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何柳颖
稳定币掀起又一轮市场热潮。
近日,有报道称蚂蚁国际正计划在香港和新加坡申请稳定币牌照。6 月 12 日,蚂蚁国际回应称,正在全球财资管理方面加速投资、拓展合作,将公司的 AI、区块链和稳定币创新投入真实可靠的大规模应用。
「我们欢迎香港立法会通过 《稳定币条例草案》,将于法案 8 月 1 日生效、相关通道开启后尽快提交申请,希望为香港建设未来国际金融中心贡献更多力量。」 蚂蚁国际方面表示。
另据报道,蚂蚁集团副总裁、蚂蚁数科区块链业务总裁边卓群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蚂蚁数科已经启动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目前已跟监管进行过多轮沟通。
6 月 12 日,港股蚂蚁金服概念股集体拉升,其中云峰金融盘中急升,单日大涨 54.24%。
稳定币是什么?港元稳定币的流动空间有多大?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因何入局?行业痛点又有哪些?
1:1 资产托底
长期以来,虚拟资产较大的价格波动颇受市场诟病,而稳定币由于与特定资产锚定,价格相对稳定,更容易积累价值信任。
根据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5 月 30 日在宪报刊登的 《稳定币条例》(下称 《条例》),稳定币的涵义需符合 「参照以下其中一项以维持稳定价值——单一资产;一组或一篮子资产」。
香港还具体界定了 「指明稳定币」 这一概念,指的是参照一种或多种官方货币;一种或多种香港金融管理局 (下称 「金管局」) 指明的计算单位;一种或多种金管局指明的经济价值的储存形式;或以上组合,以维持稳定价值的稳定币。
大众最为熟悉的稳定币是与美元挂钩的泰达币 (Tether, USDT)。Tether 公司表示, 所有泰达币均与对应的法定货币 1 比 1 挂钩 (例如,1USDT=1 美元),并且 100% 由 Tether 公司的储备金支持。
为保障稳定币的真正稳定,美国、英国、欧盟、中国香港、新加坡等都对稳定币的储备资产设置了严格要求。
香港 《条例》 明确,储备资产组合的市值须在任何时间,最少等同于指明稳定币尚未赎回及仍流通的面值,且持牌人的储备资产须属高素质、高流动性且具最低投资风险。
美国正在推进的 《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下称 《天才法案》) 要求,要发行支付型稳定币,必须以至少 1:1 的储备资产比例支持发行方未偿付的稳定币,这些储备资产包括美元现金、93 天内到期的美国国债等。
根据 2020 年数字金融战略,欧盟推出了 《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条例》(MiCA),其中关于资产参考代币以及电子货币代币 (两种均为稳定币) 的规则于 2024 年 6 月 30 日起生效。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于 2023 年 8 月 15 日发布稳定币监管规例,新监管框架适用于任何在新加坡发行,且与新加坡元或任何 G10(十国集团) 货币挂钩的单一货币稳定币,储备资产包括所挂钩货币计价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三个月内到期的债券。
2025 年 5 月 28 日,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 (FCA) 发布了一份咨询文件,建议发行人必须确保流通中的稳定币都由低风险、具流动性的资产池 1:1 支持。
HashKey Group 首席分析师 Jeffrey Ding 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设置 1:1 挂钩的目的,本质上是为了保障用户持有的稳定币背后有真实资产作为支撑,避免 「空转金融」 或挤兑风险。
「1:1 挂钩意味着每一单位稳定币都对应一单位等值的现实资产,投资者和用户才有信心持有、使用甚至大额交易这类资产,避免发生信任危机。若储备不全额覆盖,则稳定币的 『面值赎回』 承诺将失效,不利于金融机构或用户在需要时快速兑换为法币,影响流通与结算功能。」Jeffrey Ding 强调。
市场有观点认为,美国将稳定币与美国国债挂钩,意在构建 「数字化布雷顿森林体系」。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融科技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邓建鹏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对于美国而言,由于目前稳定币 90% 都和美元挂钩,其出台监管法规有着自身利益的考量。比如稳定币的储备金要求是美元现金、美债等,这也意味着美元稳定币的发行商将买入大量美债,成为美债的大买家。」
