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郑娜
「在外界看来,王石就是万科,万科就是王石。我认可:万科是我创建的、制度是我建立的、团队是我培养的、接班人是我选择的。岂能推卸对万科应尽的责任呢?!」5 月 27 日,万科集团创始人、名誉主席王石在朋友圈的一席发言引发了广泛关注。

王石早在 2017 年 6 月时就已退任万科董事会主席一职。彼时 66 岁的王石通过微信朋友圈表示,「今天,万科公告了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候选名单。我在酝酿董事会换届时,已决定不再作为万科董事被提名。」 并将接力棒交给郁亮。
与此同时,万科董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为充分肯定王石过去 33 年对公司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董事会委任王石为董事会名誉主席;王石作为名誉主席,不是公司的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不参与公司治理。
根据万科 《2018 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披露,王石的工作主要是为教育扶贫出力、出席气候大会、宣传垃圾分类等。
尽管已不参与公司经营或治理,但王石此时仍从万科领取高额 「退休金」。2019 年,据王石披露,他的 「退休金」 超过 1000 万,秒杀 A 股 99% 上市公司现任董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
随着楼市下行,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身为优等生的万科也难以避免地出现流动性压力,并开始聚焦化债举措。
此时,王石选择放弃了这笔 「退休金」。2024 年 4 月,时任万科总裁祝九胜在 2023 年度股东大会上对外披露,在现金流紧张的背景下,王石 2023 年自动放弃千万退休金,与公司共渡艰难时刻。
不过,在当前的行业形势下,万科也未能短时间内扭转困境,2024 年归母净利润更是亏损超 490 亿元,这也是万科自 1991 年在 A 股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万科在今年 1 月份的董事会决议公告也坦言,因 2024 年度业绩预告亏损额较大,集团流动性遇到阶段性困难。
这期间,万科还经历了一场核心高管的大换血,郁亮辞去公司董事会主席职务,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并担任执行副总裁职务;祝九胜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会投资与决策委员会委员、总裁、首席执行官、授权代表等职务,并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与此同时,万科大股东深圳地铁集团派驻多位高管进入管理层,深圳地铁集团董事长辛杰接替郁亮,出任万科董事会主席。
或许也是因为万科管理层已发生一番大变化,王石在 27 日的朋友圈中表示,「正在尝试和万科的决策层建立畅通的联系,为万科的平稳过渡,为保护广大投资者/万科合作伙伴/13 万员工的福祉而尽所能。」
王石同时表示,在万科 「企业股」 诞生后,每年分红所得,除了用于购买新股之外,剩余资金用于补偿资助 1988 年股改时的万科在册员工。「顺便提一句,1988 年至 2020 年期间,我没有从企业股的分红中获取过一分钱。名和利上,老王选择了名。」
王石还在朋友圈中回顾其创业历程称,「1983 年只身特区创业,一年创建万科。88 年股份化改造,成为继深圳发展银行第二家股票柜台交易的股份公司。政府没有投入一分钱,亦没有贷款担保一分钱,创业四年形成的 1200 万资产,作价 1200 万股 (注:每股一元),经政府核准,其 60% 归国家所有,40% 归创业者所有。」
王石表示,对自己来说,通过股份化不仅解决了所有产权的问题,还明确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没有股份化改制万科不可能发展成世界五百强知名企业。
王石带领万科从 2004 年销售额不足百亿元,年年攀升,至 2010 年突破 1000 亿元,2014 年则一举超过 2000 亿元。此后,万科放弃规模化,不再将规模作为企业年度经营的目标,要向 「质量效益型」 转变。但万科的销售规模始终保持在 TOP3,直至 2024 年掉落前三。
(第一财经)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