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techweb】
【】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全新启境品牌终于来了。
11 月 20 日晚间,在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启境品牌首次正式公开亮相。该品牌是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打造的全新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由广汽集团投资,将全栈搭载华为乾崑智能解决方案,定位 30 万级高端市场。
根据规划,启境品牌将于 2026 年推出两款车型,其中首款车型有着 「华系最美猎装轿跑」 之称,目前已顺利完成极端高温环境测试与设计定型,预计于明年 6 月正式上市交付。
全新合作模式,广汽保留更多主导权
众所周知,华为在汽车业务端的模式,除了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模式以外,主要以鸿蒙智行、华为乾崑为主,前者已推出 「五界」,即,赛力斯问界、奇瑞智界、北汽享界、江淮尊界,以及上汽尚界。
而后者与启境品牌一同亮相的,还有华为与宝骏合作的华境品牌,以及与东风汽车合作的奕境品牌。
不同于 "界" 字辈品牌的华为主导模式,启境采用的 被外界称为」HI PLUS」 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既保留了车企的品牌主权,又实现了华为技术价值的最大化。
事实上,这种模式的诞生背景还是广汽对 "灵魂论" 的顾虑。2023 年,广汽曾因担心失去产品主导权而终止了与华为的 HI 模式合作。如今的 "HI PLUS" 模式通过明确的权责划分,既保留了车企的品牌主权,又实现了华为技术的深度赋能。
在这个模式下,华为主导智能驾驶、座舱、车云全栈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定义,派遣数百人团队驻场,全程参与从设计到营销的每个环节;广汽则负责整车研发、制造、供应链和渠道服务等。与鸿蒙智行模式相比,广汽保留了更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不断下滑的销量,毛利率已跌入负值
曾经一度主动终止与华为合作的广汽,现在似乎真的很需要华为的赋能。
2025 年,在国内车企销量都在接连不断 「创新高」 的欢呼中,广汽却掉队了。
今年 1-10 月,广汽集团累计销量 135.44 万辆,同比下降 10.94%,市场份额从 2023 年的 8.3% 跌至 2025 年前 5 月的 4.8%,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折射出广汽集团在新能源转型期的阵痛与挑战。
曾经,靠着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这两个合资品牌,广汽集团可以说混的风生水起,这两个品牌长期以来为广汽带来了大量利润。但在国内新能源的大趋势下,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整体衰退,广汽的这两个品牌也不例外,特别是广汽本田今年前 10 个月的销量已经同比大幅下滑 26.16%,只靠合资品牌就想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合资品牌靠不住,广汽的自主品牌也遭遇了滑铁卢。特别是作为广汽集团新能源转型主力军的广汽埃安,在 2025 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今年 10 月,广汽埃安销量仅为 2.70 万辆,同比大幅下滑 32.55%,已连续 6 个月出现同比下滑。1-10 月累计销量 20.96 万辆,同比下降 20.87%,这一表现与其 2023 年 48 万辆的巅峰成绩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事实上,埃安的困境并非突如其来。从产品层面看,埃安缺乏爆款车型,主力车型 AION Y 在 2025 年 1-7 月的月平均销量仅维持在 7 千辆出头的水平。从市场定位看,在比亚迪、吉利等竞争对手的强势冲击下,埃安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都显得力不从心。
此外,广汽传祺的表现也不是太好。10 月销量 3.61 万辆,同比微增 2.57%;前三季度累计销量 23.31 万辆,同比下降 15.84%。其中,新车传祺向往 M8 乾崑和传祺向往 S7 市场表现均不及预期,单车的平均售价也在不断下滑。
销量的下滑也让广汽集团的盈利能力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今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669.3 亿,同比下降 10.5%,归母净利润为-43.1 亿,扣非净利-47.8 亿。

