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不用你问,ChatGPT 开始每天早上呈上"专属简报",月费 200 美元用户独享

2025 年 9 月 26 日
对话雷军:和苹果的竞争漫长而痛苦 国产汽车都在进步,没必要在竞争上搞得很难看

对话雷军:和苹果的竞争漫长而痛苦 国产汽车都在进步,没必要在竞争上搞得很难看

2025 年 9 月 26 日
七部门发布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

七部门发布关于 「人工智能+交通运输」 的实施意见

2025 年 9 月 26 日
一张图看商品支撑阻力:金银油气+铂钯铜农产品期货(2025年9月26日)

一张图看商品支撑阻力:金银油气+铂钯铜农产品期货 (2025 年 9 月 26 日)

2025 年 9 月 26 日
广告
集体大跌!特朗普宣布:100% 关税!

集体大跌!特朗普宣布:100% 关税!

2025 年 9 月 26 日

新能源板块集体走强,储能电池 ETF(159566) 全天获近 3000 万份净申购

2025 年 9 月 26 日

新大洲 A 被追讨国有探矿权权益款 2800 余万元 公司称只有 2151 万元未支付

2025 年 9 月 26 日

美光给了华尔街超预期的成绩,为何股价却没涨?

2025 年 9 月 26 日
正式加入「激战」!刚刚 这一基金巨头出手了

正式加入 「激战」!刚刚 这一基金巨头出手了

2025 年 9 月 26 日
【财经分析】通胀粘性VS就业疲软 全球央行在紧缩与宽松间艰难求衡

【财经分析】 通胀粘性 VS 就业疲软 全球央行在紧缩与宽松间艰难求衡

2025 年 9 月 26 日
加大购房支持!多个新一线城市正谋划激发改善性住房需求新政

加大购房支持!多个新一线城市正谋划激发改善性住房需求新政

2025 年 9 月 26 日
雷军动情复盘小米造芯!「难以言说的焦虑 压力让人窒息」

雷军动情复盘小米造芯!「难以言说的焦虑 压力让人窒息」

2025 年 9 月 26 日

亚洲第一大锂矿盐湖投产!西藏矿业相关负责人:结束试生产阶段,可投入规模生产

2025 年 9 月 26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9 月 26 日 星期五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不用你问,ChatGPT 开始每天早上呈上"专属简报",月费 200 美元用户独享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26 日
在 科技
0

【文章来源:techweb】

9 月 26 日消息,周四,OpenAI 推出了名为 「ChatGPT Pulse」(注:Pulse 直译为脉搏) 的新功能,旨在将其旗舰产品从被动的问答工具转变为主动提供服务的个人助手。

作为一项预览功能,ChatGPT Pulse 目前仅向 Pro 订阅用户开放,它会根据用户的聊天历史、偏好以及连接的 Gmail 和谷歌日历等信息,每日为其生成并推送个性化的主题更新卡片,内容可涵盖新闻、生活建议等。这标志着 OpenAI 在让 AI 深度融入用户日常生活、并代表用户采取行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使其在个性化资讯服务领域与谷歌等公司展开了直接竞争。

核心功能:从 「等待提问」 到 「主动推送」

长期以来,人们与 ChatGPT 的互动模式始终是用户发起提问,AI 进行回答。这种模式虽然强大,但其局限性在于用户需要明确知道自己要问什么,并且始终承担着推动对话的责任。ChatGPT Pulse 的推出,意在颠覆这一传统范式。

新功能的核心机制是 「主动推送」。每晚,ChatGPT Pulse 会自动分析用户的多维度数据,包括聊天记录、用户通过 「记忆」 功能保存的偏好,以及直接提供的反馈。基于这些信息,模型会判断出用户当前最关心、最需要的主题,并在后台通过所谓的 「异步研究」 自动生成查询和回应。

次日清晨,用户打开 ChatGPT 移动应用时,会看到一系列以 「卡片」 形式呈现的更新。这些卡片设计直观,配有小型插图和主题摘要,用户可以快速浏览,也可以点击展开以获取更详细的内容。

这些更新内容包罗万象,可能涵盖用户正在跟进的项目后续、符合健康需求的晚餐建议、为即将到来的旅行提供的餐厅推荐,甚至是针对用户兴趣的深度见解。例如,一位经常与 ChatGPT 讨论太空探索和育儿话题的用户,可能会收到关于 NASA 火箭发射的新闻,以及结合其孩子年龄的万圣节服装创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每日更新并非永久存在。除非用户选择将其保存为标准聊天对话或进行追问,否则这些卡片会在 24 小时后自动消失。OpenAI ChatGPT 团队的技术负责人萨米尔·艾哈迈德 (Samir Ahmed) 表示,这种 「阅后即焚」 的设计是为了避免用户陷入无尽的信息流中,确保该功能是 「为你工作,而不是让你不停地刷屏」。

