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 9 月 12 日披露的数据显示,8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广义货币 (M2)、人民币贷款同比分别增长 8.8%、8.8%、6.8%,金融总量增速总体保持在高位。此外,狭义货币 (M1) 和 M2 的 「剪刀差」(M2 同比增速减去 M1 同比增速) 进一步收窄、创年内最小差值,反映更多资金转为活期存款,有助于投入消费、投资等经济活动。
分析人士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转向中高速增长、结构转型加快、居民杠杆率较高,同时银行资产质量承压、信贷需求放缓。目前宏观政策思路已转向惠民生、促消费,一些见效慢但有利于长远的改革和政策举措正处于 「窗口期」。我国金融总量已经很大,在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更需注重金融结构的优化。
核心数据
——8 月末,M2 余额同比增长 8.8%,M1 余额同比增长 6%。
——前 8 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 13.46 万亿元。
——初步统计,前八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 26.56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 4.66 万亿元。
——8 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 3.1%,比上年同期低约 40 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 3.1%,比上年同期低约 25 个基点。

多行业景气度修复支撑信贷增长
8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 269.1 万亿元,同比增长 6.8%。分析人士表示,行业景气度恢复、出口延续韧性、暑期消费旺季、房地产支持政策等因素为 8 月信贷增长提供了支撑。
记者从东部地区某银行分行获悉,该行制造业贷款储备及投放好于去年,今年前 8 个月新增制造业贷款占新增对公贷款的比重为 53%,较去年全年提升 33 个百分点。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景气度较高,相关领域企业新增融资需求较多。
「近期纺织服装、专用设备、计算机通信等行业景气度处于较高区间,相应的投融资需求相对旺盛,带动信贷增长。」 分析人士表示。
个人贷款增长也有所提振。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因为 8 月是传统暑期消费旺季,个人消费需求内生增长叠加 「以旧换新」 等促消费政策外生推动,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贷款需求也在上升。
8 月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继出台楼市新政,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部分沪上银行反映,居民购房需求回暖,带动个人住房贷款咨询、签约单量明显增长。
考虑地方隐性债务置换影响后,8 月贷款增速更高。截至 8 月末,今年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已发行 1.9 万亿元。「还原相关影响后,8 月贷款增速在 7.8% 左右,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较为有力。」 分析人士表示,这一举措虽然在短期内会对信贷增长产生下拉效应,但长期看有利于修复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畅通实体经济资金循环。
M1、M2「剪刀差」 进一步收窄
社融数据保持着较高增速,体现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8 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 433.66 万亿元,同比增长 8.8%,比上年同期高 0.7 个百分点。其中,政府债券余额为 91.36 万亿元,同比增长 21.1%。
「今年以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合力。政府债券发行节奏靠前、力度提升,累计融资增量持续高于上年同期,对社融增速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分析人士表示。
8 月末,企业债券余额、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分别同比增长 3.7%、3.4%。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实体经济融资渠道日益多样化。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占比稳步提升。
8 月 M1 增速继续回升,M1、M2「剪刀差」 进一步收窄至 2.8 个百分点,为今年初 M1 统计口径调整以来的新低。数据显示,8 月末,M2 余额 331.98 万亿元,同比增长 8.8%,增速与上个月持平;M1 余额 111.23 万亿元,同比增长 6%,增速环比上个月提升 0.4 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表示,财政政策发力增多、社融和贷款均保持合理增长、去年同期低基数等因素,对 M2 增速起到一定支撑作用。此外,M1 增速上行带动 M1、M2「剪刀差」 继续收窄。二者的 「剪刀差」 是透视企业投资意愿、居民消费倾向的重要 「风向标」。这是因为与趴在银行账户上的定期存款相比,M1 属于支付交易较为便利的 「活钱」,表明更多资金转化为活期存款,有助于投入消费、投资等经济活动。
宽信用与宽货币持续推进
金融总量数据增长的同时,多项数据折射出金融系统优化信贷结构、推动定价下行。截至 8 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 35.20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8%,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 14.87 万亿元,同比增长 8.6%,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8 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 3.1%,比上年同期低约 40 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 3.1%,比上年同期低约 25 个基点。
「当前,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社会预期持续改善。市场普遍预测,全年经济有望顺利完成 5% 左右预期增长目标,金融市场的表现也反映出市场信心较好。」 分析人士预计。
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央行连续降准降息,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无论是反映宽货币的 M2,还是反映宽信用的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均保持在 8%-9% 之间;贷款利率比政策利率降幅更大,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行。
展望未来的货币政策,分析人士预计,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在优化结构方面下功夫。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结构转型加快,居民杠杆率较高,银行资产质量承压,信贷需求放缓。我国金融总量已经很大,在保持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更需要优化结构。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继续发挥牵引带动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引导,增强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的能力和意愿。同时要发挥好货币信贷政策与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措施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的实效。」 分析人士称。
(上海证券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