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美国矿业巨头 Freeport McMoRan(自由港) 发布最新公告,其旗下印尼 Grasberg 矿山因泥石流事故暂停生产,公司就供应合同启动不可抗力条款。受该消息影响,内外盘铜价大幅上涨。
据悉,9 月 8 日,印尼 Grasberg 矿山发生大规模湿性矿料涌出事故并堵塞了通道,导致 7 名工人被困地下,自由港立即暂停该矿区作业。24 日,自由港表示,上述 7 名受困工人中,有 2 名已身亡,仍在努力搜救剩余 5 名工人,矿区生产仍处于停滞状态。
印尼 Grasberg 铜矿是全球第二大铜精矿,2024 年铜矿产量为 81.65 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 3.5%。上述矿山事故发生前,Grasberg 已由露天矿转入地下开采并完成产能爬坡。自由港 2025 年二季度季报预计,2025—2029 年该矿年均铜矿产量为 77.1 万吨。
国投期货首席分析师肖静表示,事故发生后,自由港正式下调产量指引,今年第四季度无法完成原定 4.45 亿磅的销售目标 (约 20 万吨铜矿)。同时,2026 年全年将分段重启涉事矿区,将 2026 年产量目标从 17 亿磅下调 35% 至 11 亿磅,将铜矿产量从 77 万吨下调至 49.8 万吨,而今年该矿山的实际产量可能只有 50 万吨。在当前铜精矿供应偏紧的情况下,该事件使得铜市供需缺口进一步放大。
中信建投期货工业品首席分析师江露告诉记者,本次事件并非简单的短期扰动,主要是自由港预计 Grasberg 矿区将于 2026 年上半年分阶段重启并开始增产,最早要到 2027 年才能恢复事故前的生产水平。当前全球铜产业链呈现供应扰动频繁、中间产品低库存、下游需求有亮点的格局,预计此次事件将加剧未来两年铜上游供应的紧张程度。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海外铜产业供应扰动明显增多,全球铜精矿供应一直偏紧。2025 年二季度,受地震影响,艾芬豪与紫金矿业在刚果 (金) 合作的 Kakula 地下矿大幅下调 2025 年增产目标;三季度智利 Codelco 旗下的 El Teniente 矿山运营也遭遇地震,产量预计损失 2 万~3 万吨,叠加此次印尼 Grasberg 矿区停产,今年铜精矿供应可能下降逾 5%。这也意味着,全球铜精矿供需平衡表出现变化。今年 4 月,国际铜业研究组织 (ICSG) 认为全球铜精矿今年的供应增速能够达到 2.3%,产量增长近 50 万吨。
肖静认为,近期 ICSG 将再次更新铜精矿产量预期,很可能下调到 10 万吨,2026 年供应增量也将受此次事故影响而相应下调。展望后市,巴拿马年产量 33 万吨的 Cobre Panama 铜矿的产能恢复节奏成为影响 2026 年供需平衡的关键因素。同时,2026 年年度加工费谈判将再次陷入被动局面。
「四季度铜市供需有望转向紧平衡。」 中信建投期货铜研究员张维鑫表示,从供应端来看,巴拿马铜矿停产导致原料短缺,而 Grasberg 铜矿停产意味着 2026 年供应面临较大压力。从需求端来看,虽然矿冶矛盾加剧或逐步沿着产业链向下游传导,高铜价对下游需求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但算力数据中心建设、新能源消费等领域仍会带来客观的消费增量。
从盘面影响来看,张维鑫表示,当前临近国庆假期,铜价涨至高位面临多头获利了结带来的抛压风险,同时短期库存出清有望暂时缓解供需矛盾,铜价短期难以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从长期来看,受巴拿马铜矿和印尼 Grasberg 铜矿停产影响,全球铜供应短缺加剧,价格中枢有望上修。一旦需求边际回暖或者出现新的消费场景,铜价或创历史新高。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