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基金经理变更频发 公募正弱化 「个人光环」

2025 年 9 月 20 日

港股互联网板块迎价值重估 多只 ETF 获大额资金流入

2025 年 9 月 20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最新披露:中国大规模减持美债 一个月抛了超 1800 亿元!央行已连续 10 个月买入黄金

2025 年 9 月 20 日

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科创板 50ETF(588080) 和科创综指 ETF 易方达等助力布局科技创新企业

2025 年 9 月 20 日
广告

直播|全球治理框架下的绿色金融创新与合作论坛 暨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十周

2025 年 9 月 20 日

9 月 19 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

2025 年 9 月 20 日

AMD 股价震荡,分析师:英伟达联手英特尔未必是威胁

2025 年 9 月 20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紫金黄金国际拟赴港上市 或成年内第二大 IPO

2025 年 9 月 20 日

贺宛男:A 股为什么在 3900 点关口之前 「临门一脚」 退缩不前?

2025 年 9 月 20 日
委内瑞拉派兵携武器进社区培训居民,委外长喊话美国停止加勒比海军事行动!特朗普政府对数十万委移民「出手」......

委内瑞拉派兵携武器进社区培训居民,委外长喊话美国停止加勒比海军事行动!特朗普政府对数十万委移民 「出手」......

2025 年 9 月 20 日
股价大跳水!刚刚特朗普签了!

股价大跳水!刚刚特朗普签了!

2025 年 9 月 20 日

全世界都在预测 「巨大石油过剩」,为何油价就是不崩?

2025 年 9 月 20 日
高回报推高打新热情 年内71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超200%

高回报推高打新热情 年内 71 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超 200%

2025 年 9 月 20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9 月 20 日 星期六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基金经理变更频发 公募正弱化 「个人光环」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20 日
在 期货
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公募基金经理的变动总是牵动着投资者的心。

  《国际金融报》 记者注意到,进入 9 月,多位知名或资深基金经理卸任在管基金。比如,广发基金刘格菘交棒 1 只基金,融通基金副总经理邹曦卸任全部基金,兴证全球基金董理卸任百亿规模基金。此外,中信保诚基金江峰和交银施罗德基金刘鹏所管基金均增聘其他基金经理,两人自此再无独管基金。

  受访者表示,基金经理卸任原因多样,而为某只基金增聘第二基金经理,往往是公司综合权衡后的安排。除了 「老带新」,也不排除为原基金经理离职作铺垫。共管模式愈发常见,折射出公募业对团队协同的日益倚重。

  多只基金发生变更

  9 月 10 日,广发多元新兴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刘格菘因工作安排不再管理该基金,由周智硕单独管理。资料显示,周智硕曾在南方、工银瑞信、建信基金等公募任职,今年 2 月加入广发基金,其累计管理公募基金年限超过 5 年。而刘格菘则是行业知名基金经理,在管基金规模曾一度达到 800 多亿元。

  刘格菘此次卸任的广发多元新兴二季度末规模 18.32 亿元,这是其时隔四年多再度卸任基金。并且,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在今年 3 月增聘了两位基金经理。尽管市场一度猜测刘格菘可能 「另有高就」,但他目前仍是广发基金的 「台柱子」:在管规模仍近 300 亿元,多只权益基金单只规模超 50 亿元。

  一位业内知情人士告诉 《国际金融报》 记者,单只产品调整无需过度解读,「刘格菘仍手握多只核心产品,地位稳得很」。

  资深基金经理董理的卸任也引起市场关注。8 月 30 日,兴证全球基金宣布,董理因公司安排于 9 月 1 日起不再管理兴全趋势投资,由另外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今年 7 月初,兴证全球基金曾为该基金连发两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先后增聘了两位基金经理与董理共同管理。至此,董理仅管理 1 只基金——兴全轻资产。董理卸任的兴全趋势投资是一只超百亿规模的基金,其在管基金规模从 150 多亿元锐减至 20 多亿元。