深度个性化:连接外部应用与用户反馈

为了提供更精准、更具情境感知能力的建议,ChatGPT Pulse 支持用户选择性地连接其 Gmail 和谷歌日历账户。这些集成功能默认关闭,用户可以随时在设置中开启或关闭,确保对个人数据的掌控权。而一旦选择连接,Pulse 的潜力将得到极大释放。

OpenAI ChatGPT 团队负责个性化与生产力的克里斯蒂娜·卡普兰 (Christina Kaplan) 展示了 Pulse 如何根据她的日程、过去的请求和聊天历史生成动态内容。例如,基于她计划在团队晚宴前跑步的安排,Pulse 不仅为她规划了一条 45 至 50 分钟的跑步路线,终点恰好在餐厅附近,还考虑到了时间缓冲和备用方案。

更贴心的是,Pulse 还为她准备了一份 「餐厅攻略」,针对她无乳糖的饮食限制提出了点餐建议。

用户的主动参与是 Pulse 实现持续优化的关键。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 「赞」 或 「踩」 按钮对推送内容进行快速反馈。此外,Pulse 还提供了一个 「策划」(curate) 按钮,用户可以点击它来明确告知 ChatGPT 自己未来希望看到哪些内容,例如 「周五给我汇总本地活动」、「提供学习新技能的技巧」 或更具体的要求,如 「明天重点关注职业网球动态」。

用户的每一次反馈和指导,都会被模型记住,用于改进次日的推送,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 Pulse 变得越来越懂用户。OpenAI 通过其 「ChatGPT Lab」 项目与大学生合作进行了早期测试,发现当用户开始主动告诉 ChatGPT 他们想看什么时,该功能的实用性便开始显现。

战略意义:迈向 「智能体 AI」

ChatGPT Pulse 并不仅仅是一个功能更新,它还承载了 OpenAI 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宏大愿景,即构建能够自主操作、为用户分担任务的 「智能体 AI」(Agentic AI)。

在 Pulse 之前,OpenAI 已于今年 1 月推出了 「任务」(Tasks) 功能,允许 Plus 和 Pro 用户设定 ChatGPT 在特定时间执行特定操作,如定时发送提醒或生成报告。然而,「任务」 功能仍需要用户下达明确指令,而 Pulse 则更进一步,让 ChatGPT 自主决定研究什么内容并呈现给用户,实现了从 「手动」 到 「自动」 的跨越。

OpenAI 应用部门首席执行官菲吉·西莫 (Fidji Simo) 将 Pulse 视为智能体演进的下一个阶段,因为它使 ChatGPT 能够像真正的人类私人助理一样预测用户的需求。

西莫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大多数智能体仍然需要被告知做什么,真正的突破将出现在 AI 助手能够理解你的目标并帮助你实现它们,而无需等待你发出指令的时候。」 她认为,这种从聊天界面到主动、可引导的 AI 助手的转变,将为更多人释放 AI 的潜力。

一些行业专家也看到了这种趋势。例如,AI 开发者工具提供商 LangChain 的首席执行官哈里森·蔡斯 (Harrison Chase) 曾提出 「环境智能体」(ambient agents) 的概念,即智能体能够持续倾听并在没有明确指令的情况下自动执行工作流和任务。尽管目前许多企业级智能体仍需手动触发,但 Pulse 的出现,无疑为实现这一愿景铺平了道路。

OpenAI 将 Pulse 描述为 「迈向与 AI 交互新范式的第一步」。该公司设想,未来的 AI 系统将能够根据用户的指导,「研究、规划并采取有益的行动」。未来的 Pulse 版本计划连接更多第三方应用,并可能实现全天候的实时更新,而不仅仅是每日清晨一次。

现实挑战:在实用性与用户接受度之间寻求平衡

尽管前景广阔,ChatGPT Pulse 作为一项预览功能,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局限性。OpenAI 承认,Pulse「不会总是做对」。由于其基于大语言模型开发,成功率会因主题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用户可能会收到关于已完成项目的建议,或者错过一些真正重要的信息。

此外,市场上也存在一些疑虑。有人质疑 Pulse 的必要性,担心这种主动推送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与其作为效率工具的初衷背道而驰。另一个潜在的挑战在于,ChatGPT 的核心交互方式是对话,这种模式在构建一个无缝的智能体体验方面可能存在先天不足。

在数据隐私和算法偏见方面,OpenAI 也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卡普兰强调,「你的 Pulse 只存在于你和 ChatGPT 之间」,其训练数据的使用规则与普通 ChatGPT 对话完全相同。

