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依然对黄金青睐有加。
6 月 17 日,世界黄金协会发布 《2025 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CBGR)。
数据显示,95% 的受访央行认为,未来 12 个月内全球央行将继续增持黄金。这一比例创下自 2019 年首次针对该问题进行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时也较 2024 年的调查结果上升了 17 个百分点。
记者了解到,《2025 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 共收集了来自全球 73 家央行的回应,创下历年参与央行数量新高。调查还发现,近 43% 的央行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增加自身黄金储备。即便金价屡创新高,且全球央行已连续 15 年净购入黄金,各央行依然对黄金青睐有加。
「全球央行连续 15 年保持黄金净增持态势,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战略考量与市场逻辑。」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向 《国际金融报》 记者表示,一方面,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价值凸显。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升温、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发酵以及全球通胀高位波动的复杂环境下,各国央行通过增持黄金来优化外汇储备结构,提升资产组合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全球 「去美元化」 进程,加速推动储备多元化。在此背景下,黄金作为无主权信用风险的超主权资产,自然成为替代美元的重要选择。
刘有华还指出,黄金的独特金融属性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是作为实物资产的绝对安全性,完全规避了交易对手风险;二是市场深度充足,流动性仅次于主要主权货币;三是 「非负债」 属性使其不受任何国家财政政策影响。这些特质使黄金成为动荡时期最受信赖的 「金融稳定锚」。
「过去 50 年间,黄金年化收益率显著跑赢全球通胀,黄金的长期保值功能持续获得验证。」 刘有华表示,各国央行的增持行为,实质上是对现行货币体系潜在风险的前瞻性对冲。
对于未来金价走势,南华期货贵金属新能源研究组负责人夏莹莹分析认为,长期来看,黄金价格走势仍主要受全球以美元为主的信用货币体系的影响,包括经济逆全球化、全球央行去美元化进程、央行购金立场以及通胀前景等因素。综合来看,预计年内金价仍有进一步高的可能。
(国际金融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