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近期,成长板块震荡加剧,资金对 「低波动+高股息」 资产的兴趣迅速升温:红利基金募集明显回暖,多家公募也在下半年密集布局新品,抢滩红利赛道。
证监会官网显示,截至 11 月 27 日,今年下半年已有 49 只红利基金上报,较上半年的 37 只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相关新品成立节奏也明显加快。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5 日,11 月单月已成立 7 只红利主题基金。其中,2 只红利指数基金成立规模超 10 亿元,另有 5 只也站上 5 亿元关口。整体来看,下半年新成立的 35 只红利基金规模合计 176.85 亿元,而上半年成立的 26 只红利基金规模合计仅 55.65 亿元。
受访者向 《国际金融报》 记者表示,四季度通常是布局红利主题的好时机,低波动特性更能满足部分投资者的防御需求,同时红利资产也可能迎来价值重估的拐点。
红利再 「吸金」
成长基金波动加剧,红利基金顺势 「上位」。
近期,红利基金密集 「上新」。11 月 25 日,汇添富、万家、东方基金旗下各 1 只红利指数基金同日成立。具体来看,汇添富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成立规模为 7.96 亿元,东方中证红利低波动 100 指数成立规模为 13.57 亿元,万家中证 800 红利低波动指数成立规模为 17.23 亿元。
11 月 17 日,华夏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 ETF、易方达中证 A500 红利低波动 ETF 分别以 4.66 亿元和 6.92 亿元的规模成立。
11 月 4 日,天弘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 ETF 联接、申万菱信中证 A500 红利低波动指数分别以 3.77 亿元和 8.15 亿元的规模成立。
上述新成立的多只红利基金均为指数型产品,且跟踪 A 股或港股红利相关指数。其中,万家中证 800 红利低波动指数成立规模暂居当月新基金前五,同时在年内新成立红利基金中暂居第二。暂居第一的是国金红利量化选股,该基金也于下半年成立。
红利基金的 「吸金」 爆发集中在下半年。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5 日,年内共成立 61 只名称含 「红利」 的基金,其中 16 只成立规模超 5 亿元,13 只属于下半年。此外,下半年已有 5 只红利基金成立规模破 10 亿元,而上半年最大的一只为 6 亿元。
整体来看,下半年新成立的 35 只红利基金规模合计 176.85 亿元,而上半年成立的 26 只红利基金规模合计仅 55.65 亿元。
从监管公示的红利基金上报节奏可见,越来越多基金公司在下半年意识到红利投资的价值。证监会官网显示,今年上半年累计上报了 37 只红利基金;截至 11 月 27 日,下半年目前已累计上报 49 只红利基金。
顺应价值回归
以银行股为代表的红利资产,上半年大幅上涨后陷入回调;四季度以来,银行股触底反弹再度走强,同期大科技板块多个细分领域回调,红利资产重新吸引资金关注。
广发基金相关人士向 《国际金融报》 记者表示,国内外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国内经济弱复苏等背景均利好红利策略,尤其是港股红利资产股息率具备一定的优势,吸引中长期资金加速流入。年底全球股市震荡加剧,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港股红利资产或成避险港。此外,岁末年初,保险等机构配置权益资产的需求提升,港股关注度同步上升。
「第四季度通常是布局红利主题的好时机。」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告诉记者,一方面,年报预披露期临近,市场对高分红上市公司的预期不断强化。另一方面,四季度机构持仓防御需求增大,低波动特征的红利资产往往会得到投资者的青睐。中证红利指数过去十余年的数据,也验证了第四季度平均回报最优的现象。
韩玮认为,低利率时代,房地产暴利不再。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长期稳健投资者,对红利资产的投资需求不断攀升。当前红利板块估值仍处低位,具备长期、大幅的上涨空间。
对于公募下半年集中布局红利基金的情况,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认为,这不仅仅因为四季度是传统布局窗口,更是市场、利率与政策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公募此时布局,既为把握年末行情,也是顺应 「价值回归」 主线,为投资者提供求稳配置工具。
曾方芳进一步指出,在政策、资金、基本面等多重因素加固下,红利资产或迎来价值重估的向上拐点。「短期波动虽难避免,但红利策略已从中短期防御工具逐步升级为重要的资产配置主线」。
广发基金认为,相对 A 股,港股红利资产在股息率与估值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新 「国九条」 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强化主流资金对红利策略的偏好。尽管美国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干扰基本面修复,但扣除红利税后,港股红利板块股息率仍高于 A 股。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原标题:177 亿!公募下半年 「押注」 红利资产)