其中,公司第三季度营收 243.2 亿,同比下降 15%,归母净利润为-17.7 亿,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8.3 亿。这已经是广汽集团连续多个季度出现亏损,且亏损额呈现扩大趋势。
更关键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的毛利率为-2.17%,同比大降 8.3 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9%。这也意味着广汽集团每卖出一辆车,都在亏钱。
有助广汽突破高端化乏力困境,但如何打出差异化是关键
启境定位 30 万元以上市场,精准填补了广汽在高端智能新能源领域的空白。
依托华为 「智能化领先」 的用户心智,启境品牌或许可以打破此前昊铂品牌高端化乏力的困境。

参考问界 M9(50 万元以上 SUV 销量冠军,保值率连续 8 个月第一) 的成功经验,华为的品牌背书可帮助启境实现更多的溢价空间。这种溢价能力将反向传导至广汽体系,带动埃安高端车型 (如 Hyper GT) 的定价信心与市场接受度。
不过,华为目前已经有鸿蒙智行 「五界」,并且定位上与启境品牌高度重合,华为如何平衡资源,广汽如何打造出差异化也还是未知数。(萧健)
【文章来源:techweb】
【】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全新启境品牌终于来了。
11 月 20 日晚间,在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启境品牌首次正式公开亮相。该品牌是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打造的全新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由广汽集团投资,将全栈搭载华为乾崑智能解决方案,定位 30 万级高端市场。
根据规划,启境品牌将于 2026 年推出两款车型,其中首款车型有着 「华系最美猎装轿跑」 之称,目前已顺利完成极端高温环境测试与设计定型,预计于明年 6 月正式上市交付。
全新合作模式,广汽保留更多主导权
众所周知,华为在汽车业务端的模式,除了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模式以外,主要以鸿蒙智行、华为乾崑为主,前者已推出 「五界」,即,赛力斯问界、奇瑞智界、北汽享界、江淮尊界,以及上汽尚界。
而后者与启境品牌一同亮相的,还有华为与宝骏合作的华境品牌,以及与东风汽车合作的奕境品牌。
不同于 "界" 字辈品牌的华为主导模式,启境采用的 被外界称为」HI PLUS」 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既保留了车企的品牌主权,又实现了华为技术价值的最大化。
事实上,这种模式的诞生背景还是广汽对 "灵魂论" 的顾虑。2023 年,广汽曾因担心失去产品主导权而终止了与华为的 HI 模式合作。如今的 "HI PLUS" 模式通过明确的权责划分,既保留了车企的品牌主权,又实现了华为技术的深度赋能。
在这个模式下,华为主导智能驾驶、座舱、车云全栈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定义,派遣数百人团队驻场,全程参与从设计到营销的每个环节;广汽则负责整车研发、制造、供应链和渠道服务等。与鸿蒙智行模式相比,广汽保留了更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不断下滑的销量,毛利率已跌入负值
曾经一度主动终止与华为合作的广汽,现在似乎真的很需要华为的赋能。
2025 年,在国内车企销量都在接连不断 「创新高」 的欢呼中,广汽却掉队了。
今年 1-10 月,广汽集团累计销量 135.44 万辆,同比下降 10.94%,市场份额从 2023 年的 8.3% 跌至 2025 年前 5 月的 4.8%,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折射出广汽集团在新能源转型期的阵痛与挑战。
曾经,靠着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这两个合资品牌,广汽集团可以说混的风生水起,这两个品牌长期以来为广汽带来了大量利润。但在国内新能源的大趋势下,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整体衰退,广汽的这两个品牌也不例外,特别是广汽本田今年前 10 个月的销量已经同比大幅下滑 26.16%,只靠合资品牌就想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合资品牌靠不住,广汽的自主品牌也遭遇了滑铁卢。特别是作为广汽集团新能源转型主力军的广汽埃安,在 2025 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今年 10 月,广汽埃安销量仅为 2.70 万辆,同比大幅下滑 32.55%,已连续 6 个月出现同比下滑。1-10 月累计销量 20.96 万辆,同比下降 20.87%,这一表现与其 2023 年 48 万辆的巅峰成绩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事实上,埃安的困境并非突如其来。从产品层面看,埃安缺乏爆款车型,主力车型 AION Y 在 2025 年 1-7 月的月平均销量仅维持在 7 千辆出头的水平。从市场定位看,在比亚迪、吉利等竞争对手的强势冲击下,埃安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都显得力不从心。