同时,所有推送内容都会经过安全系统检查,以过滤违反政策的有害信息。对于该功能是否可能将用户推入 「信息茧房」 并强化令人担忧的思维模式,OpenAI 的安全团队正在密切关注并设有多种安全过滤机制。

目前,ChatGPT Pulse 仅向每月支付 200 美元的 Pro 订阅用户开放。OpenAI 计划在收集初步反馈后,将其扩展到每月 20 美元的 Plus 用户,最终目标是让所有免费用户都能使用。

OpenAI 并非唯一一家探索主动式 「智能主体 AI」 的公司。包括谷歌、Anthropic 在内的主要竞争对手,也都在该领域投入巨资。市场上也出现了类似概念的产品,比如由 NotebookLM 部分创建者推出的 Huxe。

总而言之,ChatGPT Pulse 的发布是 OpenAI 乃至整个 AI 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是一次功能上的迭代,更是一次理念上的飞跃,标志着主流 AI 应用正从一个被动的知识库,演变为一个主动的、能够预测并满足用户需求的智能伙伴。

在这场关乎 「谁更懂你」 的全新竞赛中,OpenAI 已率先出招,而整个科技行业的 「个人助手」 之战,才刚刚拉开序幕。(小小)

【文章来源:techweb】

9 月 26 日消息,周四,OpenAI 推出了名为 「ChatGPT Pulse」(注:Pulse 直译为脉搏) 的新功能,旨在将其旗舰产品从被动的问答工具转变为主动提供服务的个人助手。

作为一项预览功能,ChatGPT Pulse 目前仅向 Pro 订阅用户开放,它会根据用户的聊天历史、偏好以及连接的 Gmail 和谷歌日历等信息,每日为其生成并推送个性化的主题更新卡片,内容可涵盖新闻、生活建议等。这标志着 OpenAI 在让 AI 深度融入用户日常生活、并代表用户采取行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使其在个性化资讯服务领域与谷歌等公司展开了直接竞争。

核心功能:从 「等待提问」 到 「主动推送」

长期以来,人们与 ChatGPT 的互动模式始终是用户发起提问,AI 进行回答。这种模式虽然强大,但其局限性在于用户需要明确知道自己要问什么,并且始终承担着推动对话的责任。ChatGPT Pulse 的推出,意在颠覆这一传统范式。

新功能的核心机制是 「主动推送」。每晚,ChatGPT Pulse 会自动分析用户的多维度数据,包括聊天记录、用户通过 「记忆」 功能保存的偏好,以及直接提供的反馈。基于这些信息,模型会判断出用户当前最关心、最需要的主题,并在后台通过所谓的 「异步研究」 自动生成查询和回应。

次日清晨,用户打开 ChatGPT 移动应用时,会看到一系列以 「卡片」 形式呈现的更新。这些卡片设计直观,配有小型插图和主题摘要,用户可以快速浏览,也可以点击展开以获取更详细的内容。

这些更新内容包罗万象,可能涵盖用户正在跟进的项目后续、符合健康需求的晚餐建议、为即将到来的旅行提供的餐厅推荐,甚至是针对用户兴趣的深度见解。例如,一位经常与 ChatGPT 讨论太空探索和育儿话题的用户,可能会收到关于 NASA 火箭发射的新闻,以及结合其孩子年龄的万圣节服装创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每日更新并非永久存在。除非用户选择将其保存为标准聊天对话或进行追问,否则这些卡片会在 24 小时后自动消失。OpenAI ChatGPT 团队的技术负责人萨米尔·艾哈迈德 (Samir Ahmed) 表示,这种 「阅后即焚」 的设计是为了避免用户陷入无尽的信息流中,确保该功能是 「为你工作,而不是让你不停地刷屏」。

深度个性化:连接外部应用与用户反馈

为了提供更精准、更具情境感知能力的建议,ChatGPT Pulse 支持用户选择性地连接其 Gmail 和谷歌日历账户。这些集成功能默认关闭,用户可以随时在设置中开启或关闭,确保对个人数据的掌控权。而一旦选择连接,Pulse 的潜力将得到极大释放。

OpenAI ChatGPT 团队负责个性化与生产力的克里斯蒂娜·卡普兰 (Christina Kaplan) 展示了 Pulse 如何根据她的日程、过去的请求和聊天历史生成动态内容。例如,基于她计划在团队晚宴前跑步的安排,Pulse 不仅为她规划了一条 45 至 50 分钟的跑步路线,终点恰好在餐厅附近,还考虑到了时间缓冲和备用方案。

更贴心的是,Pulse 还为她准备了一份 「餐厅攻略」,针对她无乳糖的饮食限制提出了点餐建议。

用户的主动参与是 Pulse 实现持续优化的关键。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 「赞」 或 「踩」 按钮对推送内容进行快速反馈。此外,Pulse 还提供了一个 「策划」(curate) 按钮,用户可以点击它来明确告知 ChatGPT 自己未来希望看到哪些内容,例如 「周五给我汇总本地活动」、「提供学习新技能的技巧」 或更具体的要求,如 「明天重点关注职业网球动态」。