(责任编辑:1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近期,成长板块震荡加剧,资金对 「低波动+高股息」 资产的兴趣迅速升温:红利基金募集明显回暖,多家公募也在下半年密集布局新品,抢滩红利赛道。
证监会官网显示,截至 11 月 27 日,今年下半年已有 49 只红利基金上报,较上半年的 37 只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相关新品成立节奏也明显加快。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5 日,11 月单月已成立 7 只红利主题基金。其中,2 只红利指数基金成立规模超 10 亿元,另有 5 只也站上 5 亿元关口。整体来看,下半年新成立的 35 只红利基金规模合计 176.85 亿元,而上半年成立的 26 只红利基金规模合计仅 55.65 亿元。
受访者向 《国际金融报》 记者表示,四季度通常是布局红利主题的好时机,低波动特性更能满足部分投资者的防御需求,同时红利资产也可能迎来价值重估的拐点。
红利再 「吸金」
成长基金波动加剧,红利基金顺势 「上位」。
近期,红利基金密集 「上新」。11 月 25 日,汇添富、万家、东方基金旗下各 1 只红利指数基金同日成立。具体来看,汇添富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成立规模为 7.96 亿元,东方中证红利低波动 100 指数成立规模为 13.57 亿元,万家中证 800 红利低波动指数成立规模为 17.23 亿元。
11 月 17 日,华夏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 ETF、易方达中证 A500 红利低波动 ETF 分别以 4.66 亿元和 6.92 亿元的规模成立。
11 月 4 日,天弘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 ETF 联接、申万菱信中证 A500 红利低波动指数分别以 3.77 亿元和 8.15 亿元的规模成立。
上述新成立的多只红利基金均为指数型产品,且跟踪 A 股或港股红利相关指数。其中,万家中证 800 红利低波动指数成立规模暂居当月新基金前五,同时在年内新成立红利基金中暂居第二。暂居第一的是国金红利量化选股,该基金也于下半年成立。
红利基金的 「吸金」 爆发集中在下半年。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5 日,年内共成立 61 只名称含 「红利」 的基金,其中 16 只成立规模超 5 亿元,13 只属于下半年。此外,下半年已有 5 只红利基金成立规模破 10 亿元,而上半年最大的一只为 6 亿元。
整体来看,下半年新成立的 35 只红利基金规模合计 176.85 亿元,而上半年成立的 26 只红利基金规模合计仅 55.65 亿元。
从监管公示的红利基金上报节奏可见,越来越多基金公司在下半年意识到红利投资的价值。证监会官网显示,今年上半年累计上报了 37 只红利基金;截至 11 月 27 日,下半年目前已累计上报 49 只红利基金。
顺应价值回归
以银行股为代表的红利资产,上半年大幅上涨后陷入回调;四季度以来,银行股触底反弹再度走强,同期大科技板块多个细分领域回调,红利资产重新吸引资金关注。
广发基金相关人士向 《国际金融报》 记者表示,国内外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国内经济弱复苏等背景均利好红利策略,尤其是港股红利资产股息率具备一定的优势,吸引中长期资金加速流入。年底全球股市震荡加剧,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港股红利资产或成避险港。此外,岁末年初,保险等机构配置权益资产的需求提升,港股关注度同步上升。
「第四季度通常是布局红利主题的好时机。」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告诉记者,一方面,年报预披露期临近,市场对高分红上市公司的预期不断强化。另一方面,四季度机构持仓防御需求增大,低波动特征的红利资产往往会得到投资者的青睐。中证红利指数过去十余年的数据,也验证了第四季度平均回报最优的现象。
韩玮认为,低利率时代,房地产暴利不再。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长期稳健投资者,对红利资产的投资需求不断攀升。当前红利板块估值仍处低位,具备长期、大幅的上涨空间。
对于公募下半年集中布局红利基金的情况,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认为,这不仅仅因为四季度是传统布局窗口,更是市场、利率与政策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公募此时布局,既为把握年末行情,也是顺应 「价值回归」 主线,为投资者提供求稳配置工具。
曾方芳进一步指出,在政策、资金、基本面等多重因素加固下,红利资产或迎来价值重估的向上拐点。「短期波动虽难避免,但红利策略已从中短期防御工具逐步升级为重要的资产配置主线」。
广发基金认为,相对 A 股,港股红利资产在股息率与估值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新 「国九条」 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强化主流资金对红利策略的偏好。尽管美国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干扰基本面修复,但扣除红利税后,港股红利板块股息率仍高于 A 股。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原标题:177 亿!公募下半年 「押注」 红利资产)
