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8 日 (星期四),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降准、降息、创设新工具 人民银行推出十项货币政策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5 月 7 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主要有三大类共十项措施。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印发 证监会:提升投资者回报 更大力度 「引长钱」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5 月 7 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在引导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改善绩效,持续提升投资者回报的同时,更大力度 「引长钱」,协同各方继续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抓紧印发和落实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更好地体现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共同发展、相互成就,努力形成 「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 的良性循环。
金融监管总局三箭齐发加力支持稳股市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 5 月 7 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八项增量政策。李云泽表示,将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推出具体措施继续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其中,在稳楼市方面,李云泽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 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5 月 7 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将全力抓好贯彻落实,坚持 「两强两严」,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既努力在市场运行上体现 「稳」,同时在激发市场活力、强化市场功能上体现 「进」。「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不管面临的是轻风细雨还是狂风暴雨,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我们都完全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国股市稳定健康发展。」 吴清说。
上海证券报
10+8+3!金融部门出台一揽子政策稳市场稳预期
降准降息、出台与房地产发展相适配的融资制度、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稳固的关键时点,金融管理部门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呵护宏观经济运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从 「重规模」 向 「重回报」 转变 公募基金行业迎来系统性改革
公募基金行业迎来系统性改革。中国证监会 5 月 7 日印发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 《方案》),从优化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强化与投资者利益绑定、提升行业服务投资者能力等方面提出 25 条具体改革措施,着力督促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从 「重规模」 向 「重回报」 转变。
系列政策形成合力 资本市场长钱可期
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稳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三部门 5 月 7 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诸多政策举措,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在业内人士看来,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投资力量,也是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 「压舱石」「稳定器」。
证监会:将发布多项政策稳股市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5 月 7 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证监会将发布多项稳市政策,包括近期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抓紧发布新修订的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和相关监管指引,抓紧印发和落实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等。
证券时报
金融政策打出组合拳 释放稳市场稳预期强烈信号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每次联合发声,市场都要竖起耳朵仔细听。5 月 7 日,三个部门的 「一把手」 同时亮相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了 「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的改革举措,从货币政策持续加码、金融制度精准指向重点领域、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稳定市场,释放出稳市场稳预期的强烈信号。
用好用足增量金融政策 切实稳定发展预期
继去年 9 月 24 日之后,三大金融管理部门昨日再度同台,介绍正在或即将出台的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稳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 「关键在我」。中央政治局会议已部署要求各方充分备足预案,本次三大金融管理部门集中 「官宣」 的金融政策包即是对前期安排的细化落实。从此次出台的金融政策可以窥见,我们的政策工具箱十分充足,应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完全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
我国将构建运转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农村部等 7 部门近日联合印发 《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提出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实施意见强调,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必须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农业科技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定位,坚持产业需求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人才引领发展。
金融聚力应对外部冲击 结构性工具通堵点扩内需
4 月以来,尽管面临较大的外部冲击,国内金融体系仍然保持稳健,金融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近期多项先行指标显示,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运行影响逐渐加大,在 5 月 7 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一行一局一会」 负责人既表态将维护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纾困受外部冲击影响企业,也强调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当前,美国滥施关税严重冲击全球经贸秩序。
证券日报
央行宣布降准降息 有效激发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
5 月 7 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进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主要有三大类共十项措施。
越是艰险越向前 中国资本市场破浪前行
在 5 月 7 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和吸引力在持续提升。吴清表示:「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不管面临的是轻风细雨还是狂风暴雨,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我们都完全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国股市稳定健康发展。」 在推动资本市场破浪前行之路上,风雨兼程是状态,风雨无阻是心态。监管层的表态,必将大大提振投资者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助力市场行稳致远。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5 月 7 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资本市场稳市场稳预期三方面举措,即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个重要着力点,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近期将出台 4 月 25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 「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证监会出台 25 条举措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引导行业从 「重规模」 向 「重回报」 转型
5 月 7 日,证监会印发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 「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从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守牢风险底线、强化监管执法、促进高质量发展等六方面,提出了 25 条改革措施,回应市场和社会关切,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市情的公募基金发展新模式,着力引导行业机构努力实现从 「重规模」 向 「重回报」 转型,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 「拐点」,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
人民日报
看一揽子金融政策如何稳市场稳预期 (权威发布)
5 月 7 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 「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有关情况。
一揽子金融政策为经济回升向好增强确定性 (今日谈)
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一揽子金融政策 5 月 7 日公布,行动快、力度大,稳市场稳预期。靶向准,见定力。从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到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再到加快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重要着力点。在保持市场运行 「稳」 的基础上,持续积蓄 「进」 的动能,为经济回升向好增强确定性。工具多,见实力。
经济日报
持续增强中国经济创新底色
今年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中国经济以 5.4% 的增速实现 「开门稳」。更令人振奋的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创新决定产业高度。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9.7%,新能源汽车、3D 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45.4%、44.9%、26%。
楼市改善性需求进一步释放
刚刚过去的 「五一」 小长假,一些城市的楼市延续三四月份的活跃,热度依旧。不少购房者趁小长假空闲时间看房,很多售楼处看房者络绎不绝。这表明,一段时间以来,随着一系列调控政策持续落地见效,房地产市场呈现积极变化。下一步,还须持续巩固市场稳定态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线城市楼市更活跃。「五一」 小长假期间,上海市的个别新楼盘当天开盘、当天售罄。
21 世纪经济报道
政策 「定心丸」 提振 A 股信心 多项改革措施在路上
美国加征所谓 「对等关税」 后,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当前,A 股市场稳在 3300 点,表现出较强韧性。持续稳住股市,成为市场广泛关注之处。5 月 7 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吴清共同参加国新办发布会,提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相关政策,为资本市场送上一颗 「定心丸」。
外汇储备 「压舱石」 四连升!央行连续六个月增持黄金 释放什么信号?
5 月 7 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4 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 32817 亿美元,较 3 月末上升 410 亿美元,升幅为 1.27%。这是我国外汇储备连续 17 个月站上 3.2 万亿美元大关,也是连续 4 个月出现环比回升。
第一财经
楼市、A 股齐迎利好 三部门万亿级政策红利超预期稳经济
5 月 7 日上午,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旨在稳定市场预期,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涵盖货币政策、资本市场、险资入市扩容、稳楼市等多个关键领域,释放出万亿元级别的流动性红利。
详解险资入市三大新举措 或撬动超千亿权益投资空间
加大保险资金入市稳市力度的推动政策继续加码。继上月上调险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后,在 5 月 7 日上午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再次宣布了险资入市 「正在路上」 的三大措施,继续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从发布会信息来看,这三大措施分别是拟再批复 600 亿元长期投资试点规模,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 10%,以及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经济参考报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 经济呈现向好态势
2025 年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中国经济开局良好,消费、投资等内需有所回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边际回升,财政支出保持强度,经济呈现向好态势。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因此,要强化政策储备,助推全年经济平稳向好。
重估趋势有望延续 中国资产价格韧性显现
尽管受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冲击,但在过去的 4 月中,A 股市场仍然表现出了足够的韧性。业内机构认为,中国资产重估的叙事仍在继续,显著的估值优势,以及中国经济坚实的基本面,将为 A 股市场中长期向上提供坚实的基础。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