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财联社
作为昔日拉动信贷增长的 「火车头」 之一,最新的个人房贷情况到底如何?上市银行的三季报透露出了部分有价值的信息。
财联社记者梳理发现,本轮三季报季,包括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上海银行、贵阳银行、杭州银行等在内的近十家上市股份行、城商行均明确指出,截至三季度末,该行个人住房贷款相较年初有明显增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三季报中相关数据未披露,但在此前公布半年报中,国有六大行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半年内缩水超千亿。受访业内人士表示,2025 年个人房贷市场,大行总量收缩与股份行城商行有所发力的情况同时存在。
央行最新数据则显示,2025 年三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37.44 万亿元,同比下降 0.3%,增速比上年末高 1 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减少 2411 亿元。
近十家股份行、城商行前三季发力房贷,增幅最高超 20%
依据三季度报告,财联社记者对多家银行的个人房贷情况进行了详细梳理和统计。结果显示,包括平安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在内的多家股份行,以及上海银行、杭州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城商行,其个人房贷数据均有增长。股份行的个人房贷余额增长幅度多在百亿级,而城商行的个人房贷增幅多在百亿以下。
具体来看,平安银行三季报指出,截至 2025 年 9 月末,本行个人贷款余额 17,291.92 亿元,较上年末下降 2.1%,其中抵押类贷款占个人贷款的比例为 63.6%。上述个人贷款中,住房按揭贷款余额 3,523.50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8.1%。
民生银行三季报指出,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按揭贷款余额 5,749.02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180.41 亿元,增幅 3.24%;2025 年前三季度,按揭贷款累计投放 841.78 亿元,同比增长 164.20 亿元,增幅 24.23%,其中,二手房按揭投放同比增长 30.49%。
浦发银行三季报指出,按揭贷款方面,报告期末,公司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8,840.02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88%,其中长三角、环渤海、大湾区、西三角及沿长江中部地带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本公司个人住房贷款新发放总额的 87.70%,同比上升 3.38 个百分点。
中信银行三季报指出,截至报告期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规模较上年末增长 4.50%。此外,招商银行的三季报显示该行个人住房贷款也有小幅增长。
上海银行三季报指出,2025 年 1-9 月,住房按揭贷款投放金额 228.17 亿元,同比增长 5.47%,其中上海地区投放金额 138.87 亿元,同比增长 6.65%。报告期末,住房按揭贷款余额 1,621.16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47%。
贵阳银行三季报指出,截至报告期末,母公司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 221.36 亿元,较年初增加 7.39 亿元。
杭州银行三季报指出,截至报告期末零售金融条线贷款余额 1,483.14 亿元,较上年末新增 3.70 亿元;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 1,091.47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35.18 亿元。
应该如何看待股份行、城商行在房贷领域的发力追赶?有头部股份行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经研判,在年内多重利好因素的作用下,在江浙沪等部分区域的房贷需求仍然较为旺盛,该行因此趁机加大了按揭贷款的投放。「主要还是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
有城商行人士则表示,银行会结合不同信贷领域的增减情况,适机调整贷款投放,填补缺口,以完成全年信贷目标,「可以理解为东边不亮,就需要寻找西边的机会」。同时,部分区域的房地产市场依然较为健康,银行也会主动择机加大投放,毕竟相较消费贷等其他领域的贷款,房贷背后基本都有抵押品,仍是较为稀缺的信贷资源。
今年前三季度个人房贷仍在退潮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六大国有行三季度报告没有详细披露最新个人房贷情况。
不过,依据财联社记者此前报道,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国有六大行个人按揭房贷余额约达 25.086 万亿元。同时,相比 2025 年初数据,国有六大行半年内房贷余额缩水 1078 亿元,连续三年维持下降趋势。但对比来看,大行的个人房贷收缩幅度已有所下降——2024 年银行中报显示,截至当年二季度末,六大国有银行合计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25.49 万亿元,相比 2024 年初净减少 3254.71 亿元。
有国有大行相关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该行三季度的房贷并没有重回增长。而且,财联社记者统计的三季度末的六大行个人贷款数据也显示,大行整体增幅在下降,且有两家银行个人贷款出现环比负增长。
「并不是所有的股份行、城商行三季度个人房贷余额都有增长。我行今年的个人按揭房贷较年初也在缩水,三季度房贷申请也大幅下滑,没有好转的情况。」 前述城商行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由于六大行的个人房贷总量过于惊人,即便有其他银行发力,但预计无法抵消整体银行业个人房贷的负增长。
近期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三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 37.44 万亿元,同比下降 0.3%,增速比上年末高 1 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减少 2411 亿元。这也意味着,尽管今年以来股份行、城商行在房贷领域有所发力,但未能彻底对冲国有大行在这一领域的 「退潮」。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