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假期期间,俄乌冲突再度升级,地缘风险增强,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反弹。在成本因素支撑下,节后首个交易日,PTA2509 呈现冲高回落的走势。鉴于 6 月美债危机凸显,欧美贸易冲突升级,宏观预期转弱,预计后市 PTA2509 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4 月以来,国内外原油价格整体呈现低位运行的态势,技术上看,均线维持空头趋势排列。原油价格弱势运行的背后逻辑有三点:其一,宏观预期重新转弱。美国对欧盟产品加征 50% 的关税,同时美债危机浮出水面,「灰犀牛」 日益迫近。其二,原油供应端压力不断加大。OPEC+产油国同意今年 7 月再度增产 41.1 万桶/日,这与 5 月、6 月增产幅度相同,是连续第三个月增产。按照目前原油的产能恢复增速,预计其 10 月底前将完全取消剩余的 220 万桶/日自愿减产。其三,步入 6 月以后,北半球将迎来传统季节性旺季,不过在今年美国宣布推行全面关税政策之后,市场反应剧烈,多家金融机构均对原油需求增长预测作出调整。最新报告显示,全球三大能源机构 EIA、IEA、OPEC 分别将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期下调了 20 万~40 万桶/日。整体来看,在原油供需结构偏弱的背景下,未来原油期货价格将维持弱势格局,对 PTA 成本支撑较为有限。
在关税因素影响下,聚酯产业链对终端需求预期产生担忧情绪,国内进口 PX 规模出现萎缩。据统计, 4 月中国 PX 进口量达 72.16 万吨,环比大幅减少 12.50 万吨,跌幅达 14.76%,主要进口国是韩国、日本、文莱。众所周知,浙江地区 PTA 产能位居全国前列。按注册地名称统计,4 月中国 PX 进口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浙江省,占当月进口总量的 32.98%,同比减少 3.00 个百分点。1—4 月中国 PX 进口量累计规模达 296.23 万吨,较去年同期水平小幅下降 11.52 万吨,跌幅为 3.74%。进口端 PX 明显萎缩,表明终端需求乏力的不利影响已经传导至 PX 环节。
目前国内 PTA 面临新增产能不断投放及下游需求增速放缓的双重考验。
第一,供应端压力持续增大。一方面,新增产能不断投放。数据显示,2025 年 PTA 新增产能计划较多,如虹港石化三期、三房巷海伦石化等项目预计投产,产能增速达 10%。预计 6 月国内部分 PTA 新产能将陆续释放,市场供应量增加。另一方面,国内 PTA 存量装置产能利用率回升。据了解,前期国内 PTA 装置检修较多,供应出现回落。不过随着检修期结束,复产装置逐渐增多。其中,四川能投的 100 万吨 PTA 装置在 4 月 13 日停车检修后,于 5 月 25 日重启。受此影响,国内 PTA 周度产能利用率回升至 77.64%,环比略微增加 0.42%,同比小幅增长 4.10%。同期,国内 PTA 产量达 134.79 万吨,环比略微增长 0.73 万吨,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8.25 万吨。
第二,下游聚酯需求略有改善。中美双方发布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后,外贸出口出现阶段性好转。目前长丝开工率处于高位,但受终端订单疲软和库存压力影响,需求增长有限。同时,短纤库存去化顺利,但整体需求增速不及预期。此外,瓶片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负荷难以提升,对 PTA 需求拉动不足。受此影响,国内聚酯工厂依然按需采购原料,原料库存预期变化不大。据统计,端午节前一周,国内聚酯工厂 PTA 原料库存可用天数为 8.5 天,环比下降 0.15 天,较去年同期下降 0.1 天。整体来看,随着前期 PTA 产能检修装置重启,国内供应持续增量,聚酯端略有改善,但整体空间有限。
综合来看,受俄乌冲突升级影响,地缘因素增强提振了原油溢价空间,不过在供需结构偏弱的背景下,原油价格上行压力较大。同时,受国内 PTA 产能不断投放、存量装置陆续复产影响,产能利用率回升引发供应压力增大。在终端需求改善有限、聚酯端按需采购的情况下,PTA 供需格局依然偏弱。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