用户的每一次反馈和指导,都会被模型记住,用于改进次日的推送,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 Pulse 变得越来越懂用户。OpenAI 通过其 「ChatGPT Lab」 项目与大学生合作进行了早期测试,发现当用户开始主动告诉 ChatGPT 他们想看什么时,该功能的实用性便开始显现。

战略意义:迈向 「智能体 AI」

ChatGPT Pulse 并不仅仅是一个功能更新,它还承载了 OpenAI 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宏大愿景,即构建能够自主操作、为用户分担任务的 「智能体 AI」(Agentic AI)。

在 Pulse 之前,OpenAI 已于今年 1 月推出了 「任务」(Tasks) 功能,允许 Plus 和 Pro 用户设定 ChatGPT 在特定时间执行特定操作,如定时发送提醒或生成报告。然而,「任务」 功能仍需要用户下达明确指令,而 Pulse 则更进一步,让 ChatGPT 自主决定研究什么内容并呈现给用户,实现了从 「手动」 到 「自动」 的跨越。

OpenAI 应用部门首席执行官菲吉·西莫 (Fidji Simo) 将 Pulse 视为智能体演进的下一个阶段,因为它使 ChatGPT 能够像真正的人类私人助理一样预测用户的需求。

西莫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大多数智能体仍然需要被告知做什么,真正的突破将出现在 AI 助手能够理解你的目标并帮助你实现它们,而无需等待你发出指令的时候。」 她认为,这种从聊天界面到主动、可引导的 AI 助手的转变,将为更多人释放 AI 的潜力。

一些行业专家也看到了这种趋势。例如,AI 开发者工具提供商 LangChain 的首席执行官哈里森·蔡斯 (Harrison Chase) 曾提出 「环境智能体」(ambient agents) 的概念,即智能体能够持续倾听并在没有明确指令的情况下自动执行工作流和任务。尽管目前许多企业级智能体仍需手动触发,但 Pulse 的出现,无疑为实现这一愿景铺平了道路。

OpenAI 将 Pulse 描述为 「迈向与 AI 交互新范式的第一步」。该公司设想,未来的 AI 系统将能够根据用户的指导,「研究、规划并采取有益的行动」。未来的 Pulse 版本计划连接更多第三方应用,并可能实现全天候的实时更新,而不仅仅是每日清晨一次。

现实挑战:在实用性与用户接受度之间寻求平衡

尽管前景广阔,ChatGPT Pulse 作为一项预览功能,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局限性。OpenAI 承认,Pulse「不会总是做对」。由于其基于大语言模型开发,成功率会因主题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用户可能会收到关于已完成项目的建议,或者错过一些真正重要的信息。

此外,市场上也存在一些疑虑。有人质疑 Pulse 的必要性,担心这种主动推送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与其作为效率工具的初衷背道而驰。另一个潜在的挑战在于,ChatGPT 的核心交互方式是对话,这种模式在构建一个无缝的智能体体验方面可能存在先天不足。

在数据隐私和算法偏见方面,OpenAI 也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卡普兰强调,「你的 Pulse 只存在于你和 ChatGPT 之间」,其训练数据的使用规则与普通 ChatGPT 对话完全相同。

同时,所有推送内容都会经过安全系统检查,以过滤违反政策的有害信息。对于该功能是否可能将用户推入 「信息茧房」 并强化令人担忧的思维模式,OpenAI 的安全团队正在密切关注并设有多种安全过滤机制。

目前,ChatGPT Pulse 仅向每月支付 200 美元的 Pro 订阅用户开放。OpenAI 计划在收集初步反馈后,将其扩展到每月 20 美元的 Plus 用户,最终目标是让所有免费用户都能使用。

OpenAI 并非唯一一家探索主动式 「智能主体 AI」 的公司。包括谷歌、Anthropic 在内的主要竞争对手,也都在该领域投入巨资。市场上也出现了类似概念的产品,比如由 NotebookLM 部分创建者推出的 Huxe。

总而言之,ChatGPT Pulse 的发布是 OpenAI 乃至整个 AI 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是一次功能上的迭代,更是一次理念上的飞跃,标志着主流 AI 应用正从一个被动的知识库,演变为一个主动的、能够预测并满足用户需求的智能伙伴。

在这场关乎 「谁更懂你」 的全新竞赛中,OpenAI 已率先出招,而整个科技行业的 「个人助手」 之战,才刚刚拉开序幕。(小小)

