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知名投资人警告:若美联储急踩 「宽松油门」,恐引发 2000 年式大崩盘!

2025 年 9 月 8 日
以军袭击在卡塔尔的哈马斯高层 原油、黄金短线冲高

以军袭击在卡塔尔的哈马斯高层 原油、黄金短线冲高

2025 年 9 月 10 日

守好 「中国饭碗」 筑牢 「三农」 根基

2025 年 9 月 10 日
卡塔尔首都多哈发生爆炸 以军承认对袭击事件负责

卡塔尔首都多哈发生爆炸 以军承认对袭击事件负责

2025 年 9 月 10 日
广告

纳指再创新高,36 氪盘中 20 次熔断,一度暴涨 307%

2025 年 9 月 10 日
东方财富财经早餐 9月9日周二

东方财富财经早餐 9 月 9 日周二

2025 年 9 月 10 日
通信ETF(515880)回调超6%,光模块还能「上车」吗?

通信 ETF(515880) 回调超 6%,光模块还能 「上车」 吗?

2025 年 9 月 10 日

全市场唯一煤炭 ETF(515220) 近 5 日吸金超 2.6 亿元,资金积极布局煤炭机会

2025 年 9 月 10 日

美能源部长质疑 2050 年净零排放计划:不切实际 注定要失败

2025 年 9 月 10 日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 10 年保持全球第一

2025 年 9 月 10 日
9月9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品种支撑阻力(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9 月 9 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 品种支撑阻力 (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2025 年 9 月 10 日
商品日报(9月9日):铁矿石逆势上涨超2% 多晶硅午后跳水超5%

商品日报 (9 月 9 日):铁矿石逆势上涨超 2% 多晶硅午后跳水超 5%

2025 年 9 月 10 日

9 月 9 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2025 年 9 月 10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9 月 10 日 星期三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知名投资人警告:若美联储急踩 「宽松油门」,恐引发 2000 年式大崩盘!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8 日
在 财眼
0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在美联储降息氛围日益浓厚之际,洛克菲勒国际集团董事长鲁奇尔·夏尔马 (Ruchir Sharma) 却在 《金融时报》 专栏发文指出,当前可能不是降息的好时机。全文如下。

特朗普向美联储施压要求降息,外界担忧此举会削弱央行独立性,给美国经济带来潜在破坏性后果。然而,多数主流经济学家与投资者似乎确信,美联储仍会在 9 月 16 日至 17 日的会议上降息,尤其是在上周五的就业报告印证劳动力市场出现些许疲软迹象之后。

遗憾的是,这种 「稍有经济疲软迹象就急于救市」 的警惕性反射,数十年来一直在削弱美联储公信力、催生金融泡沫。而当前时点,恰恰最不适宜采取这种举措。

当前金融环境极为宽松,经济仍具韧性,美联储基准贷款利率并未处于限制性区间。相较于通胀已根深蒂固的事实,劳动力市场的疲软迹象微不足道。此外,在美国市场被人工智能 (AI) 狂热席卷之际降息,恐将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至危险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追随特朗普团队 (其中不乏曾批评宽松政策、如今为讨好上司而立场反转者) 的步伐,显得格外反常。

尽管疫情后利率有所上升,但金融环境所反映的远不止利率水平,更广泛的信号都表明当前环境处于宽松状态:

大量资金涌入美国股市,推动估值接近历史高位;风险投资持续流向未盈利科技公司;信贷增长迅猛,私人市场尤为突出;垃圾级企业债利率仅略高于稳健企业债甚至美国政府债券,其相对于国债的风险溢价处于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美联储从未在这种环境下降息,更不用说启动市场当前依据美联储指引所预期的大规模降息周期。

特朗普助手们想要刺激的,是一个根本不需要救助的经济。尽管受到关税冲击,本季度美国 GDP 增速仍有望超过 2%。无论如何,刺激经济增长本就不是央行的职责——美联储的法定使命是在控制通胀的同时实现充分就业。而泰勒规则 (Taylor rule) 等指导政策制定的标准框架显示,当前美联储基准贷款利率并未处于限制性区间。

