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澎湃新闻
科创板年内第 3 家企业获得受理,「科创板八条」 的政策效应持续放大。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 (下称 「上交所」) 官网披露,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 「健信超导」) 的科创板首发申请获得受理。
招股书显示,健信超导是全球最大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专注研发医用磁共振成像 MRI 设备核心部件。在该领域长期被 GE、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垄断下,健信超导实现了目前主流零挥发超导磁体的自主设计和规模化生产。
对于拟募资 8.65 亿元,健信超导在招股书中表示,本次 IPO 募集资金将投向年产 600 套无液氦超导磁体项目、年产 600 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今年以来,A 股市场 「科技叙事」 逻辑越来越清晰,深耕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 17 年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傲拓科技、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昂瑞微的科创板 IPO 申请先后获受理。
5 月 7 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在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个重要着力点上,近期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并择机发布,在市场层次、审核机制、投资者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同时尽快推动典型案例落地。
拟募集资金 8.65 亿元扩产
招股书显示,健信超导本次拟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A 股),发行数量为不超过 4192 万股 (不含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的股票数量),拟募集资金 8.65 亿元。
健信超导表示,本次发行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及主营业务发展所需的营运资金。「公司募集资金围绕公司的主营业务展开,聚焦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进一步加大研发创新投入,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和产品结构,增强公司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力。」
具体而言,一是年产 600 套无液氦超导磁体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 2.75 亿元;二是年产 600 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 2.6 亿元;三是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 2.4 亿元;四是补充流动资金 9000 万元。
「如募集资金到位时间与项目进度不一致,公司将根据上述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其他资金先行投入,待募集资金到位后,募集资金将用于置换先期投入的资金及支付项目剩余款项。若本次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不能满足上述项目需求,不足部分将由公司自筹解决。」 健信超导称。

技术打破国际垄断格局
健信超导成立于 2013 年,主要产品为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这些产品构成了 MRI 设备核心部件的主要成本,约占总成本的 50%。
据悉,健信超导置身的医用磁共振成像 (MRI) 核心部件研发生产赛道,该领域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据统计,全球 MRI 设备市场中,GE 医疗、西门子医疗、飞利浦等企业曾凭借先发优势占据超 80% 的市场份额。
在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等产品上,健信超导突破核心技术并实现规模化制造,有力保障了国产磁共振产业核心部件自主可控,支撑并推动了国产超导磁共振产业的快速发展,降低医院磁共振检查的价格。
在目前主流的零挥发超导磁体领域,健信超导追平了与国际巨头约 20 年的技术差距,并通过设计与工艺的持续创新提升综合竞争力,如持续创新推出大孔径、高均匀性产品,通过电磁与结构设计优化降低液氦使用量,通过运输过程液氦保持专利技术研发促进 MRI 设备海外供应链模式的创新。
健信超导的 1.5T 零挥发超导磁体实现批量生产打破了欧美、日本厂商的垄断,一方面通过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推动了 MRI 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另一方面已切入头部整机企业供应链,有望改变行业格局。
股权方面,招股书显示,健信超导持股比例在 5% 以上的股东共有 4 家,分别为许建益、郑杰、赵吉明和宁波韵升,持股比例分别为 41.51%、9.68%、8.72%、8.72%。
此外,分支机构方面,健信超导共拥有 4 家子公司和 1 家合营企业。其中,香港健信位于中国香港,主要为公司海外投资平台;印度健信、意大利健信均为公司的海外交付中心;宁波协诺主要从事原材料贸易业务。合营企业苏州柏尔特主要经营 MRI 设备组件业务,系公司的下游客户。

近两年营收均超 4.2 亿元
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2022 年至 2024 年,健信超导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3.59 亿元、4.51 亿元和 4.25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3463.50 万元、4873.47 万元和 5578.39 万元。
从产品分类看,健信超导的超导产品收入占比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无液氦产品收入增加较快,永磁产品收入相对稳定。2024 年,在国内医疗采购市场整体承压的大环境下,健信超导的营业收入维持稳定,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约 14%。
市场份额方面,从全球市场来看,2024 年以装机量计,全球 MRI 设备市场规模约为 111 亿美元。在 MRI 超导磁体领域,健信超导以 4.2% 的全球市占率位列第五、国内第二,成为全球最大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其中,健信超导的永磁体业务同样表现亮眼,2024 年全球市占率达 61%,居行业第一。
而在行业发展方面,招股书显示,当前全球 MRI 设备市场正处于技术升级和市场扩容阶段。据灼识咨询预测,全球 MRI 设备市场规模将从 2024 年的 111 亿美元增至 2030 年的 148.9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5.0%。其中,中国市场作为最大增量市场,政策红利正加速基层医疗设备普及。
政策层面,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国产医疗设备发展的政策,如鼓励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加大对医疗设备研发的财政补贴等。这些政策为健信超导等本土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澎湃新闻)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