  另一位行业 「老将」 邹曦则进行了 「清仓式」 卸任。9 月 6 日,融通基金宣布邹曦因内部调整不再管理 4 只基金,至此,邹曦再无公募基金管理。资料显示,邹曦拥有 24 年从业经验、近 18 年基金经理生涯。业内人士猜测,「清仓式」 卸任的结果可能就是从公司离职,而对于这样一位资深 「老将」 离职,行业也颇感遗憾。

  另外,一些基金增聘共管的基金经理也引起了投资者关注。9 月 11 日和 15 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刘鹏管理的交银均衡成长一年持有、交银先进制造、交银启明先后增聘了其他基金经理,与刘鹏一同管理。至此,刘鹏已无单独管理的基金。

  9 月 17 日,中信保诚基金发布公告称,9 月 16 日起,中信保诚景气优选增聘王颖与江峰共同管理,中信保诚安鑫回报增聘王颖,与陈岚、江峰共管。8 月 20 日,江峰管理的中信保诚多策略增聘王颖与其共同管理。至此,江峰同样已无单独管理的基金产品。

  上述两位基金经理所管产品增聘他人共管,也一度引起业内讨论,共管的目的究竟是 「老带新」,还是为即将离职的基金经理做好过渡。

  更注重团队建设

  对于上述基金经理卸任基金的原因,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向 《国际金融报》 记者分析称,主要包括:基金经理个人职业规划调整;因业绩未达考核标准,公司据此进行人员优化。此外,公司也可能根据产品定位与策略的变动,调配更符合需求的基金经理,属于正常的工作安排。

  至于增聘基金经理共同管理,曾方芳认为,可能是以 「老带新」 模式培养新人,促进投资理念的传承;通过引入不同能力圈的经理实现优势互补与协同分工;分担原有基金经理的管理负荷,避免因精力分散影响产品业绩;为即将发生的离职提前布局,保障投资工作的平稳交接。

  「共管模式在内部还是很认可的,可以形成较好的互补。」 某公募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某位 「独管」 基金经理连续考核未达标,公司往往会第一时间增聘人手,用 「共管」 方式快速补齐策略短板、分散单一决策风险。

  尽管明星经理调仓离任仍会在市场激起波澜,但在某公募市场人士看来,「个人崇拜」 早已降温,经历过前几年买基金被套牢的理性投资者,或许不会再为基金经理个人的 「光环」 买单。

  该人士也注意到,整个公募行业也在努力削弱基金经理个人的影响,并且更加提倡团队投研体系建设。

  曾方芳表示,当前公募基金行业注重团队化、平台化的协同作战,投研体系的平台化趋势日益显著。这有助于降低对个别核心人物的依赖,提升整体投研效率和决策科学性。「未来,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将更侧重于投研平台的建设、团队协作的效率以及科技赋能的能力等」。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原标题:基金经理变更频发,公募正弱化 「个人光环」)

(责任编辑:137)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公募基金经理的变动总是牵动着投资者的心。

  《国际金融报》 记者注意到,进入 9 月,多位知名或资深基金经理卸任在管基金。比如,广发基金刘格菘交棒 1 只基金,融通基金副总经理邹曦卸任全部基金,兴证全球基金董理卸任百亿规模基金。此外,中信保诚基金江峰和交银施罗德基金刘鹏所管基金均增聘其他基金经理,两人自此再无独管基金。

  受访者表示,基金经理卸任原因多样,而为某只基金增聘第二基金经理,往往是公司综合权衡后的安排。除了 「老带新」,也不排除为原基金经理离职作铺垫。共管模式愈发常见,折射出公募业对团队协同的日益倚重。

  多只基金发生变更

  9 月 10 日,广发多元新兴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刘格菘因工作安排不再管理该基金,由周智硕单独管理。资料显示,周智硕曾在南方、工银瑞信、建信基金等公募任职,今年 2 月加入广发基金,其累计管理公募基金年限超过 5 年。而刘格菘则是行业知名基金经理,在管基金规模曾一度达到 800 多亿元。

