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佳岚
近日,闻泰科技(600745.SH) 披露了重大资产出售报告书 (草案)。该草案显示,闻泰科技拟以现金交易的方式向立讯精密(002475.SZ) 及立讯通讯转让上市公司下属的昆明闻讯、黄石智通、昆明智通、深圳闻泰、香港闻泰 (含印尼闻泰) 的 100% 股权以及下属公司无锡闻泰、无锡闻讯、印度闻泰的业务资产包,交易价格为 43.89 亿元。此前的 3 月 20 日,闻泰科技曾发布重大资产出售预案,转让 5 家子公司股权及 3 家子公司业务资产包,其中包括 A 客户业务。
回溯至 1 月下旬,闻泰科技曾与立讯通讯签署 《股权转让协议》,将嘉兴永瑞、上海闻泰电子等 3 家公司股权转让给立讯通讯,涉及股权作价 6.16 亿元、关联债权 10.805 亿元,总计约 17 亿元。目前,这 3 家公司的工商登记变更手续已经完成。
闻泰科技主营业务包括产品集成业务和半导体业务两大业务板块。此次交易完成后,闻泰科技将剥离产品集成业务,聚焦半导体业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结构将发生变化。这也意味着,半导体业务将成为闻泰科技的唯一业务。
也有半导体行业人士对 《中国经营报》 记者表示,闻泰科技的转型之路充满机遇,但也伴随风险。长期来看,若闻泰科技能在第三代半导体和汽车芯片领域取得突破,其有望成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重要支柱,但公司业绩也可能受行业周期影响。
地缘政治阴影下的巨额亏损
产品集成业务是闻泰科技的支柱业务。据闻泰科技披露,公司产品集成业务 2023 年和 2024 年收入分别为 443.15 亿元、584.31 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72.39%、79.39%。
2024 年,产品集成业务营收还实现了较高增长,然而,净利润却出现了下滑。闻泰科技今年 4 月底发布的 2024 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735.98 亿元,同比增长 20.23%,然而,归属净利润却大幅下滑至-28.33 亿元,同比下降 339.83%,主要受产品集成业务亏损导致。2024 年,闻泰科技产品集成业务实现营收 584.31 亿元,但毛利率仅为 2.73%。
闻泰科技方面坦言,2024 年上半年受新项目初期定价较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业务亏损加剧。尽管公司通过降本增效措施在下半年实现了亏损收窄,但 12 月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后,业务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
2025 年 3 月 27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针对这份重大资产出售预案发出了问询函,核心问题直指该交易的目的与合理性,以及闻泰科技在剥离了主要营收来源后,后续将如何经营。交易所特别关注到,闻泰科技为何选择整体剥离产品集成业务,而不是仅仅处理那些受 「实体清单」 影响最严重的特定部分。
闻泰科技在回复中解释,自 2024 年 12 月初被列入 「实体清单」 后,公司便开始研究各种应对方案,业务剥离是选项之一。随着局势的演变,尤其是谷歌这些重要客户的负面反应,使得 「实体清单」 的杀伤力在 2024 年 12 月下旬迅速扩大,这让公司意识到仅通过法律框架优化或客户沟通已难以有效规避冲击,从而下定决心启动业务剥离。闻泰科技方面认为,整体出售不仅能避免 「实体清单」 带来持续损失,更是公司主动进行战略转型的必要举措。
值得留意的是,在闻泰科技剥离 ODM 业务的关键时刻,公司还发布了一则人事公告称,公司董事高岩因个人原因提前离任,高岩此前还是闻泰通讯的 CTO(首席技术官),其推动与小米合作的 「红米」 系列出货破亿部。
闻泰科技披露,将产品集成业务剥离后,将导致公司业务品类减少、营业收入大幅下降。
但本次交易将提升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且本次交易完成后,2024 年年末的负债总额将下降 85.45 亿元,资产负债率将下降 5.95 个百分点,公司的偿债能力与现金流将增强,为研发创新、产能升级提供更充分保障。
押注半导体机遇几何?
剥离产品集成业务后,闻泰科技的未来发展将主要依赖于半导体业务,这块业务主要是其在 2019 年年底收购的安世半导体业务。
财报显示,2024 年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毛利率高达 37.52%,附加价值较高,但营收仅为 147.15 亿元,营收占比不足两成的半导体能否撑起公司发展是个疑问?
根据行业数据,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 2023 年位列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厂商第三名,连续四年中国市场份额第一。
随着全球对高效率电力电子器件的需求增长,功率半导体在新能源汽车、AI 服务器、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法国市场研究公司 Yole 预计,到 2029 年,功率 SiC 器件市场将达到近 100 亿美元,GaN 功率半导体产品市场规模将提升至 24.5 亿美元,主要由汽车和数据中心应用推动。
闻泰科技管理层预计,2025 年第二季度,公司半导体业务将实现同比、环比增长,订单充足且产能接近满产。下半年及后续增长动能主要源于产品结构调整、行业趋势支撑、欧洲库存周期复苏以及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
然而,闻泰科技的半导体业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上述半导体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半导体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技术迭代速度加快,公司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领先地位。国际巨头如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在高端车规芯片领域仍占据 60% 以上份额,闻泰科技需在 80V—1200V 功率 MOSFET 等细分市场突破技术壁垒。同时,地缘政治因素对闻泰科技业务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特别是在全球供应链不稳定的背景下,公司需要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闻泰科技也在草案中提示了实体清单持续影响风险、半导体业务相关风险和境外税务处罚相关风险。闻泰科技方面表示,由于印度相对特殊的政府监管方式,部分中国投资的企业在印度当地经营受到合规性困扰,印度闻泰于 2025 年 1 月收到印度财政部所得税司 TIRUPATI 中央区所得税助理专员办公室发出的通知,要求印度闻泰就 2021—2022 财年发生的相关事项说明原因,印度闻泰正在与主管机关沟通相关情况,但可能需要因前述通知提及的违规行为而缴纳罚款,具体罚款金额待主管机关与印度闻泰沟通后予以确定。
闻泰科技提醒,公司半导体板块子公司未被列入受限主体范围。截至目前,公司半导体业务经营未受实体清单实质性影响,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均正常进行。鉴于全球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公司将持续关注美国相关部门对实体清单政策变化、执行力度以及可能的扩大化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判。
(中国经营网)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