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近日,证监会同意广期所铂、钯期货和期权注册。证监会表示,将督促广期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铂、钯期货和期权的平稳推出和稳健运行。
11 月 7 日,广期所发布铂、钯期货和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公开征集注册品牌、指定交割库和质检机构。
证监会 2025 年系统工作会议提出,「完善农业强国、制造强国、绿色转型等重点领域期货品种布局,提升产业客户参与度」,为期货市场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铂、钯均属于铂族金属,是汽车尾气治理等绿色产业的重要原料,我国约 60% 的铂和近 80% 的钯用于生产汽车尾气催化剂等绿色产业领域。同时,铂、钯也是风电及氢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关键原料,是具有代表性的新能源金属。在 「双碳」 目标推动下,汽车尾气治理已成为我国减排的重要抓手之一,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也迎来快速发展,铂、钯产业的健康平稳发展对促进绿色发展意义重大。
业内人士认为,铂、钯期货和期权的上市,契合了实体经济发展对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标志着广期所新能源金属板块进一步扩容。随着更多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的上市,广期所也将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国家战略实施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铂、钯消费国,全球消费占比超过 20%。近年来,受国际形势及下游消费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铂、钯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近 5 年的年度价格波动幅度均超过 20%。在此背景下,相关产业链企业对上市铂和钯期货、利用期货工具定价和管理风险的诉求愈发强烈。
「2023 年以来,由于南非电力问题反复、矿山安全事故频发、俄罗斯受地缘环境影响,全球矿山端呈现有限增长甚至收缩的趋势,导致一次资源供应即使在价格下行背景下仍保持偏紧状态。」 中信期货分析师王美丹表示,随着全球制造业重心向亚洲转移,中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铂、钯终端消费国之一,但上游资源有限,回收体系仍在起步阶段,且现货价格体系长期锚定海外市场,我国在价格形成机制上往往存在一定滞后,国内铂、钯市场的风险管理诉求正在快速提升,产业企业急需通过更为成熟的市场机制平滑价格波动。
「我国是铂、钯消费大国和新能源产业大国,由于缺乏适配的风险管理工具,国内企业无法转移和分散价格风险,只能通过调整采购与销售策略来应对价格波动。若出现极端行情,如单边市场,可能会出现采销两端价差过大或采销两端敞口数量无法完全匹配的情况,对日常的风险管理和生产经营产生极大的影响。」 金川集团期货部总经理杜鹏表示,铂、钯期货的上市将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国内企业在采销铂、钯时,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锁定采销价格,避免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
业内人士认为,铂、钯期货的上市,也体现了期货市场通过工具创新支撑国家新能源战略与供应链安全的导向。「在 『双碳』 目标引领下,与之相关的有色金属材料得到快速发展,但仍受原料价格剧烈波动、定价机制不透明等影响,产业生态平衡面临挑战。」 广发期货总经理徐艳卫认为,铂、钯期货的上市,是期货市场主动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精准对接产业风险管理需求的成果展现,也彰显了我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
同时,铂、钯期货上市将有助于我国相关产业积极参与全球铂、钯市场定价,形成能更好反映我国铂、钯供需情况的市场价格,逐步提升我国铂、钯价格的国际影响力。
世界铂金投资协会亚太区总经理邓伟斌认为,铂、钯期货上市后,将在价格发现与套期保值等方面,为铂、钯市场带来多维度改变。比如,广期所铂、钯期货上市后,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人民币计价结算和本土交割体系,吸引国际参与者关注中国市场供需动态,将逐步增强中国铂、钯市场的定价影响力。
广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广期所将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扎实做好铂、钯期货和期权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保障铂、钯期货和期权的平稳推出和稳健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