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第一财经
「股王」 易主的戏码正在上演!
不到两个月股价暴涨近 164%,从 7 月初的 563 元冲至 1587.91 元,AI 芯片龙头寒武纪 (688256.SH)8 月 28 日收盘价力压贵州茅台(600519.SH),一举夺下 A 股 「新股王」 宝座。伴随股价飙升的是成交额的爆发式增长,从 7 月日均 44.38 亿元激增至 260 多亿元,近 5 倍放量点燃了市场热情。
这波狂潮背后,既有公司上半年营收暴增 43 倍等业绩支撑,也藏着沪股通、机构与游资 「左手买右手卖」 的多空对垒。同时,公募基金态度也早有分化:二季度近 400 只公募产品 「押中宝」,也有 136 只提前 「下车」,部分甚至清仓离场。
随着寒武纪与中芯国际(688981.SH) 同步创历史新高,AI 算力板块年内涨幅近 58%,这场 「硬科技」 盛宴能否延续?
多重因素叠加共振
自 7 月以来,寒武纪股价开启快速上升趋势。截至 8 月 28 日,从 7 月初的 563 元 (前复权,下同) 一路飙升至 8 月 28 日的 1587.91 元,不仅跻身 A 股 「千元股俱乐部」,甚至超越了贵州茅台的 1446.1 元,正式登顶 A 股 「新王」。
在业内看来,寒武纪这波快速上涨,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基本面预期、市场情绪、资金动向和政策红利等多重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
据最新中报,寒武纪上半年营业收入达 28.81 亿元,同比增长 4347.82%,主要受益于云端产品线的强劲表现,该业务线贡献收入 28.7 亿元;截至二季度末,该公司合同负债达 5.43 亿元,较一季度末的 88.62 万元大幅增长,表明在手订单充足,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了 「硬支撑」。
与股价强势上行相伴的,是多空资金的激烈博弈。龙虎榜数据显示,寒武纪在本月 12 日、14 日、22 日已三次登榜,且均出现了沪股通专用、机构专用以及知名游资席位,部分还出现境外机构的身影,资金博弈态势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席位呈现 「左手买右手卖」 的双向操作特征,且随着股价不断攀升,部分资金已出现离场迹象。以 22 日龙虎榜数据为例,沪股通专用席位同时现身买卖双方榜单,分别以 11.48 亿元和 12.86 亿元居买入首位与卖出首位,净卖出 1.38 亿元。
与此同时,机构资金也深度参与,近三次均同步现身买卖榜单,存在明显的多空分歧。22 日数据显示,机构专用席位均为买入与卖出榜单第四位,当日买入 2.83 亿元、卖出 3.66 亿元,净卖出约 8300 万元。
此外,游资席位同样如此。14 日,寒武纪因 「连续 3 个交易日收盘价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 30%」 而登榜,净买入资金为 16.88 亿元。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在买入 12.97 亿元的同时,又以 6.25 亿元出现在卖方第三位,净买入 6.73 亿元。
但到了 22 日,资金态度发生显著逆转,龙虎榜转为净卖出 6.78 亿元。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再次出现在买卖双方阵营,买入 5.34 亿元并卖出 8.05 亿元,净卖出 2.71 亿元。而华宝证券上海东大名路则买卖金额相差较小,分别为 3.63 亿元、3.35 亿元。
知名游资投资者章建平也参与其中,其去年四季度首次进入寒武纪前十大股东,今年一季度增持 74.75 万股至 608.63 万股。二季报显示,章建平未进行减持,仍以第七大股东身份持有该股。
基金 「寒」 量现分歧
作为 AI 算力领域的核心标的,寒武纪被科创 50、沪深 300、上证 50、中证 A500 等多个重要指数纳入成份股,相关指数基金需按规则买入。随着指数化产品的壮大,这也导致该股获得被动资金的持续配置。
中报数据显示,在寒武纪前十大股东中,公募 ETF 产品占据 4 席,分别是华夏上证科创板 50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 50ETF、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 ETF 和华夏上证 50ETF,上述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加仓动作。
