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有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美食之都、世界功夫之城等多重身份优势,文旅资源丰富,但五区景点相对分散,导致游客深度游缺乏。推动文旅产业全域发展,构建 「四山两江」 文旅精品区,这被认为是一场 「串珠成链」 的文旅实验,将高效整合佛山沿山沿江产业、航运、生态资源,构建一条复合型经济带。
每经记者|杨欢 每经编辑|刘艳美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626389
据广州日报消息,5 月 30 日,佛山市召开 「四山两江」 文旅生态大会。会上正式发布 《佛山市建设 「四山两江」 文旅精品区行动方案 (2025-2027 年)》(以下简称 《方案》),提出用三年时间,把 「四山两江」 文旅精品区打造成为全市农文商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市文旅赋能 「百千万工程」 发展典型区、广东省山水都市休闲旅游创新示范区。
《方案》 紧密结合佛山实际,勾勒出三年分阶段推进的发展路径:2025 年起好步、见成效:建成 1 个文旅产业资源库、引入 30 个投资超亿元的文旅示范项目、举办不少于 30 场重大文旅体促消费活动、推出一批特色主题游线,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 5%、8%。
2026 年挖典型、出精品:打造不少于 20 个标杆性农文商旅融合项目,培育举办不少于 20 个具有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本土品牌活动或赛事,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 5%、8%。
2027 年成示范、再提升:一镇 (街道) 一品牌的文旅矩阵基本形成,「四山两江」 文旅示范点串珠成链,打响 「山水佛山文武双全」 城市 IP,拉动全市客流量突破 7000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 750 亿元。
解读:作为全国工业第四城,佛山第二产业占 GDP 比重超过 50%。在佛山 31 个制造业大类中,有一半以上与房地产关联。去年,受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因素影响,泛家居等传统产业对经济的拉动逐渐乏力,而规模尚小的新兴产业尚未成为支柱,对佛山经济冲击明显——2024 年,佛山 GDP 增速仅有 1.3%,在 27 座万亿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
这两年,各地都在为经济发展寻找新方向,用文旅赋能其他产业,成为当前稳增长、扩内需、强信心的 「必选动作」,佛山也不例外——去年底举办旅游发展大会,这是佛山首次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以 「旅游发展」 为主题举办的重要会议。后续还提出,要做旺文化旅游产业,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从数据上看,佛山全市接待游客总量、旅游总收入等关键指标持续增长。2024 年,佛山接待游客 6043 万人次、增长 8.2%,旅游总收入 644 亿元、增长 21.4%。2025 年佛山的目标是,力争接待游客突破 6500 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 700 亿元。
但与相近经济体量城市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以泉州为例,与佛山同处 GDP1.3 万亿元量级,2024 年,泉州全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已突破 1 亿人次,同比增长 16.8%;旅游总收入达到 1211.40 亿元,同比增长 20.8%。
今年初,佛山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佛山 「城市形象不够多彩,工业城市印象比较刻板单调,第三产业相比制造业发展滞后,文化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利用」,并首次提出要打造 「四山两江」 文旅精品区。
佛山有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美食之都、世界功夫之城等多重身份优势,文旅资源丰富,但五区景点相对分散,导致游客深度游缺乏。推动文旅产业全域发展,构建 「四山两江」 文旅精品区,这被认为是一场 「串珠成链」 的文旅实验,将高效整合佛山沿山沿江产业、航运、生态资源,构建一条复合型经济带。
有观点指出,与泉州、无锡、苏州、杭州等城市相比,佛山的标签更像是一个工商业城市,而非一个旅游城市。想要在文旅产业上有所突破,需要借力打力,正如德国鲁尔工业区将炼钢厂 「爆改」 为艺术空间,佛山也需要更多类似的 「制造业+文旅」 的尝试,让 「硬制造」 同样成为 「讲故事」 的载体。
#动向
辽宁最高给予 10 万元奖励支持首发经济
近日,《辽宁省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印发,提出通过吸引国内外首店落地、支持举办首发首秀首展、因地制宜打造首发特色、创新推进 「首发+」 融合发展、构建首发经济良好生态五方面政策举措,畅通 「首发引领—产业跟进—生态提升」 发展路径,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新政明确,对举办高质量首发活动的企业,将根据评价结果给予最高不超过 10 万元奖励。
甘肃打造全国区域性现代制造业基地
5 月 29 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解读了 《甘肃省打造全国区域性现代制造业基地行动方案》。会上提到,到 2025 年底,甘肃省工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27%左右;制造业占 GDP 比重 17%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5% 以上;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7%;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94%以上。到 2030 年底,全省工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30%以上,制造业占 GDP 比重 20%左右,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成效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层次全面提升,初步形成优势突出、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制造业产业集群。
云南将优选百个 「旅居云南」 发展试点
为进一步做强叫响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 品牌,发挥典型引路作用,提升 「旅居云南」 建设管理水平,云南于近日印发 《进一步推动 「旅居云南」 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方案》,试点工作按照 「守正创新、行稳致远、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的工作思路,通过 「遴选—申报—试点—推广」,在全省优选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乡村、城镇社区、文旅综合体 「旅居云南」 高质量发展试点 100 个,其中旅居村试点不少于 70 个。试点将在 2025—2027 年期间,分三批有序开展。
武汉首家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
5 月 30 日,武汉市内免税店开启试营业。这既是武汉首家市内免税店,也是国家市内免税店新政出台后全国首家新增设的市内免税店。去年 8 月,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出通知,在武汉、广州、成都等 8 个城市,各设立 1 家市内免税店。此前,我国已设有 6 家市内免税店。根据最新施行的 《市内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市内免税店是指经国务院批准,按规定设立在市内,向即将出境的国际旅客销售免税商品的商店。
工信部:探索构建算力互联网体系
工信部网站 30 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 《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提出六方面共 16 项重点任务。其中在打造算力互联应用场景方面指出,探索构建算力互联网体系。以算力互联互通平台试点为基础,促进算力设施、资源、业务、应用互联互通,加速公共算力资源互联成网。探索在现有互联网体系架构内,面向公共算力实现架构增强和能力创新,推动形成一张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的算力互联网,实现 「一点接入、全算贯通」 的算力服务。
#数读
全国铁路端午假期预计发送旅客 8050 万人次
据 「中国铁路」 微信公众号 5 月 30 日消息,铁路端午假期运输已启动,自 5 月 30 日至 6 月 3 日,为期 5 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 8050 万人次,客流最高峰为 5 月 31 日,预计发送旅客 1830 万人次。
今年端午假期,铁路客流主要由探亲流、旅游流等构成,预计总体保持高位运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及部分热门旅游城市客流相对集中。
#放榜
全国主要港口 1-4 月吞吐量排名出炉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4 月,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 15.3 亿吨,同比增长 4.8%。其中,内、外贸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 5.5% 和 3.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2922 万标箱,同比增长 7.0%。1—4 月,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 57.5 亿吨,同比增长 3.7%。其中,内、外贸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 4.4% 和 2.0%。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1.1 亿标箱,同比增长 7.9%。
具体到地方,1-4 月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名为: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深圳港、青岛港、广州港、天津港、厦门港、苏州港、北部湾港、日照港。
1-4 月全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名为:宁波舟山港、唐山港、上海港、青岛港、广州港、日照港、苏州港、天津港、烟台港、北部湾港。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