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投资者 「双节」 把钱放在哪儿? 老中青理财偏好大画像

2025 年 10 月 9 日
突破3900点!节后首日 沪指刷新十年新高

突破 3900 点!节后首日 沪指刷新十年新高

2025 年 10 月 9 日
双节家电消费观察:智能产品站上「C位」 双11大促提前启动

双节家电消费观察:智能产品站上 「C 位」 双 11 大促提前启动

2025 年 10 月 9 日
2025年「超级黄金周」数据盘点:出境入境双线升温,音乐节和体育赛事再度带火县域旅游

2025 年 「超级黄金周」 数据盘点:出境入境双线升温,音乐节和体育赛事再度带火县域旅游

2025 年 10 月 9 日
广告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新资金来了!近 70 只基金定档 10 月 谁能成大赢家?

2025 年 10 月 9 日

黑色建材周度观察 20251009

2025 年 10 月 9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港股打新迎千倍认购时代 最高近 8000 倍 破发率仅 24% 创九年新低

2025 年 10 月 9 日

黄金光芒太闪耀,日元避险地位摇摇欲坠

2025 年 10 月 9 日

流动性驱动下关注 A 股结构性机会,关注半导体设备 ETF(159516)

2025 年 10 月 9 日

每经热评 | 海南华铁 36.9 亿元算力大单告吹:保密重要,信披更重要

2025 年 10 月 9 日
马蜂窝十一大数据:国内热门城市目的地TOP十出炉

马蜂窝十一大数据:国内热门城市目的地 TOP 十出炉

2025 年 10 月 9 日

万亿 AI 基建,英伟达和 OpenAI 在疯狂添柴

2025 年 10 月 9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商务部:对稀土相关技术和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2025 年 10 月 9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0 月 9 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投资者 「双节」 把钱放在哪儿? 老中青理财偏好大画像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10 月 9 日
在 期货
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假期前赎回了部分股票基金,打算节后看看市场再决定是否加仓」「刚把攒的实习工资买了短债基金,先试试水」「给孙子配置了教育金保险,自己的养老金账户也加了点 『固收+』」……在这个超长假期中,不同年龄段的投资者在休闲之余,也在积极规划资产配置。

  从 20 岁出头、初涉投资领域的 Z 世代,到肩负家庭责任、投资风格更趋稳健的中年人,再到注重资产安全、着眼长期保障的银发族,投资者的偏好随着年龄增长、人生阶段变迁与责任重心转移,呈现出鲜明的差异。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记者通过与不同年龄段的投资者交流,勾勒出一幅鲜活的中国投资者偏好画像。

  Z 世代:偏爱 「低门槛+高灵活」

  作为投资市场的 「新兵」,Z 世代的投资关键词是 「小额、灵活、好玩」。他们大多刚步入职场,正处于职业起步阶段,收入水平有限、储蓄规模不大,但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极高,更倾向于用日常 「闲钱」 试水投资,在低压力环境中探索资产增值的可能性。

  「我每个月工资到账后,都会固定拿出 500 元投入基金,选的基本是当下热门主题,比如之前的白酒、中药板块,以及现在热度很高的人工智能赛道。」 刚工作满一年的医务工作者小张向 《证券日报》 记者分享,他挑选基金的首要标准是 「1 元起购」,且需支持 「T+1 到账」,这样万一有临时用钱需求,资金能及时取出,不会打乱日常开销计划。

  像小张这样的 Z 世代投资者并非个例。他们的投资标的始终围绕 「低门槛」 展开:除了短债基金、指数基金这类基础产品,不少年轻人还会尝试可转债打新、股票小额定投,或是借助 「碎片化理财」 工具,将日常消费后剩下的零钱自动转入货币基金,让 「小钱」 也能持续产生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Z 世代对投资领域的新鲜事物展现出极强的敏感度与接受度,从创新型理财产品到尚在成长的新兴投资赛道,他们总能第一时间关注并积极尝试,让严肃的投资过程多了几分 「探索乐趣」。

  例如,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上线积分数据交易板块后,不少对数字经济感兴趣的 Z 世代迅速 「入局」。刚接触该板块的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小任就直言:「之前从没接触过数据类投资,这个板块不仅门槛不高,还能顺便了解数字资产的价值逻辑,比单纯买基金多了点 『新鲜感』。」 这种将投资行为与新鲜知识探索结合的选择,正是 Z 世代投资偏好的典型体现。