此外,广汽传祺的表现也不是太好。10 月销量 3.61 万辆,同比微增 2.57%;前三季度累计销量 23.31 万辆,同比下降 15.84%。其中,新车传祺向往 M8 乾崑和传祺向往 S7 市场表现均不及预期,单车的平均售价也在不断下滑。
销量的下滑也让广汽集团的盈利能力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今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669.3 亿,同比下降 10.5%,归母净利润为-43.1 亿,扣非净利-47.8 亿。

其中,公司第三季度营收 243.2 亿,同比下降 15%,归母净利润为-17.7 亿,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8.3 亿。这已经是广汽集团连续多个季度出现亏损,且亏损额呈现扩大趋势。
更关键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的毛利率为-2.17%,同比大降 8.3 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9%。这也意味着广汽集团每卖出一辆车,都在亏钱。
有助广汽突破高端化乏力困境,但如何打出差异化是关键
启境定位 30 万元以上市场,精准填补了广汽在高端智能新能源领域的空白。
依托华为 「智能化领先」 的用户心智,启境品牌或许可以打破此前昊铂品牌高端化乏力的困境。

参考问界 M9(50 万元以上 SUV 销量冠军,保值率连续 8 个月第一) 的成功经验,华为的品牌背书可帮助启境实现更多的溢价空间。这种溢价能力将反向传导至广汽体系,带动埃安高端车型 (如 Hyper GT) 的定价信心与市场接受度。
不过,华为目前已经有鸿蒙智行 「五界」,并且定位上与启境品牌高度重合,华为如何平衡资源,广汽如何打造出差异化也还是未知数。(萧健)
【文章来源:techweb】
【】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全新启境品牌终于来了。
11 月 20 日晚间,在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启境品牌首次正式公开亮相。该品牌是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打造的全新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由广汽集团投资,将全栈搭载华为乾崑智能解决方案,定位 30 万级高端市场。
根据规划,启境品牌将于 2026 年推出两款车型,其中首款车型有着 「华系最美猎装轿跑」 之称,目前已顺利完成极端高温环境测试与设计定型,预计于明年 6 月正式上市交付。
全新合作模式,广汽保留更多主导权
众所周知,华为在汽车业务端的模式,除了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模式以外,主要以鸿蒙智行、华为乾崑为主,前者已推出 「五界」,即,赛力斯问界、奇瑞智界、北汽享界、江淮尊界,以及上汽尚界。
而后者与启境品牌一同亮相的,还有华为与宝骏合作的华境品牌,以及与东风汽车合作的奕境品牌。
不同于 "界" 字辈品牌的华为主导模式,启境采用的 被外界称为」HI PLUS」 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既保留了车企的品牌主权,又实现了华为技术价值的最大化。
事实上,这种模式的诞生背景还是广汽对 "灵魂论" 的顾虑。2023 年,广汽曾因担心失去产品主导权而终止了与华为的 HI 模式合作。如今的 "HI PLUS" 模式通过明确的权责划分,既保留了车企的品牌主权,又实现了华为技术的深度赋能。
在这个模式下,华为主导智能驾驶、座舱、车云全栈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定义,派遣数百人团队驻场,全程参与从设计到营销的每个环节;广汽则负责整车研发、制造、供应链和渠道服务等。与鸿蒙智行模式相比,广汽保留了更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不断下滑的销量,毛利率已跌入负值
曾经一度主动终止与华为合作的广汽,现在似乎真的很需要华为的赋能。
2025 年,在国内车企销量都在接连不断 「创新高」 的欢呼中,广汽却掉队了。
