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实施方案》 出炉,意味着两省省际毗邻地区的合作发展范围进一步扩大。
每经记者|刘艳美 每经编辑|杨欢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消息,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 《皖豫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实施方案》)。
根据 《实施方案》,皖豫毗邻地区包括安徽省亳州、阜阳、六安、淮北市全域以及宿州市砀山县、萧县,河南省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市全域,面积 9.6 万平方公里。
《实施方案》 提出,力争通过 5 年时间,省际毗邻地区基础设施实现便捷高效互联互通,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区域开放合作迈上新台阶,重点领域合作事项落地见效,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合作创新经验,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新样板。
解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核心枢纽,也是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的关键抓手。而省际毗邻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具体到中部,早在 2021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就提出,「推动省际协作和交界地区协同发展」「推动中部六省省际交界地区以及与东部、西部其他省份交界地区合作」。
去年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中部地区要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
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与安徽早就开始探索省际毗邻地区的协同发展。
2021 年底,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创建 「豫皖边界 『一河两岸』 共同富裕协作区」。去年 9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复函,原则同意设立叶集-固始 「一河两岸」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区,标志着该合作区成为中部地区首个省际县级合作区。
六安市叶集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吴运年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叶集与固始的合作,是对中部地区省际之间毗邻地区发展路径的探索,也是我们探寻变 『中心的边缘』 为 『边缘的中心』 的机制、方法、路径的尝试。」
随着 《实施方案》 出炉,意味着两省省际毗邻地区的合作发展范围进一步扩大。
《实施方案》 从加强产业创新联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五个方面提出多项具体措施。
如在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方面,要深化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联动发展,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而在优化省际铁路通道方面,《实施方案》 特别提到,将启动建设南阳经信阳至合肥、京港线阜阳至黄冈段高铁项目等。
#动向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有新调整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公告,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并定于 11 月 1 日起实施。其中提出,扩大离岛免税商品范围,增加宠物用品、可随身携带的乐器、微型无人机、小家电等商品。优化后的离岛免税商品由 45 大类提高至 47 大类。允许服装服饰、鞋帽、陶瓷制品、丝巾、咖啡、茶等国内商品,进入离岛免税店销售,退 (免) 增值税、消费税。允许离境旅客享受离岛免税政策,离岛且离境旅客购买离岛免税商品金额计入其每年 10 万元人民币免税购物额度,不限次数。
城域 「毫秒用算」 专项行动来了
新华社消息,工信部办公厅日前发文部署开展城域 「毫秒用算」 专项行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梯次推进毫秒用算网络建设,到 2027 年基本形成全域覆盖、高效畅通的城域毫秒用算网络能力体系。专项行动要求,聚焦算力网络发展,构建高速大容量、确定低时延、泛在广覆盖的城域网络,在城域内提供毫秒级算力资源网络通达能力,即面向基础设施实现算力中心毫秒互连,面向重点场所实现算力资源毫秒接入,面向应用终端实现算力应用毫秒可达。
长三角打造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中国水运报消息,近日,交通运输部联合上海市、江苏、浙江、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 《建设长三角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行动方案 (2025—2027 年)》,围绕提升航道网络通达水平、提升港口枢纽功能、提升运输组织效率、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加快绿色智慧转型发展、持续提升行业治理能力等六个方面,明确了 20 项任务,部省 (市) 协同实施,建设长三角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更好服务加快交通强国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全国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起到先行引领作用。
《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 出台
「吉林发布」 消息,近日 《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 正式出台。规划充分考虑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基础条件和发展前景,提出到 2030 年和 2035 年两个阶段性发展目标。第一阶段到 2030 年,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经济总量力争达到 1.35 万亿元左右,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区域一体化建设取得扎实成效,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作、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基本建成。第二阶段到 2035 年,高效贯通的通勤圈、合作共兴的产业圈、宜居宜业的生活圈、应联尽联的智慧圈全面建成。
四川南广城际铁路公司登记成立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四川南广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唐勇,注册资本 90 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公共铁路运输、铁路机车车辆维修、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简支梁产品生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四川蜀道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安交投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南充临江建设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持股。
#数读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937 亿元
「中国铁路」 消息,今年前三季度,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937 亿元,同比增长 5.8%,投产新线 968 公里,有效发挥了对全社会投资的拉动作用。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加快推进铁路规划建设,铁路重点工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前三季度,沈阳至佳木斯高铁沈阳至白河段、襄阳至荆门高铁等一批新线、新站开通运营,进一步完善了区域路网布局;加快推进在建铁路项目建设,成渝中线高铁缙云山隧道贯通,哈尔滨至伊春高铁哈尔滨至铁力段进入铺轨阶段,北京至唐山城际铁路北京城市副中心段、新建杭州至衢州高铁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加强重点项目可行性研究,精心做好环评、水保、征地拆迁、建设资金筹措等工作,一批新线开工建设。
#放榜
武汉最新百强企业发布,民企数量创历史新高
10 月 17 日,2025 武汉企业 100 强等系列榜单发布。报告指出,综合百强企业资产总额达 6.3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1%。入围营收门槛为 47.38 亿元,较上年略有提高。
武汉企业 100 强是武汉各行业的突出代表,其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走势。
本次榜单参照国际通行做法,依据企业 2024 年度营业收入排序产生。根据报告,武汉企业 100 强中,营收 「千亿级」 企业为 8 家,与上届持平;「百亿级」 企业 56 家,比上届增加 3 家,两者营收总额接近 3 万亿元,占综合百强企业总营收的九成以上。60 家企业实现营收增长,尤其在 「光芯屏端网」、商贸物流等领域及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增长较快。
此外,本届榜单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民营企业入围数量达到 50 家,占据综合百强一半,数量创历史新高。在新入围的 15 家企业中,民营企业占 13 席,活力凸显。从经营指标看,民营企业在百强中的营收、纳税、利润占比均有提升。
#人事
太原市委书记调整
「太原发布」 消息,10 月 17 日,太原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立杰宣布中央及省委决定:林红玉同志任山西省委委员、常委和太原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封面图片来源:六安市叶集区政府官网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