YOU MAY ALSO LIKE

爱奇艺官宣国内首个 AI 剧场 龚宇:AI 颠覆长视频、短视频的时刻即将来临

从卖卡牌到开乐园 爱奇艺解锁屏幕之外的新增长

【文章来源:techweb】

9 月 26 日消息,周四,OpenAI 推出了名为 「ChatGPT Pulse」(注:Pulse 直译为脉搏) 的新功能,旨在将其旗舰产品从被动的问答工具转变为主动提供服务的个人助手。

作为一项预览功能,ChatGPT Pulse 目前仅向 Pro 订阅用户开放,它会根据用户的聊天历史、偏好以及连接的 Gmail 和谷歌日历等信息,每日为其生成并推送个性化的主题更新卡片,内容可涵盖新闻、生活建议等。这标志着 OpenAI 在让 AI 深度融入用户日常生活、并代表用户采取行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使其在个性化资讯服务领域与谷歌等公司展开了直接竞争。

核心功能:从 「等待提问」 到 「主动推送」

长期以来,人们与 ChatGPT 的互动模式始终是用户发起提问,AI 进行回答。这种模式虽然强大,但其局限性在于用户需要明确知道自己要问什么,并且始终承担着推动对话的责任。ChatGPT Pulse 的推出,意在颠覆这一传统范式。

新功能的核心机制是 「主动推送」。每晚,ChatGPT Pulse 会自动分析用户的多维度数据,包括聊天记录、用户通过 「记忆」 功能保存的偏好,以及直接提供的反馈。基于这些信息,模型会判断出用户当前最关心、最需要的主题,并在后台通过所谓的 「异步研究」 自动生成查询和回应。

次日清晨,用户打开 ChatGPT 移动应用时,会看到一系列以 「卡片」 形式呈现的更新。这些卡片设计直观,配有小型插图和主题摘要,用户可以快速浏览,也可以点击展开以获取更详细的内容。

这些更新内容包罗万象,可能涵盖用户正在跟进的项目后续、符合健康需求的晚餐建议、为即将到来的旅行提供的餐厅推荐,甚至是针对用户兴趣的深度见解。例如,一位经常与 ChatGPT 讨论太空探索和育儿话题的用户,可能会收到关于 NASA 火箭发射的新闻,以及结合其孩子年龄的万圣节服装创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每日更新并非永久存在。除非用户选择将其保存为标准聊天对话或进行追问,否则这些卡片会在 24 小时后自动消失。OpenAI ChatGPT 团队的技术负责人萨米尔·艾哈迈德 (Samir Ahmed) 表示,这种 「阅后即焚」 的设计是为了避免用户陷入无尽的信息流中,确保该功能是 「为你工作,而不是让你不停地刷屏」。

深度个性化:连接外部应用与用户反馈

为了提供更精准、更具情境感知能力的建议,ChatGPT Pulse 支持用户选择性地连接其 Gmail 和谷歌日历账户。这些集成功能默认关闭,用户可以随时在设置中开启或关闭,确保对个人数据的掌控权。而一旦选择连接,Pulse 的潜力将得到极大释放。

OpenAI ChatGPT 团队负责个性化与生产力的克里斯蒂娜·卡普兰 (Christina Kaplan) 展示了 Pulse 如何根据她的日程、过去的请求和聊天历史生成动态内容。例如,基于她计划在团队晚宴前跑步的安排,Pulse 不仅为她规划了一条 45 至 50 分钟的跑步路线,终点恰好在餐厅附近,还考虑到了时间缓冲和备用方案。

更贴心的是,Pulse 还为她准备了一份 「餐厅攻略」,针对她无乳糖的饮食限制提出了点餐建议。

用户的主动参与是 Pulse 实现持续优化的关键。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 「赞」 或 「踩」 按钮对推送内容进行快速反馈。此外,Pulse 还提供了一个 「策划」(curate) 按钮,用户可以点击它来明确告知 ChatGPT 自己未来希望看到哪些内容,例如 「周五给我汇总本地活动」、「提供学习新技能的技巧」 或更具体的要求,如 「明天重点关注职业网球动态」。

用户的每一次反馈和指导,都会被模型记住,用于改进次日的推送,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 Pulse 变得越来越懂用户。OpenAI 通过其 「ChatGPT Lab」 项目与大学生合作进行了早期测试,发现当用户开始主动告诉 ChatGPT 他们想看什么时,该功能的实用性便开始显现。

战略意义:迈向 「智能体 AI」

ChatGPT Pulse 并不仅仅是一个功能更新,它还承载了 OpenAI 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宏大愿景,即构建能够自主操作、为用户分担任务的 「智能体 AI」(Agentic AI)。

