再度向权益类回归,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周期循环,但结构更为健康,截至目前,股票型+混合型合计占比超过 50%,与此前几年债券型基金占据绝对主导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标志着市场风险偏好的显著提升和产品供给侧的积极调整。
另外,与 2019 年至 2020 年相比,2025 年的市场结构不再由单一品类主导 (如 2020 年混合型占 50%),而是呈现出股票、债券两大品类均衡发展,FOF 等创新型产品快速跟进的多元化格局,标志着市场成熟度的提升。
华南某公募行业人士指出,2025 年新基金市场的亮眼数据,特别是主动权益类产品的异军突起,股票型基金占比的持续提升,既是市场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信心的体现,也是基金行业专业化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未来,随着更多优质上市公司的涌现和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权益类基金有望继续成为推动基金市场发展的核心动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多长期价值。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新发基金规模连续七年超万亿主动权益类产品成绝对主力)
(责任编辑:38)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证券时报记者王明弘
随着 2025 年度收官临近,基金发行也进入冲刺阶段,从全年数据来看,今年新发基金市场延续火热态势,以基金成立日为统计口径,截至 11 月 23 日,全年新成立基金达到 1340 只,发行总规模达到 10445.98 亿元。这标志着国内新基金年度发行规模自 2019 年以来,已连续第七年稳定在万亿元规模之上。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与往年相比,2025 年以来新基金市场最显著的特征是产品结构的深刻变化。以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为代表的主动权益类产品成为绝对主力,合计贡献了超过一半的新发规模。
其中,股票型基金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2025 年以来新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共 750 只,募集规模达 3820.15 亿元,在新基金总规模中的占比高达 36.57%。目前这一占比不仅较 2024 年全年的 21.14% 实现大幅跃升,也或将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历年最高水平,反映出投资者对股市信心增强。
特别是专注于科技领域投资的产品受到投资者青睐,多只科技主题基金出现爆款,基金公司也抢着布局新赛道,以 11 月 21 日获批的 16 只硬科技主题基金产品为例。本次获批的产品涵盖多个科技细分赛道,包括首批 7 只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3 只科创板芯片 ETF、4 只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 ETF,以及 2 只科技主题主动权益类基金等。
混合型基金同样表现稳健,新发的 248 只产品募集规模为 1455.77 亿元,占比 13.94%,规模与占比均较 2024 年全年 (699.20 亿元,占比 5.91%) 有明显回升。
与权益类基金的强势形成对比,前几年作为发行 「稳定器」 的债券型基金在 2025 年以来的占比出现明显回落。2025 年截至目前,新发债券型基金 240 只,募集规模 4266.20 亿元,占比为 40.84%。尽管规模依然可观,但其市场主导地位相较 2024 年全年 (70.19%) 和 2023 年全年 (71.27%) 已大幅削弱。
此外,作为组合投资工具的公募 FOF 基金在 2025 年已新发 65 只,募集规模 692.36 亿元,占比 6.63%,规模和占比也均较前两年全年有所提升,显示出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
回顾近七年数据,新基金发行市场经历了从 「债强股弱」 到 「股债均衡」 再到如今 「权益引领」 的清晰演变路径。2021 年是上一轮权益类基金 (混合型为主) 发行的高峰,随后市场调整,至 2023—2024 年债券型基金占比达到历史极值。2025 年,市场再度向权益类回归,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周期循环,但结构更为健康,截至目前,股票型+混合型合计占比超过 50%,与此前几年债券型基金占据绝对主导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标志着市场风险偏好的显著提升和产品供给侧的积极调整。
另外,与 2019 年至 2020 年相比,2025 年的市场结构不再由单一品类主导 (如 2020 年混合型占 50%),而是呈现出股票、债券两大品类均衡发展,FOF 等创新型产品快速跟进的多元化格局,标志着市场成熟度的提升。
华南某公募行业人士指出,2025 年新基金市场的亮眼数据,特别是主动权益类产品的异军突起,股票型基金占比的持续提升,既是市场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信心的体现,也是基金行业专业化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未来,随着更多优质上市公司的涌现和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权益类基金有望继续成为推动基金市场发展的核心动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多长期价值。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新发基金规模连续七年超万亿主动权益类产品成绝对主力)
(责任编辑: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