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券商中国
市场情绪回暖,上证指数摸高至 3700 点一带,交投活跃,赚钱效应凸显,近期两市日均成交额相比今年 4 月初行情低迷阶段增加了 50% 以上。
很多投资者在基金或者股票涨回成本价之后,第一时间选择了落袋为安。继续持有还是落袋为安?对于那些拥有安全边际的高品质股票来说,长期持有胜过频繁换手。
「拔掉鲜花,浇灌杂草」,是长期投资中,尤其是股价上涨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投资的秘密在于非对称性收益,让赢家为你赚取足够丰厚的利润,让可靠的好股票弥补自己犯下的投资错误,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而仅仅因为上涨就卖出可靠的好股票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不要 「拔掉鲜花,浇灌杂草」
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在 1977 年至 1990 年管理富达麦哲伦基金的 13 年时间里,获得 20 倍的投资收益,年化收益率为 29.2%。
彼得·林奇曾亲述过一个故事:1989 年的一天,巴菲特在大约晚上 8 点给彼得·林奇打了一通电话,他说:「我是奥马哈的巴菲特,我喜欢你的书,『拔掉鲜花,浇灌杂草』,我喜欢这句,想在年度报告中引用它。如果你要来内布拉斯加州,却不来奥马哈的话,内布拉斯加州的人们会不高兴的,我们都会不高兴的。」
于是,彼得·林奇去拜访了巴菲特。巴菲特说,他最赚钱的股票就是其他人卖出的股票,他买了可口可乐,价格上涨了上百倍。因此,仅仅因为上涨就卖出股票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巴菲特在彼得·林奇书中选用的这句话也是彼得·林奇犯过的最大错误。彼得·林奇拜访过家得宝公司最初开设的四家门店,在股票上涨 3 倍之后,彼得·林奇就将家得宝卖出了,然后家得宝又上涨了 50 倍……对好公司而言,时间就是一个重大的积极因素。
正如彼得·林奇所说,股票的美妙之处在于,如果你把 1000 美元投入股市,那么你只可能损失 1000 美元,如果你的判断正确,你就可以赚到 5000 美元,甚至可以赚到 10000 美元。你不需要 50% 的正确率,如果你的十次判断中有三次是对的,并且你发现公司运营良好,也了解它们的业务,这时买入股票,你就可以搭上公司发展的快车,赚到很多钱。
彼得·林奇说,一些股票上涨了 20% 到 30%,有人就选择卖出,然后买进其他股票,这就像 「拔掉鲜花,浇灌杂草」,你肯定希望制胜股能一直涨……你必须让那些可靠的好股票来弥补自己曾经的错误。
不熟不做,构筑自己的精英俱乐部
上涨之后就选择卖出股票,最重要的原因是,投资者不了解自己持有的股票,这样就会导致股票上涨百分之二三十后不知道该买还是该卖,缺乏信念是无法赚到足够丰厚利润的。如果你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当初买入一只股票的理由,你自然会清楚地知道何时应该卖出。
投资是一个 「优中选优」 的过程,就像构筑自己的精英俱乐部一样,要长期把品质不高的公司拒之门外。对于自己熟悉和理解的公司,在算得清账的条件下,应该坚持到底。股市是一个钱会从活跃投资者手中流向耐心投资者手中的地方。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一生中只有一两次机会能够抓住一只 25 倍的大牛股,如果你抓住一只大牛股,你就应该一直持有直到获得最大的回报。」 彼得·林奇说。而巴菲特则说:「我们的座右铭是,如果一开始就取得了成功,那么,不必再做测试。发现伟大的公司和杰出的管理人才都是十分不容易的事,为何我们要抛弃已被证明的成功呢?」
普通投资者应该长期将钱放在业务简单易懂,可持续经营,具有自然垄断等杰出特征的公司上,享受时间的积累因素。正如芒格曾说过的:充分认清客观条件的限制,充分认识自身能力的限制,谨小慎微地在限制范围内活动,这是赚钱的诀窍,这个诀窍,与其说是 「谦卑」,不如说是 「有克制的贪婪」。
凯恩斯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与其经济思想相匹配的,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投资实践家。他曾在写给合伙人的信中说:「随着时光的流逝,我越来越感到确信,投资的正确方式是将相当分量的资金,投资于你了解的并拥有令人充分信任的管理层的公司。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注定是有限的,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内,投资于两三家自己有充分信心的公司是最好的选择。」
事实上,当一个投资者不了解特定公司的经济状况,他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的方式来分享经济的长期增长。比如通过定期投资指数的方式,一个知之甚少的投资者,实际上能够战胜大多数投资专家。正是当 「傻」 钱承认自己的局限时,它就不再傻了。大多数人频繁买卖的结果,是连指数都跑不赢。
投资最终还是落脚于股票的基本面之上。正如彼得·林奇所说,如果你不能说服自己坚持 「当我的股票下跌 25% 时我就追加买入」 的正确信念,永远戒除 「当我的股票下跌 25% 我就卖出」 的毁灭性错误信念,那么你永远不可能从股票投资上获得什么像样的投资回报;同样如果相信 「股价翻一番就卖出的话」,也不可能从任何一只大牛股中获得盈利。坚持持有股票,只要公司发展前景继续保持不变或者变得更好,公司股价也不会偏离太远,过几年后你自己也会吃惊于时间带来的回报。
(券商中国)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