  中年人:兼顾 「收益+抗风险」

  步入 30 岁后,投资者逐渐进入 「上有老、下有小」 的人生阶段,投资偏好从 「试错」 转向 「务实」——既要追求一定收益以应对家庭开支,又要通过分散配置降低风险,核心需求是资产稳健增值。

  「孩子今年上小学,未来 10 年的教育费用、老人的医疗储备,都得慢慢攒。」 投资者王先生的投资组合很 「均衡」:30% 的资金买股票基金,40% 配置 「固收+」 产品,20% 存定期存款,剩下 10% 买了重疾险和医疗险。「我很少频繁操作,基金定投都是按年设置,追求 『长期复利』,毕竟家庭开支不能靠短期投机。」 王先生说。

  这一年龄段的投资者,储蓄积累较多,且对投资逻辑有一定认知,更倾向于 「主动管理」 资产。某银行理财经理告诉 《证券日报》 记者,咨询 「家庭资产配置方案」 的客户中,往往以中年人群体为主。这些投资者问得很细,会关注产品的历史最大回撤、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还会主动了解分散投资的具体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收入群体还会尝试 「进阶投资」。室内设计师林女士除了配置公募基金,还在券商开通了港股通,少量投资港股中的科技股。「但港股波动比 A 股大,我只拿 10% 的资金参与,主要是想分享优质企业的成长红利,不敢投入太多。」 林女士说。

  银发族:聚焦 「保值+养老」

  刚退休的李阿姨的理财方式非常传统,她说:「我只投资国债、大银行的定期存款或者保本理财产品,别的不碰。利息少一点没关系,本金安全最重要。」

  对于银发族而言,投资的安全性更重要。他们经历过经济周期的起伏,对风险极为敏感。国债、银行定期存款、货币基金以及养老保险产品是他们的首选。他们更信赖实体网点和客户经理的当面讲解,对于复杂的线上操作和新鲜金融产品持谨慎态度。

  「很多客户会主动问 『个人养老金怎么缴最划算』『商业养老金和社保养老金怎么互补』。」 某保险公司代理人赵女士说,十一假期她接待了多位咨询养老产品的客户,他们更看重产品的确定性,比如每年能领多少养老金、领取期限有多长,对浮动收益的产品兴趣不大。

  此外,传承规划也成为部分投资者的考量。私营企业主董某除了配置稳健型理财,还为子女购买了增额终身寿险。他表示:「这一方面能给自己留一笔养老钱,另一方面也能提前为子女做些财富规划,避免未来资产传承的麻烦。」

  从 Z 世代的 「小额试错」 到中年人的 「平衡分配」,再到银发群体的 「稳健保值」,不同年龄层的投资偏好,本质都是 「为生活服务」。无论哪个年龄层,都应先明确自身需求,再选择对应的产品。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投资者 「双节」 把钱放在哪儿? 老中青理财偏好大画像)

(责任编辑:12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假期前赎回了部分股票基金,打算节后看看市场再决定是否加仓」「刚把攒的实习工资买了短债基金,先试试水」「给孙子配置了教育金保险,自己的养老金账户也加了点 『固收+』」……在这个超长假期中,不同年龄段的投资者在休闲之余,也在积极规划资产配置。

  从 20 岁出头、初涉投资领域的 Z 世代,到肩负家庭责任、投资风格更趋稳健的中年人,再到注重资产安全、着眼长期保障的银发族,投资者的偏好随着年龄增长、人生阶段变迁与责任重心转移,呈现出鲜明的差异。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记者通过与不同年龄段的投资者交流,勾勒出一幅鲜活的中国投资者偏好画像。

  Z 世代:偏爱 「低门槛+高灵活」

  作为投资市场的 「新兵」,Z 世代的投资关键词是 「小额、灵活、好玩」。他们大多刚步入职场,正处于职业起步阶段,收入水平有限、储蓄规模不大,但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极高,更倾向于用日常 「闲钱」 试水投资,在低压力环境中探索资产增值的可能性。