  刘格菘此次卸任的广发多元新兴二季度末规模 18.32 亿元,这是其时隔四年多再度卸任基金。并且,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在今年 3 月增聘了两位基金经理。尽管市场一度猜测刘格菘可能 「另有高就」,但他目前仍是广发基金的 「台柱子」:在管规模仍近 300 亿元,多只权益基金单只规模超 50 亿元。

  一位业内知情人士告诉 《国际金融报》 记者,单只产品调整无需过度解读,「刘格菘仍手握多只核心产品,地位稳得很」。

  资深基金经理董理的卸任也引起市场关注。8 月 30 日,兴证全球基金宣布,董理因公司安排于 9 月 1 日起不再管理兴全趋势投资,由另外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今年 7 月初,兴证全球基金曾为该基金连发两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先后增聘了两位基金经理与董理共同管理。至此,董理仅管理 1 只基金——兴全轻资产。董理卸任的兴全趋势投资是一只超百亿规模的基金,其在管基金规模从 150 多亿元锐减至 20 多亿元。

  另一位行业 「老将」 邹曦则进行了 「清仓式」 卸任。9 月 6 日,融通基金宣布邹曦因内部调整不再管理 4 只基金,至此,邹曦再无公募基金管理。资料显示,邹曦拥有 24 年从业经验、近 18 年基金经理生涯。业内人士猜测,「清仓式」 卸任的结果可能就是从公司离职,而对于这样一位资深 「老将」 离职,行业也颇感遗憾。

  另外,一些基金增聘共管的基金经理也引起了投资者关注。9 月 11 日和 15 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刘鹏管理的交银均衡成长一年持有、交银先进制造、交银启明先后增聘了其他基金经理,与刘鹏一同管理。至此,刘鹏已无单独管理的基金。

  9 月 17 日,中信保诚基金发布公告称,9 月 16 日起,中信保诚景气优选增聘王颖与江峰共同管理,中信保诚安鑫回报增聘王颖,与陈岚、江峰共管。8 月 20 日,江峰管理的中信保诚多策略增聘王颖与其共同管理。至此,江峰同样已无单独管理的基金产品。

  上述两位基金经理所管产品增聘他人共管,也一度引起业内讨论,共管的目的究竟是 「老带新」,还是为即将离职的基金经理做好过渡。

  更注重团队建设

  对于上述基金经理卸任基金的原因,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向 《国际金融报》 记者分析称,主要包括:基金经理个人职业规划调整;因业绩未达考核标准,公司据此进行人员优化。此外,公司也可能根据产品定位与策略的变动,调配更符合需求的基金经理,属于正常的工作安排。

  至于增聘基金经理共同管理,曾方芳认为,可能是以 「老带新」 模式培养新人,促进投资理念的传承;通过引入不同能力圈的经理实现优势互补与协同分工;分担原有基金经理的管理负荷,避免因精力分散影响产品业绩;为即将发生的离职提前布局,保障投资工作的平稳交接。

  「共管模式在内部还是很认可的,可以形成较好的互补。」 某公募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某位 「独管」 基金经理连续考核未达标,公司往往会第一时间增聘人手,用 「共管」 方式快速补齐策略短板、分散单一决策风险。

  尽管明星经理调仓离任仍会在市场激起波澜,但在某公募市场人士看来,「个人崇拜」 早已降温,经历过前几年买基金被套牢的理性投资者,或许不会再为基金经理个人的 「光环」 买单。

  该人士也注意到,整个公募行业也在努力削弱基金经理个人的影响,并且更加提倡团队投研体系建设。

  曾方芳表示,当前公募基金行业注重团队化、平台化的协同作战,投研体系的平台化趋势日益显著。这有助于降低对个别核心人物的依赖,提升整体投研效率和决策科学性。「未来,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将更侧重于投研平台的建设、团队协作的效率以及科技赋能的能力等」。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原标题:基金经理变更频发,公募正弱化 「个人光环」)

(责任编辑:137)

YOU MAY ALSO LIKE

港股互联网板块迎价值重估 多只 ETF 获大额资金流入

最新披露:中国大规模减持美债 一个月抛了超 1800 亿元!央行已连续 10 个月买入黄金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公募基金经理的变动总是牵动着投资者的心。

