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前夕,智翔金泰与 Cullinan Therapeutics 达成授权协议,将 BCMA×CD3 双抗 GR1803 的中国以外全球权益授予后者。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董秘李春生表示,首付款已覆盖早期研发投入,过程顺利得益于 I 期临床数据好。谈及首款商业化药品赛立奇,李春生称去年错过医保节点,现正力推其进入医保。
每经记者|鄢银婵 每经编辑|陈俊杰
上市两年,智翔金泰 (688443.SH,股价 27.32 元,市值 100.18 亿元)的基本面有了一些改变。
就在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前夕,公司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Cullinan Therapeutics 达成授权协议,后者获得 BCMA×CD3 双抗 GR1803 在中国以外的全球权益。根据条款,智翔金泰除 2000 万美元首付款外,还有资格获得最高 6.92 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总金额突破 7.12 亿美元。
此外,去年 8 月赛立奇 (IL-17A 单抗) 获批银屑病适应证后,实现 3000 万元销售额。在 6 月 18 日下午举行的股东大会上,公司董秘李春生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采访时直言,去年赛立奇获批时错过了医保节点,目前公司也搭建了专门的团队准备今年的医保谈判相关工作,希望产品能够实现放量。
对智翔金泰而言,虽然已有两个产品已经能在财报上有 「正反馈」,但挑战依然难言轻松。
谈 GR1803 出海,未来拟 「两条腿走路」
意料之中,GR1803 的海外授权一事,成为智翔金泰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上最受关注的事项。
十几天前,智翔金泰发布公告称,公司与 Cullinan Therapeutics 达成合作。Cullinan 公司将获得 GR1803 注射液在中国以外的全球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智翔金泰将保留 GR1803 注射液在中国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益,并积极推进现有临床适应证的开发及在中国的上市。同时,双方将深度协同,联合投入各自优势资源,探索 GR1803 注射液更多治疗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重庆市生物医药授权出海的第一单交易,也是重庆市同类 (授权) 交易的最大订单。
据了解,GR1803 注射液是一款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RRMM) 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去年 8 月,GR1803 注射液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正式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目前处于 II 期临床试验阶段。
「首付款 2000 万美元已经能覆盖 GR1803 的早期研发投入。」 智翔金泰董秘李春生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采访时表示,除首付款外,还有资格获得最高 6.92 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总金额突破 7.12 亿美元。
「整个过程是比较顺利的,我们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启动这个项目的 BD(商务拓展) 合作,到最终签订协议,前后也就半年时间。」 李春生表示,这背后和创新药 BD 交易活跃大环境有关,但主要是因为 I 期临床数据比较好。据 EHA 公开资料,40 名可评估受试者的总体 ORR(客观缓解率) 为 85%,180μg/kg 剂量队列共登记了 25 名受试者,有 23 名受试者至少接受了一次疗效评估,ORR 为 96%。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领域已有几款靶向 BCMA(B 细胞成熟抗原) 的 CAR-T 疗法上市,比如传奇生物自主研发的西达基奥仑赛 (商品名 Carvykti) 就已在 2022 年 2 月获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批准,定价 46.5 万美元。相比 CAR-T 疗法,GR1803 所代表的抗体药成本更低,在医疗不足地区更具普适性。
此外,2025 年前 5 个月,国内创新药 BD 总金额达 455 亿美元,逼近 2024 年全年 519 亿美元的规模,且 NewCo(合资新公司) 等新合作模式涌现。「创新药公司资源有限,不可能所有管线都自己做。海外临床成本高,授权是更高效的方式。」 李春生表示,未来公司也会采取两条腿走路,国内可能采用 CSO(销售外包) 模式,海外则是早期授权模式。
谈首款商业化药品,力推进医保
尽管智翔金泰打响了 「出海」 第一枪,但要改善公司财务报表依然有诸多挑战。
2024 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 3009 万元,同比大增 2384.1%,但归母净利润亏损 7.97 亿元。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 2015.58 万元,亏损额达 1.21 亿元。
营收同比大增背后,是公司首款药品实现商业化。去年 8 月,赛立奇 (IL-17A 单抗) 获批银屑病适应证,定价 798 元/支。「去年很遗憾,赛立奇获批时错过了医保谈判的节点,所以去年 3000 万元的销售全部都来自自费市场。」 李春生告诉记者,同时获批的恒瑞医药的夫那奇珠单抗也错过了医保,但恒瑞管线非常多,这款药品的具体销售数据并未明确披露,所以从横向对比上,难以评判赛立奇去年的销售表现。「但从纵向看,对公司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毕竟是一个大跨越。」
此外,竞品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已是医保乙类目录药品,单价 600 元~800 元,若按照 70% 报销比例计算,医保后的单价约为 180 元~240 元。对比之下,赛立奇难言竞争优势。
「我们现在也有专门的团队在推赛立奇进医保的事。」 李春生直言,希望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进保,进而打开规模市场。
力推赛立奇进入医保的背后,是智翔金泰希望快速提量改善公司的财务情况。有投资者问公司何时能够盈利,李春生表示,目前还只有赛立奇一款产品销售,未来会有两款新品上市,但放量需要时间,最早要 2027 年才可能盈利。
此外,今年以来创新药市场利好不断。就在 6 月 16 日,国家药监局发布 《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 (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 30 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此前,这一环节需要 60 个工作日。
「政策利好其实对行业里所有企业都一样,最终拼的还是产品竞争力,做好份内事,活下去才是关键。」 李春生说。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