事实上,当前甚至存在加息的充分理由。最新就业报告显示新增就业不及预期,但考虑到移民减少导致劳动力供给疲软,这一结果并不意外。更能说明问题是,失业率仍仅为 4.3%,接近历史低位;与此同时,消费者物价通胀已连续五年超过美联储 2% 的目标,且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维持在高位。

忽视股票、房地产及其他金融资产价格同样是错误的。自 2008 年金融危机预判失误后,美联储已将金融稳定纳入其 「核心使命」。有人认为降息能让住房重新变得 「可负担」,但宽松货币恰恰是引发住房负担危机的原因之一。真正的核心问题始终是过度监管限制了住房供给,而新一轮降息根本无法解决这一症结。

每当市场动荡时 (包括去年 8 月),美联储都会选择宽松,这种做法一直在推高资产价格通胀、加剧财富不平等。如今,美联储似乎准备更进一步——在经济繁荣期启动宽松。

当前科技投资正重蹈过往泡沫化的覆辙:科技投资占 GDP 比重接近 6%,与 2000 年科技泡沫峰值、2007 年房地产泡沫峰值时的投资占比相当,且远超 2013 年大宗商品繁荣期的石油投资占比。专注于投资盈利最差、估值最高股票的投机者,也被 AI 狂热冲昏头脑,其在美国股市交易中的占比已接近互联网泡沫时代的高点。

美联储政策的 「不对称性」——只救市、不抑制泡沫——正进一步偏向助长泡沫。然而,曾尖锐批评宽松政策的知名共和党人,如今却以 「改革」 之名呼吁更多宽松。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 (Stephen Miran),正是从 「宽松反对者」 转变为 「宽松倡导者」 的典型代表。

真正的改革应让美联储对宽松政策失误承担更多责任,当前亟需的是回归 「对称政策」,包括必要时采取限制性措施。在经济保持稳定、AI 狂热与互联网泡沫显现相似性的当下,此时降息可能将市场推向更疯狂的高位,最终引发堪比 2000 年的崩盘。这无疑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决策。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在美联储降息氛围日益浓厚之际,洛克菲勒国际集团董事长鲁奇尔·夏尔马 (Ruchir Sharma) 却在 《金融时报》 专栏发文指出,当前可能不是降息的好时机。全文如下。

特朗普向美联储施压要求降息,外界担忧此举会削弱央行独立性,给美国经济带来潜在破坏性后果。然而,多数主流经济学家与投资者似乎确信,美联储仍会在 9 月 16 日至 17 日的会议上降息,尤其是在上周五的就业报告印证劳动力市场出现些许疲软迹象之后。

遗憾的是,这种 「稍有经济疲软迹象就急于救市」 的警惕性反射,数十年来一直在削弱美联储公信力、催生金融泡沫。而当前时点,恰恰最不适宜采取这种举措。

当前金融环境极为宽松,经济仍具韧性,美联储基准贷款利率并未处于限制性区间。相较于通胀已根深蒂固的事实,劳动力市场的疲软迹象微不足道。此外,在美国市场被人工智能 (AI) 狂热席卷之际降息,恐将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至危险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追随特朗普团队 (其中不乏曾批评宽松政策、如今为讨好上司而立场反转者) 的步伐,显得格外反常。

尽管疫情后利率有所上升,但金融环境所反映的远不止利率水平,更广泛的信号都表明当前环境处于宽松状态:

大量资金涌入美国股市,推动估值接近历史高位;风险投资持续流向未盈利科技公司;信贷增长迅猛,私人市场尤为突出;垃圾级企业债利率仅略高于稳健企业债甚至美国政府债券,其相对于国债的风险溢价处于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美联储从未在这种环境下降息,更不用说启动市场当前依据美联储指引所预期的大规模降息周期。

特朗普助手们想要刺激的,是一个根本不需要救助的经济。尽管受到关税冲击,本季度美国 GDP 增速仍有望超过 2%。无论如何,刺激经济增长本就不是央行的职责——美联储的法定使命是在控制通胀的同时实现充分就业。而泰勒规则 (Taylor rule) 等指导政策制定的标准框架显示,当前美联储基准贷款利率并未处于限制性区间。

