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期货日报网讯 (记者 饶红浩)李华 (昵称 「麻辣香锅」) 是杭州一家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该公司主营业务为期现贸易。公司经常会选择波动率大且波动频繁的品种做交易标的,早期一旦期现结合后综合评估利润率达到 8% 左右就会做进去。他个人偏好期权,在现在期现利润不明显的情况下,结合期权和跨期套利能给期现业务起到不小的增收效果,而广期所期权行权价纵深足够,使得公司的 「期权车轮策略」 如鱼得水,公司也获得 「广期所多晶硅优秀交易者奖」 三等奖。
期现结合:多晶硅套利的 「三重策略」
作为一家期现贸易公司,李华所在的公司交易策略分为三类,一是 「期现套利,二是期货月份间的跨期套利,三是期权价差套利。
「公司最初参与多晶硅交易时,主要进行期现套利。这种策略的优势在于,结合现货交割公司可以赚取稳定的期现价差利润,当期现出现合理的价差的时候就参与进市场,如果价差没有回归,反而持续扩大,作为企业户,可以加大操作力度,最后通过交割环节将货物转抛到远月,从而获取期现套利的利润。」
在反内卷政策发布前后,多晶硅期货月间价差波动变得非常活跃,价差波动速度成为当时所有套利组合中最快的。因此,公司的交易策略逐步倾向于以跨期套利为主,主要采用跨期套利的网格策略,在盘面上来回捕捉市场的波动,这使得交易量显著增加。
到了 7 月初,多晶硅期权开始活跃。由于李华个人以期权为重点,因此将期权策略结合进来一起操作。「期权策略的组合更加丰富,当时做得最多的是垂直价差和比率价差两种策略。」 7 月初多晶硅期货价格站上均线,成为龙头品种,备受市场资金关注。公司四五成的精力集中在这个品种上。
在跨期套利方面,李华所在的公司主要以正套为主,即买近月卖远月,这主要基于一种稳定经营的理念。「在期货套利中,月间价差套利是真正靠谱的一种套利方式。对于做现货的参与者,如果进行正套,即使价差没有回归,反而持续扩大,当近月合约比远月合约低很多时,企业户可以进入交割环节,将货物转抛到远月,从而锁定利润。」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户就只能被动等待到期交割。「盘中也会进行相应的操作,不一定会被动等待到期交割,如果盘中出现机会,就会不断滚动操作,即时兑现盘中出现的利润。即使当前价差偏高 (如 200 元或 300 元),也可以直接入场。跨期套利价差无非上涨、下跌或震荡三种情况。如果上涨,则直接平仓获利;如果震荡,则赚取震荡中的利润;如果下跌,则会采用金字塔加仓的方式逐步补仓,一旦价差跌入目标范围,就会加大力度操作。」
期权行权价纵深:深受企业青睐的车轮策略
李华坦言,对于前两类策略 (期现套利和跨期套利),市场上的做法大同小异,而公司最具有特色的是第三类期权策略。
「广期所的三个品种我们都在做,而广期所的期权,我们企业比较喜欢,因为期权的行权价纵深足够,价格上上下下覆盖的区间比较大,有利于我们启动期权车轮策略。」 据介绍,该策略通过卖出认沽期权作为起始步骤,结合现货需求,以滚动方式实现成本优化和收益获取。比如,公司想参与多晶硅期货交易,现价 5.2 万,但公司希望能在 5 万买到相应的期货。如果没有期权,公司只能等待价格跌到 5 万再买,但是有了期权,就可以先卖出 5 万行权价的看跌期权,收取一定的权利金 (比如期权价格是 2000),为后续操作提供成本优势。做出卖沽动作之后,后面就会面临两种结果,一种是价格跌至行权价 5 万,那么就会行权以 5 万价格获得期货头寸,实际成本为行权价减去权利金为 4.8 万 (50000-2000=48000)。此时会反手卖出 5.2 万的看涨期权 (备兑策略),锁定收益。另一种结果是价格未跌至行权价,不行权,那么就保留权利金,下月继续滚动操作,形成 「轮子」 效应。李华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在这个举例中,当价格跌至行权价 5 万时,有别于一般的技术派和基本面派,公司通常不会停下来或者 「等等看」 做些择时,而是会在更低的行权价继续重复做一组车轮策略的起始步骤……
「企业做期权,更多侧重做卖方,卖方真正挣的除了方向性的利润,更多的是时间价值,只要有时间价值,我们都会去做。广期所品种机会很多,这得益于广期所期权行权价纵深足够,所以公司参与的也比较多。」 李华说。
除了上面这三类策略外,当跨期套利策略产生一定盈利时,公司还会在已有利润基础上搏取更高收益或提供保护,这适用于多晶硅等波动明显的品种。比如用牛市价差博取更高的利润,或者用熊市价差为现货头寸提供一定的保护。此外,在期权价格过高时,还会参与比率价差等策略,通过调整卖出期权数量进一步赚取时间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