在 Pulse 之前,OpenAI 已于今年 1 月推出了 「任务」(Tasks) 功能,允许 Plus 和 Pro 用户设定 ChatGPT 在特定时间执行特定操作,如定时发送提醒或生成报告。然而,「任务」 功能仍需要用户下达明确指令,而 Pulse 则更进一步,让 ChatGPT 自主决定研究什么内容并呈现给用户,实现了从 「手动」 到 「自动」 的跨越。

OpenAI 应用部门首席执行官菲吉·西莫 (Fidji Simo) 将 Pulse 视为智能体演进的下一个阶段,因为它使 ChatGPT 能够像真正的人类私人助理一样预测用户的需求。

西莫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大多数智能体仍然需要被告知做什么,真正的突破将出现在 AI 助手能够理解你的目标并帮助你实现它们,而无需等待你发出指令的时候。」 她认为,这种从聊天界面到主动、可引导的 AI 助手的转变,将为更多人释放 AI 的潜力。

一些行业专家也看到了这种趋势。例如,AI 开发者工具提供商 LangChain 的首席执行官哈里森·蔡斯 (Harrison Chase) 曾提出 「环境智能体」(ambient agents) 的概念,即智能体能够持续倾听并在没有明确指令的情况下自动执行工作流和任务。尽管目前许多企业级智能体仍需手动触发,但 Pulse 的出现,无疑为实现这一愿景铺平了道路。

OpenAI 将 Pulse 描述为 「迈向与 AI 交互新范式的第一步」。该公司设想,未来的 AI 系统将能够根据用户的指导,「研究、规划并采取有益的行动」。未来的 Pulse 版本计划连接更多第三方应用,并可能实现全天候的实时更新,而不仅仅是每日清晨一次。

现实挑战:在实用性与用户接受度之间寻求平衡

尽管前景广阔,ChatGPT Pulse 作为一项预览功能,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局限性。OpenAI 承认,Pulse「不会总是做对」。由于其基于大语言模型开发,成功率会因主题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用户可能会收到关于已完成项目的建议,或者错过一些真正重要的信息。

此外,市场上也存在一些疑虑。有人质疑 Pulse 的必要性,担心这种主动推送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与其作为效率工具的初衷背道而驰。另一个潜在的挑战在于,ChatGPT 的核心交互方式是对话,这种模式在构建一个无缝的智能体体验方面可能存在先天不足。

在数据隐私和算法偏见方面,OpenAI 也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卡普兰强调,「你的 Pulse 只存在于你和 ChatGPT 之间」,其训练数据的使用规则与普通 ChatGPT 对话完全相同。

同时,所有推送内容都会经过安全系统检查,以过滤违反政策的有害信息。对于该功能是否可能将用户推入 「信息茧房」 并强化令人担忧的思维模式,OpenAI 的安全团队正在密切关注并设有多种安全过滤机制。

目前,ChatGPT Pulse 仅向每月支付 200 美元的 Pro 订阅用户开放。OpenAI 计划在收集初步反馈后,将其扩展到每月 20 美元的 Plus 用户,最终目标是让所有免费用户都能使用。

OpenAI 并非唯一一家探索主动式 「智能主体 AI」 的公司。包括谷歌、Anthropic 在内的主要竞争对手,也都在该领域投入巨资。市场上也出现了类似概念的产品,比如由 NotebookLM 部分创建者推出的 Huxe。

总而言之,ChatGPT Pulse 的发布是 OpenAI 乃至整个 AI 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是一次功能上的迭代,更是一次理念上的飞跃,标志着主流 AI 应用正从一个被动的知识库,演变为一个主动的、能够预测并满足用户需求的智能伙伴。

在这场关乎 「谁更懂你」 的全新竞赛中,OpenAI 已率先出招,而整个科技行业的 「个人助手」 之战,才刚刚拉开序幕。(小小)

【文章来源:techweb】

9 月 26 日消息,周四,OpenAI 推出了名为 「ChatGPT Pulse」(注:Pulse 直译为脉搏) 的新功能,旨在将其旗舰产品从被动的问答工具转变为主动提供服务的个人助手。

作为一项预览功能,ChatGPT Pulse 目前仅向 Pro 订阅用户开放,它会根据用户的聊天历史、偏好以及连接的 Gmail 和谷歌日历等信息,每日为其生成并推送个性化的主题更新卡片,内容可涵盖新闻、生活建议等。这标志着 OpenAI 在让 AI 深度融入用户日常生活、并代表用户采取行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使其在个性化资讯服务领域与谷歌等公司展开了直接竞争。

核心功能:从 「等待提问」 到 「主动推送」

长期以来,人们与 ChatGPT 的互动模式始终是用户发起提问,AI 进行回答。这种模式虽然强大,但其局限性在于用户需要明确知道自己要问什么,并且始终承担着推动对话的责任。ChatGPT Pulse 的推出,意在颠覆这一传统范式。