  《国际金融报》 记者注意到,进入 9 月,多位知名或资深基金经理卸任在管基金。比如,广发基金刘格菘交棒 1 只基金,融通基金副总经理邹曦卸任全部基金,兴证全球基金董理卸任百亿规模基金。此外,中信保诚基金江峰和交银施罗德基金刘鹏所管基金均增聘其他基金经理,两人自此再无独管基金。

  受访者表示,基金经理卸任原因多样,而为某只基金增聘第二基金经理,往往是公司综合权衡后的安排。除了 「老带新」,也不排除为原基金经理离职作铺垫。共管模式愈发常见,折射出公募业对团队协同的日益倚重。

  多只基金发生变更

  9 月 10 日,广发多元新兴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刘格菘因工作安排不再管理该基金,由周智硕单独管理。资料显示,周智硕曾在南方、工银瑞信、建信基金等公募任职,今年 2 月加入广发基金,其累计管理公募基金年限超过 5 年。而刘格菘则是行业知名基金经理,在管基金规模曾一度达到 800 多亿元。

  刘格菘此次卸任的广发多元新兴二季度末规模 18.32 亿元,这是其时隔四年多再度卸任基金。并且,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在今年 3 月增聘了两位基金经理。尽管市场一度猜测刘格菘可能 「另有高就」,但他目前仍是广发基金的 「台柱子」:在管规模仍近 300 亿元,多只权益基金单只规模超 50 亿元。

  一位业内知情人士告诉 《国际金融报》 记者,单只产品调整无需过度解读,「刘格菘仍手握多只核心产品,地位稳得很」。

  资深基金经理董理的卸任也引起市场关注。8 月 30 日,兴证全球基金宣布,董理因公司安排于 9 月 1 日起不再管理兴全趋势投资,由另外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今年 7 月初,兴证全球基金曾为该基金连发两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先后增聘了两位基金经理与董理共同管理。至此,董理仅管理 1 只基金——兴全轻资产。董理卸任的兴全趋势投资是一只超百亿规模的基金,其在管基金规模从 150 多亿元锐减至 20 多亿元。

  另一位行业 「老将」 邹曦则进行了 「清仓式」 卸任。9 月 6 日,融通基金宣布邹曦因内部调整不再管理 4 只基金,至此,邹曦再无公募基金管理。资料显示,邹曦拥有 24 年从业经验、近 18 年基金经理生涯。业内人士猜测,「清仓式」 卸任的结果可能就是从公司离职,而对于这样一位资深 「老将」 离职,行业也颇感遗憾。

  另外,一些基金增聘共管的基金经理也引起了投资者关注。9 月 11 日和 15 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刘鹏管理的交银均衡成长一年持有、交银先进制造、交银启明先后增聘了其他基金经理,与刘鹏一同管理。至此,刘鹏已无单独管理的基金。

  9 月 17 日,中信保诚基金发布公告称,9 月 16 日起,中信保诚景气优选增聘王颖与江峰共同管理,中信保诚安鑫回报增聘王颖,与陈岚、江峰共管。8 月 20 日,江峰管理的中信保诚多策略增聘王颖与其共同管理。至此,江峰同样已无单独管理的基金产品。

  上述两位基金经理所管产品增聘他人共管,也一度引起业内讨论,共管的目的究竟是 「老带新」,还是为即将离职的基金经理做好过渡。

  更注重团队建设

  对于上述基金经理卸任基金的原因,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向 《国际金融报》 记者分析称,主要包括:基金经理个人职业规划调整;因业绩未达考核标准,公司据此进行人员优化。此外,公司也可能根据产品定位与策略的变动,调配更符合需求的基金经理,属于正常的工作安排。

  至于增聘基金经理共同管理,曾方芳认为,可能是以 「老带新」 模式培养新人,促进投资理念的传承;通过引入不同能力圈的经理实现优势互补与协同分工;分担原有基金经理的管理负荷,避免因精力分散影响产品业绩;为即将发生的离职提前布局,保障投资工作的平稳交接。