  「我每个月工资到账后,都会固定拿出 500 元投入基金,选的基本是当下热门主题,比如之前的白酒、中药板块,以及现在热度很高的人工智能赛道。」 刚工作满一年的医务工作者小张向 《证券日报》 记者分享,他挑选基金的首要标准是 「1 元起购」,且需支持 「T+1 到账」,这样万一有临时用钱需求,资金能及时取出,不会打乱日常开销计划。

  像小张这样的 Z 世代投资者并非个例。他们的投资标的始终围绕 「低门槛」 展开:除了短债基金、指数基金这类基础产品,不少年轻人还会尝试可转债打新、股票小额定投,或是借助 「碎片化理财」 工具,将日常消费后剩下的零钱自动转入货币基金,让 「小钱」 也能持续产生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Z 世代对投资领域的新鲜事物展现出极强的敏感度与接受度,从创新型理财产品到尚在成长的新兴投资赛道,他们总能第一时间关注并积极尝试,让严肃的投资过程多了几分 「探索乐趣」。

  例如,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上线积分数据交易板块后,不少对数字经济感兴趣的 Z 世代迅速 「入局」。刚接触该板块的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小任就直言:「之前从没接触过数据类投资,这个板块不仅门槛不高,还能顺便了解数字资产的价值逻辑,比单纯买基金多了点 『新鲜感』。」 这种将投资行为与新鲜知识探索结合的选择,正是 Z 世代投资偏好的典型体现。

  中年人:兼顾 「收益+抗风险」

  步入 30 岁后,投资者逐渐进入 「上有老、下有小」 的人生阶段,投资偏好从 「试错」 转向 「务实」——既要追求一定收益以应对家庭开支,又要通过分散配置降低风险,核心需求是资产稳健增值。

  「孩子今年上小学,未来 10 年的教育费用、老人的医疗储备,都得慢慢攒。」 投资者王先生的投资组合很 「均衡」:30% 的资金买股票基金,40% 配置 「固收+」 产品,20% 存定期存款,剩下 10% 买了重疾险和医疗险。「我很少频繁操作,基金定投都是按年设置,追求 『长期复利』,毕竟家庭开支不能靠短期投机。」 王先生说。

  这一年龄段的投资者,储蓄积累较多,且对投资逻辑有一定认知,更倾向于 「主动管理」 资产。某银行理财经理告诉 《证券日报》 记者,咨询 「家庭资产配置方案」 的客户中,往往以中年人群体为主。这些投资者问得很细,会关注产品的历史最大回撤、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还会主动了解分散投资的具体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收入群体还会尝试 「进阶投资」。室内设计师林女士除了配置公募基金,还在券商开通了港股通,少量投资港股中的科技股。「但港股波动比 A 股大,我只拿 10% 的资金参与,主要是想分享优质企业的成长红利,不敢投入太多。」 林女士说。

  银发族:聚焦 「保值+养老」

  刚退休的李阿姨的理财方式非常传统,她说:「我只投资国债、大银行的定期存款或者保本理财产品,别的不碰。利息少一点没关系,本金安全最重要。」

  对于银发族而言,投资的安全性更重要。他们经历过经济周期的起伏,对风险极为敏感。国债、银行定期存款、货币基金以及养老保险产品是他们的首选。他们更信赖实体网点和客户经理的当面讲解,对于复杂的线上操作和新鲜金融产品持谨慎态度。

  「很多客户会主动问 『个人养老金怎么缴最划算』『商业养老金和社保养老金怎么互补』。」 某保险公司代理人赵女士说,十一假期她接待了多位咨询养老产品的客户,他们更看重产品的确定性,比如每年能领多少养老金、领取期限有多长,对浮动收益的产品兴趣不大。

  此外,传承规划也成为部分投资者的考量。私营企业主董某除了配置稳健型理财,还为子女购买了增额终身寿险。他表示:「这一方面能给自己留一笔养老钱,另一方面也能提前为子女做些财富规划,避免未来资产传承的麻烦。」

  从 Z 世代的 「小额试错」 到中年人的 「平衡分配」,再到银发群体的 「稳健保值」,不同年龄层的投资偏好,本质都是 「为生活服务」。无论哪个年龄层,都应先明确自身需求,再选择对应的产品。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投资者 「双节」 把钱放在哪儿? 老中青理财偏好大画像)

(责任编辑:126)