新功能的核心机制是 「主动推送」。每晚,ChatGPT Pulse 会自动分析用户的多维度数据,包括聊天记录、用户通过 「记忆」 功能保存的偏好,以及直接提供的反馈。基于这些信息,模型会判断出用户当前最关心、最需要的主题,并在后台通过所谓的 「异步研究」 自动生成查询和回应。

次日清晨,用户打开 ChatGPT 移动应用时,会看到一系列以 「卡片」 形式呈现的更新。这些卡片设计直观,配有小型插图和主题摘要,用户可以快速浏览,也可以点击展开以获取更详细的内容。

这些更新内容包罗万象,可能涵盖用户正在跟进的项目后续、符合健康需求的晚餐建议、为即将到来的旅行提供的餐厅推荐,甚至是针对用户兴趣的深度见解。例如,一位经常与 ChatGPT 讨论太空探索和育儿话题的用户,可能会收到关于 NASA 火箭发射的新闻,以及结合其孩子年龄的万圣节服装创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每日更新并非永久存在。除非用户选择将其保存为标准聊天对话或进行追问,否则这些卡片会在 24 小时后自动消失。OpenAI ChatGPT 团队的技术负责人萨米尔·艾哈迈德 (Samir Ahmed) 表示,这种 「阅后即焚」 的设计是为了避免用户陷入无尽的信息流中,确保该功能是 「为你工作,而不是让你不停地刷屏」。

深度个性化:连接外部应用与用户反馈

为了提供更精准、更具情境感知能力的建议,ChatGPT Pulse 支持用户选择性地连接其 Gmail 和谷歌日历账户。这些集成功能默认关闭,用户可以随时在设置中开启或关闭,确保对个人数据的掌控权。而一旦选择连接,Pulse 的潜力将得到极大释放。

OpenAI ChatGPT 团队负责个性化与生产力的克里斯蒂娜·卡普兰 (Christina Kaplan) 展示了 Pulse 如何根据她的日程、过去的请求和聊天历史生成动态内容。例如,基于她计划在团队晚宴前跑步的安排,Pulse 不仅为她规划了一条 45 至 50 分钟的跑步路线,终点恰好在餐厅附近,还考虑到了时间缓冲和备用方案。

更贴心的是,Pulse 还为她准备了一份 「餐厅攻略」,针对她无乳糖的饮食限制提出了点餐建议。

用户的主动参与是 Pulse 实现持续优化的关键。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 「赞」 或 「踩」 按钮对推送内容进行快速反馈。此外,Pulse 还提供了一个 「策划」(curate) 按钮,用户可以点击它来明确告知 ChatGPT 自己未来希望看到哪些内容,例如 「周五给我汇总本地活动」、「提供学习新技能的技巧」 或更具体的要求,如 「明天重点关注职业网球动态」。

用户的每一次反馈和指导,都会被模型记住,用于改进次日的推送,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 Pulse 变得越来越懂用户。OpenAI 通过其 「ChatGPT Lab」 项目与大学生合作进行了早期测试,发现当用户开始主动告诉 ChatGPT 他们想看什么时,该功能的实用性便开始显现。

战略意义:迈向 「智能体 AI」

ChatGPT Pulse 并不仅仅是一个功能更新,它还承载了 OpenAI 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宏大愿景,即构建能够自主操作、为用户分担任务的 「智能体 AI」(Agentic AI)。

在 Pulse 之前,OpenAI 已于今年 1 月推出了 「任务」(Tasks) 功能,允许 Plus 和 Pro 用户设定 ChatGPT 在特定时间执行特定操作,如定时发送提醒或生成报告。然而,「任务」 功能仍需要用户下达明确指令,而 Pulse 则更进一步,让 ChatGPT 自主决定研究什么内容并呈现给用户,实现了从 「手动」 到 「自动」 的跨越。

OpenAI 应用部门首席执行官菲吉·西莫 (Fidji Simo) 将 Pulse 视为智能体演进的下一个阶段,因为它使 ChatGPT 能够像真正的人类私人助理一样预测用户的需求。

西莫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大多数智能体仍然需要被告知做什么,真正的突破将出现在 AI 助手能够理解你的目标并帮助你实现它们,而无需等待你发出指令的时候。」 她认为,这种从聊天界面到主动、可引导的 AI 助手的转变,将为更多人释放 AI 的潜力。

一些行业专家也看到了这种趋势。例如,AI 开发者工具提供商 LangChain 的首席执行官哈里森·蔡斯 (Harrison Chase) 曾提出 「环境智能体」(ambient agents) 的概念,即智能体能够持续倾听并在没有明确指令的情况下自动执行工作流和任务。尽管目前许多企业级智能体仍需手动触发,但 Pulse 的出现,无疑为实现这一愿景铺平了道路。