(责任编辑:1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近期,成长板块震荡加剧,资金对 「低波动+高股息」 资产的兴趣迅速升温:红利基金募集明显回暖,多家公募也在下半年密集布局新品,抢滩红利赛道。
证监会官网显示,截至 11 月 27 日,今年下半年已有 49 只红利基金上报,较上半年的 37 只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相关新品成立节奏也明显加快。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5 日,11 月单月已成立 7 只红利主题基金。其中,2 只红利指数基金成立规模超 10 亿元,另有 5 只也站上 5 亿元关口。整体来看,下半年新成立的 35 只红利基金规模合计 176.85 亿元,而上半年成立的 26 只红利基金规模合计仅 55.65 亿元。
受访者向 《国际金融报》 记者表示,四季度通常是布局红利主题的好时机,低波动特性更能满足部分投资者的防御需求,同时红利资产也可能迎来价值重估的拐点。
红利再 「吸金」
成长基金波动加剧,红利基金顺势 「上位」。
近期,红利基金密集 「上新」。11 月 25 日,汇添富、万家、东方基金旗下各 1 只红利指数基金同日成立。具体来看,汇添富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成立规模为 7.96 亿元,东方中证红利低波动 100 指数成立规模为 13.57 亿元,万家中证 800 红利低波动指数成立规模为 17.23 亿元。
11 月 17 日,华夏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 ETF、易方达中证 A500 红利低波动 ETF 分别以 4.66 亿元和 6.92 亿元的规模成立。
11 月 4 日,天弘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 ETF 联接、申万菱信中证 A500 红利低波动指数分别以 3.77 亿元和 8.15 亿元的规模成立。
上述新成立的多只红利基金均为指数型产品,且跟踪 A 股或港股红利相关指数。其中,万家中证 800 红利低波动指数成立规模暂居当月新基金前五,同时在年内新成立红利基金中暂居第二。暂居第一的是国金红利量化选股,该基金也于下半年成立。
红利基金的 「吸金」 爆发集中在下半年。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5 日,年内共成立 61 只名称含 「红利」 的基金,其中 16 只成立规模超 5 亿元,13 只属于下半年。此外,下半年已有 5 只红利基金成立规模破 10 亿元,而上半年最大的一只为 6 亿元。
整体来看,下半年新成立的 35 只红利基金规模合计 176.85 亿元,而上半年成立的 26 只红利基金规模合计仅 55.65 亿元。
从监管公示的红利基金上报节奏可见,越来越多基金公司在下半年意识到红利投资的价值。证监会官网显示,今年上半年累计上报了 37 只红利基金;截至 11 月 27 日,下半年目前已累计上报 49 只红利基金。
顺应价值回归
以银行股为代表的红利资产,上半年大幅上涨后陷入回调;四季度以来,银行股触底反弹再度走强,同期大科技板块多个细分领域回调,红利资产重新吸引资金关注。
广发基金相关人士向 《国际金融报》 记者表示,国内外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国内经济弱复苏等背景均利好红利策略,尤其是港股红利资产股息率具备一定的优势,吸引中长期资金加速流入。年底全球股市震荡加剧,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港股红利资产或成避险港。此外,岁末年初,保险等机构配置权益资产的需求提升,港股关注度同步上升。
「第四季度通常是布局红利主题的好时机。」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告诉记者,一方面,年报预披露期临近,市场对高分红上市公司的预期不断强化。另一方面,四季度机构持仓防御需求增大,低波动特征的红利资产往往会得到投资者的青睐。中证红利指数过去十余年的数据,也验证了第四季度平均回报最优的现象。
韩玮认为,低利率时代,房地产暴利不再。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长期稳健投资者,对红利资产的投资需求不断攀升。当前红利板块估值仍处低位,具备长期、大幅的上涨空间。
对于公募下半年集中布局红利基金的情况,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认为,这不仅仅因为四季度是传统布局窗口,更是市场、利率与政策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公募此时布局,既为把握年末行情,也是顺应 「价值回归」 主线,为投资者提供求稳配置工具。
曾方芳进一步指出,在政策、资金、基本面等多重因素加固下,红利资产或迎来价值重估的向上拐点。「短期波动虽难避免,但红利策略已从中短期防御工具逐步升级为重要的资产配置主线」。
广发基金认为,相对 A 股,港股红利资产在股息率与估值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新 「国九条」 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强化主流资金对红利策略的偏好。尽管美国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干扰基本面修复,但扣除红利税后,港股红利板块股息率仍高于 A 股。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原标题:177 亿!公募下半年 「押注」 红利资产)