今年 1-10 月,广汽集团累计销量 135.44 万辆,同比下降 10.94%,市场份额从 2023 年的 8.3% 跌至 2025 年前 5 月的 4.8%,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折射出广汽集团在新能源转型期的阵痛与挑战。
曾经,靠着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这两个合资品牌,广汽集团可以说混的风生水起,这两个品牌长期以来为广汽带来了大量利润。但在国内新能源的大趋势下,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整体衰退,广汽的这两个品牌也不例外,特别是广汽本田今年前 10 个月的销量已经同比大幅下滑 26.16%,只靠合资品牌就想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合资品牌靠不住,广汽的自主品牌也遭遇了滑铁卢。特别是作为广汽集团新能源转型主力军的广汽埃安,在 2025 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今年 10 月,广汽埃安销量仅为 2.70 万辆,同比大幅下滑 32.55%,已连续 6 个月出现同比下滑。1-10 月累计销量 20.96 万辆,同比下降 20.87%,这一表现与其 2023 年 48 万辆的巅峰成绩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事实上,埃安的困境并非突如其来。从产品层面看,埃安缺乏爆款车型,主力车型 AION Y 在 2025 年 1-7 月的月平均销量仅维持在 7 千辆出头的水平。从市场定位看,在比亚迪、吉利等竞争对手的强势冲击下,埃安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都显得力不从心。
此外,广汽传祺的表现也不是太好。10 月销量 3.61 万辆,同比微增 2.57%;前三季度累计销量 23.31 万辆,同比下降 15.84%。其中,新车传祺向往 M8 乾崑和传祺向往 S7 市场表现均不及预期,单车的平均售价也在不断下滑。
销量的下滑也让广汽集团的盈利能力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今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669.3 亿,同比下降 10.5%,归母净利润为-43.1 亿,扣非净利-47.8 亿。

其中,公司第三季度营收 243.2 亿,同比下降 15%,归母净利润为-17.7 亿,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8.3 亿。这已经是广汽集团连续多个季度出现亏损,且亏损额呈现扩大趋势。
更关键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的毛利率为-2.17%,同比大降 8.3 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9%。这也意味着广汽集团每卖出一辆车,都在亏钱。
有助广汽突破高端化乏力困境,但如何打出差异化是关键
启境定位 30 万元以上市场,精准填补了广汽在高端智能新能源领域的空白。
依托华为 「智能化领先」 的用户心智,启境品牌或许可以打破此前昊铂品牌高端化乏力的困境。

参考问界 M9(50 万元以上 SUV 销量冠军,保值率连续 8 个月第一) 的成功经验,华为的品牌背书可帮助启境实现更多的溢价空间。这种溢价能力将反向传导至广汽体系,带动埃安高端车型 (如 Hyper GT) 的定价信心与市场接受度。
不过,华为目前已经有鸿蒙智行 「五界」,并且定位上与启境品牌高度重合,华为如何平衡资源,广汽如何打造出差异化也还是未知数。(萧健)
【文章来源:techweb】
【】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全新启境品牌终于来了。
11 月 20 日晚间,在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启境品牌首次正式公开亮相。该品牌是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打造的全新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由广汽集团投资,将全栈搭载华为乾崑智能解决方案,定位 30 万级高端市场。
根据规划,启境品牌将于 2026 年推出两款车型,其中首款车型有着 「华系最美猎装轿跑」 之称,目前已顺利完成极端高温环境测试与设计定型,预计于明年 6 月正式上市交付。
全新合作模式,广汽保留更多主导权
众所周知,华为在汽车业务端的模式,除了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模式以外,主要以鸿蒙智行、华为乾崑为主,前者已推出 「五界」,即,赛力斯问界、奇瑞智界、北汽享界、江淮尊界,以及上汽尚界。
而后者与启境品牌一同亮相的,还有华为与宝骏合作的华境品牌,以及与东风汽车合作的奕境品牌。