YOU MAY ALSO LIKE

突破 3900 点!节后首日 沪指刷新十年新高

新资金来了!近 70 只基金定档 10 月 谁能成大赢家?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假期前赎回了部分股票基金,打算节后看看市场再决定是否加仓」「刚把攒的实习工资买了短债基金,先试试水」「给孙子配置了教育金保险,自己的养老金账户也加了点 『固收+』」……在这个超长假期中,不同年龄段的投资者在休闲之余,也在积极规划资产配置。

  从 20 岁出头、初涉投资领域的 Z 世代,到肩负家庭责任、投资风格更趋稳健的中年人,再到注重资产安全、着眼长期保障的银发族,投资者的偏好随着年龄增长、人生阶段变迁与责任重心转移,呈现出鲜明的差异。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记者通过与不同年龄段的投资者交流,勾勒出一幅鲜活的中国投资者偏好画像。

  Z 世代:偏爱 「低门槛+高灵活」

  作为投资市场的 「新兵」,Z 世代的投资关键词是 「小额、灵活、好玩」。他们大多刚步入职场,正处于职业起步阶段,收入水平有限、储蓄规模不大,但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极高,更倾向于用日常 「闲钱」 试水投资,在低压力环境中探索资产增值的可能性。

  「我每个月工资到账后,都会固定拿出 500 元投入基金,选的基本是当下热门主题,比如之前的白酒、中药板块,以及现在热度很高的人工智能赛道。」 刚工作满一年的医务工作者小张向 《证券日报》 记者分享,他挑选基金的首要标准是 「1 元起购」,且需支持 「T+1 到账」,这样万一有临时用钱需求,资金能及时取出,不会打乱日常开销计划。

  像小张这样的 Z 世代投资者并非个例。他们的投资标的始终围绕 「低门槛」 展开:除了短债基金、指数基金这类基础产品,不少年轻人还会尝试可转债打新、股票小额定投,或是借助 「碎片化理财」 工具,将日常消费后剩下的零钱自动转入货币基金,让 「小钱」 也能持续产生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Z 世代对投资领域的新鲜事物展现出极强的敏感度与接受度,从创新型理财产品到尚在成长的新兴投资赛道,他们总能第一时间关注并积极尝试,让严肃的投资过程多了几分 「探索乐趣」。

  例如,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上线积分数据交易板块后,不少对数字经济感兴趣的 Z 世代迅速 「入局」。刚接触该板块的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小任就直言:「之前从没接触过数据类投资,这个板块不仅门槛不高,还能顺便了解数字资产的价值逻辑,比单纯买基金多了点 『新鲜感』。」 这种将投资行为与新鲜知识探索结合的选择,正是 Z 世代投资偏好的典型体现。

  中年人:兼顾 「收益+抗风险」

  步入 30 岁后,投资者逐渐进入 「上有老、下有小」 的人生阶段,投资偏好从 「试错」 转向 「务实」——既要追求一定收益以应对家庭开支,又要通过分散配置降低风险,核心需求是资产稳健增值。

  「孩子今年上小学,未来 10 年的教育费用、老人的医疗储备,都得慢慢攒。」 投资者王先生的投资组合很 「均衡」:30% 的资金买股票基金,40% 配置 「固收+」 产品,20% 存定期存款,剩下 10% 买了重疾险和医疗险。「我很少频繁操作,基金定投都是按年设置,追求 『长期复利』,毕竟家庭开支不能靠短期投机。」 王先生说。

  这一年龄段的投资者,储蓄积累较多,且对投资逻辑有一定认知,更倾向于 「主动管理」 资产。某银行理财经理告诉 《证券日报》 记者,咨询 「家庭资产配置方案」 的客户中,往往以中年人群体为主。这些投资者问得很细,会关注产品的历史最大回撤、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还会主动了解分散投资的具体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收入群体还会尝试 「进阶投资」。室内设计师林女士除了配置公募基金,还在券商开通了港股通,少量投资港股中的科技股。「但港股波动比 A 股大,我只拿 10% 的资金参与,主要是想分享优质企业的成长红利,不敢投入太多。」 林女士说。

  银发族:聚焦 「保值+养老」

  刚退休的李阿姨的理财方式非常传统,她说:「我只投资国债、大银行的定期存款或者保本理财产品,别的不碰。利息少一点没关系,本金安全最重要。」

  对于银发族而言,投资的安全性更重要。他们经历过经济周期的起伏,对风险极为敏感。国债、银行定期存款、货币基金以及养老保险产品是他们的首选。他们更信赖实体网点和客户经理的当面讲解,对于复杂的线上操作和新鲜金融产品持谨慎态度。