OpenAI 将 Pulse 描述为 「迈向与 AI 交互新范式的第一步」。该公司设想,未来的 AI 系统将能够根据用户的指导,「研究、规划并采取有益的行动」。未来的 Pulse 版本计划连接更多第三方应用,并可能实现全天候的实时更新,而不仅仅是每日清晨一次。

现实挑战:在实用性与用户接受度之间寻求平衡

尽管前景广阔,ChatGPT Pulse 作为一项预览功能,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局限性。OpenAI 承认,Pulse「不会总是做对」。由于其基于大语言模型开发,成功率会因主题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用户可能会收到关于已完成项目的建议,或者错过一些真正重要的信息。

此外,市场上也存在一些疑虑。有人质疑 Pulse 的必要性,担心这种主动推送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与其作为效率工具的初衷背道而驰。另一个潜在的挑战在于,ChatGPT 的核心交互方式是对话,这种模式在构建一个无缝的智能体体验方面可能存在先天不足。

在数据隐私和算法偏见方面,OpenAI 也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卡普兰强调,「你的 Pulse 只存在于你和 ChatGPT 之间」,其训练数据的使用规则与普通 ChatGPT 对话完全相同。

同时,所有推送内容都会经过安全系统检查,以过滤违反政策的有害信息。对于该功能是否可能将用户推入 「信息茧房」 并强化令人担忧的思维模式,OpenAI 的安全团队正在密切关注并设有多种安全过滤机制。

目前,ChatGPT Pulse 仅向每月支付 200 美元的 Pro 订阅用户开放。OpenAI 计划在收集初步反馈后,将其扩展到每月 20 美元的 Plus 用户,最终目标是让所有免费用户都能使用。

OpenAI 并非唯一一家探索主动式 「智能主体 AI」 的公司。包括谷歌、Anthropic 在内的主要竞争对手,也都在该领域投入巨资。市场上也出现了类似概念的产品,比如由 NotebookLM 部分创建者推出的 Huxe。

总而言之,ChatGPT Pulse 的发布是 OpenAI 乃至整个 AI 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是一次功能上的迭代,更是一次理念上的飞跃,标志着主流 AI 应用正从一个被动的知识库,演变为一个主动的、能够预测并满足用户需求的智能伙伴。

在这场关乎 「谁更懂你」 的全新竞赛中,OpenAI 已率先出招,而整个科技行业的 「个人助手」 之战,才刚刚拉开序幕。(小小)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对话雷军:和苹果的竞争漫长而痛苦 国产汽车都在进步,没必要在竞争上搞得很难看

对话雷军:和苹果的竞争漫长而痛苦 国产汽车都在进步,没必要在竞争上搞得很难看

2025 年 9 月 26 日
七部门发布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

七部门发布关于 「人工智能+交通运输」 的实施意见

2025 年 9 月 26 日
一张图看商品支撑阻力:金银油气+铂钯铜农产品期货(2025年9月26日)

一张图看商品支撑阻力:金银油气+铂钯铜农产品期货 (2025 年 9 月 26 日)

2025 年 9 月 26 日
集体大跌!特朗普宣布:100% 关税!

集体大跌!特朗普宣布:100% 关税!

2025 年 9 月 26 日

新能源板块集体走强,储能电池 ETF(159566) 全天获近 3000 万份净申购

2025 年 9 月 26 日

新大洲 A 被追讨国有探矿权权益款 2800 余万元 公司称只有 2151 万元未支付

2025 年 9 月 26 日

美光给了华尔街超预期的成绩,为何股价却没涨?

2025 年 9 月 26 日
正式加入「激战」!刚刚 这一基金巨头出手了

正式加入 「激战」!刚刚 这一基金巨头出手了

2025 年 9 月 26 日
【财经分析】通胀粘性VS就业疲软 全球央行在紧缩与宽松间艰难求衡

【财经分析】 通胀粘性 VS 就业疲软 全球央行在紧缩与宽松间艰难求衡

2025 年 9 月 26 日
加大购房支持!多个新一线城市正谋划激发改善性住房需求新政

加大购房支持!多个新一线城市正谋划激发改善性住房需求新政

2025 年 9 月 26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 8 月    

近期动态

  • 对话雷军:和苹果的竞争漫长而痛苦 国产汽车都在进步,没必要在竞争上搞得很难看
  • 七部门发布关于 「人工智能+交通运输」 的实施意见
  • 一张图看商品支撑阻力:金银油气+铂钯铜农产品期货 (2025 年 9 月 26 日)
  • 集体大跌!特朗普宣布:100% 关税!
  • 新能源板块集体走强,储能电池 ETF(159566) 全天获近 3000 万份净申购
  • 新大洲 A 被追讨国有探矿权权益款 2800 余万元 公司称只有 2151 万元未支付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