事实上,当前甚至存在加息的充分理由。最新就业报告显示新增就业不及预期,但考虑到移民减少导致劳动力供给疲软,这一结果并不意外。更能说明问题是,失业率仍仅为 4.3%,接近历史低位;与此同时,消费者物价通胀已连续五年超过美联储 2% 的目标,且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维持在高位。

忽视股票、房地产及其他金融资产价格同样是错误的。自 2008 年金融危机预判失误后,美联储已将金融稳定纳入其 「核心使命」。有人认为降息能让住房重新变得 「可负担」,但宽松货币恰恰是引发住房负担危机的原因之一。真正的核心问题始终是过度监管限制了住房供给,而新一轮降息根本无法解决这一症结。

每当市场动荡时 (包括去年 8 月),美联储都会选择宽松,这种做法一直在推高资产价格通胀、加剧财富不平等。如今,美联储似乎准备更进一步——在经济繁荣期启动宽松。

当前科技投资正重蹈过往泡沫化的覆辙:科技投资占 GDP 比重接近 6%,与 2000 年科技泡沫峰值、2007 年房地产泡沫峰值时的投资占比相当,且远超 2013 年大宗商品繁荣期的石油投资占比。专注于投资盈利最差、估值最高股票的投机者,也被 AI 狂热冲昏头脑,其在美国股市交易中的占比已接近互联网泡沫时代的高点。

美联储政策的 「不对称性」——只救市、不抑制泡沫——正进一步偏向助长泡沫。然而,曾尖锐批评宽松政策的知名共和党人,如今却以 「改革」 之名呼吁更多宽松。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 (Stephen Miran),正是从 「宽松反对者」 转变为 「宽松倡导者」 的典型代表。

真正的改革应让美联储对宽松政策失误承担更多责任,当前亟需的是回归 「对称政策」,包括必要时采取限制性措施。在经济保持稳定、AI 狂热与互联网泡沫显现相似性的当下,此时降息可能将市场推向更疯狂的高位,最终引发堪比 2000 年的崩盘。这无疑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决策。

YOU MAY ALSO LIKE

纳指再创新高,36 氪盘中 20 次熔断,一度暴涨 307%

降息倒计时,摩根大通警告:美股当心 「利好出尽」,应增持黄金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在美联储降息氛围日益浓厚之际,洛克菲勒国际集团董事长鲁奇尔·夏尔马 (Ruchir Sharma) 却在 《金融时报》 专栏发文指出,当前可能不是降息的好时机。全文如下。

特朗普向美联储施压要求降息,外界担忧此举会削弱央行独立性,给美国经济带来潜在破坏性后果。然而,多数主流经济学家与投资者似乎确信,美联储仍会在 9 月 16 日至 17 日的会议上降息,尤其是在上周五的就业报告印证劳动力市场出现些许疲软迹象之后。

遗憾的是,这种 「稍有经济疲软迹象就急于救市」 的警惕性反射,数十年来一直在削弱美联储公信力、催生金融泡沫。而当前时点,恰恰最不适宜采取这种举措。

当前金融环境极为宽松,经济仍具韧性,美联储基准贷款利率并未处于限制性区间。相较于通胀已根深蒂固的事实,劳动力市场的疲软迹象微不足道。此外,在美国市场被人工智能 (AI) 狂热席卷之际降息,恐将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至危险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追随特朗普团队 (其中不乏曾批评宽松政策、如今为讨好上司而立场反转者) 的步伐,显得格外反常。

尽管疫情后利率有所上升,但金融环境所反映的远不止利率水平,更广泛的信号都表明当前环境处于宽松状态:

大量资金涌入美国股市,推动估值接近历史高位;风险投资持续流向未盈利科技公司;信贷增长迅猛,私人市场尤为突出;垃圾级企业债利率仅略高于稳健企业债甚至美国政府债券,其相对于国债的风险溢价处于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美联储从未在这种环境下降息,更不用说启动市场当前依据美联储指引所预期的大规模降息周期。

特朗普助手们想要刺激的,是一个根本不需要救助的经济。尽管受到关税冲击,本季度美国 GDP 增速仍有望超过 2%。无论如何,刺激经济增长本就不是央行的职责——美联储的法定使命是在控制通胀的同时实现充分就业。而泰勒规则 (Taylor rule) 等指导政策制定的标准框架显示,当前美联储基准贷款利率并未处于限制性区间。

