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30 日,普祥健康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首次呈交上市申请文件。申请文件显示,普祥健康拟将募集资金用于拓展内地及海外业务、医养结合服务、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按 2024 年体系内收入计,普祥健康在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普祥健康称,其收入主要依赖普祥肿瘤医院、普祥中医院及大黄庄医院,未来或仍将持续。
每经记者|蔡鼎 每经编辑|陈俊杰
港交所官网 6 月 30 日披露,总部位于北京,创立于 2004 年 6 月的普祥健康控股有限公司 (Puxiang Healthcare Holding Limited,以下简称 「普祥健康」) 向港交所首次呈交上市申请文件,申万宏源 (香港)、农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由于这是普祥健康首次呈交的版本,因此文件中并未披露拟发行的股份数量以及拟募集资金数据。
申请文件显示,普祥健康拟将最终募集的资金分别用于拓展公司在内地及海外地区的业务、拓展医养结合服务、推进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实施多元化支付和结算系统,以及用于运营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不过,公司也未披露每项募投项目的使用资金占比。
文件援引第三方机构数据称,按 2024 年体系内收入计,普祥健康在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公司在北京等人口密集且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战略布局了 13 家医疗机构网络。《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注意到,普祥健康过去 3 年主要的营收均来自普祥肿瘤医院、普祥中医院及大黄庄医院,且占比逐年提升。去年,3 家医院为普祥健康贡献了超 70% 的营收。
在北京布局 11 家医疗机构
招股书显示,普祥健康是中国华北地区的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不同于传统的养老资产运营,公司致力于为社区中老年人提供包括临床诊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及其他延伸服务在内的一体化服务。灼识咨询报告显示,按 2024 年体系内收入计,普祥健康在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同一数据显示,2022 至 2024 年间公司在该地区前五大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收入增速排名第一。2024 年,公司的老年患者比例在市场前五大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普祥健康称,其医养资产具备显著的区位优势及先发优势。自 2005 年首家医疗机构投入运营以来,公司已积累超过 20 年的运营管理经验与中老年群体需求洞察能力,目前在北京等人口密集且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战略布局了 13 家医疗机构网络,其中包括 6 家自营医疗机构、5 家托管医疗机构及两家投资医疗机构。这 13 家医疗机构中,11 家坐落于北京,按照位于北京的非三级医院的医疗机构数量计算,普祥健康在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普祥健康还称,这些医疗机构分布在 (北京)6 个城区,6 个城区人口合计约占北京市总人口的 60%。鉴于医养结合行业固有的地域属性,公司通过构建社区长期稳定的医患关系,能有效获得患者。
申请文件称,由于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交叉地带存在医养结合的供给空白,并且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分级诊疗制度的逐步推进,医养服务市场 (尤其是社区场景) 的潜力将逐步释放。普祥健康还称,其所属的市场还受到政府积极且持续的政策支持。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的数据,按收入计算,中国医养结合服务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4 年的 2638 亿元增至 2034 年的 6951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0.2%。此外,根据同一资料来源,按收入计算,华北地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4 年的 271 亿元增加至 2034 年的 800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 11.5%。
3 家医院去年贡献超七成营收
申请文件显示,普祥健康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医养结合业务和供应医疗设备及耗材。医养结合业务方面,公司通过经营自有医疗机构、提供医养结合服务,以及管理和运营托管医疗机构并收取管理费来产生收入。
就 2024 年的收入来看,公司医养结合业务营收为 2.46 亿元,占比高达 96.4%;同年供应医疗设备及耗材的营收仅为 912 万元,占比 3.6%。
图片来源:普祥健康申请文件
整体财务方面,2022 年、2023 年、2024 年,普祥健康实现收入分别约为 2.55 亿元、4.22 亿元、5.0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3884.4 万元、3922.7 万元、4388.2 万元,毛利率分别为 25.7%、22.5% 和 23.5%。
图片来源:普祥健康申请文件
普祥健康的主要客户包括在其自有医疗机构接受医养服务的患者、其托管的医疗机构,以及采购其医疗设备及耗材的医疗机构。2022 年—2024 年,前五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5.3%、2.9% 以及 3.1%,最大客户同期贡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 1.6%、1% 和 0.8%。
虽然客户较为分散,但普祥健康的采购商较为集中。申请文件显示,2022 年—2024 年,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当年总采购额的 51%、45.8% 及 42.6%,同期最大的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分别为 16.9%、14.2% 和 10.1%。
普祥健康还在申请文件中称,公司过往的业绩期,从华北地区的医疗机构获得了很大一部分收入。展望未来,公司仍预计医养结合服务的大部分收入仍将依赖于华北的业务。因此,公司对华北的监管、经济、环境和竞争格局以及公共卫生状况高度敏感。公司还称,其一直主要依赖普祥肿瘤医院、普祥中医院及大黄庄医院取得收入,预计未来亦将持续如此。如果公司未能成功运营上述医疗机构,收入和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公司明确提及,「普祥肿瘤医院、普祥中医院及大黄庄医院是我们的旗舰医疗机构,在业绩记录期间合计贡献了我们大部分收入。」 具体来看,这 3 家医院产生的营收分别占到普祥健康 2022 年—2024 年总营收的 53.2%、69.4% 及 73.2%。
由于普祥健康未在申请文件中提及联系方式,也没有官方网站可查。就公司对 3 大医院营收的依赖,以及未来潜在并购标的的规划等问题,《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通过天眼查显示的普祥健康邮箱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公司回复。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多 摄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