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4 日至 10 月 30 日,沪铜主力合约涨幅接近 12%,价格突破 89000 元/吨一线,创出历史新高。这轮上涨行情核心驱动有三个:一是铜精矿供应紧张,二是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三是中美经贸磋商释放积极信号。11 月以来,随着鲍威尔再度 「放鹰」,以及美联储内部对 12 月降息分歧加大,铜价在 85000~88000 元/吨区间震荡。
降息预期摇摆
10 月 1 日至 11 月 12 日,美国政府因 2026 财年预算案未获通过而陷入史上最长 「停摆」,导致 9 月和 10 月非农就业人口、失业率、初请失业金等重要劳动力市场数据未能及时发布。10 月底,美联储在没有数据支持的情况下实施 「盲降」。10 月议息会议后,鲍威尔发表 「鹰派」 言论,美联储 12 月降息预期大打折扣。11 月上旬,在经济和劳动力市场数据未能及时发布的情况下,美联储多位官员表示 12 月需保持谨慎,铜价进入宽幅震荡行情。11 月中旬,美国政府结束 「停摆」。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9 月非农就业人口数据较前值大幅增长,高于市场预期。随后美国劳工统计局表示,将不会发布 10 月非农就业报告。这使得美联储内部对 12 月是否降息产生较大分歧。市场对美联储 12 月降息的预期摇摆不定,铜价未能摆脱震荡态势。
特朗普上台后,多次公开 「抨击」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鲍威尔为 「太迟先生」,多次尝试 「干涉」 美联储决策。鲍威尔的美联储主席任期将在明年 5 月结束,接任者成为市场焦点。近日,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透露,特朗普很可能在圣诞节前宣布新任美联储主席人选。有市场消息称,现任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在 5 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市场已经开始质疑美联储的独立性。若经济数据和劳动力数据没有出现大幅走强的情况,预计美联储会维持降息节奏。
短期基本面偏弱
今年以来,铜精矿供应紧张局面不断加剧。受此影响,铜精矿 TC 从年初的 6 美元/干吨左右下跌至目前的-42 美元/干吨左右,长时间维持在历史低位,尤其是到了下半年,海外矿山供应扰动频现。首先,智利的 Codelco 矿山坍塌,8 月产量同比下降约 25%。其次,9 月中上旬,印尼自由港的 Grasberg 矿山因泥石流全面停产,四季度产量将受到严重影响。再次,10 月秘鲁多个矿山因社会事件停产或降荷,供应阶段性收缩。最后,11 月刚果 (金) 部分矿区受武装冲突升级影响,复产进度缓慢。目前已有多个矿山下调年内产量指标,铜精矿 TC 维持在极低水平。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 (CSPT) 呼吁国内冶炼厂联合减产以应对低加工费,并研究设定加工费底线。从数据上看,我国电解铜 8 月、9 月、10 月产量持续下行,但整体依旧处于近 5 年同期高位,冶炼端所受影响暂时有限。
今年 8 月以来,精废价差 (电解铜与废铜之间的价差) 持续走强。目前,精废价差在 7500~8500 元/吨区间运行,持续压制精铜制杆需求。铜管、铜棒、铜箔等下游产品的产能利用率皆偏弱运行,房地产持续调整,电解铜需求边际持续走弱。据 Mysteel 数据,截至 11 月 24 日,我国电解铜社会库存为 17.69 万吨,依旧处于近 5 年同期高位。短期铜价将持续承压。
综合来看,美联储继续降息的概率依旧较大,全球的流动性愈发宽松,地缘紧张局势逐步缓和,市场避险情绪将逐步降温。供应端,铜精矿紧缺格局将持续,冶炼厂或联合减产倒逼矿山提升铜精矿 TC。需求端,年内需求走弱已成定局,但 2026 年储能板块有望提振电解铜需求。后续基本面趋于供减需增,供应缺口或放大,同时宏观面存在利好预期,后续铜价有望再度挑战前高。(作者单位:佛山金控期货)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