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商所联合湖南省委金融办、湖南证监局、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中国期货业协会等近日在长沙举办 「湖南省政府部门干部期货衍生品业务专题培训班」。此次培训班旨在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进一步协同国资、审计、金融、税务等系统单位,更好地服务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经营风险。
据了解,湖南省及各地市国资、审计、金融、税务等系统各业务条线干部及部分省管企业高管共 160 余人参加培训班。此次培训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期货衍生品市场概览及功能作用介绍,二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政府部门如何看待国企期货套保业务,四是期货衍生品业务财务处理及合规审计要点解读。
目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愈发复杂,风险管理需求日益增强。从上市公司来看,2024 年 1503 家 A 股实体上市公司发布套保公告,期货套保参与率为 28.6%,较往年有较大增长。今年年初至今,更有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等积极参与期货交易,灵活运用期货、期权工具管控经营风险,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期货、期权市场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市场规模和容量足以为国有企业等提供各类创新型金融服务。截至今年 7 月底,期货市场资金总量约 1.82 万亿元,较 2024 年年底增长 11.6%,其中包括产业客户在内的一般法人客户权益较 2024 年年底增长 18.5%,增幅显著。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参与期货套保能提升经营稳定性,增强产业链韧性,但期货市场的保证金、交割、结算等制度,也对相关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国资部门涉及企业套保业务的监管和风控,现货管理部门涉及大宗商品价格监测,财税、审计、金融等部门涉及企业套保的税务处理、事后审查、资金支持等。为此,活动特邀各级政府相关条线的领导干部参与,旨在协同政府部门形成监管共识,更好地支持实体企业运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高度重视期货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对企业套保业务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我国期货市场已经具备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规模和能力,在服务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郑商所不仅是交易平台的提供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更是产业服务的赋能者和市场生态的建设者。」 上述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郑商所愿立足平台优势持续努力,赋能企业利用期货市场提升经营稳定性。例如在湖南设置菜粕、尿素等品种期货交割库,有效服务企业套保交割;与道道全粮油、隆科农资等企业合作开展产融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携手服务上下游风险管理;支持会员单位等在湖南举办各种培训活动,并拟为东方天润、云锦集团等企业参与套保提供相关支持,更好服务当地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稳定经营。
湖南省委金融办相关人士表示,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期货市场定位与功能,对于各级政府干部提升履职能力、服务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湖南期货市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与湖南农业大省、制造业强省的产业基础深度融合。各级干部要聚焦赋能、深化协同,以学促干、学以致用,不断提升金融思维和金融工作能力。
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功能发挥及服务实体经济、套期保值业务及财务处理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可以进一步提升政府部门系统干部对期货业务的理解,助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导李强表示,我国期货市场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法规与政策支持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同时期货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条件已经具备。另外,我国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已发生根本变化,国际化步伐加快,这既为实体企业运用期货工具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对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力、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各级政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需具备一定的期货衍生品业务专业知识,正确看待国有企业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才能更好地协同市场各方力量,破解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难题,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金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