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冲突持续搅动地区局势。
据观察者网综合福克斯新闻,美国广播公司 (ABC)6 月 16 日报道,美国突然大举增兵中东,「尼米兹」 号航母前往马六甲海峡,多达数十架加油机也从美国本土前往欧洲方向。
据环球时报援引 《以色列时报》16 日消息称,自当地时间 15 日晚开始,「至少 30 架」 美国空军加油机正穿越大西洋,报道称这是美国空军一次 「规模空前」 的跨大西洋部署。
此外,据 IRIB(伊朗国家电视台),伊朗证券交易所宣布将暂停交易,开市直至另行通知。
中东紧张局势持续升温之际,俄罗斯宣布从伊朗撤侨。当地时间 6 月 16 日,俄罗斯外交部通报,鉴于伊朗领空因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而关闭,第二批俄罗斯公民经阿斯塔拉边境检查站通过陆路返回俄罗斯,此次共有 238 人撤离。
目前以伊冲突仍未缓和,伊朗 16 日凌晨对以色列发动了新一轮导弹袭击。据以色列国防军 16 日发表的声明,以军对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 「圣城旅」 总部和伊朗军队总部发动了袭击。
美国大举增兵
据观察者网综合福克斯新闻,美国广播公司 (ABC)6 月 16 日,美国突然大举增兵中东,「尼米兹」 号航母前往马六甲海峡,多达数十架加油机也从美国本土前往欧洲方向。
美国总统特朗普 15 日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 (ABC) 采访时说,美国目前没有参与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打击,但以后 「有可能」 会介入。
开源船讯 (AIS) 显示,美国 「尼米兹」 号航母打击群紧急撤离南海,并取消访问越南的计划,目前正向马六甲海峡驶去。尽管美军还没有官宣 「尼米兹」 号航母从第七舰队转移至第六舰队的消息,但有美媒推测,「尼米兹」 号航母前往中东部署驰援以色列,目的地可能是阿拉伯海,和在此地执勤的 「卡尔·文森」 号航母汇合形成 「双航母」。
据环球时报援引 《以色列时报》16 日消息称,自当地时间 15 日晚开始,「至少 30 架」 美国空军加油机正穿越大西洋,报道称这是美国空军一次 「规模空前」 的跨大西洋部署。
据报道,航空数据追踪网站公开的飞行轨迹数据图显示,有数十架 KC-135 和 KC-46 加油机从美国境内多地起飞向东穿越大西洋。这类加油机的主要功能是为参与远离本土基地实施空袭的军用机进行加油,目前跨大西洋飞行的飞机数量仍在上升,数字约在 30 架以上。
俄罗斯从伊朗撤侨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当地时间 6 月 16 日,俄罗斯外交部通报,鉴于伊朗领空因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而关闭,在俄罗斯驻伊朗大使馆和俄罗斯驻阿塞拜疆大使馆的协助下,第二批俄罗斯公民经阿斯塔拉边境检查站通过陆路返回俄罗斯。
通报称,此次共有 238 人撤离,为俄罗斯驻外机构工作人员的家属和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的艺术家。除俄罗斯公民外,此次撤离人员还包括白俄罗斯和塔吉克斯坦的公民。
另据参考消息援引法新社 6 月 15 日报道,在以色列袭击了伊朗、随后伊朗对以色列实施了轰炸之后,俄罗斯于 15 日宣布从伊朗撤出部分公民,并暂停其驻德黑兰大使馆领事部门的运作。
俄罗斯大使馆在 「电报」 软件上指出:「鉴于目前局势,大使馆领事服务暂停。领事服务恢复时间将另行通知。」
据报道,俄罗斯文化部部长奥莉加·柳比莫娃宣布,该国已于 15 日从伊朗撤出了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的音乐家。
「音乐家们已经越过阿塞拜疆边界。昨天,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的电影拍摄团队也通过同样的路线离开了伊朗。」 柳比莫娃在 「电报」 软件上写道。
报道称,俄罗斯当局已从 13 日开始建议俄罗斯人不要前往伊朗和以色列。俄罗斯联邦航空运输局已下令俄罗斯各航空公司停止飞往这些国家的航班,并在 6 月 26 日之前不得飞越以色列、约旦、伊拉克和伊朗领空。
自 13 日上午起,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和核设施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袭击,其公开目标是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作为回应,伊朗随后向以色列发射了数轮导弹。
当地时间 6 月 14 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表示,普京与特朗普进行了通话。双方在通话中强调了防止中东冲突升级的必要性。
普京谴责了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行动,并表达了对冲突可能升级的严重关切。普京还提到,俄罗斯准备调解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
伊朗与以色列互放狠话
6 月 16 日,据央视新闻,15 日,伊朗总统和以色列总理分别对对方的军事行动发出警告。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表示,伊朗无意扩大战争,但如果以色列试图升级局势,伊朗也将采取更加果断和严厉的回应。
当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遭到伊朗导弹袭击的特拉维夫南部巴特亚姆地区表示,伊朗的存在是对以色列生存的严重威胁。以军本轮军事行动是为了 「消除威胁」,以军将实现既定的军事目标,而伊朗也将付出 「非常沉重的代价」。
内塔尼亚胡当天还说,如果伊朗接受美国拆除其核计划的要求,以色列愿意停止行动。他还说,以色列与美国分享了伊朗正在研制核武器的情报,并称伊朗有能力在未来数月内制造出核装置。
当前以伊冲突仍在持续。16 日早些时候,伊朗方面表示,伊朗 16 日凌晨对以色列发动了新一轮导弹袭击。
以色列急救组织 「红色大卫盾」 当地时间 16 日上午称,当天凌晨伊朗对以色列的导弹袭击已造成 5 人死亡、92 人受伤。
当地时间 16 日,以色列方面表示,自本轮伊以冲突开始以来,伊朗对以色列发动了 11 轮袭击,包括约 370 枚弹道导弹和 100 多架无人机。
当地时间 16 日,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称,在情报部门的精确情报指导下,以军对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 「圣城旅」 总部和伊朗军队总部发动了袭击。
目前,伊朗方面尚未就此事进行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驻以色列外交机构也在伊朗袭击中受损。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 16 日获悉,美国驻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外交机构在当天凌晨伊朗发动的导弹袭击中受损。
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迈克·赫卡比 16 日说,伊朗导弹击中美国位于特拉维夫的使馆分支机构附近,对使馆分支机构造成 「轻微破坏」,没有美国人员受伤。赫卡比在社交媒体发文说,美国在以色列的使领馆当天将继续关闭。
当地时间 16 日,美国驻约旦大使馆发表声明称,有迹象显示在未来几天内,约旦领空可能会持续出现导弹、无人机以及火箭弹飞行的情况。
美国驻约旦大使馆称,目前使馆仍正常开放,若有关闭或调整办公时间的决定将另行发布通知。
(券商中国)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