(责任编辑:1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近期,成长板块震荡加剧,资金对 「低波动+高股息」 资产的兴趣迅速升温:红利基金募集明显回暖,多家公募也在下半年密集布局新品,抢滩红利赛道。
证监会官网显示,截至 11 月 27 日,今年下半年已有 49 只红利基金上报,较上半年的 37 只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相关新品成立节奏也明显加快。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5 日,11 月单月已成立 7 只红利主题基金。其中,2 只红利指数基金成立规模超 10 亿元,另有 5 只也站上 5 亿元关口。整体来看,下半年新成立的 35 只红利基金规模合计 176.85 亿元,而上半年成立的 26 只红利基金规模合计仅 55.65 亿元。
受访者向 《国际金融报》 记者表示,四季度通常是布局红利主题的好时机,低波动特性更能满足部分投资者的防御需求,同时红利资产也可能迎来价值重估的拐点。
红利再 「吸金」
成长基金波动加剧,红利基金顺势 「上位」。
近期,红利基金密集 「上新」。11 月 25 日,汇添富、万家、东方基金旗下各 1 只红利指数基金同日成立。具体来看,汇添富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成立规模为 7.96 亿元,东方中证红利低波动 100 指数成立规模为 13.57 亿元,万家中证 800 红利低波动指数成立规模为 17.23 亿元。
11 月 17 日,华夏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 ETF、易方达中证 A500 红利低波动 ETF 分别以 4.66 亿元和 6.92 亿元的规模成立。
11 月 4 日,天弘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 ETF 联接、申万菱信中证 A500 红利低波动指数分别以 3.77 亿元和 8.15 亿元的规模成立。
上述新成立的多只红利基金均为指数型产品,且跟踪 A 股或港股红利相关指数。其中,万家中证 800 红利低波动指数成立规模暂居当月新基金前五,同时在年内新成立红利基金中暂居第二。暂居第一的是国金红利量化选股,该基金也于下半年成立。
红利基金的 「吸金」 爆发集中在下半年。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25 日,年内共成立 61 只名称含 「红利」 的基金,其中 16 只成立规模超 5 亿元,13 只属于下半年。此外,下半年已有 5 只红利基金成立规模破 10 亿元,而上半年最大的一只为 6 亿元。
整体来看,下半年新成立的 35 只红利基金规模合计 176.85 亿元,而上半年成立的 26 只红利基金规模合计仅 55.65 亿元。
从监管公示的红利基金上报节奏可见,越来越多基金公司在下半年意识到红利投资的价值。证监会官网显示,今年上半年累计上报了 37 只红利基金;截至 11 月 27 日,下半年目前已累计上报 49 只红利基金。
顺应价值回归
以银行股为代表的红利资产,上半年大幅上涨后陷入回调;四季度以来,银行股触底反弹再度走强,同期大科技板块多个细分领域回调,红利资产重新吸引资金关注。
广发基金相关人士向 《国际金融报》 记者表示,国内外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国内经济弱复苏等背景均利好红利策略,尤其是港股红利资产股息率具备一定的优势,吸引中长期资金加速流入。年底全球股市震荡加剧,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港股红利资产或成避险港。此外,岁末年初,保险等机构配置权益资产的需求提升,港股关注度同步上升。
「第四季度通常是布局红利主题的好时机。」 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告诉记者,一方面,年报预披露期临近,市场对高分红上市公司的预期不断强化。另一方面,四季度机构持仓防御需求增大,低波动特征的红利资产往往会得到投资者的青睐。中证红利指数过去十余年的数据,也验证了第四季度平均回报最优的现象。
韩玮认为,低利率时代,房地产暴利不再。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长期稳健投资者,对红利资产的投资需求不断攀升。当前红利板块估值仍处低位,具备长期、大幅的上涨空间。
对于公募下半年集中布局红利基金的情况,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认为,这不仅仅因为四季度是传统布局窗口,更是市场、利率与政策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公募此时布局,既为把握年末行情,也是顺应 「价值回归」 主线,为投资者提供求稳配置工具。
曾方芳进一步指出,在政策、资金、基本面等多重因素加固下,红利资产或迎来价值重估的向上拐点。「短期波动虽难避免,但红利策略已从中短期防御工具逐步升级为重要的资产配置主线」。
广发基金认为,相对 A 股,港股红利资产在股息率与估值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新 「国九条」 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强化主流资金对红利策略的偏好。尽管美国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干扰基本面修复,但扣除红利税后,港股红利板块股息率仍高于 A 股。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原标题:177 亿!公募下半年 「押注」 红利资产)
(责任编辑: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