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财联社
浮费基金又迎密集上报。
7 月 4 日,证监会网站显示,包括华泰柏瑞、东方红资管、易方达、景顺长城、汇添富、中欧、国泰等 11 家基金公司上报了新模式浮动费率产品。
记者了解到,首批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基金,本次上报产品从名称看,除全市场选股产品外,还有 4 只为聚焦行业或者主题的产品,覆盖高端装备、医药、制造业等行业主题。此外,个别产品还采取了发起式安排,进一步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
5 月 23 日获批的 26 只首批浮费基发行进入尾声,截至目前,24 只已结募产品合计募集 226.8 亿元,单只产品平均募集规模 9.45 亿元,显著优于年内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整体水平 (4.4 亿元)。华商基金、信达澳亚基金旗下 2 只产品因为渠道档期安排原因,正在募集中。
据悉,后续还有管理人将陆续申报相关浮动费率产品,浮动费率产品也将常态化注册。
二批 11 只浮费基金上报,覆盖高端装备、医药、制造业等主题行业
浮动费率基金的推出是公募改革落地后首个创新举措,也是公募改革方案要求 「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 的践行。
首批浮费基金 「试水温」 后,第二批浮费基金火速迎来上报。7 月 4 日,证监会网站显示,本次上报 11 只新模式浮动费率产品中,9 只为偏股混合型,2 只为股票型。

值得关注的是,与首批浮费基金均为全市场选股基金不同,本次上报产品从名称看,除全市场选股产品外,还有 4 只为聚焦行业或者主题的产品,覆盖高端装备、医药、制造业等行业主题此外,个别产品还采取了发起式安排,进一步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
管理人表示,首批产品社会及市场效果良好,公司看好新模式浮动费率产品发展前景,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契合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和公司战略规划,所以也积极跟进。
在华泰柏瑞基金看来,作为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的重要实践之一,浮动费率产品的实质是将持有人收益率提升到核心位置,把基金管理费率与投资者实际获得的长期收益直接挂钩。期望通过在产品收费模式上的创新和尝试,与持有人建立更科学、更紧密的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机制,在力争为持有人创造可持续收益的基础上,与持有人进一步实现互利共赢。
此外,与首批产品一致,各家管理人均设置了 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 的三档费率水平。当投资者持有一年以后赎回产品时,基本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年化收益水平明显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取得正收益且年化收益显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管理费率。此外,投资者若在一年以内赎回产品,则不适用分档安排,一律按基准档费率收取管理费。
同样是首次上报浮费产品的国泰基金表示,改革后的费率体系强化了业绩比较基准的 「锚定作用」,将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产品设计围绕 《行动方案》 要求,做了进一步细化,重点突出投资者利益为本的导向,更加强调对投资者获得感的保护。
首批 24 浮费基金合计募集近 230 亿,单只募集规模近 10 亿
5 月 7 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印发后,行业首批 26 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 5 月 16 日上报,仅隔一周,5 月 23 日获批注册,当月 27 日陆续启动募集。截至 6 月底,已有 24 只产品完成募集并成立,合计募资 226.8 亿元。华商基金、信达澳亚基金旗下 2 只产品因为渠道档期安排原因,定档 7 月 1 日,计划 7 月 21 日募集结束。
具体而言,首批 26 只浮费基金中, 24 只已结募产品合计募集 226.8 亿元,单只产品平均募集规模 9.45 亿元,显著优于年内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整体水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 6 月底,单只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平均募集规模约 4.4 亿元。
单只产品来看,东方红核心价值募集规模最多,近 20 亿元,易方达成长进取和交银瑞安分别以 17.04 亿元、15.47 亿元紧随其后。从认购户数来看,市场各方反应整体积极正面,易方达成长进取获得 4.73 万户认购,南方瑞享认购户数近 2.5 万户,平安价值优享、东方红核心价值、华夏瑞享回报、交银瑞安等产品认购户数均超万户。

从渠道反馈来看,首批浮费基金销售成绩非常真实,各家没有为了首发规模去提高激励。这也符合此前多家基金公司和销售机构的表态,即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推出的目的在于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助力投资者获得更好的长期投资回报;不会过于看重募集规模,会强化首发重实量的销售导向,避免 「高开低走」,做好持续营销,不会过于看重当期募集规模和短期利益。
业内表示,浮费基金的产品设计充分体现了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有助于推动行业从 「重规模」 向 「重投资者回报」 转变,也有利于重建投资者信任。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