该股也吸引了多只公募基金的关注及重仓配置。剔除 QDII 产品,截至二季度末,以持仓总市值来看,寒武纪在公募重仓持股中排名第 13 位,持股市值达到 378.97 亿元;同时,该股被 79 家基金公司旗下的 397 只产品重仓持有,超四成将其设为前三大重仓股。
其中,253 只产品对寒武纪进行了加仓操作,合计重仓增持 481.87 万股至 6300.38 万股。如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 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 50ETF 增持较多,分别为 120.04 万股、73.71 万股。而华夏上证科创板 50ETF 则持有量最高,达到 1137.56 万股。
在 187 只主动权益类产品中,银河创新成长 A 以 215 万股的持有量居前,睿远成长价值 A、万家行业优选也持有百万股及以上。而富国新兴产业 A、华安媒体互联网 A 等 14 只产品均将列为第一大重仓股。
作为加仓最多的主动权益基金,博时汇兴回报一年持有在二季度末持有寒武纪 44.18 万股,为其第六大重仓股。该基金基金经理吴渭在季报中表示,我国 AI 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在 AI 大模型发展的前期,大规模的算力投资是模型性能优化的必备投入,当行业发展进入到当下成本快速降低的阶段后,将进一步推动云计算、互联网、端侧等领域的 AI 应用深度融合与需求爆发。
不过,也有不少产品在这波股价启动前先行 「下车」,部分甚至清仓离场。数据显示,有 136 只产品将寒武纪剔除前十大重仓股之列。如基金经理金梓才管理的财通价值动量 A、财通成长优选 A 均将寒武纪清仓卖出,上季度末时分别为第三、第五大重仓股。
金梓才在二季报中就此解释称,虽然算力行业整体前景广阔,但在不同阶段,海外和国内市场表现差异,技术变革带来短期冲击,产业链上下游也存在供需错配等问题。
同样清仓操作的长城久嘉创新成长基金经理尤国梁也在季报中表示,在 AI 算力方向,组合基于对潜在增长空间的考虑,对相关持仓个股结构进行了调整。
科技股还能 「疯」 多久?
8 月 28 日,A 股三大指数午后 「V 形」 反弹,上证指数守住 3800 点,收盘达到 3843.6 点。当日,市场热点再次集中在算力和芯片方向,寒武纪、中芯国际双双创历史新高。至此,AI 算力指数 (8841678.WI) 年内已上涨 57.94%。这是否意味着科技股的 「主升浪」 仍在延续?
「当前 AI 算力和国产芯片板块得到充分演绎,市场对确定性高的方向,如 GPU、光模块等都给予了非常高的溢价,底层逻辑其实都是看好中国 AI 算力的产业趋势。」 某华北基金经理告诉第一财经,宽松的市场环境和充裕的流动性,也为国产算力大牛股的出现提供了基础。
「28 日英伟达公布的二季报整体符合市场预期,进一步印证了 AI 产业的高景气趋势延续,因此当日国内相关产业也走出领涨行情。」 广发基金投顾团队对第一财经表示,未来对 A 股权益市场仍保持乐观态度。
嘉实全球产业升级基金经理陈俊杰则从产业链视角分析称,近年来,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已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半导体产业链。从上游的材料与设备,到中游的生产制造,再到封装测试,以及模拟芯片、数字芯片等产品领域的设计与生产,均已具备相应能力。在此支撑下,我国半导体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机会不断增加。
「政策有望加速 AI 与各行业融合,驱动硬件、软件、服务端全产业链升级。」 华南某基金人士称,短期而言,科技股快速上涨后,自主可控主题需关注政策催化与业绩兑现的匹配度,关注部分细分领域的技术迭代及量产能力。当前中报披露节点下,需警惕部分标的估值波动风险。
「我们身处 AI 引领的新一轮科技浪潮中,AI 快速发展将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国产 AI 的超预期进展有望驱动基本面的边际改善。」 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行政负责人徐猛在近期的指数策略见面会上表示,与 2015 年相比,当前的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轮市场有望走出更持久的行情。
(第一财经)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