不同于 "界" 字辈品牌的华为主导模式,启境采用的 被外界称为」HI PLUS」 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既保留了车企的品牌主权,又实现了华为技术价值的最大化。
事实上,这种模式的诞生背景还是广汽对 "灵魂论" 的顾虑。2023 年,广汽曾因担心失去产品主导权而终止了与华为的 HI 模式合作。如今的 "HI PLUS" 模式通过明确的权责划分,既保留了车企的品牌主权,又实现了华为技术的深度赋能。
在这个模式下,华为主导智能驾驶、座舱、车云全栈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定义,派遣数百人团队驻场,全程参与从设计到营销的每个环节;广汽则负责整车研发、制造、供应链和渠道服务等。与鸿蒙智行模式相比,广汽保留了更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不断下滑的销量,毛利率已跌入负值
曾经一度主动终止与华为合作的广汽,现在似乎真的很需要华为的赋能。
2025 年,在国内车企销量都在接连不断 「创新高」 的欢呼中,广汽却掉队了。
今年 1-10 月,广汽集团累计销量 135.44 万辆,同比下降 10.94%,市场份额从 2023 年的 8.3% 跌至 2025 年前 5 月的 4.8%,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折射出广汽集团在新能源转型期的阵痛与挑战。
曾经,靠着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这两个合资品牌,广汽集团可以说混的风生水起,这两个品牌长期以来为广汽带来了大量利润。但在国内新能源的大趋势下,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整体衰退,广汽的这两个品牌也不例外,特别是广汽本田今年前 10 个月的销量已经同比大幅下滑 26.16%,只靠合资品牌就想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合资品牌靠不住,广汽的自主品牌也遭遇了滑铁卢。特别是作为广汽集团新能源转型主力军的广汽埃安,在 2025 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今年 10 月,广汽埃安销量仅为 2.70 万辆,同比大幅下滑 32.55%,已连续 6 个月出现同比下滑。1-10 月累计销量 20.96 万辆,同比下降 20.87%,这一表现与其 2023 年 48 万辆的巅峰成绩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事实上,埃安的困境并非突如其来。从产品层面看,埃安缺乏爆款车型,主力车型 AION Y 在 2025 年 1-7 月的月平均销量仅维持在 7 千辆出头的水平。从市场定位看,在比亚迪、吉利等竞争对手的强势冲击下,埃安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都显得力不从心。
此外,广汽传祺的表现也不是太好。10 月销量 3.61 万辆,同比微增 2.57%;前三季度累计销量 23.31 万辆,同比下降 15.84%。其中,新车传祺向往 M8 乾崑和传祺向往 S7 市场表现均不及预期,单车的平均售价也在不断下滑。
销量的下滑也让广汽集团的盈利能力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今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669.3 亿,同比下降 10.5%,归母净利润为-43.1 亿,扣非净利-47.8 亿。

其中,公司第三季度营收 243.2 亿,同比下降 15%,归母净利润为-17.7 亿,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8.3 亿。这已经是广汽集团连续多个季度出现亏损,且亏损额呈现扩大趋势。
更关键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的毛利率为-2.17%,同比大降 8.3 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9%。这也意味着广汽集团每卖出一辆车,都在亏钱。
有助广汽突破高端化乏力困境,但如何打出差异化是关键
启境定位 30 万元以上市场,精准填补了广汽在高端智能新能源领域的空白。
依托华为 「智能化领先」 的用户心智,启境品牌或许可以打破此前昊铂品牌高端化乏力的困境。

参考问界 M9(50 万元以上 SUV 销量冠军,保值率连续 8 个月第一) 的成功经验,华为的品牌背书可帮助启境实现更多的溢价空间。这种溢价能力将反向传导至广汽体系,带动埃安高端车型 (如 Hyper GT) 的定价信心与市场接受度。
不过,华为目前已经有鸿蒙智行 「五界」,并且定位上与启境品牌高度重合,华为如何平衡资源,广汽如何打造出差异化也还是未知数。(萧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