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高雅
尽管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不确定性,科技巨头仍在对人工智能(AI) 数据中心作出投资承诺。
5 月 19 日,英伟达与阿联酋人工智能投资公司 MGX 联合法国 AI 领军企业 Mistral AI 等企业宣布,将在法国建设总容量达 1.4 吉瓦的欧洲最大 AI 数据中心园区,项目总投资 85 亿欧元,首阶段预计 2028 年投入运营。
上周,美国商务部于 15 日宣布将与阿联酋合作在阿布扎比建设一座总容量达 5 吉瓦的数据中心,预计这将成为美国以外最大的 AI 数据中心园区。据报道,OpenAI 将成为该园区的核心租户之一。
但据全球商业地产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 估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可能将使商业项目的建筑成本增加 3% 至 5%。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帕莱什 (Nico Palesch) 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前经济环境中的贸易不确定性、关税壁垒和并不快速的美联储降息步伐抑制了建筑业的整体活跃度。「与 2023-2024 年的爆发式增长相比,行业增速在放缓」,但对数据中心和 AI 基础设施的需求仍将支持其增长,投资方向并未发生根本性逆转。
贸易不确定性中的数据中心
帕莱什表示,在 ChatGPT 发布前后,科技公司争相对 AI 基础设施重金投入,但现在势头有所减弱。「企业仍在持续建设,但新项目规模较两年前的规划已明显收缩。」 他称,贸易冲突导致的进口成本上升,迫使企业暂停项目或重新评估投资回报率,思考 「这个项目真的必要吗?回报是什么?」
美国制造业咨询公司 「舒梅特工程」 创始人舒梅特 (Daren Shumate) 分析称,钢铁是建造数据中心结构框架的主要材料,而美国政府 25% 的钢铝关税使得数据中心 「处于国际关税战的中心」。
不过,帕莱什观察到,尽管面临挑战,数据中心的建设仍在保持增长。「虽然企业在项目选择上更加谨慎,扩张速度有所放缓,但并未出现方向上的戏剧性转变或逆转。」 他称。
投资银行高盛科技、媒体和电信 (TMT) 联合业务部门负责人谢里丹 (Eric Sheridan) 本月初表示,科技企业高管们在近期的财报会议上普遍表现出对长期投资的坚持。他称,历史教训强化了这种态度,许多在 2008 年金融危机期间削减资本支出的企业在后续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虽然运营支出可能随宏观环境波动,但 AI 领域的攻防战略需求和参与者数量,将保障相关投资的持续性。」 谢里丹分析称。
帕莱什还表示,当前训练 AI 模型的成本下降,但并不意味着支出的显著收缩。「我们观察到的行为更符合杰文斯悖论 (Jevons paradox),即随着成本降低,对这些技术的需求反而增加。尽管存在贸易战和部分成本上升因素,我们预计该领域仍将实现稳健增长。」 他说。
落地难题:规划与现实的鸿沟
4 月初,美国能源部宣布在全美 16 个站点建设数据中心和 AI 基础设施。
据报道,当前美国电网正被大量数据中心建设提案淹没,专家认为,其中大部分项目最终都不会落地。
前谷歌软件工程高级总监、电网优化软件提供商 Camus Energy 首席执行官阿特金森 (Astrid Atkinson) 表示,当前,美国数据中心的电网接入申请量是实际建成量的 5-10 倍。这种 「幽灵数据中心」 现象将导致电力规划陷入困境。
对 AI 电力需求预测的分歧也印证了这种不确定性。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预测显示,到 2030 年 AI 电力需求将达 347 吉瓦。但施耐德电气在最新白皮书中称前者的预测太过 「极端」,并引述其他权威机构的预测,认为这一数字应低于 100 吉瓦。施耐德电气对 2030 年 AI 电力需求的情景预测范围为 16.5 吉瓦至 65.3 吉瓦,在平衡 AI 增长与电网稳定性的框架下,最佳结果为 33.8 吉瓦。
阿特金森警告称,即使是微软、Meta、亚马逊和谷歌等经验丰富的数据中心客户,也会提出比实际需求多出数倍的项目。她称,在任何特定地点,电力供应和许可的不确定性都存在。技术水平较低的开发商放弃拟议项目的比例更高。
例如,微软自今年 1 月以来已放弃了多达 2 吉瓦的数据中心容量预留。2024 年,美国数据中心园区开发商 Tract 也在遭遇社区抵制后放弃了一个位于凤凰城地区规模为 30 栋建筑的项目。
此外,明尼苏达州合作电力公司大河能源 (Great River Energy) 的资源规划总监鲁齐基 (Zachary Ruzycki) 表示,自 2020 年以来,该地区已收到至少 11 个数据中心园区的提案,其中亚马逊、微软和 Meta 各一个,Tract 则提出了三个规模超过 500 兆瓦的方案。但截至今年年初,这 11 个提案中仅 Meta 的项目启动建设。
(第一财经)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