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经济版图中,GDP 尚未突破千亿的天水,实在不太起眼。哪怕在甘肃省内,天水经济规模也仅排在第四,存在感并不强。不过在集成电路领域,天水是个不容忽略的名字。
每经记者|刘艳美 每经编辑|杨欢
作为一个西部省份,2024 年,甘肃 GDP 刚刚迈过 1.3 万亿元门槛,在 31 个省份中排名倒数。提起它,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 「欠发达地区」「发展滞后」 等印象。但你也许不知道,甘肃其实是一座隐藏的 「芯片大省」。
2024 年,甘肃集成电路产量达到 738.4 亿块,仅次于江苏和广东,居全国第三,约为第四名上海的两倍。
今年上半年,甘肃集成电路产量达到 431.12 亿块,更一度反超广东,跻身全国第二。
其实,这不是啥新鲜事。2017 年至 2022 年,甘肃这一指标一直力压广东,在 「老二」 的位置上一待就是六年。直至这两年广东积极发力,甘肃的排名才被挤到第三。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甘肃的集成电路产量,全部由一座城市 「包揽」——就是去年因为一碗麻辣烫走红的小城天水。
在全国经济版图中,GDP 尚未突破千亿的天水,实在不太起眼。哪怕在甘肃省内,天水经济规模也仅排在第四,存在感并不强。不过在集成电路领域,天水是个不容忽略的名字。
2024 年,天水贡献了甘肃集成电路产量的全部,也就是 738.4 亿块。这个数字,超过了同期深圳 (669.10 亿块)、苏州 (415.0 亿块) 等经济强市。
得益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三线建设」 时期的布局,天水是我国最早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城市之一。总部位于天水的华天科技,如今已成为全球第六、国内第三的集成电路封测领域巨头。
不过,产量显然不能与实力划等号。在各大集成电路城市排行榜上,几乎不见天水的身影。对比更有含金量的产业规模数据,天水 2023 年集成电路产业产值仅 211.6 亿元,与规模在两三千亿元的上海、无锡、深圳等城市不可同日而语。
究其原因,天水集成电路产业主要靠的是封装、测试等环节,在芯片设计和制造方面相对不足,且大部分是中低端芯片,产业链集聚程度和协作配套能力较低。
甘肃和天水也在试图突破瓶颈。在甘肃电子信息产业 「十四五」 规划中,天水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被列为首个发展和重点布局方向,「面向高端,巩固提升集成电路产业」 成为首要任务。
抢抓 「东数西算」 等机遇,天水还将目光瞄准 AI 算力产业,积极引进科技型企业和带动力、关联性强的项目落地。在有限的资源下不断拓宽产业发展的更多可能,这座西北小城仍在艰难求索。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123322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