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2025 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 在沪举行
10 月 19 日至 21 日,「2025 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 在上海举行。论坛期间,绿色航运走廊建设、高端航运服务业创新、国际航运合作发展等成果集中发布,彰显中国与全球伙伴协作在推动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务实行动。
记者注意到,在 10 月 20 日举办的 「金融与保险」 分论坛上,境内外嘉宾共聚一堂,围绕 「开放创新合作,共促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主题开展研讨,重点聚焦航运交易、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指数衍生品等服务创新,助力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级,为全球航运业健康繁荣发展集聚智慧。
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单红军就金融赋能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路径进行建言。他表示,在大国博弈与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背景下,我国航运业面临效率、环保、科技、安全保障等方面的严峻挑战,需要深刻认识金融赋能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他认为,金融是现代航运业发展的关键支撑,伦敦、新加坡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正是根植于航运与强大的金融产业集聚共生。
在他看来,通过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引导资本和金融服务高效、精准地配置到航运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薄弱领域,建设畅通高效、绿色智慧、安全韧性、保障有力的强大海运产业。这涵盖三方面内容:一是赋能绿色发展,支持低碳、零碳转型,应对当前紧迫挑战;二是赋能科技自强,支持智能船舶、数字航运等发展,打造未来核心竞争力;三是赋能韧性安全,支持船队结构优化、供应链保障、风险抵御能力提升,筑牢国家经济安全基础。
在航运衍生品方面,上期所坚持探索航运金融创新,上市了我国首个航运类期货——集运指数 (欧线) 期货,迈出了期货市场与航运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一步,集运指数 (欧线) 期货可以为集运行业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运价风险管理工具,助力提升港口航运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产业链安全稳定贡献力量。
上期所副总经理杨柯在论坛上表示,集运指数 (欧线) 期货上市以来成交活跃,市场关注度和参与度持续提升。国际期货业协会统计显示,今年 1—8 月,集运指数 (欧线) 期货成交量约为同期全球其他交易所航运衍生品总和的 5 倍。值得注意的是,该品种作为特定品种面向境外交易者开放,同时在今年 3 月被纳入合格境外投资者 (QFI) 可交易品种,吸引了新加坡、英国等地交易者的积极参与。
从服务实体经济角度出发,集运指数 (欧线) 期货的运用场景不断拓展,产业企业积极尝试套期保值。航运产业上下游对运价风险管理的需求不断显现,已经涌现出一批使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外贸出口企业和货代企业,集运指数 (欧线) 期货市场正以其独特的经济功能,为航运、外贸企业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他表示,上期所始终将风险防控放在首位,切实履行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职责,继续维护航运指数期货市场的平稳运行。同时,将大力实施 「启航工程」 市场培育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服务航运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此外,上期所还会进一步优化规则和服务,持续丰富航运衍生品体系,不断提升航运金融服务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