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财联社
国庆假期过半,大厂们的 AI 争霸赛并未因假期停歇。今日,腾讯宣布,其发布仅一周的混元图像 3.0,在文生图领域的 「权威竞技场」LMArena 中,从全球 26 个大模型里突围,登顶第一,成为目前效果最好的开源生图模型,效果可对标业界头部闭源模型。腾讯混元团队透露,混元图像 3.0 目前的版本仅开放了文生图能力,图生图、图像编辑、多轮交互等版本将于后续发布。

近期,国内头部 AI 公司在模型研发上动作频繁,竞争焦点已从单纯扩大参数规模,转向提升推理能力、推动多模态融合以及加速智能体 (Agent) 应用落地。据 《科创板日报》 梳理,腾讯、阿里、DeepSeek、智谱、蚂蚁等节前集体进行了一波更新——
上文所述的腾讯混元图像 3.0 于 9 月 28 日正式发布并开源,这是首个工业级原生多模态生图模型,参数规模 80B,具备语言模型的思考能力和常识。
9 月 24 日阿里巴巴召开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 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 CEO 吴泳铭发表主旨演讲,阿里巴巴判断,大模型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统。基于这个判断,阿里做出战略选择:通义千问选择开放路线,打造 AI 时代的 Android。通义大模型团队发布了 6 款模型和 1 个全新品牌,覆盖文本、视觉、语音、视频、代码、图像全场景,其中最新亮相的阿里通义旗舰模型 Qwen3-Max,性能超过 GPT5、Claude Opus 4 等,跻身全球前三。
9 月 29 日,DeepSeek 正式发布 DeepSeek-V3.2-Exp 模型,该模型在 V3.1-Terminus 的基础上引入了 DeepSeekSparse Attention(一种稀疏注意力机制),针对长文本的训练和推理效率进行了探索性的优化和验证;该模型 API 价格大幅下降,官方百万 token 的输入价格从 4 元降至 2 元 (缓存未命中)/0.5 元降至 0.2 元 (缓存命中),输出价格从 12 元降至 3 元;当日寒武纪与昇腾均实现对 DeepSeek-V3.2-Exp 的适配。
另外,9 月 29 日,快手可灵 2.5 Turbo 模型发布,视频效果更好同时定价下调 30%。9 月 30 日,智谱 AI正式推出新一代旗舰大模型 GLM-4.6,该模型在高级编码能力上实现对齐 Claude Sonnet 4,在真实编程任务中表现更优;同日,蚂蚁集团开源自研的自然语言推理大模型 Ring-1T-preview(Ling 2.0 系列最新成果),成为全球首个开源的万亿参数推理大模型……
与已经成熟的搜索引擎或操作系统不同,大模型的技术路径 (如 MoE 架构、多模态融合、Agent 能力等) 仍在快速演进中。技术范式尚未固化,没有一家大厂敢停下脚步。
在 iPhone 和安卓确立统治地位之前,也曾有诺基亚、黑莓、Palm、微软等众多系统混战。如阿里所说,大模型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统,是运行于 AI Cloud 之上新的 OS。谁的标准和生态成为主流,谁就掌握了巨大的话语权和商业价值。上述头部公司密集发布、开源,都是为了尽可能快地吸引开发者,构建自己的应用生态,形成网络效应。
大厂激烈角逐大模型,会带来怎样的繁荣业态?
开源证券表示,全球主流大模型通过算法优化与数据积累实现快速迭代,随着大模型压缩和量化技术的不断提升,知识密度持续增大,终端搭载的模型能力值逐步增强。2024 年 2B 参数量的大模型 MiniCPM 能力与 2020 年 GPT-3175B 大模型能力接近。往后看,大模型的规模化扩展需依赖云端和终端的协同工作,通过云端搭配终端进行 AI 计算工作负载的分流,带来成本、能耗、性能等方面的优化,AI 处理的发展重心有望逐步从云端向手机、PC 等终端载体转移。
该机构进一步称,终端硬件入口重要性凸显,各家大模型厂商加速导入助力各场景应用落地随端侧 AI 模型性能及端云协同等模式迈向成熟,各家 AI 大模型厂商开始布局硬件入口,推动各类 AI 功能和应用场景的快速落地,端侧 AI 飞轮效应可期,如:
(1) 谷歌在硬件入口方面,其 Gemini 已经入驻三星,能够通过分享屏幕和相机画面进行即时互动;应用创新方面,谷歌推出 Nano Banana 图片生成模型,一周内为 Gemini 吸引超千万粉丝;
(2) 阿里与荣耀达成 AI 战略合作,主要针对出行导航、旅游服务、本地生活、移动办公、电商购物、电影演出等多个核心服务场景;
(3) 苹果方面,其已发布 Apple Intelligence 系统,高阶 AI 功能预计将在 2026 年春季推出。
天风证券也表示,OpenAI 或将开发一系列端侧 AI 新设备并于 2026 年底-2027 年发布,大模型与硬件厂商共进,2026 年有望成为端侧 AI 大年。
另有多家机构看好随之而增的国产算力、存力空间。长城证券认为,当前全球 AI 浪潮持续加速,催生算力需求指数级提升,同时国产诸如 DeepSeek 等大模型加速推进,考虑地缘政治及产业链稳定等因素,必定带来国产算力需求的持续攀升,在国产算力基础设施逐步建设充分 AI 芯片技术上逐步提升,将带来充分的算力国产自主化空间,持续看好算力自主化相关投资机会。
招商证券称,AI 软硬件结合与端侧 AI 生态成为未来人工智能的核心产业趋势,大模型部署在端侧的主要瓶颈是算力、内存、能耗、散热、传感以及系统协同,相关硬件厂商有望获得新的生态位,当下是从 「存量竞争」 走向 「增量盛宴」 的难得机遇。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