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财联社
有迹象显示,全球外汇市场已逐步摆脱了年初引发剧烈波动的 「特朗普冲击」,多组汇市波动率指标跌至了去年美国大选前的水平。
芝商所集团 (CME) 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元兑欧元和日元的预期波动率指标已从去年 11 月特朗普当选后的峰值回落,本月早些时候跌至了逾一年低点。
与此同时,衡量美元兑英镑、欧元等一篮子货币表现的 ICE 美元指数,则已自年内低位明显反弹,上周一度升破 100 大关——接近去年特朗普胜选前美元开始飙升时的水平。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达成的一系列关税协议消除了市场波动性,而美国经济在承受关税战冲击方面的表现也好于许多人的预期。与此同时,主要央行则已接近降息周期的尾声,这消除了市场不稳定的另一个来源。
荷兰国际集团市场研究主管 Chris Turner 表示,「世界正在学会与特朗普共处。投资者已学会对头条新闻持保留态度。」
去年美国大选前后,美元曾因 「特朗普行情」 而大幅走强——当时市场押注这位共和党人的贸易和税收政策将提振全球最大经济体及其货币。但随着特朗普今年四月宣布的 「解放日」 关税政策引发外汇市场剧烈震荡,美元走势急转直下——当月外汇日均交易量创下近 10 万亿美元的历史纪录。
贸易战对美国国内经济的冲击担忧,以及对美联储独立性的质疑,令美元指数在今年上半年一路暴跌,创下了自 1970 年代以来最差的年度开局表现。
不过自夏季以来,美元持续攀升,这部分得益于美国股市的反弹——在大型科技股上周回调前,标普 500 指数已屡创下历史新高。部分大型基金经理认为市场对美国资产的担忧过度了。
PGIM 全球债券主管 Robert Tipp 指出:「尽管有很多关于美国例外主义终结的讨论,但从宏观角度看,美元已强势维持数年。」 他认为今年美元下跌属于 「牛市中的修正」,而非 「(牛市行情) 终结的开端」。

「特朗普冲击」 终结利差因素将重夺主导?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 George Saravelos 本周在报告中指出,汇市波动率预期骤降表明,市场认为 「特朗普冲击已然终结」,其依据是贸易紧张局势缓和及财政政策已步入 「自动驾驶」 状态。
「特朗普还能采取什么措施冲击市场?我们自己也想不出答案」,Saravelos 写道。
不少分析师指出,美国史上最长的政府停摆导致宏观经济数据缺失,也削弱了美元和美国国债市场的波动性。由于通胀、劳动力市场和消费支出等综合数据信息有限,投资者暂未建立大规模头寸。自美国政府停摆以来,衡量美债市场波动性的美银 MOVE 指数也已跌至四年低点。
上月的美联储决议也为美元提供支撑——尽管美联储宣布降息,但主席鲍威尔警告下次 (12 月) 降息并非 「板上钉钉」。降息步伐放缓通常利好美元。
一些投行专家表示,这表明美元正回归传统汇率决定因素的驱动,主要是各国利率差异。荷兰国际集团的 Turner 指出,「外汇市场已回归更传统的驱动因素。」
芝商所集团的数据显示,美元看涨期权 (押注美元走强) 需求超过看跌期权的幅度,目前已达到自 2 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部分基金经理指出,美元正重拾其投资组合中的传统稳定器角色——因其在全球动荡时期往往走强的特性。此前在特朗普四月关税攻势下,美元曾随风险资产同步暴跌,其避险属性一度受到质疑。
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 投资组合经理 Rushabh Amin 表示:「年初行情更像是异常现象而非趋势。我们认为美元今后将继续发挥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作用,对外国投资者尤其如此。」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