事实上,当前甚至存在加息的充分理由。最新就业报告显示新增就业不及预期,但考虑到移民减少导致劳动力供给疲软,这一结果并不意外。更能说明问题是,失业率仍仅为 4.3%,接近历史低位;与此同时,消费者物价通胀已连续五年超过美联储 2% 的目标,且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维持在高位。

忽视股票、房地产及其他金融资产价格同样是错误的。自 2008 年金融危机预判失误后,美联储已将金融稳定纳入其 「核心使命」。有人认为降息能让住房重新变得 「可负担」,但宽松货币恰恰是引发住房负担危机的原因之一。真正的核心问题始终是过度监管限制了住房供给,而新一轮降息根本无法解决这一症结。

每当市场动荡时 (包括去年 8 月),美联储都会选择宽松,这种做法一直在推高资产价格通胀、加剧财富不平等。如今,美联储似乎准备更进一步——在经济繁荣期启动宽松。

当前科技投资正重蹈过往泡沫化的覆辙:科技投资占 GDP 比重接近 6%,与 2000 年科技泡沫峰值、2007 年房地产泡沫峰值时的投资占比相当,且远超 2013 年大宗商品繁荣期的石油投资占比。专注于投资盈利最差、估值最高股票的投机者,也被 AI 狂热冲昏头脑,其在美国股市交易中的占比已接近互联网泡沫时代的高点。

美联储政策的 「不对称性」——只救市、不抑制泡沫——正进一步偏向助长泡沫。然而,曾尖锐批评宽松政策的知名共和党人,如今却以 「改革」 之名呼吁更多宽松。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 (Stephen Miran),正是从 「宽松反对者」 转变为 「宽松倡导者」 的典型代表。

真正的改革应让美联储对宽松政策失误承担更多责任,当前亟需的是回归 「对称政策」,包括必要时采取限制性措施。在经济保持稳定、AI 狂热与互联网泡沫显现相似性的当下,此时降息可能将市场推向更疯狂的高位,最终引发堪比 2000 年的崩盘。这无疑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决策。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在美联储降息氛围日益浓厚之际,洛克菲勒国际集团董事长鲁奇尔·夏尔马 (Ruchir Sharma) 却在 《金融时报》 专栏发文指出,当前可能不是降息的好时机。全文如下。

特朗普向美联储施压要求降息,外界担忧此举会削弱央行独立性,给美国经济带来潜在破坏性后果。然而,多数主流经济学家与投资者似乎确信,美联储仍会在 9 月 16 日至 17 日的会议上降息,尤其是在上周五的就业报告印证劳动力市场出现些许疲软迹象之后。

遗憾的是,这种 「稍有经济疲软迹象就急于救市」 的警惕性反射,数十年来一直在削弱美联储公信力、催生金融泡沫。而当前时点,恰恰最不适宜采取这种举措。

当前金融环境极为宽松,经济仍具韧性,美联储基准贷款利率并未处于限制性区间。相较于通胀已根深蒂固的事实,劳动力市场的疲软迹象微不足道。此外,在美国市场被人工智能 (AI) 狂热席卷之际降息,恐将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至危险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追随特朗普团队 (其中不乏曾批评宽松政策、如今为讨好上司而立场反转者) 的步伐,显得格外反常。

尽管疫情后利率有所上升,但金融环境所反映的远不止利率水平,更广泛的信号都表明当前环境处于宽松状态:

大量资金涌入美国股市,推动估值接近历史高位;风险投资持续流向未盈利科技公司;信贷增长迅猛,私人市场尤为突出;垃圾级企业债利率仅略高于稳健企业债甚至美国政府债券,其相对于国债的风险溢价处于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美联储从未在这种环境下降息,更不用说启动市场当前依据美联储指引所预期的大规模降息周期。

