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以来,铁矿石期现价格呈先跌后涨走势。主力合约由月初的 800 元/吨快速下探至 756 元/吨,随后触底回升并接近月初水平;现货价格走势同步,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报 106.05 美元/吨,录得 1.29% 的月度跌幅,其间最低触及 102.05 美元/吨。
供应压力偏大
11 月中旬以来,铁矿石价格走势强于其他黑色系品种,相关比值同步创下阶段新高。截至目前,铁矿石 2601 合约与螺纹钢、焦煤 2601 合约比值分别为 0.2559 和 0.7209,较前期低点已回升 2.07% 和 20.39%。当前支撑矿价偏强运行的核心逻辑有两个:一是黑色品种套利逻辑切换,前期多煤焦空铁矿石的套利组合占据主导,而随着焦煤市场看空情绪发酵,煤焦与铁矿石走势呈现明显分化;二是结构性矛盾凸显,部分主流品种受交易限制影响,港口库存中可自由流通的现货资源趋于紧张,即便港口库存大幅累积,也未能转化为有效供给。
上述利多因素暂未消退,短期仍将对矿价形成支撑,但供需面偏弱,将限制铁矿石上行空间。现阶段供应居高不下。一方面,海外矿商发运保持积极,全球 19 港铁矿石最新周度发运量为 3278.40 万吨,虽周环比回落但仍处于年内高位,11 月累计发运量同比增长 7.44%,主要由澳矿及非主流地区矿贡献。高发运背景下,国内 47 港周度到货量 2939.50 万吨,环比大增 569.60 万吨,重回年内高位,11 月累计到货量环比、同比分别增长 0.35%、5.86%。另一方面,国内矿山生产积极性较高,内矿供应维持相对高位,全国 126 家矿企、266 座矿山的产能利用率和铁精粉日均产量分别为 63.80%、40.28 万吨,已连续两周回升。
当前铁矿石价格处于高位区间,海外矿商发运意愿料将延续积极,即便内矿出现季节性减量,高供应格局也仍难根本改变。同时,近期铁矿石库存持续累积,国内 47 港库存量在 15734.85 万吨,在港船只为 123 艘,较前期低位分别增加 1512 万吨、27 艘,增幅显著。整体来看,海外矿商发运积极、库存水平偏高,叠加西芒杜矿石供应扰动发酵,铁矿石上行空间将受到抑制。
产业矛盾尚未缓解
钢厂盈利状况不佳,叠加临时限产影响,铁矿石终端市场表现偏弱。截至 11 月 21 日当周,钢联 247 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进口矿日耗分别为 236.28 万吨、291.68 万吨,较前期高位分别累计下降 6.08 万吨、7.46 万吨。同时,钢厂盈利未有改善,钢联 247 家钢厂盈利占比仅为 37.66%,已连续 15 周下降,累计降幅 30.74%,企业陷入亏损。按即期成本核算,多数地区钢材品种吨钢利润同样处于亏损区间。
此外,铁水性价比优势持续下降,张家港废钢价格近期累计下跌 70 元/吨,已低于铁水成本,不排除后续钢厂在减产过程中优先调降铁水用量,进而削弱铁矿石需求。现阶段钢材下游需求未见好转,10 月地产、基建、制造业等终端数据延续下行态势,其中建材相关行业表现最为弱势。淡季背景下,钢材需求将进一步走弱,而库存去化进度有限,产业矛盾尚未缓解,铁矿石需求端仍将承压。
综上所述,短期利多因素带动铁矿石价格相对偏强,但供应居高不下、需求持续疲软将限制矿价上行空间。后市需关注市场重回产业端运行逻辑,届时铁矿石市场或呈弱势运行格局。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