  「共管模式在内部还是很认可的,可以形成较好的互补。」 某公募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某位 「独管」 基金经理连续考核未达标,公司往往会第一时间增聘人手,用 「共管」 方式快速补齐策略短板、分散单一决策风险。

  尽管明星经理调仓离任仍会在市场激起波澜,但在某公募市场人士看来,「个人崇拜」 早已降温,经历过前几年买基金被套牢的理性投资者,或许不会再为基金经理个人的 「光环」 买单。

  该人士也注意到,整个公募行业也在努力削弱基金经理个人的影响,并且更加提倡团队投研体系建设。

  曾方芳表示,当前公募基金行业注重团队化、平台化的协同作战,投研体系的平台化趋势日益显著。这有助于降低对个别核心人物的依赖,提升整体投研效率和决策科学性。「未来,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将更侧重于投研平台的建设、团队协作的效率以及科技赋能的能力等」。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原标题:基金经理变更频发,公募正弱化 「个人光环」)

(责任编辑:137)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公募基金经理的变动总是牵动着投资者的心。

  《国际金融报》 记者注意到,进入 9 月,多位知名或资深基金经理卸任在管基金。比如,广发基金刘格菘交棒 1 只基金,融通基金副总经理邹曦卸任全部基金,兴证全球基金董理卸任百亿规模基金。此外,中信保诚基金江峰和交银施罗德基金刘鹏所管基金均增聘其他基金经理,两人自此再无独管基金。

  受访者表示,基金经理卸任原因多样,而为某只基金增聘第二基金经理,往往是公司综合权衡后的安排。除了 「老带新」,也不排除为原基金经理离职作铺垫。共管模式愈发常见,折射出公募业对团队协同的日益倚重。

  多只基金发生变更

  9 月 10 日,广发多元新兴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刘格菘因工作安排不再管理该基金,由周智硕单独管理。资料显示,周智硕曾在南方、工银瑞信、建信基金等公募任职,今年 2 月加入广发基金,其累计管理公募基金年限超过 5 年。而刘格菘则是行业知名基金经理,在管基金规模曾一度达到 800 多亿元。

  刘格菘此次卸任的广发多元新兴二季度末规模 18.32 亿元,这是其时隔四年多再度卸任基金。并且,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在今年 3 月增聘了两位基金经理。尽管市场一度猜测刘格菘可能 「另有高就」,但他目前仍是广发基金的 「台柱子」:在管规模仍近 300 亿元,多只权益基金单只规模超 50 亿元。

  一位业内知情人士告诉 《国际金融报》 记者,单只产品调整无需过度解读,「刘格菘仍手握多只核心产品,地位稳得很」。

  资深基金经理董理的卸任也引起市场关注。8 月 30 日,兴证全球基金宣布,董理因公司安排于 9 月 1 日起不再管理兴全趋势投资,由另外两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今年 7 月初,兴证全球基金曾为该基金连发两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先后增聘了两位基金经理与董理共同管理。至此,董理仅管理 1 只基金——兴全轻资产。董理卸任的兴全趋势投资是一只超百亿规模的基金,其在管基金规模从 150 多亿元锐减至 20 多亿元。

  另一位行业 「老将」 邹曦则进行了 「清仓式」 卸任。9 月 6 日,融通基金宣布邹曦因内部调整不再管理 4 只基金,至此,邹曦再无公募基金管理。资料显示,邹曦拥有 24 年从业经验、近 18 年基金经理生涯。业内人士猜测,「清仓式」 卸任的结果可能就是从公司离职,而对于这样一位资深 「老将」 离职,行业也颇感遗憾。

  另外,一些基金增聘共管的基金经理也引起了投资者关注。9 月 11 日和 15 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刘鹏管理的交银均衡成长一年持有、交银先进制造、交银启明先后增聘了其他基金经理,与刘鹏一同管理。至此,刘鹏已无单独管理的基金。

