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汇通网
据路孚特,当美国对乌军援陷入政治拉锯战之际,欧洲正以惊人速度重塑其防务自主格局。周四 (3 月 27 日) 的巴黎峰会标志着历史性转折——法英两国领衔的"欧洲意志联盟"正式启动军事保障计划,誓将乌克兰军队锻造成抵御俄罗斯的"钢铁长城"。
1. 军事赋能:打造百万钢铁防线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峰会上强调,强化乌军战力是 「未来安全的基石」。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透露,一支规模达 50 万至 100 万人的乌克兰军队将成为战后 「第一道防线」。英法军事代表团即将赴乌考察,为这支力量设计长远发展蓝图。法国更豪掷 20 亿欧元军援,包括战机与导弹等尖端装备,展现 「欧洲必须自主行动」 的强硬姿态。
2. 保障部队:北约东翼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
英法密谋数周的 「海陆空保障部队」 计划引发震动。该部队可能常驻乌克兰境内,形成对俄威慑的 「活体屏障」。尽管外交官透露更可能选择 「北约邻国驻军」 的折中方案,但马克龙直言 「无需全体共识」,甚至放话 「没有美国也要推进」。这种单边主义倾向,暴露出欧洲对美国战略摇摆的深度不信任。
3. 联盟博弈:新老欧洲的权力暗战
峰会未达成具体成果的尴尬,折射出欧洲内部分歧。斯塔默虽宣称各国认同 「需加强支持乌克兰」,却回避细节讨论。马克龙 「意见不一才是常态」 的发言,更将法德轴心与东欧国家的矛盾摆上台面。这场没有美军坐镇的防务会议,俨然成为欧洲主导权争夺的微型战场。
总结
当克里姆林宫的阴影笼罩欧陆,英法正以 「保障部队」 为支点,撬动后美国时代的欧洲安全架构。无论是马克龙 「孤注一掷」 的激进提案,还是泽连斯基眼中 「比弹药更珍贵的长期承诺」,都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乌克兰已成为检验欧洲战略自主力的试金石。这场没有退路的豪赌,或将重新定义 21 世纪的大国角力规则。
英法推动在乌克兰部署 「保障部队」,可能进一步激化俄乌冲突,甚至引发北约与俄罗斯的间接对抗。市场避险情绪上升,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可能获得买盘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