特朗普助手们想要刺激的,是一个根本不需要救助的经济。尽管受到关税冲击,本季度美国 GDP 增速仍有望超过 2%。无论如何,刺激经济增长本就不是央行的职责——美联储的法定使命是在控制通胀的同时实现充分就业。而泰勒规则 (Taylor rule) 等指导政策制定的标准框架显示,当前美联储基准贷款利率并未处于限制性区间。

事实上,当前甚至存在加息的充分理由。最新就业报告显示新增就业不及预期,但考虑到移民减少导致劳动力供给疲软,这一结果并不意外。更能说明问题是,失业率仍仅为 4.3%,接近历史低位;与此同时,消费者物价通胀已连续五年超过美联储 2% 的目标,且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维持在高位。

忽视股票、房地产及其他金融资产价格同样是错误的。自 2008 年金融危机预判失误后,美联储已将金融稳定纳入其 「核心使命」。有人认为降息能让住房重新变得 「可负担」,但宽松货币恰恰是引发住房负担危机的原因之一。真正的核心问题始终是过度监管限制了住房供给,而新一轮降息根本无法解决这一症结。

每当市场动荡时 (包括去年 8 月),美联储都会选择宽松,这种做法一直在推高资产价格通胀、加剧财富不平等。如今,美联储似乎准备更进一步——在经济繁荣期启动宽松。

当前科技投资正重蹈过往泡沫化的覆辙:科技投资占 GDP 比重接近 6%,与 2000 年科技泡沫峰值、2007 年房地产泡沫峰值时的投资占比相当,且远超 2013 年大宗商品繁荣期的石油投资占比。专注于投资盈利最差、估值最高股票的投机者,也被 AI 狂热冲昏头脑,其在美国股市交易中的占比已接近互联网泡沫时代的高点。

美联储政策的 「不对称性」——只救市、不抑制泡沫——正进一步偏向助长泡沫。然而,曾尖锐批评宽松政策的知名共和党人,如今却以 「改革」 之名呼吁更多宽松。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 (Stephen Miran),正是从 「宽松反对者」 转变为 「宽松倡导者」 的典型代表。

真正的改革应让美联储对宽松政策失误承担更多责任,当前亟需的是回归 「对称政策」,包括必要时采取限制性措施。在经济保持稳定、AI 狂热与互联网泡沫显现相似性的当下,此时降息可能将市场推向更疯狂的高位,最终引发堪比 2000 年的崩盘。这无疑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完全错误的决策。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以军袭击在卡塔尔的哈马斯高层 原油、黄金短线冲高

以军袭击在卡塔尔的哈马斯高层 原油、黄金短线冲高

2025 年 9 月 10 日

守好 「中国饭碗」 筑牢 「三农」 根基

2025 年 9 月 10 日
卡塔尔首都多哈发生爆炸 以军承认对袭击事件负责

卡塔尔首都多哈发生爆炸 以军承认对袭击事件负责

2025 年 9 月 10 日

纳指再创新高,36 氪盘中 20 次熔断,一度暴涨 307%

2025 年 9 月 10 日
东方财富财经早餐 9月9日周二

东方财富财经早餐 9 月 9 日周二

2025 年 9 月 10 日
通信ETF(515880)回调超6%,光模块还能「上车」吗?

通信 ETF(515880) 回调超 6%,光模块还能 「上车」 吗?

2025 年 9 月 10 日

全市场唯一煤炭 ETF(515220) 近 5 日吸金超 2.6 亿元,资金积极布局煤炭机会

2025 年 9 月 10 日

美能源部长质疑 2050 年净零排放计划:不切实际 注定要失败

2025 年 9 月 10 日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 10 年保持全球第一

2025 年 9 月 10 日
9月9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品种支撑阻力(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9 月 9 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 品种支撑阻力 (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2025 年 9 月 10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 8 月    

近期动态

  • 以军袭击在卡塔尔的哈马斯高层 原油、黄金短线冲高
  • 守好 「中国饭碗」 筑牢 「三农」 根基
  • 卡塔尔首都多哈发生爆炸 以军承认对袭击事件负责
  • 纳指再创新高,36 氪盘中 20 次熔断,一度暴涨 307%
  • 东方财富财经早餐 9 月 9 日周二
  • 通信 ETF(515880) 回调超 6%,光模块还能 「上车」 吗?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