渣打报告认为,美国有关稳定币的立法预计很快就会出台,而 《天才法案》 很可能在夏季获得通过,这将有助于稳定币的总供应量从目前的 2300 亿美元增加到 2028 年底的 2 万亿美元,稳定币需要储备金,预计供应量的增长将带来 1.6 万亿美元的美国短期国债新需求。
寻找应用场景
渣打报告指出,目前稳定币的总规模约为 2300 亿美元,规模第一、第二位的稳定币分别是 Tether 公司发行的 USDT 和 Circle 公司发行的 USDC,市场份额分别达到 63% 和 25%。
为在稳定币市场分得一杯羹,香港加快推进相关进程。2024 年 3 月,香港金管局推出稳定币发行人 「沙盒」,为有意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的机构提供了试验环境;2025 年 5 月 21 日,香港立法会通过 《稳定币条例草案》,以在香港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2025 年 5 月 30 日,《条例》 在宪报刊登生效;2025 年 8 月 1 日,《条例》 将实施。
对于要积极成为国际虚拟资产中心的香港而言,入局稳定币是意料之举。
「香港力争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包括成为 WEB3 的创新中心,发行港元稳定币,或者在香港发行受监管的锚定其他法定货币的稳定币,对于提升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邓建鹏表示。
但由于市占率劣势明显,港元稳定币的发展前景有待观察。「如今稳定币市场仍然是寡头垄断的,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占绝大多数,而泰达公司的稳定币又在其中占绝大多数。因此对于一个挂钩非美元的稳定币,除了监管允许以外,最重要的还是能否找到应用场景,将非美元稳定币的实际作用以及市场份额扩大。」Jeffrey Ding 表示。
「港元稳定币锚定的是港元,港元本身市值相对较小,从场景看,稳定币目前主要的使用场景是加密货币的投资交易领域,香港虽然已经有受监管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也有虚拟资产 ETF,但整体的交易量还比较小。因此短期之内,港元稳定币可能保持一定的体量,但这个体量不会太大。」 邓建鹏认为。
「当然应用场景可以从虚拟货币交易进行突破,发展到跨境支付,因为香港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金融中心和服务贸易支点,跨境支付方面应该有很大的需求。」 邓建鹏补充称。
OSL 首席商务官张英华 (Eugene) 近日在接受媒体群访时表示,「OSL 支持企业通过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其优势在于可以缩短支付时间,如果今天要从南美跨境汇一笔钱到香港,如果通过银行,我想起码要 3-5 个工作日,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很多中转行,而稳定币可以实现 T+0。从成本看,稳定币的跨境汇款成本也要比传统金融机构低。」
对于在香港发行的稳定币而言,选择跨境场景也是必要之举。
「我认为稳定币肯定是要跨境的,不能只在香港使用,否则价值可能会没那么大。」 张英华表示。
当然,要打通链上链下的跨境交易,是一项长期工程。「这不仅涉各国、各地区监管层面的允许,还涉及到未来的金融基础建设,我们作为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也会努力促进各方的沟通。」 张英华强调。
逐鹿者众
稳定币江湖将至,相关机构动作也在加快。
今年 2 月,渣打香港、安拟集团及香港电讯已达成协议,将成立合资公司,期望在新的监管制度下向香港金管局申请牌照,发行与港元挂钩的稳定币。
「我们正加紧相关的筹备工作,并会适时公布更多详情。」 渣打香港数码资产及金融科技主管马飞 (Dominic Maffei) 近日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稳定币本身已生成了一个金融增量空间。6 月 5 日, 数字货币巨头 Circle 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 「稳定币第一股」,开盘价 69 美元/股,截至美股 6 月 12 日收盘,Circle 股价已上涨至 106.54 美元/股,总市值 237 亿美元。
