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期货日报网讯 (记者 刘威魁)2025 年 《财富》 世界 500 强峰会近日在广州隆重举行,近 300 名商业领袖和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 「站在新周期的起点:发现、拥抱与重塑」 这一主题,共同探寻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创新与合作实现持续增长。与会嘉宾指出,中国企业出海战略正在发生的范式转移,从 1.0 版本的 「产品出口」 和 「单点建厂」,迈向 2.0 版本的 「系统化、生态化、智能化」 出海。
「出海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但答错卷子,比不答更危险。」 在以 「领军企业的风险抵御与机遇捕捉策略」 为主题的圆桌会现场,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 (以下简称 「广州工控」) 董事长景广军用一句话,为 「全球竞争新局」 定下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基调。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管鸣宇等重量级嘉宾同台论道,共同为中国企业新一轮全球化 「把脉开方」。
从 「单品出海」 到 「生态出海」
景广军指出,单个企业出海往往会面临本地化适应难、供应链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解决这一痛点需要采用新的模式,即将国内已验证成功的整个产业链 「生态圈」(包括上下游伙伴、技术标准、管理经验) 整体移植。这不仅能降低单个企业的风险,更能形成集群优势,甚至成为当地市场的 「规则制定者」 或 「生态组织者」。
在景广军看来,广州工控出口产品虽已覆盖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海外收入占比不足 20%,距离 「跨国运营商」 愿景仍有差距。据他透露,广州工控正在东南亚、北非、拉美等地做 「国别画像」,下一步将发布海外投资正面清单,将把关税、碳足迹、ESG、本地伙伴甚至文化价值观,全部量化进模型,让风险看得见、算得清、管得住,实现从 「经验决策」 到 「数据决策」 的全面升级。
从 「防御心态」 到 「主动破局」
邢自强指出,面对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选择的不是被动应对或对抗,而是用更高水平的开放来破解壁垒。 数据显示,中国占全球稀土永磁产能 90%,石墨、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占比均超过 70%。他认为除 AI 等极敏感领域可能出现 「两套标准」 外,绝大部分行业 「脱钩」 成本极高。
面对贸易壁垒,邢自强呼吁中国 「反其道而行之」——对外宣布 「两个 30」:即 「30% 的关税降为零,30 项准入限制清零,用高水平开放对冲美国的保护主义,向世界表明中国继续融入全球化的决心。
从 「成本优势」 到 「科技壁垒」
王一鸣强调科技是刺破壁垒的 「利剑」,「封建王朝被工业革命摧毁,今天的人工智能也会摧毁人为壁垒。」
他认为过去中国企业的优势常在于成本和规模,而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科技,特别是 AI 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当生产、研发、管理流程都深度智能化后,就会形成强大的 「路径依赖」,客户和合作伙伴都难以离开,这本身就是最坚固的 「护城河」。
2030 年全球十大车企 3—5 家来自中国
管鸣宇预测 2025 年中国汽车出口将突破 600 万辆,刷新日本保持 40 年的单国纪录。2030 年世界十大车企中,中国将占 3—5 席。
他认为中国车企的窗口期只有 5 年,胜负在于全球化运营能力,特别是供应链的海外布局,需要对全球供应链实现实时、透明的精细化管理。
与会嘉宾为中国企业描绘了一幅清晰的 「新航海图」:战略上,要摒弃机会主义,进行系统规划。 战术上,要依靠生态合力与科技赋能。姿态上,要坚持开放合作与价值输出。正如开篇所言,「答错卷比不答更危险」。成功的出海不再是简单的业务扩张,而是一场考验企业战略定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综合大考。广州工控等领军企业的探索,正在为更多中国公司提供宝贵的答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