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周四,美股三大指数收盘均创下历史新高。截至发稿,道指收涨 1.36%,纳指涨 0.72%,标普 500 指数涨 0.85%。
大型科技股涨跌互现,苹果涨超 1%,甲骨文跌超 6%,奈飞跌超 3%。传媒股走强,华纳兄弟探索大涨 28%,派拉蒙天舞涨超 15%,消息称派拉蒙天舞公司准备竞购华纳兄弟探索公司。稳定币发行商 Figure 美国 IPO 首日收涨 24%。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 2.89%。阿里巴巴涨超 8%,蔚来涨超 6%,百度、京东涨超 3%,网易、小鹏汽车涨超 2%。
全球要闻
美国 8 月 CPI 同比增长 2.9% 符合预期
当地时间周四 (9 月 11 日),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8 月整体通胀较前月相比有所上升。数据显示,美国 8 月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环比上涨 0.4%,高于市场预期的 0.3%;同比涨幅录得 2.9%,与预期一致,较 7 月加速了 0.2 个百分点。
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 连续二次维持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不变
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连续二次维持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不变。欧洲央行将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贷款利率维持在 2.15% 和 2.40% 不变,均符合预期。欧洲央行表示,通胀目前处于 2% 的中期目标附近,管理委员会对通胀前景的评估基本保持不变。
马斯克震撼预言:到 2030 年 AI 将比所有人类加起来都聪明!
在美股市场重新热炒人工智能(AI) 概念之际,全球首富马斯克对 AI 的未来做出了震撼预测。他认为,AI 将很快比所有人类加起来都聪明。在周二的 All-In 峰会上,马斯克预测,到 2026 年,AI 的认知能力将超越人类个体,而到 2030 年,AI 的智能水平将超越全人类智慧的总和。
特朗普催促降息之际 物价飙升正成美国老百姓最头疼问题
最近几周,美国出现了一种奇特的 「分屏」 现象:一方面,美国民众在接受民意调查时,越来越明确地表示,通货膨胀是他们对特朗普经济政策最大的担忧;另一方面,特朗普本人却越来越坚定地相信,通货膨胀已成过去式。本周的情况就是这一现象的最新例证。
美经济数据报告遭信任危机 劳工部监察机构宣布介入调查
美国劳工部的内部监察机构最新表示,已对劳工统计局 (BLS) 如何收集就业与通胀数据展开调查。当地时间周三 (9 月 10 日),劳工部监察长办公室 (OIG) 向劳工统计局代理局长 William Wiatrowski 发送了一封公开信,称该监察机构准备启动审查,旨在弄明白劳工统计局在收集和报告经济数据方面遇到的挑战。
公司新闻
「下一个英伟达」 诞生?甲骨文股价暴涨背后:一场关于算力的豪赌
美东时间周三,美国科技巨头甲骨文单日暴涨 36%,市值飙升 2510 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 1.78 万亿元),震撼了全球投资者。甲骨文股价的暴涨,背后直接原因在于该公司最近与 OpenAI 签署的一项大单:两家公司签署一份自 2027 年开始为期约 5 年、总值 3000 亿美元的算力采购合约。这份合约金额不仅远超过 OpenAI 目前的营收、同时也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云端合约之一。
制药巨头诺和诺德裁员 9000 人!CEO 此前被炒 旗下 「药王」 核心专利将到期
9 月 10 日,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宣布,将在全球新一轮重组中裁员 9000 人,约占公司员工总数的 11.5%,如此大规模的裁员在这家胰岛素及减重药巨头的百年历史上极为罕见,这也是诺和诺德更替 CEO 之后宣布的首项重大举措。
亚马逊 AR 眼镜战略布局曝光 双线进击挑战 Meta 霸主地位
最新市场消息显示,科技巨头亚马逊正在快步踏入 AR 眼镜赛道的竞争。恰逢行业领跑者 Meta 即将在下周发布新一代 AR 眼镜,显示出这条赛道的竞争正变得愈发激烈。据两位直接知情的人士称,亚马逊正在开发两款 AR 眼镜。其中一款代号为 「Amelia」 的眼镜面向电商巨头的送货员,主要用来辅助分拣和投递包裹,面向消费者的产品代号为 「Jayhawk」。
美国网红券商 Robinhood 推出社交媒体平台 实时展示发帖人持仓
Robinhood 做出了一个开拓业务边界的决定:推出允许用户查阅并实时追踪其他交易者操作的新平台。公司官网显示,这个叫做 「Robinhood Social」 的功能预计将于明年初上线。届时将展示经认证的交易员、知名投资者以及国会议员的交易活动。与传统社交媒体上的晒单不同,Robinhood 将要求参与者进行身份验证并提供实际持仓证明。
携超 10 亿补贴奇袭美团 「高德扫街榜」 再战本地生活 阿里能撼动美团的 「铁王座」 吗?
封闭开发、全程保密、股价连涨数天,全网猜谜之后,阿里在 9 月 10 日揭晓谜底——让高德 「活成」 美团的样子。发布会现场,「10 亿人用脚投票」 的标语格外醒目,高德捧出号称 「全网第一个真实扫街榜单」 的新武器,阿里再次进攻本地生活的到店业务,甚至喊出了 「扫街榜永不商业化」 的口号。系列的动作背后,似乎都瞄准了美团点评的命脉业务。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