  9 月 17 日,中信保诚基金发布公告称,9 月 16 日起,中信保诚景气优选增聘王颖与江峰共同管理,中信保诚安鑫回报增聘王颖,与陈岚、江峰共管。8 月 20 日,江峰管理的中信保诚多策略增聘王颖与其共同管理。至此,江峰同样已无单独管理的基金产品。

  上述两位基金经理所管产品增聘他人共管,也一度引起业内讨论,共管的目的究竟是 「老带新」,还是为即将离职的基金经理做好过渡。

  更注重团队建设

  对于上述基金经理卸任基金的原因,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向 《国际金融报》 记者分析称,主要包括:基金经理个人职业规划调整;因业绩未达考核标准,公司据此进行人员优化。此外,公司也可能根据产品定位与策略的变动,调配更符合需求的基金经理,属于正常的工作安排。

  至于增聘基金经理共同管理,曾方芳认为,可能是以 「老带新」 模式培养新人,促进投资理念的传承;通过引入不同能力圈的经理实现优势互补与协同分工;分担原有基金经理的管理负荷,避免因精力分散影响产品业绩;为即将发生的离职提前布局,保障投资工作的平稳交接。

  「共管模式在内部还是很认可的,可以形成较好的互补。」 某公募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某位 「独管」 基金经理连续考核未达标,公司往往会第一时间增聘人手,用 「共管」 方式快速补齐策略短板、分散单一决策风险。

  尽管明星经理调仓离任仍会在市场激起波澜,但在某公募市场人士看来,「个人崇拜」 早已降温,经历过前几年买基金被套牢的理性投资者,或许不会再为基金经理个人的 「光环」 买单。

  该人士也注意到,整个公募行业也在努力削弱基金经理个人的影响,并且更加提倡团队投研体系建设。

  曾方芳表示,当前公募基金行业注重团队化、平台化的协同作战,投研体系的平台化趋势日益显著。这有助于降低对个别核心人物的依赖,提升整体投研效率和决策科学性。「未来,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将更侧重于投研平台的建设、团队协作的效率以及科技赋能的能力等」。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原标题:基金经理变更频发,公募正弱化 「个人光环」)

(责任编辑:137)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港股互联网板块迎价值重估 多只 ETF 获大额资金流入

2025 年 9 月 20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最新披露:中国大规模减持美债 一个月抛了超 1800 亿元!央行已连续 10 个月买入黄金

2025 年 9 月 20 日

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科创板 50ETF(588080) 和科创综指 ETF 易方达等助力布局科技创新企业

2025 年 9 月 20 日

直播|全球治理框架下的绿色金融创新与合作论坛 暨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十周

2025 年 9 月 20 日

9 月 19 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

2025 年 9 月 20 日

AMD 股价震荡,分析师:英伟达联手英特尔未必是威胁

2025 年 9 月 20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紫金黄金国际拟赴港上市 或成年内第二大 IPO

2025 年 9 月 20 日

贺宛男:A 股为什么在 3900 点关口之前 「临门一脚」 退缩不前?

2025 年 9 月 20 日
委内瑞拉派兵携武器进社区培训居民,委外长喊话美国停止加勒比海军事行动!特朗普政府对数十万委移民「出手」......

委内瑞拉派兵携武器进社区培训居民,委外长喊话美国停止加勒比海军事行动!特朗普政府对数十万委移民 「出手」......

2025 年 9 月 20 日
股价大跳水!刚刚特朗普签了!

股价大跳水!刚刚特朗普签了!

2025 年 9 月 20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 8 月    

近期动态

  • 港股互联网板块迎价值重估 多只 ETF 获大额资金流入
  • 最新披露:中国大规模减持美债 一个月抛了超 1800 亿元!央行已连续 10 个月买入黄金
  • 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科创板 50ETF(588080) 和科创综指 ETF 易方达等助力布局科技创新企业
  • 直播|全球治理框架下的绿色金融创新与合作论坛 暨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十周
  • 9 月 19 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
  • AMD 股价震荡,分析师:英伟达联手英特尔未必是威胁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