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何小桃
近日,全国知名连锁篮球培训机构东方启明星深陷闭店风波,广州、北京、武汉等多地校区突然停课,据估计数千名家长面临预付学费无法退还的困境。
多地人去楼空
5 月 15 日,东方启明星北京总部张贴公告称因 「运营调整和设施维护」 临时封闭,员工转为居家办公,但未明确恢复时间。在此前后,广州、武汉、青岛、北京等多地校区相继停课。
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消息,林萧 (化名) 是东方启明星的一名专职教练。
5 月 15 日是发薪日,林萧还没意识到未有工资到账,他照常到球馆上班,可是被拖欠工资的兼职教练都没来,家长们的课程顾问也陆续 「失联」,自己被家长们围住了。
林萧表示,自己被拖欠两个月工资 「还算是好的,有的教练从 2024 年底就被拖欠工资」。
据新京报,5 月 17 日,记者来到北京市东城区东方启明星总部,公司大门紧闭,两层的办公场地内已空无一人。
而据信息时报报道,5 月 22 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其广州总部已人去楼空。
22 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天河区元岗·智汇 PARK 二期的 「东方启明星」 广州总部。刚进园区,就看到园区入口处张贴了 「关于东方启明星培训机构的情况说明及维权指引公告」。公告表示,近日,园区入驻机构 「东方启明星培洲机构」 因品牌方内部经营问题引发部分纠纷,政府相关部门已第一时间介入协调。
记者进入园区后发现,「东方启明星」 大门紧闭,内里已经断电,漆黑一片,工作设备仍存放在内。
门口张贴着广州市天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询问通知书。园区工作人员表示,该培训机构相关负责人已经被约谈问询。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园区附近,有十余名家长填写 《东方启明星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报案人信息登记表》,填写完毕后交给属地派出所民警。
据了解,不少家长所报课程剩余学费为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沈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是在东方启明星小北校区报的名。「我刚交了 4500 元,孩子没上几节课,3 月份刚交的钱。」
而据读特新闻,记者近日实地查看深圳多个营业点,发现均已大门紧锁。
深圳东方启明星篮球培训 (龙华校区) 一位学员家长齐女士告诉记者,她于去年 「618」 期间参加机构团购活动,一次性缴纳 1.2 万元购买了 100 节课礼包,现在只上了 17 节课,机构却停止运营了。
创始人回应被质疑
5 月 17 日,东方启明星创始人靳星发布视频,首先向学员、家长、员工及合作伙伴公开道歉,承认部分校区调整引发的课程中断、薪资拖欠等问题是 「自己的责任」,并承诺 「东方启明星在,我靳星在,不会跑路」,表态会直面问题。
其自称抵押全部资产、借款并向公司注资 2000 万,试图维持运营;同时提到员工 (包括高管) 半年未发工资仍坚守岗位,强调团队对篮球事业的热爱;同时指责部分负面舆论 (如 「圈钱跑路」「转移资产」 指控) 加剧了公司运营崩溃和家长信任危机,导致正常经营受阻;请求家长、员工、合作伙伴给予时间,并公开寻求投资方、运营管理人才、教练等外部援助,希望 「在黎明前不要让 16 年的体育公司倒下」,同时希望场馆方允许学员继续上课。
但由于靳星未明确解释预付费资金的管理漏洞与去向,也未公布债务规模和具体解决方案,被质疑 「避重就轻」,他将经营失败部分归因于 「诋毁」,被视为转移公众对管理失职的注意力。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家长们表示,若机构未能实质解决退费、复课问题,表态就只是种 「拖延话术」;若能兑现承诺并公开透明处理债务,则有机会挽回部分信任。当前舆论场中,家长更关注退款进展而非愿景宣导,因此回应尚未完全平息质疑。
业内人士:误判形势、盲目扩张
据公司官网,东方启明星成立于 2009 年,覆盖全国 200 座城市,超 1000 座校区,累计服务超 100 万用户。
作为一家老牌机构,从规模上看东方启明星是行业里的绝对头部,从质量上看也是行业里的佼佼者。但这样一家机构,为何突然爆雷?
答案恐怕在于误判形势、盲目扩张。
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北京市一名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负责人张磊表示,「双减」 之后,青少年篮球培训迎来爆发式增长,很多学生从学科类培训里挣脱出来,选择了篮球等兴趣类培训。「当时,市场上一下子冒出很多新机构,估计有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篮球培训机构都是 『双减』 后成立的。」
东方启明星的扩张速度也很快。公开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末,东方启明星累计服务学员约 10 万人,到现在累计服务学员已超 100 万人,覆盖 200 座城市,校区超 1000 个。2024 年 11 月,还有 10 个新校区开业。
东方启明星除了青少年篮球品牌,还推出了儿童体适能品牌超能星球,采取加盟制在 3 年内开了 600 个校区。2023 年,东方启明星又推出青少年乒乓球培训品牌极速流星。
「双减」 后的需求增加,导致部分培训机构失去理智,盲目追求规模化、连锁化经营。但 2023 年之后,受疫情冲击以及家庭消费预期影响,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已经悄然生变。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 2023 年 8 月接受记者专访时就特别强调,体育、艺术类培训市场已经饱和,如果大量机构涌进这两类市场,会出现经营不善而退出的现象。
张磊的感受是,大量小型机构和个体教练在蚕食市场。「他们的课单价只有 100—120 元,是大型机构的一半左右,也不租场馆,就带着孩子在户外练习。」
编辑|何小桃 杜恒峰
校对|金冥羽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
21 世纪经济报道、新京报、读特新闻等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