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苏超」 赢下关注的泰州,显然还有更高的期待。如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丽建所说,泰州队刚刚勇夺 「苏超」 首冠,为泰州带来了巨大流量,也是双方合作共赢的重大机遇。将探索开通泰州主题旅游专列,把更多的游客带到泰州,推动冠军 「流量」 转化为文旅消费 「留量」。
每经记者|杨欢 每经编辑|刘艳美
图片来源:摄图网_320316497
11 月 6 日,泰州市委书记姜冬冬率队拜访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与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丽建座谈,双方就合力推动枢纽泰州建设展开深入对接交流。姜冬冬代表泰州市委、市政府对国铁上海局集团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他说,国铁上海局集团承担着重要的铁路运输和建设管理任务,是交通强国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当前,泰州正处于收官 「十四五」、谋划 「十五五」 的关键阶段,希望国铁上海局集团在铁路规划建设、物流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合力推动枢纽泰州建设取得新突破,为泰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姜冬冬表示,如何做好 「苏超」 夺冠下半篇文章,是我们下一阶段重点思考谋划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在精准吸引客流、创新 「铁路+旅游」 产品等方面,泰州与国铁上海局集团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我们期待,双方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持续深化合作,取得更多务实的合作成果,实现更高水平的共赢发展。
解读:一战成名天下知,最近泰州凭借 「苏超」 刷足了存在感。接住赛事热度,「夺冠」 后的泰州面向全球游客推出一大波福利,多家核心景区分时段免票,最短至 11 月 7 日,最长至 12 月 31 日,还有酒店特惠等权益,邀八方游客前来领略水乡风情,感受城市韵味。
不过在相关新闻的评论区中,不少网友直指,泰州还未开通高铁,出行不便。此前有分析指出,地处苏中的泰州,在地理区位上属于 「四不靠」,即 「不靠南京、不靠上海、不靠大海、不靠铁路大动脉」,这导致干线铁路在规划建设时,常常与泰州擦肩而过,由此也形成尴尬的 「环泰州高铁圈」 现象。
特别是近年来,「轨道上的江苏」 建设明显提速,沪苏通、连淮扬镇、盐通、连徐等多条铁路先后通车,泰州却始终没能 「破零」。当地媒体还曾梳理泰州周围的高铁线路,在一众高铁站点的 「包围」 中,泰州显得异常失落。
泰州一直很努力。早在 2014 年,《泰锡宜城际铁路规划研究》 就通过江苏省专家组评审。2018 年底,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 《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规划 (2019-2025 年)》,盐宜铁路被列为重点项目之一。
直到去年底,盐宜铁路正式开工。具体来看,盐宜铁路总体呈南北走向,北起盐城市,中连泰州市,以隧道形式下穿长江后,经无锡市江阴、惠山和常州市,终至宜兴。设计速度 350 公里/小时,项目建设工期约为五年半。
相比之下,更近一步的是沪渝蓉高铁 (北沿江高铁),作为国家 「八纵八横」 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泰州境内里程约 52 公里,涉及泰兴市、姜堰区、医药高新区 (高港区)3 个市 (区)。
此前的报道显示,北沿江高铁于 2022 年下半年全面开工建设,计划 2027 年通车。待该项目建成开通后,将有力地强化泰州与上海、南京及中西部大中城市的沟通联系。
眼下,从 「苏超」 赢下关注的泰州,显然还有更高的期待。如赵丽建所说,泰州队刚刚勇夺 「苏超」 首冠,为泰州带来了巨大流量,也是双方合作共赢的重大机遇。将探索开通泰州主题旅游专列,把更多的游客带到泰州,推动冠军 「流量」 转化为文旅消费 「留量」。
#动向
广东发文建设体育强省
11 月 7 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扎实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体育强省的意见》 出台。其中指出,优化体育产业布局,推动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打造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推动体育制造业 「数转智改」,引导企业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产品,促进体育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用品智造集群。
福建加强人工智能企业培育服务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福建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加强人工智能企业培育服务,根据综合实力、研发创新、市场应用等情况,遴选人工智能优质企业,给予每个企业一次性最高 300 万元奖励。引导企业实施人工智能模型和智能体开发、应用项目,支持申报列入省重点技改项目且不作投资额要求,享受省技改项目融资支持专项政策。
温州深入实施新一轮 「强城行动」
11 月 6 日,温州市委城市工作会议暨新一轮 「强城行动」 动员大会召开。浙江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张振丰在会上强调,要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提升城市品质和功能为重点,深入实施新一轮 「强城行动」,提升发展温州都市圈,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为提速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 「第三极」 提供坚实支撑。
国家能源局:加快发展矿区光伏风电产业
据国家能源局 11 月 7 日消息,近日,国家能源局出台了 《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加快发展矿区光伏风电产业。有效盘活矿区土地资源,加快推进光伏电站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产煤地区规划建设大型光伏基地,创新 「光伏+」 多元业态发展模式,提升新能源规模化开发水平。在风力资源充沛的矿区及周边区域,有序推进集中式、分散式风电开发。
#声音
财政部: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11 月 7 日,财政部发布 2025 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下一步,财政部将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压实预算执行责任链条,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保障资金安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资金和政策尽快落地见效。
继续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对重点领域的个人消费贷款和相关行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激发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潜力。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作用,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配合,将更多公共服务纳入投资支持范围,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发展。
#数读
我国进口连续 5 个月保持增长
海关总署 11 月 7 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 10 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3.7 万亿元,其中,进口 1.5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连续 5 个月保持增长。从累计增速看,今年前 10 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平稳增长,规模达到 37.31 万亿元,同比增长 3.6%。其中出口 22.12 万亿元、进口 15.19 万亿元。
#放榜
2025 中西部百强区:长沙市雨花区、成都市武侯区分居榜首
11 月 6 日,赛迪顾问发布中国中西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长沙市雨花区、合肥市蜀山区、郑州市金水区位列中部百强区前三;成都市武侯区、西安市雁塔区、成都市双流区位列西部百强区前三。

聚焦中部城区,各省百强区分布不均衡,其中湖北以 83.3% 的城市覆盖率排名第一,12 个地级市中有 10 个皆有百强区分布;从规模层级看,中部百强区高度集中在 1000 亿元以下的区间,共有 75 个城区。

西部城区经济发展呈现出 「核心引领、梯度分明」 的显著特征。从数量分布来看,四川以绝对优势领先,共有 29 个城区入榜;从规模层级来看,区域内部发展不均衡,地区生产总值 1000 亿元以上的城区有 32 个,700 亿-1000 亿元的城区仅 13 个,400 亿-700 亿元的城区共 51 个,400 亿元以下的城区只有 4 个。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