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上海证券报
因近期美股调整而业绩承压的但斌,在其社交平台发布了最新思考。
东方港湾创始人但斌表示,2 月底自己就卖出了 70% 的持仓,只保留了除特斯拉以外的 (美股科技) 六巨头,但由于担心错失人工智能时代,「很快又买进去了,导致净值回撤较大」。
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截至 3 月 31 日,但斌管理的 「东方港湾马拉松 17 号」 产品今年以来回撤已经超过 20%,与私募整体平均实现正收益的表现产生较大背离。不过,业绩压力并没有改变但斌对美股的乐观预期,其在最新发声中更是直言:「如果新关税实施后,美国经济依然强劲增长,美股会重回牛市」。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多家知名百亿级私募与但斌观点不同,景林资产、盘京资产等均在今年降低了美股持仓,加码中国资产。可见,当前机构对于中美科技资产的判断,已出现巨大分歧。

但斌近期操作曝光
去年重仓美股科技资产,获得市场极高关注度的但斌,今年业绩承压。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 3 月 31 日,「东方港湾马拉松 17 号」 产品今年以来回撤达 23.42%。


对于今年以来的回撤,但斌近日在其社交平台发布信息称,2022 年底满仓后,2023 年与 2024 年持仓除了微调外,组合的换手率极低。进入 2025 年,组合对英伟达的持仓做了调整,降低了占比,但英伟达依然是最大持仓的企业。「2 月底,因担忧政策问题,选择卖出了 70% 的持仓,两个指数基金 TQQQ 和 FNGA 全部卖出 (特别说明一下,这两个指数带杠杆,我们不带杠杆,但持有过程会有摩擦成本,我们是阶段性持有,持仓比例也有控制),只保留了除特斯拉以外的 (美股科技) 六巨头,持有 70% 的现金。如果坚持到现在,当然是较好的情况。遗憾的是,怕错失人工智能时代,另外想着发生新的地区战争是太小的概率事件,很快又买进去了,导致净值回撤较大!」
尽管面临业绩压力,但是但斌对美股的预期依旧较为乐观。
他认为:「投资是充满遗憾的事业,我们只在遇到系统性风险的时候会规避,但每次都规避掉也不太可能。美股现在的挑战是关税壁垒的不确定性以及是否会引发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不过我认为关税出结果了,只是发酵一下,经济和市场会按照自身规律运转,最近公布的美国非农数据表明经济增长还是比较强劲,如果新关税实施后,依然如此,美股会重回牛市,而且市场如此剧烈调整后,一旦见底会成为未来十年甚至相当长周期的新起点!」
Choice 数据显示,4 月 1 日至 4 月 4 日的四个交易日内,美股 「科技七巨头」 齐跌,特斯拉累计跌 7.61%,苹果累计跌 15.19%,亚马逊累计跌 10.12%,Meta 累计跌 12.43%,英伟达累计跌 12.98%,谷歌 A 累计跌 5.85%,微软累计跌 4.14%。
多家私募加码中国资产
国内多家头部私募与但斌的观点却不相同。
景林资产合伙人高云程在此前的内部沟通会上曾表示:「在我目前的投资组合中,纯美国公司 (即非中国公司) 的资产已全部剔除。我十分看好中国一系列与科技和新消费相关的公司,其中科技类公司所占比重可能相对更大。」
高云程认为,一方面,中国经济已然在以智能制造为新增长点的发展模式下,开启了新的增长周期;另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中国企业在 「走出去」 的进程中大概率会更加顺畅,也有望从中涌现出一批能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的企业,甚至在部分领域,会出现有能力制定行业规则的企业。
「从股票投资角度看,我们判断中国资产尤其是核心资产估值被压低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个崭新的发展周期或许正拉开帷幕。」 高云程称。
盘京投资近期也表示,目前公司已降低美股持仓,以期在 A 股和港股中积极把握科技成长主线。DeepSeek 驱动的价值重估尚未结束,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资产的重估逻辑依然成立。国内以 AI 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升级正从概念转向商业化落地,推动全球产业链重构,未来产业链上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从主题炒作逐步进入真正 「出业绩」 的阶段,公司将聚焦具备技术壁垒和业绩兑现能力强的龙头公司。
源乐晟资产称,美股已进入非常复杂的阶段,投资者目前对美国的政策预期一头雾水,去年底特朗普当选后,市场狂热的心态已经荡然无存。「在美国政策稳定之前,我们对美股保持谨慎。从具体操作来看,公司 2 月已经降低了美股科技股的仓位。」
科技仍是重要关注方向
加码中国资产的私募,瞄准了哪些机会?科技仍是重要布局方向。
近日,聚鸣投资创始人刘晓龙透露,在有路径可循的科研创新领域,中国企业的确展现出了实力和效率,因此目前组合的主要仓位分配在港股尤其是恒生科技相关资产上。
沪上一家百亿级私募人士也称:「在投资配置中,科技板块是我们持续重点关注的方向。近期我们的持仓变化是,减仓了阶段性情绪过热的机器人方向,增加了港股互联网的配置。」
据第三方平台统计,截至 4 月 3 日,今年以来已有近 20 家证券投资类私募通过旗下产品参与了 A 股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累计获配金额超过 10 亿元。
具体来看,科技板块标的是私募参与定增的聚集地。
比如私募获配金额最高的绿的谐波,为国产谐波减速器龙头企业,目前在机器人关节、手指等部位均有适配产品。获配私募机构数量最多的德明利专注于存储控制芯片与解决方案的创新研发。该公司称,随着下游库存消耗,大模型技术创新、AI 端侧应用加速、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带来存储需求增长,存储供需情况有望持续改善,延续上行周期。
「科技股的强势行情才刚刚开始。」 神农投资创始人陈宇表示,尽管近期科技板块在快速上涨后出现短期震荡,但科技板块向上的逻辑没有变。具体来看,当前中美股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美股科技企业已实现了饱和融资与投资,进入冲顶乃至泡沫破裂阶段,而中国科技企业尚未充分资本化,融资与再投资仍在进行中,AI 算力与算法也尚未与产业深度融合。因此,科技股的投资远未进入成长兑现阶段,这一轮由科技股引领的强势行情至少将持续到 2026 年年中。
(上海证券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