「我认为稳定币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除了在美国刚刚上市的 Circle,稳定币巨头泰达公司之外,我相信中国、欧洲、南美等地的公司也会纷纷入局,前途非常可观。」 邓建鹏表示。
大厂更是反应迅速,如前文所述,蚂蚁国际、蚂蚁数科在稳定币牌照方面已有动作。
「事实上,蚂蚁数科早在去年 8 月就参与了香港金管局的 Ensemble 监管沙盒,主要推动新能源充电桩等实体资产的 RWA(现实资产通证化) 项目。作为支付宝的母公司,蚂蚁集团此次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旨在强化区块链技术布局,进一步服务其跨境支付与资金管理业务。」Jeffrey Ding 表示。
从全球竞争看,「蚂蚁国际将自身定位为对标 Stripe、PayPal 以及 Visa、MasterCard 等国际支付巨头,这些公司均已涉足稳定币发行。蚂蚁国际作为首批公开宣布计划申请香港稳定币发行许可的企业之一,凭借其强大的资金管理能力和全球化金融科技背景,具备显著的先发优势。 」Jeffrey Ding 表示。
对标来看,在 2023 年 8 月,全球支付巨头 PayPal 宣布推出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 PayPal USD (PYUSD),100% 由美元存款、短期美国国债和类似的现金等价物支持,由美国金融科技公司 Paxos Trust Company 发行。
据 PayPal 介绍,客户可以在 PayPal 和兼容的外部钱包之间转换 PYUSD;使用 PYUSD 发送个人对个人付款;在结账时选择 PYUSD 支付费用;将 PayPal 支持的任何加密货币与 PYUSD 进行兑换 。
事实上,争抢先发优势的同时,也有资产布局的考量。「参与稳定币发行后,机构可以以接近零成本的代价获得稳定币持有者支付的法定货币,机构同时可以藉此购买一些低风险的投资品,比如美国的国债等等,这会产生收益。尤其是稳定币的发行量越高,基数越大,那么投资收益可能非常可观。」 邓建鹏表示。
痛点仍多
「目前针对稳定币的法律和监管规则比较少,市面上流行的稳定币其实都存在合规以及金融风险。」 邓建鹏强调。
包括资产稳定性的问题,上文提及稳定币将需要 100% 的挂钩储备资产,此举之下,稳定币的资产安全能得到多大程度的保障?
Jeffrey Ding 认为,1:1 现实资产挂钩提升了资产安全性,但不能完全消除风险。高安全性的资产 (如短期美债、现金、银行存款) 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变现,极大降低流动性风险。但如果储备是波动性资产或低流动性资产 (如商业票据、代币化证券),则风险会显著上升,所以中国香港和美国才会规定储备资产一定要是高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和短期美国国债。
Jeffrey Ding 提及,中国香港和美国都规定储备资产由独立、受监管的托管人持有,并与发行人自有资金完全隔离,可防止因发行人破产或挪用资金导致用户资产受损,并接受第三方会计审计或链上可验证机制,可增强透明度与公众信心,防止虚假背书或信息不对称。
一个风险在于,若挂钩的储备资产出现问题,稳定币也会出现问题。2023 年 3 月,美国硅谷银行因流动性危机宣布倒闭,而 Circle 当时 400 亿美元的 USDC 储备中有 33 亿美元在硅谷银行。这导致 USDC 价格一度暴跌至 0.87 美元左右,与锚定价格严重背离。
应用层面更是面临合规问题。「在跨境支付领域,稳定币优势明显,无论是支付成本还是支付效率,都优于传统金融机构,但它的挑战就在于合规问题,发行的稳定币和所对应的储备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要严格挂钩,如果做不到,就相当于超发货币或者说欺诈,这可能是未来监管要注意的一个重大挑战。」 邓建鹏称。
「另外一个挑战是反洗钱,稳定币可能会被黑客利用,或者被用于其他非法途径,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邓建鹏表示。
值得指出的是,一个行业共识在于,高昂的合规成本亦是虚拟资产参与者必须克服的一个主要问题。
「最后,对其他使用非美元或者非主流法定货币的国家而言,或者对那些本国法定货币信用已经破产、本国法定货币通货膨胀非常严重的国家而言,由于稳定币的可获得性非常方便,不需要银行开户,只要能上网就行,这会使得这类国家纷纷抛售本国货币,换成美元稳定币,那么这些国家的金融主权、货币主权、金融安全将会形成重大挑战。」 邓建鹏强调。
(界面新闻)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