  「很多客户会主动问 『个人养老金怎么缴最划算』『商业养老金和社保养老金怎么互补』。」 某保险公司代理人赵女士说,十一假期她接待了多位咨询养老产品的客户,他们更看重产品的确定性,比如每年能领多少养老金、领取期限有多长,对浮动收益的产品兴趣不大。

  此外,传承规划也成为部分投资者的考量。私营企业主董某除了配置稳健型理财,还为子女购买了增额终身寿险。他表示:「这一方面能给自己留一笔养老钱,另一方面也能提前为子女做些财富规划,避免未来资产传承的麻烦。」

  从 Z 世代的 「小额试错」 到中年人的 「平衡分配」,再到银发群体的 「稳健保值」,不同年龄层的投资偏好,本质都是 「为生活服务」。无论哪个年龄层,都应先明确自身需求,再选择对应的产品。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投资者 「双节」 把钱放在哪儿? 老中青理财偏好大画像)

(责任编辑:12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假期前赎回了部分股票基金,打算节后看看市场再决定是否加仓」「刚把攒的实习工资买了短债基金,先试试水」「给孙子配置了教育金保险,自己的养老金账户也加了点 『固收+』」……在这个超长假期中,不同年龄段的投资者在休闲之余,也在积极规划资产配置。

  从 20 岁出头、初涉投资领域的 Z 世代,到肩负家庭责任、投资风格更趋稳健的中年人,再到注重资产安全、着眼长期保障的银发族,投资者的偏好随着年龄增长、人生阶段变迁与责任重心转移,呈现出鲜明的差异。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记者通过与不同年龄段的投资者交流,勾勒出一幅鲜活的中国投资者偏好画像。

  Z 世代:偏爱 「低门槛+高灵活」

  作为投资市场的 「新兵」,Z 世代的投资关键词是 「小额、灵活、好玩」。他们大多刚步入职场,正处于职业起步阶段,收入水平有限、储蓄规模不大,但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极高,更倾向于用日常 「闲钱」 试水投资,在低压力环境中探索资产增值的可能性。

  「我每个月工资到账后,都会固定拿出 500 元投入基金,选的基本是当下热门主题,比如之前的白酒、中药板块,以及现在热度很高的人工智能赛道。」 刚工作满一年的医务工作者小张向 《证券日报》 记者分享,他挑选基金的首要标准是 「1 元起购」,且需支持 「T+1 到账」,这样万一有临时用钱需求,资金能及时取出,不会打乱日常开销计划。

  像小张这样的 Z 世代投资者并非个例。他们的投资标的始终围绕 「低门槛」 展开:除了短债基金、指数基金这类基础产品,不少年轻人还会尝试可转债打新、股票小额定投,或是借助 「碎片化理财」 工具,将日常消费后剩下的零钱自动转入货币基金,让 「小钱」 也能持续产生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Z 世代对投资领域的新鲜事物展现出极强的敏感度与接受度,从创新型理财产品到尚在成长的新兴投资赛道,他们总能第一时间关注并积极尝试,让严肃的投资过程多了几分 「探索乐趣」。

  例如,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上线积分数据交易板块后,不少对数字经济感兴趣的 Z 世代迅速 「入局」。刚接触该板块的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小任就直言:「之前从没接触过数据类投资,这个板块不仅门槛不高,还能顺便了解数字资产的价值逻辑,比单纯买基金多了点 『新鲜感』。」 这种将投资行为与新鲜知识探索结合的选择,正是 Z 世代投资偏好的典型体现。

  中年人:兼顾 「收益+抗风险」

  步入 30 岁后,投资者逐渐进入 「上有老、下有小」 的人生阶段,投资偏好从 「试错」 转向 「务实」——既要追求一定收益以应对家庭开支,又要通过分散配置降低风险,核心需求是资产稳健增值。

  「孩子今年上小学,未来 10 年的教育费用、老人的医疗储备,都得慢慢攒。」 投资者王先生的投资组合很 「均衡」:30% 的资金买股票基金,40% 配置 「固收+」 产品,20% 存定期存款,剩下 10% 买了重疾险和医疗险。「我很少频繁操作,基金定投都是按年设置,追求 『长期复利』,毕竟家庭开支不能靠短期投机。」 王先生说。

