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pw id="5"]

2025 年 9 月 5 日 上午 7:28
Home24 小时谁是 「车企一哥」?比亚迪 「老对手」 发力 合资车龙头吹响反攻号角
spot_imgspot_img

谁是 「车企一哥」?比亚迪 「老对手」 发力 合资车龙头吹响反攻号角

-

来源:
中国基金报

K图 002594_0

  【导读】 国内头部车企交出上半年 「成绩单」,比亚迪、上汽争夺 「车企一哥」

  9 月 2 日晚间,随着蔚来发布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国内头部车企均交出了 2025 年上半年的 「成绩单」。

  探究可见,比亚迪刚夺下的 「车企一哥」 宝座,正在遭遇原 「车企一哥」 上汽集团的全力争夺。

  2025 年上半年,比亚迪的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 (以下简称汽车业务) 收入,仅比上汽集团的总营业收入多出 29.18 亿元。

  即比亚迪在 2024 年下半年取得的优势,正在被全力追赶的上汽集团消除。

  在比亚迪看来,2025 年上半年的汽车市场竞争处于白热化阶段。面对上汽集团等老对手加速迈向新能源汽车赛道,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却出现停滞的迹象。

  面向 2025 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竞争将更为惨烈,比亚迪能否保住 「车企一哥」 的地位存疑。

  记者注意到,上汽集团等比亚迪的老对手,通过拥抱华为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强势崛起,而零跑、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迎来顺风期,近几个月的交付量屡创新高。

  「车企一哥」 仍有悬念

  比亚迪 「老对手」 发力

  2025 年上半年,比亚迪的汽车业务收入为 3025.06 亿元,同比增长 32.49%;上汽集团的营业总收入为 2995.88 亿元,同比增长 5.23%。

  由此可见,比亚迪在 2025 年上半年守住了 「车企一哥」 的宝座,但优势不再明显。

  2025 年上半年,比亚迪汽车业务收入与上汽集团营业总收入的差额,仅有 29.18 亿元。

  「车企一哥」 的易主发生在 2024 年下半年。彼时,比亚迪的汽车业务收入达 3890.65 亿元,而上汽集团的总营业收入为 3429.04 亿元,两者差额达 461.61 亿元。

  随即,比亚迪一举拿下 2024 年下半年、2024 年全年的 「车企一哥」 宝座。

  在燃油车时代,上汽集团稳坐 「车企一哥」 宝座多年,但是在汽车产业快速驶向新能源赛道的过程中,新旧动能转换导致其销量及多项财务指标回落。

  如今,上汽集团开始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全面发力,试图夺回 「车企一哥」 的宝座。

  2025 年上半年,上汽集团的整车销量同比增长 12.35% 至 205.26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40.19% 至 64.63 万辆。

  对比 2024 年上半年、2024 年全年,上汽集团的整车销量重回增长轨道,并且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同比增速有所提升。

  上汽集团表示,2025 年上半年,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40% 以上,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

  反观比亚迪,2025 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33.04% 至 214.60 万辆。

  以此换算,比亚迪 2025 年上半年的汽车销量,只比上汽集团多了 9.34 万辆。

  2025 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激烈已成业内共识。对此,比亚迪在 2025 年上半年推出了三次促销举措,助力其保住 「车企一哥」 的宝座。

  比如,2025 年 5 月下旬,比亚迪宣布推出 「限时一口价」 或限时补贴的促销举措,其中海洋网 10 款智驾版车型的 「限时一口价」 最低 5.58 万元起。

  比亚迪在 2025 年半年报中表示,2025 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出现 「一口价」「过度营销」 等行业乱象,极大地扰乱了正常的商业秩序,阻碍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合资车龙头吹响反攻号角

  上汽、广汽全面拥抱华为

  上汽集团在 2025 年半年报中介绍,公司自发布全新品牌 「SAIC 尚界」 以来,项目团队全力推进首款产品开发、临港基地改造、营销服务体系构建等工作,并且通过多个车展预热,为 9 月上市进行全力冲刺。

  尚界是上汽集团与华为采用智选车模式进行合作的项目。据悉,双方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计划打造全新的新能源智能汽车。

  上汽集团透露,尚界的后续两款产品开发工作也在加紧推进中,将依托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各自优势,进一步扩大在细分市场的覆盖面,并且快速提升规模。

  广汽集团同为燃油车时代的合资车龙头之一,也在 2025 年上半年迎来与华为合作的重大进展。

  广汽集团表示,2025 年上半年,公司深化与华为的合作,成立华望汽车作为双方合作的载体,以打造全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计划 2026 年推出首款合作产品。

  3 月,华望汽车由广汽集团投资 15 亿元成立,华为深度赋能。记者近期从业内人士处独家获悉,华望汽车的制造业务或将落在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

  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合资车龙头愿意与华为合作,除了其转型新能源汽车赛道遭遇瓶颈期,还在于华为与赛力斯打造的问界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5 年上半年,赛力斯的归母净利润为 29.41 亿元,同比增长 81.03%;扣非后净利润为 24.74 亿元,同比增长 72.14%;研发投入 51.98 亿元,同比增长 154.90%。

  赛力斯表示,在机制体系优势的支持下,公司联手华为和宁德时代两个行业头部企业跨界融合和战略合作,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品竞争力。

  对此,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全面拥抱华为,对标学习华为 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 与 IPMS(集成产品营销体系) 模式。

  上汽集团介绍,公司通过上述对标学习,对产品定义、成本管控等多项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并且全面推行敏捷开发流程,以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新势力强势崛起、老对手紧追不舍

  比亚迪下半年竞争将更为激烈

  展望 2025 年下半年,比亚迪认为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销量会保持稳健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产业升级的黄金窗口期,机遇广阔。

  在上述大背景下,比亚迪从 7 月开始,连续两个月的月度销量跌破 38 万辆的关口。2025 年上半年,比亚迪的月度销量在 4 月突破 38 万辆,但之后未见明显增长。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比亚迪的竞争对手在集体发力。

  7 月、8 月,上汽集团的销量分别为 33.75 万辆、36.34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5%、17.87%;吉利汽车的销量分别为 23.77 万辆、25.02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58%、38%。

  同时,多家造车新势力的交付量屡创新高。以 8 月为例,零跑、小鹏、蔚来的交付量均创新高,分别为 5.71 万辆、3.77 万辆、3.13 万辆。

  区别于其他车企,蔚来、小鹏均在发布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之际,披露了 2025 年第三季度的交付指引,分别是 8.7 万辆至 9.1 万辆、11.3 万辆至 11.8 万辆。

来源:蔚来

  由于 7 月、8 月的交付量已经公布,可以推算出蔚来、小鹏的 9 月交付量区间分别为 3.47 万辆至 3.89 万辆、3.86 万辆至 4.36 万辆。

  对比可见,蔚来、小鹏的 9 月交付量区间下限,均超过 8 月的交付量。这意味着,蔚来、小鹏的 9 月交付量将再创新高。

  9 月 2 日晚间,蔚来董事长兼 CEO 李斌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公司 2025 年第四季度的产能目标是 5.6 万辆,以此支持月度交付 5 万辆的目标。

  蔚来总裁秦力洪近日表示:「2025 年第三季度是蔚来的转折点。蔚来现在进入了聚气重新上升的阶段。」

(中国基金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最新动态

推荐阅读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