  这一年龄段的投资者,储蓄积累较多,且对投资逻辑有一定认知,更倾向于 「主动管理」 资产。某银行理财经理告诉 《证券日报》 记者,咨询 「家庭资产配置方案」 的客户中,往往以中年人群体为主。这些投资者问得很细,会关注产品的历史最大回撤、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还会主动了解分散投资的具体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收入群体还会尝试 「进阶投资」。室内设计师林女士除了配置公募基金,还在券商开通了港股通,少量投资港股中的科技股。「但港股波动比 A 股大,我只拿 10% 的资金参与,主要是想分享优质企业的成长红利,不敢投入太多。」 林女士说。

  银发族:聚焦 「保值+养老」

  刚退休的李阿姨的理财方式非常传统,她说:「我只投资国债、大银行的定期存款或者保本理财产品,别的不碰。利息少一点没关系,本金安全最重要。」

  对于银发族而言,投资的安全性更重要。他们经历过经济周期的起伏,对风险极为敏感。国债、银行定期存款、货币基金以及养老保险产品是他们的首选。他们更信赖实体网点和客户经理的当面讲解,对于复杂的线上操作和新鲜金融产品持谨慎态度。

  「很多客户会主动问 『个人养老金怎么缴最划算』『商业养老金和社保养老金怎么互补』。」 某保险公司代理人赵女士说,十一假期她接待了多位咨询养老产品的客户,他们更看重产品的确定性,比如每年能领多少养老金、领取期限有多长,对浮动收益的产品兴趣不大。

  此外,传承规划也成为部分投资者的考量。私营企业主董某除了配置稳健型理财,还为子女购买了增额终身寿险。他表示:「这一方面能给自己留一笔养老钱,另一方面也能提前为子女做些财富规划,避免未来资产传承的麻烦。」

  从 Z 世代的 「小额试错」 到中年人的 「平衡分配」,再到银发群体的 「稳健保值」,不同年龄层的投资偏好,本质都是 「为生活服务」。无论哪个年龄层,都应先明确自身需求,再选择对应的产品。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投资者 「双节」 把钱放在哪儿? 老中青理财偏好大画像)

(责任编辑:126)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突破3900点!节后首日 沪指刷新十年新高

突破 3900 点!节后首日 沪指刷新十年新高

2025 年 10 月 9 日
双节家电消费观察:智能产品站上「C位」 双11大促提前启动

双节家电消费观察:智能产品站上 「C 位」 双 11 大促提前启动

2025 年 10 月 9 日
2025年「超级黄金周」数据盘点:出境入境双线升温,音乐节和体育赛事再度带火县域旅游

2025 年 「超级黄金周」 数据盘点:出境入境双线升温,音乐节和体育赛事再度带火县域旅游

2025 年 10 月 9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新资金来了!近 70 只基金定档 10 月 谁能成大赢家?

2025 年 10 月 9 日

黑色建材周度观察 20251009

2025 年 10 月 9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港股打新迎千倍认购时代 最高近 8000 倍 破发率仅 24% 创九年新低

2025 年 10 月 9 日

黄金光芒太闪耀,日元避险地位摇摇欲坠

2025 年 10 月 9 日

流动性驱动下关注 A 股结构性机会,关注半导体设备 ETF(159516)

2025 年 10 月 9 日

每经热评 | 海南华铁 36.9 亿元算力大单告吹:保密重要,信披更重要

2025 年 10 月 9 日
马蜂窝十一大数据:国内热门城市目的地TOP十出炉

马蜂窝十一大数据:国内热门城市目的地 TOP 十出炉

2025 年 10 月 9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0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 9 月    

近期动态

  • 突破 3900 点!节后首日 沪指刷新十年新高
  • 双节家电消费观察:智能产品站上 「C 位」 双 11 大促提前启动
  • 2025 年 「超级黄金周」 数据盘点:出境入境双线升温,音乐节和体育赛事再度带火县域旅游
  • 新资金来了!近 70 只基金定档 10 月 谁能成大赢家?
  • 黑色建材周度观察 20251009
  • 港股打新迎千倍认购时代 最高近 8000 倍 破发率仅 24% 创九年新低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